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袋式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3509发布日期:2018-10-19 21:46阅读:8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袋式过滤器。



背景技术:

袋式过滤器是一种压力式过滤装置,主要有过滤筒体、过滤筒盖和快开机构、不锈钢滤袋加强网等主要部件组成,滤液由过滤器外壳的旁侧入口管流入滤袋,滤袋本身是装置在加强网篮内,滤液渗透过所需要细度等级的滤袋即能获得合格的滤液,杂质颗粒被滤袋拦截。过滤器更换滤袋十分方便,且过滤基本无物料消耗。

授权公告号CN20226345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袋式过滤器,包括上部边侧设有进水口、底部设有出水口的筒体,筒体内配合设置滤篮,滤篮内配合设置滤袋,筒体上端为铸造法兰,铸造法兰顶部设置密封槽,密封槽中设有上盖密封圈,筒体上端的铸造法兰外侧固定设置了一组吊耳,每个吊耳上连接设置了吊耳螺栓套件。吊耳螺栓套件包括穿插设置在吊耳中的销子,销子两端设置了用于固定销子的开口挡圈,销子上转动配合设置了吊耳螺栓,吊耳螺栓上螺接配合吊耳螺母。

当吊耳螺母松动后,不需完全的把吊耳螺栓和吊耳螺母卸下,只需适当的松开后,吊耳螺栓和吊耳螺母既可从上盖的锁紧翅片槽中把吊耳螺栓和吊耳螺母一起翻转卸下,为拆卸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但是,根据说明书以及说明书附图可知,滤袋为悬空设置为筒体内,当滤液经过滤袋时,滤渣会积聚在滤袋底部,长期以往,会导致滤袋底部堵塞,当堵塞的滤袋遇到流速较大的滤液冲击时,滤袋底部受到的压力会变大,当压力超过滤袋的强度时,会导致滤袋发生变形,导致缕空发生变化,使得滤袋的过滤效果变差,从而影响到产品的质量;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滤袋受压能力的问题,采用的方法是在一定时间内更换滤袋,但这样频繁的更换滤袋会影响到生产效率,不利于厂家生产制造。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袋式过滤器,具有能够大幅度增强滤袋使用时间的效果,从而达到避免滤袋频繁更换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袋式过滤器,包括筒体以及固定连接于筒体内部的滤袋,所述筒体底部设置有与筒体内部连通设置的出水口,所述筒体顶端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上设置有与筒体内部连通设置的进水口;所述筒体开口端内套设有导流机构,所述筒体开口端设置有一圈内凹槽,所述导流机构包括嵌接于内凹槽内的固定环以及固定连接于固定环内壁上呈螺旋状设置的导流杆,所述滤袋套设于导流杆以及固定环外壁上,所述滤袋开口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下表面与固定环上表面抵接设置。

如此设置,当滤液通过进水口进入筒体内,并通过滤袋将滤液内的滤渣进行过滤,当滤液进入筒体时,设置于筒体内的导流杆能够与套设于导流杆外的滤袋配合使得滤液能够沿着螺旋状设置的导流杆流下,并对滤袋的各个部分进行冲击,使得滤液的滤渣较为平均的分布到滤袋的各个位置上,使得滤袋底部滤孔堵塞的时间大幅度延缓,从而降低滤袋受到冲压变形的时间,达到增强滤袋使用时间的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筒体内壁设置有横截面呈U字形设置的支撑罩,所述支撑罩上设置有多道导流孔,所述支撑罩上表面与滤袋底端抵接设置。

如此设置,利用支撑罩能够对滤袋底部进行支撑,使得滤袋底部滤孔堵塞时,滤液对滤袋底部冲击较大能够将滤液的冲击力分散到滤袋底部周边,进一步延缓滤袋受到冲压变形的时间。

进一步设置:所述固定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一道横杆。

如此设置,当需要取出更换滤袋时,可以通过横杆之间将导流机构和滤袋提出,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进一步设置:所述筒体外壁上套设有一层保温罐,所述保温罐的罐壁内设置有螺纹管道,所述保温罐外壁上分别设置有与螺纹管道两端热水进口以及冷水出口连通设置热水进口和冷水出口。

如此设置,当滤液属于类似于油等会冷却凝固的液体时,通过保温罐能够对筒体进行加热,使得滤液不易冷却凝固,从而使得滤液和滤渣对滤袋的堵塞时间延缓。

进一步设置:所述保温罐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多根竖直向下设置的支撑杆,各所述支撑杆内均滑移连接有支脚,各所述支撑杆上均螺纹连接有与支脚外壁抵接设置的螺栓。

如此设置,利用支脚与支撑杆的配合达到调整袋式过滤器工作高度的调整工作,使得袋式过滤器能够适应更多的工作要求。

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杆的设置数量不少于三根,且任意相邻设置的两所述支撑杆之间的距离相等设置。

如此设置,使得支撑杆和支脚更加稳定。

进一步设置:所述筒体开口端外壁上设置有一圈凸起,所述凸起周向设置多个矩形槽,所述盖体下表面设置有多道与凸起下表面互相卡接设置的矩形块。

如此设置,合并筒体和盖体时,只需要将设置于盖体内壁上的矩形块对准设置于凸起上的矩形槽,然后转动盖体,使得矩形块和凸起下表面相互卡接,从而达到合并筒体和盖体的效果,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进一步设置:所述盖体内壁设置有一圈与凸起上表面抵接设置的第二密封圈。

如此设置,利用第二密封圈能够确保盖体和筒体之间的密封性,避免筒体内滤液过满导致溢出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设置:所述盖体上设置有一道与筒体内部连通设置的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上设置有压力阀。

如此设置,利用出气口和压力阀的配合确保筒体内气压处于安全范围内,确保袋式过滤器的使用安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导流机构能将原本流动方向竖直向下的滤液往各个方向分散,使得滤渣不会过度集中于滤袋底部,并能够降低滤液对滤袋底部的冲击力,从而使得滤袋受到冲击变形的时间大幅度延缓。

附图说明

图1为袋式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袋式过滤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的B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袋式过滤器的导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袋式过滤器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体;11、出水口;12、内凹槽;13、矩形槽;14、凸起;2、保温罐;21、热水进口;22、冷水出口;23、螺纹管道;3、盖体;31、进水口;32、压力阀;33、出气口;34、第二密封圈;35、矩形块;4、支撑杆;41、支脚;42、螺栓;5、导流机构;51、导流杆;52、固定环;53、横杆;6、滤袋;61、第一密封圈;7、支撑罩;71、导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6对袋式过滤器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袋式过滤器,结合图1和图2所示,包括保温罐2、套设于保温罐2内壁上的筒体1以及固定连接于筒体1开口端上的盖体3;保温罐2的罐壁内设置有用于流通热水以对筒体1进行加热的螺纹管道23,保温罐2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一道用于输入热水的热水进口21以及一道用于输出冷水的冷水出口22,螺纹管道23两端分别与设置于保温罐2外壁的热水进口21和冷水出口22连通设置;筒体1内设置有用于过滤滤液的滤袋6,筒体1底部设置有与筒体1内部连通设置用于将过滤后的滤液输出的出水口11,筒体1内部底端还设置有罩设于出水口11且横截面呈U字形设置的支撑罩7,支撑罩7上设置有多道导流孔71,支撑罩7上表面与滤袋6底端抵接设置;盖体3上设置有一道与筒体1内部连通设置用于输入滤液的进水口31;保温罐2外壁上设置有多根竖直向下设置的支撑杆4,各根支撑杆4内均滑移连接有同于调整袋式过滤机工作高度的支脚41,各根支撑杆4上均螺纹连接有用于紧固支脚41工作位置的螺栓42;其中,支撑杆4的设置数量不少于三根,且相邻设置的两所述支撑杆4之间的距离相等设置。

结合图3和图5所示,筒体1开口端设置有一圈内凹槽12,筒体1开口端内设置有用于分散滤液的导流机构5,导流机构5包括嵌接于内凹槽12内的固定环52以及固定连接于固定环52内呈螺旋状设置用于引导滤液流动方向的导流杆51;滤袋6的开口端固定连接有与固定环52上表面抵接设置的第一密封圈61,滤袋6套设于导流杆51外;其中,固定环52内壁上设置有一根便于工作人员取出导流机构5和滤袋6的横杆53。

结合图4和图6所示,筒体1开口端外壁上设置有一圈凸起14,凸起14周向设置多个矩形槽13,盖体3下表面设置有多道横截面呈L形设置且与凸起14下表面互相卡接设置的矩形块35,述盖体3内壁设置有一圈与凸起14上表面抵接设置的第二密封圈34;盖体3上设置有一道与筒体1内部连通设置的出气口33,出气口33上设置有压力阀32。

工作原理:首先,将滤袋6套在导流机构5外,并将滤袋6的开口端与放置于固定环52上表面的第一密封圈61固定连接,然后将滤袋6和导流机构5直接放进筒体1内,使得固定环52嵌接于设置在筒体1开口端的内凹槽12处即可。

放置好导流机构5和滤袋6后,将盖体3放置到筒体1开口端处,并使得盖体3内壁上的矩形块35嵌入设置在筒体1开口端的矩形槽13内,然后转动盖体3,使得矩形块35能够和凸起14相互卡接设置即可。

使用时,将用于输入滤液的管道和进水口31连通,并将输出滤液的管道与出水口11连通即可,最后利用压力阀32调整筒体1内的工作压力即可;当过滤的滤液属于油类等易冷却凝固的液体时,将热水进口21与外设的热水源连通,并将冷水进口与外设的循环水泵连通即可。

工作时,滤液从进水口31进入,利用导流杆51能够将竖直向下流动的滤液引导沿着螺旋面流动,并使得滤液能够将冲击方向进行改变,使得滤液能从滤袋6的各个方向冲击流出,从而达到避免滤渣在滤袋6底部过于集中的情况发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