一种多次定量排液的毛细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81203发布日期:2018-11-09 18:00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次定量排液的毛细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次定量排液的毛细管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学检验领域,随着快速检测手段的不断进步,利用少量指尖末梢血标本进行定量检测多项生化指标的检测产品正在普及应用,如血糖或血脂项目的检测。检测时,加样量是否准确是检测结果是否准确的关键因素之一。传统定量毛细管往往通过划线标示吸样体积,准确度较差,操作者不易准确控制吸样量。并且,排液时需要挤压配套使用的吸头才能将血液排除,毛细管内壁血液残留较多,不易控制,也会造成排液量不准。

同时,随着新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多项目(或多样本)联合检测试纸逐渐上市,例如血脂多项目联合检测试纸(卡)产品、血糖/血脂联合检测试纸(卡)产品、血糖/尿酸联合检测试纸(卡)产品、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联合检测试纸(卡)产品、谷丙转氨酶/血红蛋白联合检测试纸(卡)产品等,其中很多产品都需要多次加血才能完成全部项目的检测。使用传统毛细管必须多次吸血、多次排液才能完成加样,操作繁琐且准确度不佳、易残留。

因此,需要一种多次定量排液的毛细管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一次定量吸液,又能多次定量排液的毛细管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多次定量排液的毛细管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次定量排液的毛细管装置,包括毛细管、内塞和顶杆,所述内塞设置在所述毛细管内,所述顶杆控制所述内塞的移动。

更进一步的,所述毛细管的一端设置有方向标识线。方便提示使用者将顶杆从带方向标识线的一端伸入毛细管。

更进一步的,所述顶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卡位。可以方便利用至少一个卡位实现定量排液。

更进一步的,所述顶杆上设置有两个卡位。可以方便利用两个卡位实现两次定量排液。

更进一步的,所述卡位的外径大于所述毛细管的内径。以便卡位触碰到毛细管时,可以在一定限度内有效阻止顶杆进一步推动。

更进一步的,所述内塞上设置有透气孔。内塞上设置有透气孔方便利用毛细管吸血,空气可以透过,但是当血液填满透气孔时,则停止吸血,原因是内塞透气孔不再透气,毛细作用消失。内塞的材料优选疏水透气材料。

更进一步的,所述内塞与所述毛细管的内壁过盈配合。内塞与毛细管的内壁过盈配合方便利用内塞的移动将毛细管中液体排出。

更进一步的,排液时,所述顶杆的一端伸入所述毛细管。

更进一步的,每根所述毛细管均设有与之对应的一根或多根顶杆。多根顶杆的规格各不相同,则可以通过多根不同规格的顶杆实现多种方式定量排液。

更进一步的,所述顶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套圈。利用套圈套在顶杆上实现卡位的作用。

更进一步的,所述顶杆上设置有刻度线。利用刻度线方便实现定量排液。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多次定量排液的毛细管装置,通过在毛细管内设置内塞,利用顶杆控制内塞的移动,并利用卡位控制排液次数和排液量,从而实现多次定量排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多次定量排液的毛细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内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使用方法中插入顶杆的示意图;

图4为使用方法中一次排液的示意图;

图5为使用方法中二次排液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是举实施例配合附图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所提供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而结构运作的描述非用以限制其执行的顺序,任何由组件重新组合的结构,所产生具有均等功效的装置,皆为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多次定量排液的毛细管装置,包括毛细管1、内塞2和顶杆3,内塞2设置在毛细管1内,顶杆3控制内塞2的移动。其中,毛细管1优选玻璃毛细管。

优选的,毛细管1的一端设置有方向标识线11。方便提示使用者将顶杆从带方向标识线的一端伸入毛细管。

优选的,顶杆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卡位31。可以方便利用至少一个卡位实现定量排液。具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具体的,顶杆3上设置有两个卡位31。可以方便利用两个卡位实现两次定量排液。其中,顶杆3上的卡位31可以但不限于通过在顶杆3相应位置冲压顶杆3,造成顶杆3局部变形的方式设置,也可以通过粘贴、热熔或超声波焊接方式将卡位31设置于顶杆3上。

优选的,内塞2上设置有透气孔。内塞上设置有透气孔方便利用毛细管吸血,空气可以透过,但是当血液填满透气孔时,则停止吸血,原因为内塞透气孔不再透气,毛细作用消失。内塞的材料优选疏水透气材料。内塞2与毛细管1的内壁过盈配合。内塞与毛细管的内壁过盈配合方便利用内塞的移动将毛细管中液体排出。其中,卡位31的外径大于毛细管1的内径。卡位31的外径应略大于毛细管1的内径,以便卡位触碰到毛细管时,可以在一定限度内有效阻止顶杆进一步推动。其中,顶杆和卡位,应有一定强度并兼有一定弹性,便于用力推动内塞移动,卡位宽度略大于毛细管内径,但用力推动挤压后,应能够稍有变形以便顺利进入毛细管内部。材料优选玻璃纤维、pe、pp等。

优选的,排液时,顶杆3的一端伸入毛细管1。

优选的,每根毛细管1均设有与之对应的一根或多根顶杆3。多根顶杆的规格各不相同,则可以通过多根不同规格的顶杆实现多种方式定量排液。

优选的,顶杆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套圈。利用套圈套在顶杆上实现卡位的作用。顶杆3上设置有刻度线。利用刻度线方便实现定量排液。而利用刻度线和套圈的组合,我们可以很方便的实现任意定量的卡位设置。其中,套圈可以为橡胶圈或弹性圈等,通过套在顶杆3上特定位置形成卡位。

发明原理:毛细管1的内径与内塞2的安装位置用于控制毛细管的吸液量。顶杆3上卡位31的数量控制排液的次数。卡位31的位置和间距控制每次的排液量。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多次定量排液毛细管装置包括毛细管1、内塞2和顶杆3。毛细管1内含有内塞2,并设有方向标识线11。顶杆3上含有两个卡位31,用以控制两次排液的体积。

毛细管1选用高硼硅玻璃毛细管,内径1.5mm,长度75mm;内塞2直径1.50~1.55mm,长度3mm,材料为疏水透气材料,内塞与毛细管前端距离34mm,总吸液体积(v=πr2×h)为60μl;顶杆3长度为73mm;卡位31有两个,位于顶杆的末端,间隔17mm。具体的,第一个卡位31位于距顶杆3前端55mm处,第二个卡位31位于距顶杆3前端72mm处,间距17mm。

请参阅图3、图4和图5所示,

使用方法:

1、准备:

从包装瓶中取出一根毛细管和一根顶杆;

2、刺血:

按“针刺采血”相关要求,针刺被检者指端;

3、吸血:

流出部分血液后,将毛细管前端靠近血液,通过毛细作用将血液吸入毛细管内,直至血液吸至内塞部位,会自动停止吸血(血液浸润内塞后会自行堵住内塞透气孔,毛细作用消失)。吸量为60μl。

4、插入顶杆

毛细管离开指端,并将顶杆插入毛细管(将顶杆前端沿毛细管方向标识线一端插入毛细管内),直至顶杆轻轻接触到内塞。

5、排液:

将毛细管前端对准联合检测试纸或卡其中一个加样孔,另一只手缓慢推动顶杆,排出血液,直至顶杆第一个“卡位”卡在毛细管末端,遇到阻力后立即停止推动顶杆,并移开毛细管。第一次排液量为30μl。

6、二次排液:

将毛细管前端对准联合检测试纸或卡另一个加样孔,并将用力将顶杆第一个“卡位”推入毛细管内部,并持续推动顶杆直至第二个“卡位”卡在毛细管末端。加样完成,移开毛细管。第二次排液量为30μl。

定量排液毛细管使用注意事项:

1、定量排液毛细管应按规定方向使用,不得反向使用。

2、定量排液毛细管为玻璃易碎物品,应轻拿轻放。

3、定量排液毛细管内塞位置决定了吸液体积,装入顶杆时务必轻轻接触内塞,不到“排液”步骤,切不可移动内塞。

4、顶杆“卡位”直径略大于毛细管内径,排液时应缓慢推动顶杆,一旦遇到阻力(即“卡位”卡在毛细管末端)就应立即停止推动,以免将卡位推入毛细管内,造成第一次排液过量。

5、应保持定量排液毛细管清洁,不得污染。

6、定量排液毛细管为一次性使用物品,使用后应按“医疗废物”处理。

本发明的多次定量排液的毛细管装置,通过在毛细管内设置内塞,利用顶杆控制内塞的移动,并利用卡位控制排液次数和排液量,从而实现多次定量排液。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