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脱硝脱硫洗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6375发布日期:2018-11-16 21:36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烟气脱硝脱硫洗涤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烟气脱硝脱硫洗涤系统,属于烟气洗涤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烟气洗涤主要是去除烟气中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其他一些溶于洗涤液的有害物质,并降低烟气温度,从而达到控制烟气污染物,防止污染环境的目的。常用的烟气洗涤器主要有塔式、液柱式、文丘里式、动力波等型式。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621475425.9的一种烟气脱硝脱硫洗涤系统,其结构包括脱硝液槽、脱硝液导管、脱硝塔、脱硝循环层、脱硝脱硫后液体流出管、脱硫液出口管、脱硫废液出口、脱硫塔、脱硫液进料斗、循环灰管、压缩空气塔、循环管、冷却管、卧式冷式机、烟气进口、烟囱、灰堆出口、除尘袋,所述的脱硝脱硫后液体流出管和脱硫废液出口用脱硫液出口管连接,所述的脱硫液出口管和脱硫塔相连接,所述的脱硫塔和脱硫液进料斗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设有卧式冷式机可以冷却烟气,卧式冷风机可以减少空间占用,设有脱硝塔和脱硫塔进行脱硝脱硫的时候,液体排放井然有序,不会造成液体混合,脱硝脱硫的效果好。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烟气内部含有过多的有害物质,在设备脱硫洗涤时,气体便会沿着室内空气向外扩张沾染在设备内壁中,容易对清洗后烟气再次造成污染,从而影响环境及人群的生活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烟气脱硝脱硫洗涤系统,以解决烟气内部含有过多的有害物质,在设备脱硫洗涤时,气体便会沿着室内空气向外扩张沾染在设备内壁中,容易对清洗后烟气再次造成污染,从而影响环境及人群的生活健康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烟气脱硝脱硫洗涤系统,其结构包括风机、喷淋层、净化器、气液分离层、出风口、外壳、视察窗、排管、出水口、循环水泵、清洗池,所述外壳整体为内部空心圆柱体,且内壁截面厚度为5cm,顶端截面固定往里倾斜呈45°,内部固定设有多个不等距呈垂直排列的空心矩槽,所述风机固定凹陷焊接在外壳左侧截面下方底端中央,所述喷淋层设在外壳内部中央偏下距离,并通过外壳与气液分离层相连接,所述净化器设在外壳内部中央及内部上方,所述气液分离层固定设在外壳内部顶层,与喷淋层为同一垂直中线相互平行,所述外壳与喷淋层、气液分离层为一体化圆柱体结构,且外壳顶端截面中央固定焊有出风口,所述视察窗为两侧边长相等平行的矩形共有三个,分别凹陷焊接在外壳表面中央为同一垂直中线,所述排管为内部空心的圆柱体结构,通过内壁侧方截面圆管贯穿嵌入出水口内部过渡连接,所述出水口呈垂直排列分别焊接在外壳右侧截面,所述循环水泵通过螺母贯穿侧方接板与排管紧固连接,所述清洗池固定设在外壳内部底层,并与喷淋层、气液分离层相互垂直平行;所述净化器由气体过滤器、净化单元件、集尘板、安装架、离子发生器、蓄电座组成,所述气体过滤器背面紧固嵌合在离子发生器表面边沿,并通过离子发生器表面的净化单元件相互连接,所述净化单元件呈等距排列固定凹陷设在离子发生器表面内部中央,所述集尘板固定设在离子发生器背面,所述安装架为内部空心的矩形结构,且表面高度比离子发生器、气体过滤器略高,并采用过渡配合方式紧固连接,所述蓄电座凹陷设在离子发生器侧方截面边沿采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固定凹陷设在外壳侧方截面底端中央。

进一步地,所述喷淋层与气液分离层固定设在外壳内部为一体化圆柱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通过背面螺母与外壳内部接板紧固紧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视察窗与出水口分别凹陷焊接设在外壳表面及侧方截面。

进一步地,所述排管通过外壳与循环水泵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清洗池通过外壳连接风机。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烟气脱硝脱硫洗涤系统,通过螺母贯穿安装架侧方螺孔将净化器安装在设备内部侧方,再由安装架内壁电路板与外部电线贯穿对接,使蓄电座带动离子发生器运行,将内部烟气从气体过滤器吸入内部经过滤网阻隔,再通过净化单元件配合集尘板产生静电集尘效应,将内部有害原子进行分解吸附后,由设备侧管往外排除至外部专用通道,以防止确保洗涤后的烟气免受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烟气脱硝脱硫洗涤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净化器内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净化器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风机-1、喷淋层-2、净化器-3、气体过滤器-301、净化单元件-302、集尘板-303、安装架-304、离子发生器-305、蓄电座-306、气液分离层-4、出风口-5、外壳-6、视察窗-7、排管-8、出水口-9、循环水泵-10、清洗池-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烟气脱硝脱硫洗涤系统,其结构包括风机1、喷淋层2、净化器3、气液分离层4、出风口5、外壳6、视察窗7、排管8、出水口9、循环水泵10、清洗池11,所述外壳6整体为内部空心圆柱体,且内壁截面厚度为5cm,顶端截面固定往里倾斜呈45°,内部固定设有多个不等距呈垂直排列的空心矩槽,所述风机1固定凹陷焊接在外壳6左侧截面下方底端中央,所述喷淋层2设在外壳6内部中央偏下距离,并通过外壳6与气液分离层4相连接,所述净化器3设在外壳6内部中央及内部上方,所述气液分离层4固定设在外壳6内部顶层,与喷淋层2为同一垂直中线相互平行,所述外壳6与喷淋层2、气液分离层4为一体化圆柱体结构,且外壳6顶端截面中央固定焊有出风口5,所述视察窗7为两侧边长相等平行的矩形共有三个,分别凹陷焊接在外壳6表面中央为同一垂直中线,所述排管8为内部空心的圆柱体结构,通过内壁侧方截面圆管贯穿嵌入出水口9内部过渡连接,所述出水口9呈垂直排列分别焊接在外壳6右侧截面,所述循环水泵10通过螺母贯穿侧方接板与排管8紧固连接,所述清洗池11固定设在外壳6内部底层,并与喷淋层2、气液分离层4相互垂直平行;所述净化器3由气体过滤器301、净化单元件302、集尘板303、安装架304、离子发生器305、蓄电座306组成,所述气体过滤器301背面紧固嵌合在离子发生器305表面边沿,并通过离子发生器305表面的净化单元件302相互连接,所述净化单元件302呈等距排列固定凹陷设在离子发生器305表面内部中央,所述集尘板303固定设在离子发生器305背面,所述安装架304为内部空心的矩形结构,且表面高度比离子发生器305、气体过滤器301略高,并采用过渡配合方式紧固连接,所述蓄电座306凹陷设在离子发生器305侧方截面边沿采用电性连接。

本专利所说的离子发生器305是利用高压变压器将工频电压升压到所须电压的方法产生负离子,释放到周围的空气中,净化空气,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这种用人工产生空气负离子的设备就称为空气负离子发生器或负离子发生器,简称离子发生器。

在进行使用时,通过风机1旋转将烟气传送至外壳6内部,然后由喷淋层2对其喷洒消毒,使循环水泵10带动排管8输送循环运水,经过清洗池11来进行清洗,通过螺母贯穿安装架304侧方螺孔将净化器3安装在设备内部侧方,再由安装架304内壁电路板与外部电线贯穿对接,使蓄电座306带动离子发生器305运行,将内部烟气从气体过滤器301吸入内部经过滤网阻隔,再通过净化单元件302配合集尘板303产生静电集尘效应,将内部有害原子进行分解吸附后,由设备侧管往外排除至外部专用通道,以防止确保洗涤后的烟气免受二次污染,之后再从气液分离层4将排除好后的烟气液体从出风口5向外排放。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烟气内部含有过多的有害物质,在设备脱硫洗涤时,气体便会沿着室内空气向外扩张沾染在设备内壁中,容易对清洗后烟气再次造成污染,从而影响环境及人群的生活健康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螺母贯穿安装架侧方螺孔将净化器安装在设备内部侧方,再由安装架内壁电路板与外部电线贯穿对接,使蓄电座带动离子发生器运行,将内部烟气从气体过滤器吸入内部经过滤网阻隔,再通过净化单元件配合集尘板产生静电集尘效应,将内部有害原子进行分解吸附后,由设备侧管往外排除至外部专用通道,以防止确保洗涤后的烟气免受二次污染,具体如下所述:

气体过滤器301背面紧固嵌合在离子发生器305表面边沿,并通过离子发生器305表面的净化单元件302相互连接,所述净化单元件302呈等距排列固定凹陷设在离子发生器305表面内部中央,所述集尘板303固定设在离子发生器305背面,所述安装架304为内部空心的矩形结构,且表面高度比离子发生器305、气体过滤器301略高,并采用过渡配合方式紧固连接,所述蓄电座306凹陷设在离子发生器305侧方截面边沿采用电性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