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碾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83453发布日期:2018-12-22 09:41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高效碾米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高效碾米机属于小型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碾米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碾米机,其米筛片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横向条状孔的网状筛片,另一种是采用纵向条状孔的网状筛片,工作过程中,总存在碾米效率低,碎米率高和米糠分离不彻底的问题,导致米质含糠杂而净度下降,使碾米机总体工作质量和生产效率无法得到保障,例如申请号为201520990753.1的专利,虽然该专利满足了有效提高了碾米机的碾米质量和生产效率,但无法满足筛网的有效疏通,使吸糠过程效率降低,容易造成筛网堵塞,导致生产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高效碾米机,实现筛网的有效疏通,吸糠过程更有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效碾米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端设有料斗,所述箱体的外壁左侧设有出米口,所述箱体的底端正面中心处设有出糠口,所述箱体的底端中心处设有第一底座,所述箱体的右侧设有第二底座,所述箱体的内腔顶端设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外壁由右向左依次安装有第二皮带轮和砂辊,所述第二转杆的外壁套接有筛网,所述筛网的下方设有通孔板,所述通孔板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右侧顶端设有滑道,所述通孔板通过滑道与竖杆相配合,所述滑道的顶端设有空心筒,所述空心筒通过压缩弹簧与竖杆相连,所述通孔板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顶杆,所述顶杆的下方设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外壁从左向右依次安装有第一皮带轮和凸轮,所述第一皮带轮的外壁设有皮带,所述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与第二皮带轮相配合,所述箱体的底端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底座与箱体相连,所述第一电机与箱体的连接处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安装有负压风机,所述箱体的右侧底端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第二底座与箱体相连,所述第二电机与箱体的连接处安装有轴承,所述第一转杆贯穿箱体与第二电机相连。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端四角均设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顶端安装有轮匡,所述轮匡的左侧设有v型板,所述轮匡通过拉抻弹簧与轮匡相连,所述v型板的左侧安装有卡杆,所述卡杆的底端安装有卡球,所述轮匡的右侧底端安装有卡块,所述卡块的正面中心位置开有卡孔。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顶端正面中心位置设有观察窗。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拉抻弹簧的外壁套接有橡胶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高效碾米机,通过电机带动第一转杆转动,第一转杆外壁套接的凸轮进行不规则的周期转动,凸轮周期性地顶触顶杆上下运动,顶杆带动通孔板进行上下运动,通孔板在滑道内向上运动且被弹簧挤下,通过通孔板的一系列运作对筛网上的网眼进行疏通,使堵在网眼的糠更容易通过网眼,达到了有规律地对筛网进行疏通,使吸糠过程更有效率,将米和糠更加分明地区分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竖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万向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料斗,3、出米口,4、出糠口,5、第一底座,6、万向轮,7、第二底座,8、通孔板,9、竖杆,10、顶杆,11、第一转杆,12、负压风机,13、第一电机,14、转轴,15、第一皮带轮,16、轴承,17、第二电机,18、皮带,19、第二转杆,20、第二皮带轮,21、砂辊,22、空心筒,23、压缩弹簧,24、筛网,25、滑道,26、凸轮,27、轮匡,28、拉抻弹簧,29、v型板,30、卡杆,31、卡块,32、卡球,33、卡孔,34、橡胶套,35、观察窗,36、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发明高效碾米机,包括箱体1,箱体1的顶端设有料斗2,料斗2用于将稻谷注入箱体1,箱体1的外壁左侧设有出米口3,所碾的米从出米口3流出箱体1,箱体1的底端正面中心处设有出糠口4,筛选的糠从出糠口4流出箱体1,箱体1的底端中心处设有第一底座5,第一底座5将第一电机13支撑,箱体1的右侧设有第二底座7,第二底座7将第二电机17支撑,箱体1的内腔顶端设有第二转杆19,第二转杆19的转动带动砂辊21转动,第二转杆19的外壁由右向左依次安装有第二皮带轮20和砂辊21,砂辊21的转动对稻谷进行碾压,第二皮带轮20的转动带动第二转杆19转动,第二转杆19的外壁套接有筛网24,筛网24将米和糠进行筛选,糠从筛网24的网眼掉落,筛网24的下方设有通孔板8,通孔板8表面的竖棍对网眼进行疏通,通孔板8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竖杆9,竖杆9可以支撑通孔板8,竖杆9的右侧顶端设有滑道25,滑道25用于通孔板8上下滑动,通孔板8通过滑道25与竖杆9相配合,滑道25的顶端设有空心筒22,空心筒22将压缩弹簧23进行固定,空心筒22通过压缩弹簧23与竖杆9相连,压缩弹簧23的弹性系数为10n/cm,压缩弹簧23对通孔板8进行下压,通孔板8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顶杆10,顶杆10向上运动时也将通孔板8向上顶,顶杆10的下方设有第一转杆11,第一转杆11转动带动凸轮26和第一皮带轮15转动,转动第一转杆11的外壁从左向右依次安装有第一皮带轮15和凸轮26,凸轮26进行椭圆形轨迹转动对顶杆10抵触进行上下运动,第一皮带轮15的外壁设有皮带18,皮带18将第一皮带轮15的转动对第二皮带轮20进行传递且使第二皮带轮20转动,第一皮带轮15通过皮带18与第二皮带轮20相配合,箱体1的底端设有第一电机13,第一电机13的型号为h3h12\h3sh13,外接电源为380v交流电,第一电机13为负压风机12提供动力,第一电机13通过第一底座5与箱体1相连,第一电机13与箱体1的连接处安装有转轴14,转轴14将电机13与负压风机12相连,转轴14的顶端安装有负压风机12,负压风机12转动产生向下的吸力对糠进行吸收,箱体1的右侧底端设有第二电机17,第二电机17的型号为h3h12\h3sh13,外接电源为380v交流电,电机17为第一转杆11提供动力,第二电机17通过第二底座7与箱体1相连,第二电机17与箱体1的连接处安装有轴承16,轴承16使第一连杆11与第二电机17连接,第一转杆11贯穿箱体1与第二电机17相连,箱体1的底端四角均设有万向轮6,万象轮6使箱体1便于移动,万向轮6的顶端安装有轮匡27,轮匡27用于将万向轮6承载,轮匡27的左侧设有v型板29,v型板29用与安装卡杆30,轮匡27通过拉抻弹簧28与轮匡27相连,拉抻弹簧28的弹性系数为10n/cm,拉抻弹簧28对v型板29产生向上的拉力,v型板29的左侧安装有卡杆30,卡杆30用于穿过万向轮6,卡杆30的底端安装有卡球32,轮匡27的右侧底端安装有卡块31,卡杆30与卡块31相配合对万向轮6进行固定,卡块31的正面中心位置开有卡孔33,卡孔33与卡球32相配合将卡杆30固定在卡块31内,避免v型板29因为拉力而向上返回,箱体1的顶端正面中心位置设有观察窗35,通过观察窗35可观察到内部情况,第一电机13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固定板36,固定板36避免第一电机13工作时晃动过大,拉抻弹簧28的外壁套接有橡胶套34,橡胶套34对拉抻弹簧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接通第二电机17外接电源,第二电机17开始工作,电机17转动带动第一转11杆转动,第一转杆11转动带动第二转杆19转动,第二转杆19带动砂辊转21转动,砂辊21与筛网24配合进行碾米,米通过出米口3流出,糠通过筛网24落下,通孔板8经过顶杆10与凸轮26的配合对筛网24进行疏通,接通第一电机13的外接电源,第一电机13开始工作,第一电机13转动带动转轴14转动且使负压电机12开始工作,负压电机12对糠进行吸收,糠通过出糠口4流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