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1564发布日期:2018-09-21 22:37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反应的不锈钢容器,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不锈钢容器,根据不同的工艺条件需求进行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设计条件、过程、检验及制造、验收需依据相关技术标准,以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反应功能。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472415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搅拌器反应釜,其包括反应釜体,夹套,转动轴,出料口,折流板,釜盖,加料口和电机。反应釜体分为上反应釜体与下反应釜体两个部分,釜盖位于上反应釜体上方,上反应釜体与下反应釜体连接并且密封,折流板位于反应釜体的内壁,通过固定连接件与反应釜体连为一体。夹套位于反应釜的外部,转动轴安装于上反应釜体中心部位,其上端与电机相连接,下端伸到下反应釜体中连接下搅拌器;进料口位于上反应釜体的上端,出料口位于下反应釜体的下端,加料口位于釜盖的上部。

但是,转动轴在搅拌时搅拌器和釜体内壁之间存在距离,当转动轴的转速较低时,釜体内的水性环氧底漆会部分粘附在釜体的内壁上。从而导致搅拌器有一些无法清理到的死角,使得釜体内的水性环氧底漆在死角处堆积,不利于水性环氧底漆的反应。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釜,其具有减少釜体内水性环氧底漆在死角处堆积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和插设在釜体内部的主轴,所述主轴上垂直设置有若干搅拌杆,所述搅拌杆远离主轴的端部设置有与釜体内侧壁接触的第一刮板;所述主轴的下端部设置有伸出杆,所述伸出杆上设置有与釜体内底壁接触的第二刮板;所述釜体的外壁套设有冷却层,所述釜体和冷却层之间绕设有冷却管;上端的所述冷却管连接有进水管,下端的所述的冷却管连接有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远离冷却管的端部均连接到水箱上,所述水箱内设置有与进水管连接的水泵;所述水箱上方设置有制冷罩,所述水箱开设有与水箱连通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嵌设有导冷风扇,所述制冷罩内设置有若干半导体制冷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主轴旋转时会带动设置在其上的搅拌杆旋转,进而搅动水性环氧底漆。搅拌杆在转动时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分别与釜体的内侧壁和内底壁接触,从而减少了水性环氧底漆和釜体的粘附。从而减少了水性环氧底漆在死角处的堆积。同时可以增加主轴的转速使得釜体内水性环氧底漆的流动速度增加,因而也能够减少水性环氧底漆在死角处的堆积。因为水性环氧底漆的反应温度为30℃-40℃,当增加主轴的转速时,需要及时的使用冷却水对釜体进行降温处理。所以利用水泵将水箱内的冷却水经进水管通入冷却管内部,冷却水沿绕设在釜体外部的冷却管流动并通过热交换对釜体进行降温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管呈蛇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冷却管设置成蛇形使得冷却管内的冷却水和釜体的热交换更加均匀,提高了冷却水和釜体的热交换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主轴上垂直设置有针板,所述针板的下端面设置有若干消泡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轴在转动的过程中,釜体内部的水性环氧底漆会产生气泡。设置在针板上的消泡针能在搅拌杆转动的过程中,将气泡刺破防止气泡对水性环氧底漆的后续使用产生不利的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导冷风扇与半导体制冷片之间设置有导冷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冷块一方面起到传导作用,能够使水箱内的温度变化平稳,另一方面,导冷块将导冷风扇与半导体制冷片隔离,能够对导冷风扇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进而延长导冷风扇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制冷罩的上方设置有若干散热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原理上,半导体制冷片是一个热传递的工具,当一块N型半导体材料和一块P型半导体材料联结成的热电偶对中有电流通过时,两端之间就会产生热量转移,热量就会从一端转移到另一端,从而产生温差形成冷热端,当冷热端达到一定温差,这两者热传递的量相等时,就会达到一个平衡点,正逆向热传递相互抵消,此时冷热端的温度就不会继续发生变化,为了达到更低的温度,可以采用降低热端的温度来实现;则散热口的设置能够促进半导体制冷片热端空气流动,降低热端的温度,进而能够提高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口内嵌设有散热风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风扇能促进散热口附近的空气流动,进而促进热端空气的降低,进而提高了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的外顶壁嵌设有温度传感器,且制冷罩的外壁嵌设有与温度传感器连接的温度显示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水箱的外顶壁设置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水箱内部的水的温度,然后通过设置在制冷罩外壁上的温度显示器显示出来,方便进行观察和记录。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上设置有透明观察窗,述透明观察窗上设置有刻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水箱上设置透明观察窗和刻度方便观察和记录水箱内水位的高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搅拌杆、伸出杆、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在主轴轴转动时,通过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分别对釜体的内侧壁和内底壁进行清洁,从而减少釜体内水性环氧底漆在死角处堆积;

2、通过设置冷却管、进水管、出水管、水箱和水泵,通过及时对釜体进行冷却处理,从而在能够在保证水性环氧底漆正常反应的前提下提高主轴的转速,从而减少釜体内水性环氧底漆在死角处堆积;

3、通过设置导冷风扇、半导体制冷片、散热风扇导冷块,加速了水箱内循环水的冷却,提高了循环水对釜体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反应釜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反应釜的部分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反应釜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6为实施例中水箱的整体示意图。

图中:1、釜体;11、固定架;13、主轴;14、进料管;15、出料管;2、釜盖;21、支撑架;22、减速电机;3、冷却层;4、冷却管;41、进水管;42、出水管;5、水箱;51、温度传感器;52、水泵;53、透明观察窗;531、刻度;54、连接孔;541、导冷风扇;6、钉板;61、消泡针;7、制冷罩;71、半导体制冷片;72、导冷块;73、电池;74、散热口;741、散热风扇;75、温度显示器;8、搅拌杆;81、第一刮板;82、第一流水槽;9、伸出杆;91、第二刮板;92、第二流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

一种反应釜,参照图1,其包括釜体1和设置在釜体1上方的釜盖2。釜体1的下方设置有支撑釜体1的固定架11。

参照图2,釜体1的外壁设置有冷却层3,冷却层3的内壁和釜体1的外壁之间绕设有冷却管4,本实施例中冷却管4蛇形缠绕在釜体1的外侧壁上。冷却层3的上端部和釜体1焊接固定,釜体1的外底壁和冷却层3的内底壁之间留有间隙。

参照图2,冷却层3上设置有与上端的冷却管4的端部连通的进水管41,与下端的冷却管4的端部连通的出水管42。

参照图3,进水管41和出水管42远离冷却层3的端部共同连接到水箱5上,水箱5上设置有透明观察窗53,且透明观察窗53上设置有方便读取的刻度531。

参照图3,水箱5的上方设置有制冷罩7,制冷罩7的下端部和水箱5的上端部焊接固定。水箱5的上端面开设有若干连接孔54,且连接孔54内嵌设有导冷风扇541。本实施例中水箱5的上端面均布开设有3个连接孔54。

参照图3,制冷罩7内部设置有若干半导体制冷片71,导流风扇和半导体制冷片71之间设置有若干导冷块72。本实施例中半导体制冷片71包括两块绝缘陶瓷片,两块绝缘陶瓷片之间设置有若干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与P型半导体之间通过金属导体连接,且本实施例半导体制冷片71与导冷块72连接的一端为冷端,另一端为热端。本实施例中导冷块72的材料优选铝合金。

参照图3,制冷罩7的上端面开设有若干散热口74,本实施例中散热口74与连接孔54对应设置。散热口74内嵌设有加速半导体制冷片71处的空气流动的散热风扇741。

参照图3,水箱5的上端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51,制冷罩7的外侧壁上嵌设有与温度传感器51配合的温度显示器75。

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制冷罩7内设置有电池73,电池73用于对导冷风扇541、半导体制冷片71和散热风扇741供电。

参照图3,釜体1和釜盖2密封形成反应腔,釜体1的上端部插设有与反应腔连通的进料管14,釜体1的下端部连接有与反应腔连通的出料管15。

参照图3,釜体1的内部插设有搅拌水性环氧底漆的主轴13,釜盖2上设置有与主轴13上端部固定的减速电机22,且减速电机22和釜盖2的外侧壁之间设置有支撑架21。通过减速电机22带动主轴13旋转,从而对放置在釜体1内部的水性环氧底漆进行搅拌。

参照图3,主轴13的外壁上垂直焊接有搅拌杆8,搅拌杆8靠近釜体1内壁的两端部设置有第一刮板81,第一刮板81的侧壁和釜体1的内侧壁贴合。为了减轻第一刮板81对釜体1内壁的损伤,本实施例中第一刮板81的材料优选橡胶。

参照图4,第一刮板81开设有第一流水槽82,其能够减轻水性环氧底漆对第一刮板81的阻力。

参照图3,主轴13的下端部垂直焊接有伸出杆9,伸出杆9上固定有与釜体1的底壁接触的第二刮板91。为了减轻第第二刮板91对釜体1内壁的损伤,本实施例中第二刮板91的材料优选橡胶。

参照图5,第二刮板91开设有第二流水槽92,其能够减轻水性环氧底漆对第二刮板91的阻力。

参照图4,主轴13(参照图3)的上端部设置有钉板6,钉板6的下端面插设有若干消泡针61。

参照图6,水箱5内部设置有与进水管41连接的水泵52,其能将水箱5内部的水输送到冷却管4(参照图2)内部。

工作原理如下:

当减速电机22带动主轴13转动的过程中,主轴13不断搅拌反应腔内部的水性环氧底漆使其反应的更加充分。同时启动水箱5内部的水泵52工作,水泵52将水箱5内部的冷却水经进水管41输送到冷却管4内部。冷却管4内部的冷却水在流动的过程中,通过热交换对釜体1进行冷却处理。冷却管4内部的冷却水不断流动并最终经过出水管42流入水箱5内部。

设置在制冷罩7内部的半导体制冷片71通过水箱5内部的水进行冷却处理。使得再次进入进水管41循环的水为冷冻水,从而提高了对釜体1冷却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