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余热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99202发布日期:2018-12-25 20:01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余热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资源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余热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的意识愈来愈浓厚,化工产业的废气中残留大量的硫化物,需要净化后才能排放,传统净化方式净化效率低,仅能吸附较大粉尘颗粒物,无法净化其他有害颗粒,净化后的残留严重,还需借助其他设备协助,增加净化成本,新型净化方式采用活性炭吸附的方法净化效率高,但是活性炭的作用能力存在一个饱和值,不能持续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余热利用装置。

本发明的一种新型余热利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右侧设置有存储腔主体,所述存储腔主体内部设置有存储腔,所述装置主体内设置有转动腔,所述转动腔左端壁中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右端动力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与所述转动腔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一连接块,所述转动腔的内壁中连通设置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连接块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可在所述第一环形槽内转动的开口控制组件,所述转动腔内可转动地安装有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块右侧的第二连接块,且所述第一转轴的右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左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转动腔的外表面连通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环形槽右侧的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连接块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可在所述第二环形槽内转动的净化腔主体,所述净化腔主体内上下对称地设置有净化腔,所述净化腔左侧端壁上连通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装置主体内设置有连通上侧净化腔与化工设备排污口并贯穿所述第一环形槽的废气入口,所述净化腔右侧端壁上固定设置有活性炭吸附装置,所述净化腔右侧端壁上连通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右侧连通设置有第一导管,且所述第一导管右端伸入所述存储腔中,所述装置主体内设置有连通下侧的净化腔与外界并贯穿所述第一环形槽的第二出口,下侧的第二开口右侧连通设置有循环气导管,且所述循环气导管右端伸入所述存储腔中,所述装置主体中设置有位于所述转动腔右侧的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腔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内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左右两侧动力连接有第二转轴,左侧第二转轴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摩擦片,右侧第二转轴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直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腔内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摩擦片左侧的第二摩擦片,所述第一摩擦片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左端穿过所述第一传动腔左端壁伸入所述转动腔中并与所述第二连接块右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三转轴与所述第一传动腔左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腔上方连通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滑动安装有与所述第一滑块上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槽左侧端壁中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右侧动力连接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右端与所述第一滑槽转动配合连接,且所述第四转轴穿过所述第二滑块并与所述第二滑块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腔下方设置有制动装置,所述装置主体下侧固定安装有左右对称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中转动配合安装有滚轮,用以方便工作人员对装置的移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制动装置包括上下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块右侧端面的限位缺口,所述转动腔靠近右侧的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下侧端壁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向上延伸伸入所述第二连接块中并与所述限位缺口相配合的限位块,所述第二滑槽右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腔相连通的第二传动腔,所述第二传动腔与所述第二滑槽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五转轴,且所述第五转轴左端与所述第二滑槽左端壁转动配合连接,且所述第五转轴伸入所述第二滑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滑块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第五转轴右端伸入所述第二传动腔中并固定连接有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腔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直齿轮啮合配合的第三直齿轮,且所述第三直齿轮通过第六转轴与所述第二传动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三直齿轮上端伸入所述第一传动腔中并与所述第一直齿轮啮合配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开口控制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块外表面的开口控制组件主体,所述开口控制组件主体中上下对称地设置有左右贯通的通孔,且上方的通孔与所述废气入口相连通,下方的通孔与所述第二出口相连通,所述通孔中设置有抽气电机组件,所述第一环形槽上端壁设置有与外界相连通的废气出口,且所述废气出口位于所述通孔的上方,所述废气出口中设置有抽气电机组件。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抽气电机组件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中设置有抽气电机,所述抽气电机左侧动力连接有第七转轴,所述第七转轴远离所述抽气电机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抽气扇叶,所述安装块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块,通孔中的固定块与所述通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废气出口中的固定块与所述废气出口内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存储腔右端壁设置有与外界相连通的第二导管,且所述第二导管上设置有控制气体出口的控制阀。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净化腔靠近所述第二连接块的端壁上固定安装有浓度检测装置,所述浓度检测装置用以检测所述净化腔内废气残留硫化物的浓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使用时,所述开口控制装置中的上侧通孔中的所述抽气电机组件启动,进而所述抽气电机通过所述第七转轴带动所述抽气扇叶转动,将化工设备运行时排出的带余热的废气通过所述废气入口以及所述第一开口抽入所述净化腔中,同时由于所述开口控制装置的存在,所述废气出口的开口被封闭,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将待处理的废气净化后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以及所述第一导管通入所述存储腔中,待所述浓度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净化腔中的残留物浓度过大,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吸附能力到达饱和时,所述第一电机启动,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第一转轴带动所述第一连接块以及所述开口控制组件主体转动90度,从而所述废气出口的开口被打开,同时所述废气出口中的抽气电机组件启动,将所述净化腔中无法被净化的废气抽回原有化工设备的排污口,待抽取完毕后所述第三电机启动,带动所述第四转轴转动,通过螺纹配合带动所述第二滑块向右滑动,从而所述第二电机向右滑动,待所述第一直齿轮与所述第三直齿轮啮合时,所述第三电机停止运行,同时所述第二电机启动,通过所述第二转轴带动所述第一直齿轮转动,所述第一直齿轮通过与所述第三直齿轮以及所述第二直齿轮的啮合配合带动所述第五转轴转动,所述第五转轴通过螺纹配合带动所述第三滑块向右滑动,从而带动所述限位块向右滑动,待所述限位块移出所述限位缺口时,所述第二电机停止运行,同时所述第三电机反向转动,带动所述第一滑块向左滑动,待所述第一摩擦片与所述第二摩擦片相配合时所述第三电机停止运行,同时所述第二电机启动,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以及所述第一摩擦片、所述第二摩擦片之间的配合带动所述第三转轴转动,所述第三转轴带动所述第二连接块转动180度,将上下两个净化腔相互调换,所述第一电机启动,带动所述开口控制组件主体回到初始位置,上下两个抽气电机组件启动,同时所述第三电机以及所述第二电机启动所述限位块重新插入所述限位缺口中,进而防止所述第二连接块空转,之后上侧净化腔继续净化工作,下侧抽气电机组件将所述存储腔中的带余热的净化后气体通过所述循环气导管以及所述第二开口抽入所述净化腔中,此时气体的余热使吸附在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上的吸附物脱落并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以及所述第二出口排出装置。

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传动合理,结构简单,通过活性炭吸附废气,再通过传动结构将吸附饱和的活性炭处理后循环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使用率,且容易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余热利用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c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余热利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00,所述装置主体100右侧设置有存储腔主体117,所述存储腔主体117内部设置有存储腔107,所述装置主体100内设置有转动腔114,所述转动腔114左端壁中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24,所述第一电机124右端动力连接有第一转轴125,所述第一转轴125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与所述转动腔114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一连接块123,所述转动腔114的内壁中连通设置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连接块123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可在所述第一环形槽内转动的开口控制组件,所述转动腔114内可转动地安装有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块123右侧的第二连接块109,且所述第一转轴125的右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块109的左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转动腔114的外表面连通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环形槽右侧的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连接块109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可在所述第二环形槽内转动的净化腔主体102,所述净化腔主体102内上下对称地设置有净化腔101,所述净化腔101左侧端壁上连通设置有第一开口115,所述装置主体100内设置有连通上侧净化腔101与化工设备排污口并贯穿所述第一环形槽的废气入口122,所述净化腔101右侧端壁上固定设置有活性炭吸附装置103,所述净化腔101右侧端壁上连通设置有第二开口116,所述第二开口116右侧连通设置有第一导管108,且所述第一导管108右端伸入所述存储腔107中,所述装置主体100内设置有连通下侧的净化腔101与外界并贯穿所述第一环形槽的第二出口126,下侧的第二开口116右侧连通设置有循环气导管104,且所述循环气导管104右端伸入所述存储腔107中,所述装置主体100中设置有位于所述转动腔114右侧的第一传动腔311,所述第一传动腔311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腔311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一滑块312,所述第一滑块312内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304,所述第二电机304左右两侧动力连接有第二转轴309,左侧第二转轴309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摩擦片317,右侧第二转轴309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直齿轮310,所述第一传动腔311内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摩擦片317左侧的第二摩擦片319,所述第一摩擦片317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320,所述第三转轴320左端穿过所述第一传动腔311左端壁伸入所述转动腔114中并与所述第二连接块109右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三转轴320与所述第一传动腔311左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腔311上方连通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一滑槽315,所述第一滑槽315滑动安装有与所述第一滑块312上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二滑块313,所述第一滑槽315左侧端壁中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318,所述第三电机318右侧动力连接有第四转轴316,所述第四转轴316右端与所述第一滑槽315转动配合连接,且所述第四转轴316穿过所述第二滑块313并与所述第二滑块313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腔311下方设置有制动装置,所述装置主体100下侧固定安装有左右对称的安装座610,所述安装座610中转动配合安装有滚轮611,用以方便工作人员对装置的移动。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制动装置包括上下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块109右侧端面的限位缺口321,所述转动腔114靠近右侧的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滑槽303,所述第二滑槽303下侧端壁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三滑块302,所述第三滑块302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向上延伸伸入所述第二连接块109中并与所述限位缺口321相配合的限位块300,所述第二滑槽303右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腔311相连通的第二传动腔323,所述第二传动腔323与所述第二滑槽303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五转轴305,且所述第五转轴305左端与所述第二滑槽303左端壁转动配合连接,且所述第五转轴305伸入所述第二滑槽303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滑块302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第五转轴305右端伸入所述第二传动腔323中并固定连接有第二直齿轮306,所述第二传动腔323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直齿轮306啮合配合的第三直齿轮308,且所述第三直齿轮308通过第六转轴307与所述第二传动腔323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三直齿轮308上端伸入所述第一传动腔311中并与所述第一直齿轮310啮合配合。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开口控制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块123外表面的开口控制组件主体127,所述开口控制组件主体127中上下对称地设置有左右贯通的通孔,且上方的通孔与所述废气入口122相连通,下方的通孔与所述第二出口126相连通,所述通孔中设置有抽气电机组件,所述第一环形槽上端壁设置有与外界相连通的废气出口121,且所述废气出口121位于所述通孔的上方,所述废气出口121中设置有抽气电机组件。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抽气电机组件包括安装块504,所述安装块504中设置有抽气电机503,所述抽气电机503左侧动力连接有第七转轴501,所述第七转轴501远离所述抽气电机50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抽气扇叶500,所述安装块504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块502,通孔中的固定块502与所述通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废气出口121中的固定块502与所述废气出口121内壁固定连接。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存储腔107右端壁设置有与外界相连通的第二导管106,且所述第二导管106上设置有控制气体出口的控制阀105。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净化腔101靠近所述第二连接块109的端壁上固定安装有浓度检测装置110,所述浓度检测装置110用以检测所述净化腔101内废气残留硫化物的浓度。

本装置在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电机124处于关闭状态,所述开口控制装置中上侧通孔与所述废气入口122相连通,所述开口控制装置下侧通孔与所述第二出口126相连通,所述抽气电机组件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二摩擦片319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二滑块313带动所述第一滑块312处于相对中间位置,同时所述第二电机304处于关闭状态,从而所述第一摩擦片317与所述第二摩擦片319不互相接触,所述第一直齿轮310与所述第三直齿轮308不互相啮合,所述第三滑块302带动所述限位块300与所述限位缺口321相配合,防止所述第二连接块109空转。

使用时,所述开口控制装置中的上侧通孔中的所述抽气电机组件启动,进而所述抽气电机503通过所述第七转轴501带动所述抽气扇叶500转动,将化工设备运行时排出的带余热的废气通过所述废气入口122以及所述第一开口115抽入所述净化腔101中,同时由于所述开口控制装置的存在,所述废气出口121的开口被封闭,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103将待处理的废气净化后通过所述第二开口116以及所述第一导管108通入所述存储腔107中,待所述浓度检测装置110检测到所述净化腔101中的残留物浓度过大,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103吸附能力到达饱和时,所述第一电机124启动,所述第一电机124通过所述第一转轴125带动所述第一连接块123以及所述开口控制组件主体127转动90度,从而所述废气出口121的开口被打开,同时所述废气出口121中的抽气电机组件启动,将所述净化腔101中无法被净化的废气抽回原有化工设备的排污口,待抽取完毕后所述第三电机318启动,带动所述第四转轴316转动,通过螺纹配合带动所述第二滑块313向右滑动,从而所述第二电机304向右滑动,待所述第一直齿轮310与所述第三直齿轮308啮合时,所述第三电机318停止运行,同时所述第二电机304启动,通过所述第二转轴309带动所述第一直齿轮310转动,所述第一直齿轮310通过与所述第三直齿轮308以及所述第二直齿轮306的啮合配合带动所述第五转轴305转动,所述第五转轴305通过螺纹配合带动所述第三滑块302向右滑动,从而带动所述限位块300向右滑动,待所述限位块300移出所述限位缺口321时,所述第二电机304停止运行,同时所述第三电机318反向转动,带动所述第一滑块312向左滑动,待所述第一摩擦片317与所述第二摩擦片319相配合时所述第三电机318停止运行,同时所述第二电机304启动,所述第二电机304通过所述第二转轴309以及所述第一摩擦片317、所述第二摩擦片319之间的配合带动所述第三转轴320转动,所述第三转轴320带动所述第二连接块109转动180度,将上下两个净化腔101相互调换,所述第一电机124启动,带动所述开口控制组件主体127回到初始位置,上下两个抽气电机组件启动,同时所述第三电机318以及所述第二电机304启动所述限位块300重新插入所述限位缺口321中,进而防止所述第二连接块109空转,之后上侧净化腔101继续净化工作,下侧抽气电机组件将所述存储腔107中的带余热的净化后气体通过所述循环气导管104以及所述第二开口116抽入所述净化腔101中,此时气体的余热使吸附在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103上的吸附物脱落并通过所述第一开口115以及所述第二出口126排出装置。

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传动合理,结构简单,通过活性炭吸附废气,再通过传动结构将吸附饱和的活性炭处理后循环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使用率,且容易操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使用时,所述开口控制装置中的上侧通孔中的所述抽气电机组件启动,进而所述抽气电机通过所述第七转轴带动所述抽气扇叶转动,将化工设备运行时排出的带余热的废气通过所述废气入口以及所述第一开口抽入所述净化腔中,同时由于所述开口控制装置的存在,所述废气出口的开口被封闭,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将待处理的废气净化后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以及所述第一导管通入所述存储腔中,待所述浓度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净化腔中的残留物浓度过大,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吸附能力到达饱和时,所述第一电机启动,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第一转轴带动所述第一连接块以及所述开口控制组件主体转动90度,从而所述废气出口的开口被打开,同时所述废气出口中的抽气电机组件启动,将所述净化腔中无法被净化的废气抽回原有化工设备的排污口,待抽取完毕后所述第三电机启动,带动所述第四转轴转动,通过螺纹配合带动所述第二滑块向右滑动,从而所述第二电机向右滑动,待所述第一直齿轮与所述第三直齿轮啮合时,所述第三电机停止运行,同时所述第二电机启动,通过所述第二转轴带动所述第一直齿轮转动,所述第一直齿轮通过与所述第三直齿轮以及所述第二直齿轮的啮合配合带动所述第五转轴转动,所述第五转轴通过螺纹配合带动所述第三滑块向右滑动,从而带动所述限位块向右滑动,待所述限位块移出所述限位缺口时,所述第二电机停止运行,同时所述第三电机反向转动,带动所述第一滑块向左滑动,待所述第一摩擦片与所述第二摩擦片相配合时所述第三电机停止运行,同时所述第二电机启动,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以及所述第一摩擦片、所述第二摩擦片之间的配合带动所述第三转轴转动,所述第三转轴带动所述第二连接块转动180度,将上下两个净化腔相互调换,所述第一电机启动,带动所述开口控制组件主体回到初始位置,上下两个抽气电机组件启动,同时所述第三电机以及所述第二电机启动所述限位块重新插入所述限位缺口中,进而防止所述第二连接块空转,之后上侧净化腔继续净化工作,下侧抽气电机组件将所述存储腔中的带余热的净化后气体通过所述循环气导管以及所述第二开口抽入所述净化腔中,此时气体的余热使吸附在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上的吸附物脱落并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以及所述第二出口排出装置。

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传动合理,结构简单,通过活性炭吸附废气,再通过传动结构将吸附饱和的活性炭处理后循环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使用率,且容易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