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循环过滤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0027发布日期:2018-09-21 22:26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循环过滤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水资源的缺乏,对水处理的回收利用得到重视。而在大型的公用泳池用水、小区泳池用水或者酒店泳池用水一般用水量都比较大,而在这类用水场地,主要还是大型杂物的污染比较多,在回收处理时,主要还是过滤大型垃圾或者泥沙,再通过消毒杀菌处理,便可得到较好的利用。而现有的用于该类水过滤处理系统,其处理过滤速度还有过滤效果往往差强人意,且在处理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堵塞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循环过滤处理装置,其即可对水进行循环过滤处理,又可对滤渣进行集中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水循环过滤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过滤室、净水池以及滤渣池,第一过滤室内设有两个第一过滤网以及多个第二过滤网;第一过滤网沿第一过滤室的高度方向延伸;两个第一过滤网之间间隔形成第一过滤腔;两个第一过滤网分别与第一过滤室的两个侧壁间隔形成两个第二过滤腔;各个第二过滤腔内均设有多个第二过滤网;多个第二过滤网沿第一过滤室的高度方向间隔排布;第二过滤网倾斜设置于第二过滤腔内;第二过滤网的一端铰接于第一过滤室的侧壁;第二过滤网的另一端可向着靠近或者远离第一过滤网转动;第一过滤腔通过第一进水管与净水池连通;第二过滤腔的底端通过第二进水管与净水池连通;第二进水管上设有第一开关阀;第二过滤腔的底端通过第一滤渣管与滤渣池连通;第一滤渣管上设有第二开关阀。

优选的,该水循环过滤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过滤室,第二过滤室内设有第三过滤网;第一进水管连通于第二过滤室的顶端;第二过滤室的底端设有第三进水管,第三进水管的一端连通于第三过滤网的下方;第三进水管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净水池。

优选的,所述第三进水管上设有第三开关阀。

优选的,所述第二过滤室的两侧均设有第二滤渣管;第二滤渣管的一端连通于第三过滤网的上方;第二滤渣管的另一端与第一滤渣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二滤渣管上设有第四开关阀。

优选的,所述滤渣池内设有抽渣泵。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在过滤时,可通过各个第二过滤腔内进水,过滤的水一方面可经各层第二过滤网到达第二过滤腔的底端;另一方面也可经第一过滤网到达第一过滤腔的底端,如此过滤后的水可分别经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进入到净水池,缓和水流,且便于净水。此外,在净水完成,关闭第一开关阀,开启第二开关阀,使第二过滤网朝下转动,如此,第一过滤网以及第二过滤网过滤的滤渣均可掉落至第二过滤腔的底端,并可经第一滤渣管进入滤渣池,便于滤渣的集中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第一过滤室;11、第一过滤网;12、第二过滤网;13、第一过滤腔;14、第二过滤腔;15、第一进水管;16、第二进水管;17、第一开关阀;18、第一滤渣管;19、第二开关阀;20、滤渣池;30、第二过滤室;31、第三过滤网;32、第三进水管;33、第二滤渣管;34、第三开关阀;40、净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水循环过滤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过滤室10、净水池40以及滤渣池20,在第一过滤室10内设有两个第一过滤网11以及多个第二过滤网12,具体第一过滤网11沿第一过滤室10的高度方向延伸,两个第一过滤网11之间可间隔形成第一过滤腔13,同时,两个第一过滤网11可分别与第一过滤室10的两个侧壁间隔形成两个第二过滤腔14。另外,在各个第二过滤腔14内均设有多个第二过滤网12,且多个第二过滤网12沿第一过滤室10的高度方向间隔排布,上述的第二过滤网12倾斜设置于第二过滤腔14内,使第二过滤网12的一端铰接于第一过滤室10的侧壁,而第二过滤网12的另一端可向着靠近或者远离第一过滤网11转动。

第一过滤腔13通过第一进水管15与净水池40连通;第二过滤腔14的底端通过第二进水管16与净水池40连通;第二进水管16上设有第一开关阀17;第二过滤腔14的底端通过第一滤渣管18与滤渣池20连通;第一滤渣管18上设有第二开关阀19。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水循环过滤处理装置时,可将待处理的水由第二过滤腔14导入,开启第一开关阀17,关闭第二开关阀19,此时,过滤的水一方面可经各层第二过滤网12到达第二过滤腔14的底端;另一方面也可经第一过滤网11到达第一过滤腔13的底端,如此过滤后的水可分别经第一进水管15和第二进水管16进入到净水池40,缓和水流,且便于净水。而在净水完成,关闭第一开关阀17,开启第二开关阀19,使第二过滤网12朝下转动,在第二过滤网12朝下转动的过程中,第二过滤网12上的滤渣可掉落,同时还可将第一过滤网11上的滤渣刮落,如此,第一过滤网11以及第二过滤网12过滤的滤渣均可掉落至第二过滤腔14的底端,并可经第一滤渣管18进入滤渣池20,便于滤渣的集中处理。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该水循环过滤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过滤室30,具体在第二过滤室30内设有第三过滤网31,上述的第一进水管15具体可连通于第二过滤室30的顶端,而在第二过滤室30的底端设有第三进水管32,第三进水管32的一端连通于第三过滤网31的下方;第三进水管32的另一端连通于净水池40。在过滤时,由第一过滤室10过滤的水可再进入第二过滤室30,经第二过滤室30内的第三过滤网31进一步进行过滤,进一步过滤的水可经第三进水管32进入到净水池40,如此,过滤效果更好。

更具体的是,也可在第三进水管32上设有第三开关阀34,通过第三开关阀34控制第三进水管32的进水量。

优选的,上述的第二过滤室30的两侧均设有第二滤渣管33,使第二滤渣管33的一端连通于第三过滤网31的上方,而第二滤渣管33的另一端与第一滤渣管18连通。在第二过滤室30内的过滤作业完成后,可通过第二滤渣管33将第三过滤网31上滞留的滤渣导入第一滤渣管18,从而导入滤渣池20,同样也可使第二过滤室30内的滤渣集中进行处理。

同样的,第二滤渣管33上也可设有第四开关阀,便于滤渣的定时清理。

优选的,滤渣池20内设有抽渣泵,便于滤渣的抽取。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