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腰果酚用多功能搅拌反应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17753发布日期:2018-10-09 21:44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腰果酚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腰果酚用多功能搅拌反应容器。



背景技术:

腰果酚是一种从天然腰果壳油中经先进技术提炼而成,可以代替或者部分代替苯酚用于制造环氧固化剂、液体酚醛树脂、液体或者粉末状的热固性酚醛树脂。腰果酚以其特殊的化学结构还具有以下特点:1.含苯环结构,具有耐高温性能;2.极性的羟基可提供体系对接触面的润湿和活性;3.间位含不饱和双键的碳15直链,能提供体系良好的韧性,优异的憎水性和低渗透性和自干性。目前我国是腰果酚的需求大国,也是国际市场腰果壳液的最主要进口国,但是一直以来腰果酚市场上的产品都是无标准可依,这也造成了市场上的腰果酚产品良莠不齐的局面。随市场的需求,腰果酚产品的研发技术成为近年来竞相研究的课题。此外,腰果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反应釜进行反应。

专利号为CN202509017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聚合平衡反应釜。该聚合平衡反应釜包括上筒体、下筒体、内盘管和外盘管,所述上筒体和下筒体通过双头螺栓和螺母相连接,所述内盘管通过角钢固定于所述下筒体的内壁上,所述外盘管设于所述下筒体的外壁上,所述下筒体下部设有内盘管蒸汽进口、物料出口、夹套蒸汽出口和束节,所述下筒体侧壁上部设有内盘管蒸汽出口和夹套蒸汽进口,所述内盘管下端与所述内盘管蒸汽进口相连接,下端与所述内盘管蒸汽出口相连通,所述外盘管上端与所述夹套蒸汽进口相连通,下端与所述夹套蒸汽出口相连通,所述上筒体上部设有物料进口、抽气口和氮气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通过驱动部控制转阀部进行工位切换,实现外盘管和内盘管同时工作或单独工作,同时具备加热或冷却功能,且外盘管和内盘管同时工作时对釜体内部腰果酚的加热或冷却效果更佳,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且产品质量得到提升。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腰果酚用多功能搅拌反应容器,包括:

釜体,所述釜体的内部设置有反应室;

内盘管,所述内盘管安装于所述釜体的内部;

外盘管,所述外盘管安装于所述釜体的外周面上;

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与所述内盘管的介质入口a以及外盘管的介质入口b连通;其处于第一工位时,内盘管的介质入口a与外盘管的介质入口b均封闭;其处于第二工位时,内盘管与外盘管同时通入冷却水或热蒸汽;其处于第三工位时,内盘管或外盘管单独工作,并分别通入热蒸汽和冷却水。

作为改进,所述切换组件包括与所述内盘管和外盘管连通的转阀部以及带动所述转阀部切换工位的驱动部。

作为改进,所述转阀部包括对称设置的盖板a、盖板b以及紧密转动设置于所述盖板a与盖板b之间的转板。

作为改进,所述盖板a与盖板b上均开设有与所述介质入口a、介质入口b一一对应的通孔a以及通孔b;所述转板上开设有与所述介质入口a、介质入口b一一对应的通孔c以及通孔d,所述通孔c与通孔d之间相互连通设置,且所述通孔c处还开设有通孔e;所述转板的外周面上还固定设置有外齿轮。

作为改进,所述盖板a与盖板b与所述转板的接触面上均设置有环形槽,所述转板的两端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环形槽相匹配的环形凸条。

作为改进,所述驱动部包括安装板、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端面的驱动件以及由所述驱动件带动并与所述转阀部传动连接的传动部。

作为改进,所述传动部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面,其包括:

传动杆,所述传动杆通过支撑座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面,其一端与所述驱动件紧固连接,且其另一端紧固设置有锥齿轮a;

滑道,所述滑道与所述传动杆平行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面;

滑动件,所述滑动件滑动设置于所述滑道的上端部,其与所述转阀部传动连接;

转轴,所述转轴垂直于所述滑道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面,其一端紧固设置有与所述锥齿轮a啮合配合的锥齿轮b,其另一端紧固设置有与所述滑动件传动配合的齿轮,所述齿轮位于所述滑道内。

作为改进,所述滑动件的上下两端面上均固定设置有齿轮齿,且其上端面上的齿轮齿从左至右形成间隔的齿条区a、齿条区b以及齿条区c。

作为改进,所述釜体的一侧垂直设置有温度计口,其下端部固定设置有出料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部控制转阀部进行三个工位之间的互相切换,当转阀部处于第一工位时,内盘管与外盘管均为封闭状态;当转阀部处于第二工位时,内盘管与外盘管同时入热蒸汽或冷却水,增强加热或冷却效果;当转阀部处于第三工位时,可选择内盘管通入热蒸汽进行加热作用或外盘管通入冷却水进行冷却作用,三种工作状态自由切换,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板,并在转板上开设与内盘管的介质入口a以及外盘管的介质入口b相对应的通孔c与通孔d,且通孔c与通孔d相通,当盖板a上的通孔a或通孔b开始通入热蒸汽或冷却水时,通过此设置,热蒸汽或冷却水可同时进入到内盘管与外盘管内;且通孔c的一旁开设有一个通孔e,通孔c与介质入口a或介质入口b配合,向内盘管通入热蒸汽或向外盘管通入冷却水,使用时灵活,且结构简单;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滑动件的上端上间隔设置齿条区a、齿条区b以及齿条区c,当驱动件带动滑动件滑动并滑过齿条区a时,转阀部转动处于第二工位;滑动件滑过齿条区b时,转阀部切换至第三工位,此时通孔c与介质入口b相通,外盘管可通入冷却水;当滑动件再滑过齿条区c时,通孔c与介质入口a相通,内盘管可通入热蒸汽;

综上所述,该设备具有效率高、反应效果好、结构简单等优点,尤其适用于腰果酚生产设备技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盖板a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盖板b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转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传动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滑动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釜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组件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与图11所示,一种腰果酚用多功能搅拌反应容器,包括:

釜体1,所述釜体1的内部设置有反应室10;

内盘管2,所述内盘管2安装于所述釜体1的内部;

外盘管3,所述外盘管安装于所述釜体1的外周面上;

切换组件4,所述切换组件4与所述内盘管2的介质入口a21以及外盘管3的介质入口b31连通;其处于第一工位时,内盘管2的介质入口a21与外盘管3的介质入口b31均封闭;其处于第二工位时,内盘管2与外盘管3同时通入冷却水或热蒸汽;其处于第三工位时,内盘管2或外盘管3单独工作,并分别通入热蒸汽和冷却水。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DW-513腰果酚缩水甘油醚,是以腰果酚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用一种腰果油技术制造的环氧活性稀释剂和增韧剂。这种粘度低的产品每个分子上都有一个环氧官能团,从而在环氧树脂固化过程中,能过通过化学反应方式进入环氧涂层体系中。增加溶剂型或者高固体份重防腐船舶、工业涂料和地坪涂料的柔韧性;耐化学品、耐水、耐磨的环氧地坪;应用于高固体份或者无溶剂型的配方,特别是对柔韧性要求高的涂料;其在生产过程中,往往经历以下步骤:加腰果酚、EPI→反应釜反应→升温→滴加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恒温保留→洗盐→静置分层→真空抽提→过滤包装。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反应釜反应阶段,可以使得产品纯度达99%以上,并改善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相容性。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釜体1的内部还安装有搅拌器,用于对物料进行搅拌混合作用,此为常规技术手段,故在此不尽兴赘述;内盘管2的介质出口22设置于所述釜体1的下端,外盘管3的介质出口32平行所述介质入口31设置于该介质入口31的下方,该设备的支承形式优选为耳座,根据满载并考虑搅拌动载荷设计耳座,设备支撑座上设不锈钢静电接板。

值得说明的是,切换组件4处于第二工位时,内盘管2与外盘管3同时入热蒸汽或冷却水,增强加热或冷却效果;当切换组件4处于第三工位时,可选择向内盘管2通入热蒸汽对物料进行加热作用,内盘管2与外盘管3同时使用,使得加热效果大大增强,或向外盘管3通入冷却水对物料进行冷却作用,内盘管2与外盘管3同时使用,使得冷却效果大大增强;当反应釜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切换组件切换至第一工位,内盘管与外盘管均与外界形成封闭,三种工作状态自由切换,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切换组件4包括与所述内盘管2和外盘管3连通的转阀部41以及带动所述转阀部41切换工位的驱动部42。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转阀部41包括对称设置的盖板a411、盖板b412以及紧密转动设置于所述盖板a411与盖板b412之间的转板413。

其中,所述盖板a411与盖板b412上均开设有与所述介质入口a21、介质入口b31一一对应的通孔a4111以及通孔b4112;所述转板413上开设有与所述介质入口a21、介质入口b31一一对应的通孔c4131以及通孔d4132,所述通孔c4131与通孔d4132之间相互连通设置,且所述通孔c4131处还开设有通孔e4133;所述转板413的外周面上还固定设置有外齿轮4134。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转板413上开设与内盘管2的介质入口a21以及外盘管3的介质入口b31相对应的通孔c4131与通孔d4132,且通孔c4131与通孔d4132相通,当盖板a411上的通孔a4111或通孔b4112开始通入热蒸汽或冷却水时,通过此设置,热蒸汽或冷却水可同时通过通孔c4131与通孔d4132进入到内盘管2与外盘管3内;且通孔c4131的一旁开设有一个通孔e4133,通孔c4131与介质入口a21或介质入口b31配合,向内盘管2通入热蒸汽或向外盘管通入冷却水,使用时灵活,且结构简单。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盖板a411与盖板b412与所述转板413的接触面上均设置有环形槽4110,所述转板413的两端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环形槽4110相匹配的环形凸条4130。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驱动部42包括安装板421、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板421上端面的驱动件422以及由所述驱动件422带动并与所述转阀部41传动连接的传动部423。

其中,所述传动部423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板421的上端面,其包括:

传动杆400,所述传动杆400通过支撑座401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板421的上端面,其一端与所述驱动件422紧固连接,且其另一端紧固设置有锥齿轮a402;

滑道403,所述滑道403与所述传动杆400平行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板421的上端面;

滑动件404,所述滑动件404滑动设置于所述滑道403的上端部,其与所述转阀部41传动连接;

转轴405,所述转轴405垂直于所述滑道403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板421的上端面,其一端紧固设置有与所述锥齿轮a402啮合配合的锥齿轮b406,其另一端紧固设置有与所述滑动件404传动配合的齿轮407,所述齿轮407位于所述滑道403内。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驱动件422工作,带动传动杆400转动,接着锥齿轮a402转动,锥齿轮b406传动,带动转轴405转动,接着齿轮407转动,转板413在外齿轮4134的带动下转动,进行工位切换。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滑动件404的上下两端面上均固定设置有齿轮齿4041,且其上端面上的齿轮齿4041从左至右形成间隔的齿条区a4042、齿条区b4043以及齿条区c4044。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切换组件4处于第一工位时,转板413位于所述第一齿条区4042与第二齿条区403之间,当需要切换至第二工位时,通过驱动件422带动滑动件404滑过齿条区a4042,即可使得通孔c4131、通孔d4132分别与介质入口21以及介质入口d31相通;当需要切换至第三工位时,通过驱动件422带动滑动件404反向移动并滑过第二齿条区4043后,即可使得通孔e4033与介质入口b31相通,再通过第三齿条区4044后,通孔e4033与介质入口a21相通。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釜体1的一侧垂直设置有温度计口11,其下端部固定设置有出料口12。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釜体1的釜盖10上沿逆时针方向依次设置有人孔101、视镜口a102、压力表口103、备用口104、加料口105、氮气口106、蒸汽升口107、视镜口b108以及远传压力传感器10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提示下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