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丙烯酸聚氨酯合成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02197发布日期:2019-01-05 08:49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丙烯酸聚氨酯合成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化工合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丙烯酸聚氨酯合成反应器。



背景技术:

合成反应器是实现合成反应过程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炼油、冶金、轻工等工业部门。而丙烯酸聚氨酯是以高级丙烯酸树脂、颜料、助剂和溶剂等组成的漆料为羟基组份,以脂肪族异氰酸酯为另一组份的双组份自干涂料;丙烯酸聚氨酯具有优异的耐光形及抗户外老化性能,可以通过乳液聚合生产出丙烯酸聚氨酯。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项专利关于一种丙烯酸聚氨酯合成反应器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17202814323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合成反应器,包括反应支架、座脚、定位杆、滑移块、定位块和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上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搅拌电机下端设置有瓶盖,搅拌电机的输出端螺纹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下端设置有搅拌叶;所述座脚设置半环形放置口;所述反应支架上设置有夹紧杆,所述座脚与夹紧杆垂直,所述夹紧杆可纵向滑移地设置有夹紧块。

该技术方案的合成反应器,通过搅拌电机带动搅拌叶对反应液进行搅拌。但是该技术方案中搅拌叶对反应液的搅拌不充分,且搅拌不均匀;同时不能根据反应液的多寡进行搅拌,从而影响反应效果;使得该技术方案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丙烯酸聚氨酯合成反应器,通过一号驱动单元、二号驱动单元和合成单元间的相互配合,一方面,储存在储气室中的气体推动固定盘向下运动,通过扇叶对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的推动,增大了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的合成路线,使得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进行充分且均匀的合成,从而提高了酸丙烯聚氨脂的合成效果;另一方面,根据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的不同液面高度,控制内环在竖直面上运动,使得一号筒体中未经搅拌的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进入到二号筒体中进行搅拌,从而提高了酸丙烯聚氨脂的合成效果和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丙烯酸聚氨酯合成反应器,包括一号筒体;还包括二号筒体、支撑架、一号驱动单元、合成单元和储气室;所述一号筒体内部设有二号筒体、支撑架、一号驱动单元、合成单元和储气室,一号筒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和泄压口,一号筒体的侧壁上设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处安装有密封阀、其密封阀用于使一号筒体内部呈一个密闭空间;所述泄压口处设有压力阀、其压力阀用于控制一号筒体内部的气压值;所述二号筒体通过支撑架固定安装在一号筒体的底部,二号筒体为连通筒,二号筒体位于一号筒体的中部位置;所述支撑架用于支撑二号筒体;所述一号驱动单元固定安装在一号筒体的顶部,一号驱动单元用于驱动合成单元运动;所述合成单元安装在一号驱动单元上,合成单元在空心轴上均匀分布,合成单元用于丙烯酸聚氨脂的合成;所述储气箱固定安装在一号筒体的顶板上,储气室用于储存一号驱动单元驱动中产生的气体;其中,

所述一号驱动单元包括驱动电机、一号板、一号气囊、空心轴和二号板;所述一号板通过一号气囊固定安装在一号筒体的顶部;所述一号气囊一侧设有弹簧、其弹簧一端固连在一号板的底部,弹簧另一端固连在一号筒体的顶部;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一号板的顶部;所述空心轴一端通过轴承与驱动电机输出轴固连,空心轴另一端与二号板转动安装,空心轴的外圈上设有若干孔;所述二号板两端固连在支撑架的内壁上,二号板上设有一号孔,一号孔用于丙烯酸聚氨脂从二号筒体进入到一号筒体;

所述合成单元包括安装盘、二号气囊、固定盘和扇叶;所述安装盘的数目为两个,安装盘转动安装在空心轴的外圈上;所述二号气囊沿空心轴对称分布,空心轴一侧的二号气囊数目为两个,其中一个二号气囊一端固连在一个安装盘的底部,二号气囊另一端固连在固定盘顶部,另一个二号气囊一端固连在固定盘的底部,二号气囊另一端固连在另一个安装盘的顶部;所述安装盘上设有一号通道;所述一号通道一端与空心轴连通,一号通道另一端与二号气囊连通;所述固定盘与空心轴滑动连接,通过二号气囊作用使得固定盘在竖直方向上滑动;所述扇叶固定安装在固定盘的外圈上,扇叶在固定盘的外圈上均匀分布。酸丙烯聚氨脂是一种涂料,酸丙烯聚氨脂广泛运用于各种交通车辆和工程机械上;现有技术中存在酸丙烯聚氨脂的合成,但是现有技术酸丙烯聚氨脂的合成存在不足,一方面,酸丙烯聚氨脂未进行充分的搅拌,从而影响酸丙烯聚氨脂的合成效果;另一方面,一号驱动单元驱动过程中产生的动力源未进行利用,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本发明通过设置一号驱动单元和合成单元,通过一号驱动单元和合成单元间的相互配合,一方面,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扇叶转动,使得扇叶对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进行搅拌,从而提高了酸丙烯聚氨脂的合成效率;另一方面,储存在储气室中的气体推动固定盘向下运动,通过扇叶对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的推动,增大了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的合成路线,使得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进行充分且均匀的合成,从而提高了酸丙烯聚氨脂的合成效果。

将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从进料口送入到一号筒体中,此时驱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空心轴转动,使得扇叶在转动中对二号筒体中的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进行搅拌,从而提高了酸丙烯聚氨脂的合成效率;同时驱动电机在带动空心轴转动中,随着空心轴的转速越来越快,一号板挤压一号气囊,一号气囊受到挤压向外鼓气,鼓出的气一部分作用于二号驱动单元上,另一部分输送到储气室中储存;储存在储气室中的气体通过空心轴和一号通道输送到固定盘上方的二号气囊中,气体推动固定盘向下挤压固定盘底部的二号气囊,固定盘底部的二号气囊受到挤压向外鼓气,固定盘相对于空心轴向下滑动,扇叶推着搅拌后的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向下运动,搅拌后的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从二号筒体挤入到一号筒体中,使得未经搅拌的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从一号筒体压入到二号筒体中,未经搅拌的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在二号筒体中进行搅拌合成,使得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进行充分且均匀的搅拌,从而提高了酸丙烯聚氨脂的合成效率和效果;搅拌合成后的酸丙烯聚氨脂通过出料口排出收集。

优选的,所述二号气囊上设有一组二号孔,气体从二号孔处喷出用于加速丙烯酸聚氨脂的合成。本发明通过设置一组二号孔,通过气体从二号孔中喷出,气体作用对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进行充分的搅拌,从而提高了酸丙烯聚氨脂的合成效率。

优选的,所述二号筒体由多组内环组成,端部的内环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内环外壁上设有凸环;所述凸环上设有一号杆,一号杆用于对内环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起导向作用;所述一号杆一端固定安装在底部内环的凸环上,一号杆另一端伸出顶部内环的凸环,且一号杆另一端与安装块固连,安装块的直径大于凸环直径,安装块的作用是防止内环脱离一号杆;所述内环外壁与二号驱动单元连接;所述二号驱动单元用于内环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二号驱动单元包括气压缸、外环、固定块和钢绳;所述外环通过固定块固定安装在一号筒体的侧壁上;所述气压缸与plc控制器连接,气压缸用于控制外环的转动;所述钢绳一端与外环固定连接,钢绳另一端与内环固连。由于每次投入到一号筒体中的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的量不同,若二号筒体的高度不变,从一号筒体中未经搅拌的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不易被压入到二号筒体中进行搅拌,使得一号筒体中的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搅拌不均匀且不充分,从而影响酸丙烯聚氨脂的合成效果;本发明将二号筒体由多个内环组成,且通过二号驱动单元作用,根据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的不同液面高度,控制内环在竖直面上运动,使得一号筒体中未经搅拌的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进入到二号筒体中进行搅拌,从而提高了酸丙烯聚氨脂的合成效果和效率。

当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的液面高度低于二号筒体的高度时,此时,将一号气囊鼓出的气作用于气压缸中,通过plc控制器控制气体进入到气压缸中的量,通过气压缸的伸缩幅度控制相应内环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幅度;外环通过钢绳拉动内环,内环沿着一号杆的方向向上运动,相邻内环间存在间隙,未搅拌的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从间隙处进入到二号筒体中进行搅拌,通过控制间隙的大小,控制未搅拌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的进入量,使得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进行充分且均匀的搅拌,从而提高了酸丙烯聚氨脂的合成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二号筒体下方设有平衡单元;所述平衡单元用于使一号筒体维持稳定,平衡单元包括一号轴、飞轮和引流板;所述飞轮通过一号轴与一号筒体的底板转动连接;所述引流板固定安装在飞轮上,引流板在飞轮上呈圆周分布。由于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的合成是在中上部完成的,随着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搅拌速度越来越快,而一号筒体底部未受到作用力,使得一号筒体的重心不稳,从而影响酸丙烯聚氨脂的合成;本发明通过设置平衡单元,在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的合成中,使得一号筒体上下受力平衡,从而提高了酸丙烯聚氨脂的合成效率。在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的搅拌合成中,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冲击引流板,引流板带动飞轮转动,通过飞轮的转动平衡搅拌中受到的力。

优选的,引流板为圆弧形板,圆弧形板用于增大与丙烯酸聚氨酯的接触面积。通过将引流板设为圆弧形板,圆弧形板增大了与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的接触面积,使得更多的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冲击引流板,从而提高了飞轮的转动效率。

优选的,所述一号轴上设有三号驱动单元;所述三号驱动单元用于加快飞轮的转动,三号驱动单元包括一号斜齿轮、二号斜齿轮、二号轴、固定杆、棘轮、棘爪、齿条和三号板;所述三号板铰接在一号筒体的顶部,铰接处设有扭簧,三号板位于泄压口处,三号板靠近一号板的一端与一号板顶部接触;所述齿条一端固定安装在三号板的底部,齿条另一端与二号轴啮合传动;所述二号轴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一号筒体底部,且二号轴与支架转动安装;所述一号斜齿轮转动安装在一号轴上;所述二号斜齿轮与二号轴端部固连,二号斜齿轮与一号斜齿轮啮合传动;所述棘爪铰接在二号轴的外圈上;所述棘轮通过固定杆固定安装在二号轴的外圈上,且棘轮位于棘爪处,棘轮棘爪配合用于二号斜齿轮的单向转动。由于酸丙烯聚氨脂的合成是在一个密封的环境下进行的,随着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的持续搅拌,一号筒体内部的气压逐渐升高,此时需要对一号筒体进行泄压;本发明通过设置三号驱动单元,一方面,对一号筒体卸掉的气压进行利用,从而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增大飞轮的转动速度,飞轮的转轴越大,一号筒体越稳定,使得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进行充分且均匀的搅拌,从而提高了酸丙烯聚氨脂的合成效率。

当一号筒体内部的气压达到压力阀的恒定值时,将泄压口打开,一号筒体中的气体向外喷出,喷出的气体作用于三号板上,三号板在气体的推动下,三号板远离空心轴的一端向上运动,使得齿条向上运动,三号板靠近空心轴的一端向下运动,三号板靠近空心轴的一端挤压一号板,一号板向靠近一号气囊的一侧运动,一号气囊受到挤压向外鼓气,一号气囊鼓出的气作用于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的合成搅拌,从而提高了酸丙烯聚氨脂的合成效率和效果;棘轮和棘爪的转动方向与二号轴相同,棘轮未将棘爪卡住,齿条在运动中带动二号轴逆时针转动;由于一号斜齿轮和二号斜齿轮啮合传动,使得二号斜齿轮带动一号轴逆时针转动,从而使得飞轮逆时针转动,由于三号驱动单元驱动方向和引流板的驱动方向相同,在三号驱动单元和引流板的相互配合下,飞轮的转速越来越快,从而提高了一号筒体的稳定性;当一号筒体内部的气压低于压力阀的恒定值时,泄压口关闭,三号板在扭簧的作用下复位,齿条向下运动,由于棘轮和棘爪的转动方向与二号轴不同,棘轮将棘爪卡住,齿条向下运动中未能带动二号轴转动,从而避免了引流板驱动飞轮转动的力与三号驱动单元复位时产生的力相互抵消,从而提高了一号筒体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三号板由四号板、五号板和六号板组成;所述四号板为倒l形板;所述五号板为v形板,五号板中部铰接在一号筒体的顶部,铰接处设有扭簧,五号板一端与四号板固连,五号板另一端与六号板固连;所述六号板位于一号板上方,且六号板与一号板接触;所述四号板的拐点处与齿条固连,四号板远离齿条一端将泄压口盖住。将四号板设置成倒l形板,四号板远离齿条的一端将泄压口盖住,使得从泄压口卸除的气体均作用与四号板上,通过齿条、二号轴、棘轮、棘爪、一号斜齿轮、二号斜齿轮和一号轴间的相互配合,提高了飞轮的转速,从而提高了一号筒体的稳定性;将五号板设置成v形板,便于四号板和六号板转动,且使得六号板充分的对一号板进行挤压,通过一号板和一号气囊作用产生更多的气体,气体作用于酸丙烯聚氨脂的搅拌合成,从而提高了酸丙烯聚氨脂的合成效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丙烯酸聚氨酯合成反应器,通过一号驱动单元和合成单元间的相互配合,一方面,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扇叶转动,使得扇叶对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进行搅拌,从而提高了酸丙烯聚氨脂的合成效率;另一方面,储存在储气室中的气体推动固定盘向下运动,通过扇叶对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的推动,增大了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的合成路线,使得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进行充分且均匀的合成,从而提高了酸丙烯聚氨脂的合成效果。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丙烯酸聚氨酯合成反应器,通过设置一组二号孔,通过气体从二号孔中喷出,气体作用对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进行充分的搅拌,从而提高了酸丙烯聚氨脂的合成效率。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丙烯酸聚氨酯合成反应器,通过将二号筒体由多个内环组成,且通过二号驱动单元作用,根据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的不同液面高度,控制内环在竖直面上运动,使得一号筒体中未经搅拌的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进入到二号筒体中进行搅拌,从而提高了酸丙烯聚氨脂的合成效果和效率。

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丙烯酸聚氨酯合成反应器,通过设置平衡单元,在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的合成中,使得一号筒体上下受力平衡,从而提高了酸丙烯聚氨脂的合成效率。

5.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丙烯酸聚氨酯合成反应器,通过设置三号驱动单元,一方面,对一号筒体卸掉的气压进行利用,从而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增大飞轮的转动速度,飞轮的转轴越大,一号筒体越稳定,使得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进行充分且均匀的搅拌,从而提高了酸丙烯聚氨脂的合成效率,同时六号板推动一号板挤压一号气囊,通过一号板和一号气囊作用产生更多的气体,气体作用于酸丙烯聚氨脂的搅拌合成,从而提高了酸丙烯聚氨脂的合成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向视图;

图4是图1中c-c的剖视图;

图5是图1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1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一号筒体1、储气室11、进料口12、泄压口13、出料口14、二号筒体2、支撑架21、内环22、凸环23、一号杆24、一号驱动单元3、驱动电机31、一号板32、一号气囊33、空心轴34、二号板35、一号孔351、合成单元4、安装盘41、一号通道411、二号气囊42、二号孔421、固定盘43、扇叶44、二号驱动单元5、气压缸51、外环52、钢绳53、平衡单元6、一号轴61、飞轮62、引流板63、三号驱动单元7、一号斜齿轮71、二号斜齿轮72、二号轴73、固定杆74、棘轮75、棘爪76、齿条77、三号板8、四号板81、五号板82、六号板8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丙烯酸聚氨酯合成反应器,包括一号筒体1;还包括二号筒体2、支撑架21、一号驱动单元3、合成单元4和储气室11;所述一号筒体1内部设有二号筒体2、支撑架21、一号驱动单元3、合成单元4和储气室11,一号筒体1的顶部设有进料口12和泄压口13,一号筒体1的侧壁上设有出料口14;所述进料口12和出料口14处安装有密封阀、其密封阀用于使一号筒体1内部呈一个密闭空间;所述泄压口13处设有压力阀、其压力阀用于控制一号筒体1内部的气压值;所述二号筒体2通过支撑架21固定安装在一号筒体1的底部,二号筒体2为连通筒,二号筒体2位于一号筒体1的中部位置;所述支撑架21用于支撑二号筒体2;所述一号驱动单元3固定安装在一号筒体1的顶部,一号驱动单元3用于驱动合成单元4运动;所述合成单元4安装在一号驱动单元3上,合成单元4在空心轴34上均匀分布,合成单元4用于丙烯酸聚氨脂的合成;所述储气箱固定安装在一号筒体1的顶板上,储气室11用于储存一号驱动单元3驱动中产生的气体;其中,

所述一号驱动单元3包括驱动电机31、一号板32、一号气囊33、空心轴34和二号板35;所述一号板32通过一号气囊33固定安装在一号筒体1的顶部;所述一号气囊33一侧设有弹簧、其弹簧一端固连在一号板32的底部,弹簧另一端固连在一号筒体1的顶部;所述驱动电机31固定安装在一号板32的顶部;所述空心轴34一端通过轴承与驱动电机31输出轴固连,空心轴34另一端与二号板35转动安装,空心轴34的外圈上设有若干孔;所述二号板35两端固连在支撑架21的内壁上,二号板35上设有一号孔351,一号孔351用于丙烯酸聚氨脂从二号筒体2进入到一号筒体1;

所述合成单元4包括安装盘41、二号气囊42、固定盘43和扇叶44;所述安装盘41的数目为两个,安装盘41转动安装在空心轴34的外圈上;所述二号气囊42沿空心轴34对称分布,空心轴34一侧的二号气囊42数目为两个,其中一个二号气囊42一端固连在一个安装盘41的底部,二号气囊42另一端固连在固定盘43顶部,另一个二号气囊42一端固连在固定盘43的底部,二号气囊42另一端固连在另一个安装盘41的顶部;所述安装盘41上设有一号通道411;所述一号通道411一端与空心轴34连通,一号通道411另一端与二号气囊42连通;所述固定盘43与空心轴34滑动连接,通过二号气囊42作用使得固定盘43在竖直方向上滑动;所述扇叶44固定安装在固定盘43的外圈上,扇叶44在固定盘43的外圈上均匀分布。酸丙烯聚氨脂是一种涂料,酸丙烯聚氨脂广泛运用于各种交通车辆和工程机械上;现有技术中存在酸丙烯聚氨脂的合成,但是现有技术酸丙烯聚氨脂的合成存在不足,一方面,酸丙烯聚氨脂未进行充分的搅拌,从而影响酸丙烯聚氨脂的合成效果;另一方面,一号驱动单元3驱动过程中产生的动力源未进行利用,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本发明通过设置一号驱动单元3和合成单元4,通过一号驱动单元3和合成单元4间的相互配合,一方面,通过驱动电机31带动扇叶44转动,使得扇叶44对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进行搅拌,从而提高了酸丙烯聚氨脂的合成效率;另一方面,储存在储气室11中的气体推动固定盘43向下运动,通过扇叶44对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的推动,增大了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的合成路线,使得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进行充分且均匀的合成,从而提高了酸丙烯聚氨脂的合成效果。

将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从进料口12送入到一号筒体1中,此时驱动驱动电机31,驱动电机31带动空心轴34转动,使得扇叶44在转动中对二号筒体2中的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进行搅拌,从而提高了酸丙烯聚氨脂的合成效率;同时驱动电机31在带动空心轴34转动中,随着空心轴34的转速越来越快,一号板32挤压一号气囊33,一号气囊33受到挤压向外鼓气,鼓出的气一部分作用于二号驱动单元5上,另一部分输送到储气室11中储存;储存在储气室11中的气体通过空心轴34和一号通道411输送到固定盘43上方的二号气囊42中,气体推动固定盘43向下挤压固定盘43底部的二号气囊42,固定盘43底部的二号气囊42受到挤压向外鼓气,固定盘43相对于空心轴34向下滑动,扇叶44推着搅拌后的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向下运动,搅拌后的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从二号筒体2挤入到一号筒体1中,使得未经搅拌的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从一号筒体1压入到二号筒体2中,未经搅拌的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在二号筒体2中进行搅拌合成,使得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进行充分且均匀的搅拌,从而提高了酸丙烯聚氨脂的合成效率和效果;搅拌合成后的酸丙烯聚氨脂通过出料口14排出收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二号气囊42上设有一组二号孔421,气体从二号孔421处喷出用于加速丙烯酸聚氨脂的合成。本发明通过设置一组二号孔421,通过气体从二号孔421中喷出,气体作用对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进行充分的搅拌,从而提高了酸丙烯聚氨脂的合成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二号筒体2由多组内环22组成,端部的内环22固定安装在支撑架21上;所述内环22外壁上设有凸环23;所述凸环23上设有一号杆24,一号杆24用于对内环22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起导向作用;所述一号杆24一端固定安装在底部内环22的凸环23上,一号杆24另一端伸出顶部内环22的凸环23,且一号杆24另一端与安装块固连,安装块的直径大于凸环23直径,安装块的作用是防止内环22脱离一号杆24;所述内环22外壁与二号驱动单元5连接;所述二号驱动单元5用于内环22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二号驱动单元5包括气压缸51、外环52、固定块和钢绳53;所述外环52通过固定块固定安装在一号筒体1的侧壁上;所述气压缸51与plc控制器连接,气压缸51用于控制外环52的转动;所述钢绳53一端与外环52固定连接,钢绳53另一端与内环22固连。由于每次投入到一号筒体1中的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的量不同,若二号筒体2的高度不变,从一号筒体1中未经搅拌的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不易被压入到二号筒体2中进行搅拌,使得一号筒体1中的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搅拌不均匀且不充分,从而影响酸丙烯聚氨脂的合成效果;本发明将二号筒体2由多个内环22组成,且通过二号驱动单元5作用,根据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的不同液面高度,控制内环22在竖直面上运动,使得一号筒体1中未经搅拌的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进入到二号筒体2中进行搅拌,从而提高了酸丙烯聚氨脂的合成效果和效率。

当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的液面高度低于二号筒体2的高度时,此时,将一号气囊33鼓出的气作用于气压缸51中,通过plc控制器控制气体进入到气压缸51中的量,通过气压缸51的伸缩幅度控制相应内环22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幅度;外环52通过钢绳53拉动内环22,内环22沿着一号杆24的方向向上运动,相邻内环22间存在间隙,未搅拌的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从间隙处进入到二号筒体2中进行搅拌,通过控制间隙的大小,控制未搅拌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的进入量,使得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进行充分且均匀的搅拌,从而提高了酸丙烯聚氨脂的合成的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二号筒体2下方设有平衡单元6;所述平衡单元6用于使一号筒体1维持稳定,平衡单元6包括一号轴61、飞轮62和引流板63;所述飞轮62通过一号轴61与一号筒体1的底板转动连接;所述引流板63固定安装在飞轮62上,引流板63在飞轮62上呈圆周分布。由于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的合成是在中上部完成的,随着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搅拌速度越来越快,而一号筒体1底部未受到作用力,使得一号筒体1的重心不稳,从而影响酸丙烯聚氨脂的合成;本发明通过设置平衡单元6,在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的合成中,使得一号筒体1上下受力平衡,从而提高了酸丙烯聚氨脂的合成效率。在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的搅拌合成中,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冲击引流板63,引流板63带动飞轮62转动,通过飞轮62的转动平衡搅拌中受到的力。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引流板63为圆弧形板,圆弧形板用于增大与丙烯酸聚氨酯的接触面积。通过将引流板63设为圆弧形板,圆弧形板增大了与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的接触面积,使得更多的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冲击引流板63,从而提高了飞轮62的转动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一号轴61上设有三号驱动单元7;所述三号驱动单元7用于加快飞轮62的转动,三号驱动单元7包括一号斜齿轮71、二号斜齿轮72、二号轴73、固定杆74、棘轮75、棘爪76、齿条77和三号板8;所述三号板8铰接在一号筒体1的顶部,铰接处设有扭簧,三号板8位于泄压口13处,三号板8靠近一号板32的一端与一号板32顶部接触;所述齿条77一端固定安装在三号板8的底部,齿条77另一端与二号轴73啮合传动;所述二号轴73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一号筒体1底部,且二号轴73与支架转动安装;所述一号斜齿轮71转动安装在一号轴61上;所述二号斜齿轮72与二号轴73端部固连,二号斜齿轮72与一号斜齿轮71啮合传动;所述棘爪76铰接在二号轴73的外圈上;所述棘轮75通过固定杆74固定安装在二号轴73的外圈上,且棘轮75位于棘爪76处,棘轮75棘爪76配合用于二号斜齿轮72的单向转动。由于酸丙烯聚氨脂的合成是在一个密封的环境下进行的,随着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的持续搅拌,一号筒体1内部的气压逐渐升高,此时需要对一号筒体1进行泄压;本发明通过设置三号驱动单元7,一方面,对一号筒体1卸掉的气压进行利用,从而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增大飞轮62的转动速度,飞轮62的转轴越大,一号筒体1越稳定,使得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进行充分且均匀的搅拌,从而提高了酸丙烯聚氨脂的合成效率。

当一号筒体1内部的气压达到压力阀的恒定值时,将泄压口13打开,一号筒体1中的气体向外喷出,喷出的气体作用于三号板8上,三号板8在气体的推动下,三号板8远离空心轴34的一端向上运动,使得齿条77向上运动,三号板8靠近空心轴34的一端向下运动,三号板8靠近空心轴34的一端挤压一号板32,一号板32向靠近一号气囊33的一侧运动,一号气囊33受到挤压向外鼓气,一号气囊33鼓出的气作用于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的合成搅拌,从而提高了酸丙烯聚氨脂的合成效率和效果;棘轮75和棘爪76的转动方向与二号轴73相同,棘轮75未将棘爪76卡住,齿条77在运动中带动二号轴73逆时针转动;由于一号斜齿轮71和二号斜齿轮72啮合传动,使得二号斜齿轮72带动一号轴61逆时针转动,从而使得飞轮62逆时针转动,由于三号驱动单元7驱动方向和引流板63的驱动方向相同,在三号驱动单元7和引流板63的相互配合下,飞轮62的转速越来越快,从而提高了一号筒体1的稳定性;当一号筒体1内部的气压低于压力阀的恒定值时,泄压口13关闭,三号板8在扭簧的作用下复位,齿条77向下运动,由于棘轮75和棘爪76的转动方向与二号轴73不同,棘轮75将棘爪76卡住,齿条77向下运动中未能带动二号轴73转动,从而避免了引流板63驱动飞轮62转动的力与三号驱动单元7复位时产生的力相互抵消,从而提高了一号筒体1的稳定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三号板8由四号板81、五号板82和六号板83组成;所述四号板81为倒l形板;所述五号板82为v形板,五号板82中部铰接在一号筒体1的顶部,铰接处设有扭簧,五号板82一端与四号板81固连,五号板82另一端与六号板83固连;所述六号板83位于一号板32上方,且六号板83与一号板32接触;所述四号板81的拐点处与齿条77固连,四号板81远离齿条77一端将泄压口13盖住。将四号板81设置成倒l形板,四号板81远离齿条77的一端将泄压口13盖住,使得从泄压口13卸除的气体均作用与四号板81上,通过齿条77、二号轴73、棘轮75、棘爪76、一号斜齿轮71、二号斜齿轮72和一号轴61间的相互配合,提高了飞轮62的转速,从而提高了一号筒体1的稳定性;将五号板82设置成v形板,便于四号板81和六号板83转动,且使得六号板83充分的对一号板32进行挤压,通过一号板32和一号气囊33作用产生更多的气体,气体作用于酸丙烯聚氨脂的搅拌合成,从而提高了酸丙烯聚氨脂的合成效率。

工作时,将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从进料口12送入到一号筒体1中,此时驱动驱动电机31,驱动电机31带动空心轴34转动,使得扇叶44在转动中对二号筒体2中的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进行搅拌,从而提高了酸丙烯聚氨脂的合成效率;同时驱动电机31在带动空心轴34转动中,随着空心轴34的转速越来越快,一号板32挤压一号气囊33,一号气囊33受到挤压向外鼓气,鼓出的气一部分作用于二号驱动单元5上,另一部分输送到储气室11中储存;储存在储气室11中的气体通过空心轴34和一号通道411输送到固定盘43上方的二号气囊42中,气体推动固定盘43向下挤压固定盘43底部的二号气囊42,固定盘43底部的二号气囊42受到挤压向外鼓气,固定盘43相对于空心轴34向下滑动,扇叶44推着搅拌后的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向下运动,搅拌后的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从二号筒体2挤入到一号筒体1中,使得未经搅拌的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从一号筒体1压入到二号筒体2中,未经搅拌的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在二号筒体2中进行搅拌合成,使得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进行充分且均匀的搅拌,从而提高了酸丙烯聚氨脂的合成效率和效果;当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的液面高度低于二号筒体2的高度时,此时,将一号气囊33鼓出的气作用于气压缸51中,通过plc控制器控制气体进入到气压缸51中的量,通过气压缸51的伸缩幅度控制相应内环22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幅度;外环52通过钢绳53拉动内环22,内环22沿着一号杆24的方向向上运动,相邻内环22间存在间隙,未搅拌的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从间隙处进入到二号筒体2中进行搅拌,通过控制间隙的大小,控制未搅拌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的进入量,使得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进行充分且均匀的搅拌,从而提高了酸丙烯聚氨脂的合成的效果;在酸丙烯聚氨脂的合成搅拌中,一方面,酸丙烯聚氨脂合成溶液冲击引流板63,引流板63带动飞轮62转动;另一方面,从泄压口13排出的气体作用于四号板81上,通过齿条77通过齿条77、二号轴73、棘轮75、棘爪76、一号斜齿轮71、二号斜齿轮72和一号轴61间的相互配合,提高了飞轮62的转速,从而提高了一号筒体1的稳定性;在气体推动四号板81向上运动中,由于五号板82和六号板83间的相互配合,六号板83推动一号板32挤压一号气囊33,一号气囊33向外鼓气,且鼓出的气体作用于酸丙烯聚氨脂的合成搅拌,从而提高了酸丙烯聚氨脂的合成效率;搅拌合成后的酸丙烯聚氨脂通过出料口14排出收集。

上述前、后、左、右、上、下均以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为基准,按照人物观察视角为标准,装置面对观察者的一面定义为前,观察者左侧定义为左,依次类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