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进料的化工反应釜及其工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92682发布日期:2019-03-22 22:39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进料的化工反应釜及其工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的技术领域属于化工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方便进料的化工反应釜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所用之物均需要通过化学工业的生产而制造出来。

在化学工业生产中,化工反应釜无疑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设备,其作用在于进行化学反应、物料混合等。

在一些化学反应中,需要在反应中途加入液体化学物料,而有的化学物料的加入则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加入量,并且在一些情况下,需要把两种液体物料先行混合后,再加入到反应釜内,而这些物料的混合过程,往往会耗费较多的时间,并且,如果混合的物料没有能够用完,也会造成浪费。或者,在一些情况下,两种物料在混合之后,如果长时间不使用得话,可能会发生固化或者变形,这对于很多化学反应是不利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对两种不同的液体物料进行即时混合加入的化工反应釜及其工作方法。

本发明的发明思想:把两种待混合的物料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容器中,并且把两种物料同时排出,排出的过程中发生混合,形成混合物之后则可以直接用于反应。

本发明提供的方便进料的化工反应釜,其包括釜体和盖体;釜体具有搅拌组件;盖体设置在釜体的顶部;进料组件具有第一进料器和第二进料器,第一进料器具有第一出口,第二进料器具有第二出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均与混合单元连接,混合单元插入到盖体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第一进料器内装载第一种物料,第二进料器内装载第二种物料,两种物料分别被挤出,并且发生混合,然后混合形成的物料则进入到反应釜内,由此,使得两种物料的先行混合变得容易很多,节省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混合单元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汇合段,第一连接段与第一出口连接,第二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连接,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均与汇合段连接,汇合段与釜体的反应空间连通。

由上述方案可见,在汇合段内能够方便对于两种物料进行融合,使用十分方便。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化工反应釜包括固体架体,固体架体具有第一容纳体和第二容纳体,第一容纳体内设置有第一滑动推杆,第二容纳体内设置有第二滑动推杆,第一容纳体内设置有第一进料容器,所第二容纳体内设置有第二进料容器,第一进料容器具有第一滑动垫,第二进料容器具有第二滑动垫。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推杆对于滑动垫的推送,使得容器内的物料被逐渐推出,固定架体对于容纳体起到很好的放置固定作用,结构设置稳定,易于操作。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进料容器或第二进料容器的侧壁外设置有弹性凸起,第一容纳体的外壁内侧设置有卡挚单元,卡挚单元包括上卡挚部和下卡挚部,上卡挚部和下卡挚部形成容纳空间,上卡挚部具有弧形面。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容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栓,螺栓的一端设置在容纳空间内,螺栓的外侧设置在第一容纳体的外部。

本发明提供的方便进料的化工反应釜的工作方法,其包括下面的步骤:

s1:把第一种物料加入到第一进料器内,把第二种物料加入到第二进料器内;

s2:第一进料器通过第一出口把第一种物料加入到混合单元内,第二进料器通过第二出口把第二种物料加入到混合单元内;

s2:第一种物料和第二种物料在混合单元内混合后加入到釜体内,进行化学反应。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化工反应釜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汇合段,第一连接段与第一出口连接,第二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连接,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均与汇合段连接,汇合段与釜体的反应空间连通;

该工作方法包括下面的步骤:

第一种物料由第一出口进入到第一连接段,第二种物料由第二出口进入到第二连接段,第一种物料和第二种物料在汇合段进行融合、混合,最终排入至釜体的反应空间内。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混合单元包括固体架体,固体架体具有第一容纳体和第二容纳体,第一容纳体内设置有第一滑动推杆,第二容纳体内设置有第二滑动推杆,第一容纳体内设置有第一进料容器,所第二容纳体内设置有第二进料容器,第一进料容器具有第一滑动垫,第二进料容器具有第二滑动垫;

该工作方法包括下面的步骤:把第一种物料加入到第一进料容器内,把第二种物料加入到第二进料容器内;通过第一滑动推杆带动第一滑动垫移动,使得第一进料容器内的第一种物料逐渐排出,通过第二滑动推杆带动第二滑动垫移动,使得第二进料容器内的第二种物料逐渐排出。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进料容器或第二进料容器的侧壁外设置有弹性凸起,第一容纳体的外壁内侧设置有卡挚单元,卡挚单元包括上卡挚部和下卡挚部,上卡挚部和下卡挚部形成容纳空间,上卡挚部具有弧形面;

该工作方法包括:弹性凸起相对于卡挚单元移动,使得弹性凸起克服上卡挚部的压力,产生弹性形变,从而使得弹性凸起进入到容纳空间内,同时,上卡挚部和下卡挚部分别对弹性凸起形成卡挚作用。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容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栓,螺栓的一端设置在容纳空间内,螺栓的外侧设置在第一容纳体的外部;该工作方法包括下面的步骤:螺栓向内侧方向移动,从而使得螺栓的内侧对于弹性凸起形成压制变形,带动第一进料容器向上移动,弹性凸起脱离卡挚单元的限制作用,从而移动至容纳空间的外部。

附图说明

图1为化工反应釜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化工反应釜第一实施例的部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化工反应釜第三实施例的部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化工反应釜第四实施例的部分组件非卡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化工反应釜第四实施例的部分组件卡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化工反应釜第四实施例的部分组件接触卡挚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化工反应釜实施例的部分组件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0、釜体;11、盖体;12、搅拌组件;30、第一进料器;40、第二进料器;31、第一出口;41、第二出口;50、混合单元;51、第一连接段;52、第二连接段;53、汇合段;55、固体架体;56、第一容纳体;57、第二容纳体;58、第一滑动推杆;59、第二滑动推杆;61、第一进料容器;62、第二进料容器;63、第一滑动垫;64、第二滑动垫;65、弹性凸起;66、卡挚单元;67、上卡挚部;68、下卡挚部;69、容纳空间;71、弧形面;72、外壁;73、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便进料的化工反应釜,其包括釜体10和盖体11。釜体10具有搅拌组件12。

盖体11设置在釜体10的顶部。进料组件具有第一进料器30和第二进料器40,第一进料器30具有第一出口31,第二进料器40具有第二出口41,第一出口31、第二出口41均与混合单元50连接,混合单元50插入到盖体11上。第一进料器30具有第一推送杆33,第二进料器40具有第二推送杆43,在推送杆的作用下,能够把进料器内的物料逐渐排出,进料器采用了类似注射器的结构和原理。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便进料的化工反应釜的工作方法,其包括下面的步骤:

s1:把第一种物料加入到第一进料器30内,把第二种物料加入到第二进料器40内;

s2:第一进料器30通过第一出口31把第一种物料加入到混合单元50内,第二进料器40通过第二出口41把第二种物料加入到混合单元50内;

s2:第一种物料和第二种物料在混合单元50内混合后加入到釜体10内,进行化学反应。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化工反应釜与上述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下面仅就其不同之处详细介绍。

混合单元50包括第一连接段51、第二连接段52和汇合段53,第一连接段51与第一出口31连接,第二连接段52与第二出口41连接,第一连接段51和第二连接段52均与汇合段53连接,汇合段53与釜体10的反应空间连通;

该工作方法包括下面的步骤:

第一种物料由第一出口31进入到第一连接段51,第二种物料由第二出口41进入到第二连接段52,第一种物料和第二种物料在汇合段53进行融合、混合,最终排入至釜体10的反应空间内。混合单元50的设置,方便把两种进料器的物料进行混合,并且方便把出料口安装固定在反应釜的盖体11上,而如果把第一进料器和第二进料器放置到反应釜的盖体11上时,由于具有两个出口,就使得第一进料器和第二进料器在盖体11上的安装工艺变得复杂。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化工反应釜与上述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下面仅就其不同之处详细介绍。

如图3所示,化工反应釜包括固体架体55,固体架体55具有第一容纳体56和第二容纳体57,第一容纳体56内设置有第一滑动推杆58,第二容纳体57内设置有第二滑动推杆59,第一容纳体56内设置有第一进料容器61,所第二容纳体57内设置有第二进料容器62,第一进料容器61具有第一滑动垫63,第二进料容器62具有第二滑动垫64。

该工作方法包括下面的步骤:把第一种物料加入到第一进料容器61内,把第二种物料加入到第二进料容器62内;通过第一滑动推杆58带动第一滑动垫63移动,使得第一进料容器61内的第一种物料逐渐排出,通过第二滑动推杆59带动第二滑动垫64移动,使得第二进料容器62内的第二种物料逐渐排出。

本实施例设置了固定架体55,和两个容纳体,把进料容器放置到容纳体上,就可以通过推杆的推动作用,而挤出物料,这里方便对于进料容器的更换,当进料容器的物料用完的时候,则可以从容纳体内取走该部件,填满新的物料后,则可以继续用于物料挤出。

第四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化工反应釜与上述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下面仅就其不同之处详细介绍。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进料容器61或第二进料容器62的侧壁外设置有弹性凸起65,第一容纳体56的外壁内侧设置有卡挚单元66,卡挚单元66包括上卡挚部67和下卡挚部68,上卡挚部66和下卡挚部68形成容纳空间69,上卡挚部66具有弧形面71;

该工作方法包括:弹性凸起65相对于卡挚单元66移动,使得弹性凸起65克服上卡挚部66的压力,产生弹性形变,从而使得弹性凸起65进入到容纳空间69内,同时,上卡挚部66和下卡挚部67分别对弹性凸起65形成卡挚作用。弧形面71的设置,可以更加容易使得弹性凸起65进入到容纳空间69内。

第四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化工反应釜与上述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下面仅就其不同之处详细介绍。

第一容纳体56的外壁72上设置有螺栓73,螺栓73的一端设置在容纳空间69内,螺栓73的外侧设置在第一容纳体56的外部。该工作方法包括下面的步骤:螺栓73向内侧方向移动,从而使得螺栓73的内侧对于弹性凸起65形成压制变形,带动第一进料容器61向上移动,弹性凸起65脱离卡挚单元66的限制作用,从而移动至容纳空间69的外部。

在其它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混合单元80包括管体81,管体81内具有螺旋设置的螺旋体84,管体81上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管82和第二连接管83,第一连接管82能够与第一出口31连接,第二连接管83能够与第二出口41连接,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排出的两种液体物料在螺旋体的作用下,自动地发生融合,这种融合过程相比于直管,融合效果更好、更快。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上分别设置有阀门调节单元,这样能够对于流入速率进行调节,当希望改变两者的混合比例的时候,可以通过对阀门调节单元的设置而改变两者的混合比例。另外,在管体81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通气连接管85和通水连接管86,通气连接管85和通水连接管86上均具有控制阀门。在一些情况下,当局部发生堵塞的情况下,液体流动不畅的时候,可以用通气连接管85接通气泵,关闭第一连接管82和第二连接管83,使得气泵对于管体81内进行清除过程,清除堵塞物之后,则可以再打开第一连接管82和第二连接管83,另外,当需要对于管体81进行清洗的时候,则可以打开通水连接管86,接通水泵,使得管体81进行水的清洗,并且,此时还可以开启通气连接管85,气泵在供气的同时,进行喷水的操作,这样形成涡流,使得水对于管体81的死角进行清洗,清洗效果更快、更好。另外,当需要在混合形成的物料中加入水分的时候,则也可以通过通水连接管86排入液体水。在一些化学反应中,例如需要a、b、c三种物料进行化学反应,需要先把a和b进行混合后再加入到c中,如果a和b的用量较小,那么,此时就可以应用本发明的装置,通过第一进料器排出物料a,通过第二进料器排出物料b,a和b发生即时混合后,加入到c中,对于需要即时混合应用的情况,这种装置具有独特优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