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斗排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5075发布日期:2018-11-23 19:06阅读:2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斗排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斗排泥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工艺中,沉淀池的底部通常设置为一个排泥斗,用于排出沉淀在池底的污泥。排泥斗的底部设置有管路、阀门和污泥泵等配套的装置。此外,为了保证污泥回流的稳定性,通常还会设置备用的管路等设备。

上述现有的排泥斗由于只有一个用于排泥的排泥斗,排泥斗底部堆积的污泥过多时,会有很大的压力,易导致污泥板结在池底、污泥硝化和污泥上浮等问题,堵塞出口,进而出现排泥不畅,排泥出现障碍会使得污泥板结、硝化和上浮问题进一步加重,恶性循环,影响出水的水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的排泥斗只有一个用于排泥的出口,出口处堆积的污泥过多时,会有很大的压力,易出现排泥不畅,影响出水的水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斗排泥装置,其目的在于:使得排泥斗得出口处的污泥量减少,消除由于污泥在出口堆积过多造成的排泥不畅,进而导致污泥板结在池底、污泥硝化和污泥上浮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斗排泥装置,包括排泥斗和排泥管,排泥管上设置有阀门,排泥斗有多个,相邻两个排泥斗的底部通过平衡管道连接,所述排泥管有一个,排泥管设置在一个排泥斗的底部。

采用该技术方案后,两个及以上数量的排泥斗排列成阵列,在沉淀过程中由于排泥斗互相连通,污泥相对均匀地分散在各个排泥斗的底部,污泥内部的压力较小。阀门定时开启,通过重力将各个排泥斗中的污泥压至污泥储存池中,由于污泥分散,不会过多堆积,因而大大减少了由于排泥不畅导致的污泥在池底板结、污泥硝化、污泥上浮等影响出水水质的问题。由于排泥通畅,出故障的概率低,因而无需设置常规的备用管路等设备,从而降低了设备的控制点的数量、能耗、检修难度和成本。

优选的,排泥斗上方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下方通过绳索悬挂有多个排泥斗顶盖,排泥斗顶盖的形状为底部开口并且顶点朝向上方的锥形,每一个排泥斗的内部均设置有一个排泥斗顶盖,排泥斗顶盖的边缘与排泥斗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隙。

采用该优选方案后,排泥斗顶盖可以阻挡排泥斗底部的污泥被液流卷起后进入上方沉淀池,可以在沉淀及排泥过程中进一步减少污泥上浮的现象。此外,由于排泥斗顶盖的上表面向边缘的下方倾斜,沉淀下来的污泥会从边缘滑落并落入排泥斗,这种方式避免了污泥在排泥斗的中心部位堆积,使得污泥堆积松散,从而能够有效地减轻污泥内部的压力,进一步避免出现污泥板结在池底、污泥硝化和污泥上浮等问题。

进一步优选的,安装架上设置有振动装置。振动装置在需要时开启,用于抖落排泥斗顶盖上表面堆积的无法滑落的污泥。

进一步优选的,安装架上设置有盘线器,用于悬挂排泥斗顶盖的绳索连接在盘线器上。盘线器用于收回绳索,拉升排泥斗顶盖,方便设备的维护和检修。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两个及以上数量的排泥斗排列成阵列,在沉淀过程中由于排泥斗互相连通,污泥相对均匀地分散在各个排泥斗的底部,污泥内部的压力较小。阀门定时开启,通过重力将各个排泥斗中的污泥压至污泥储存池中,由于污泥分散,不会过多堆积,因而大大减少了由于排泥不畅导致的污泥在池底板结、污泥硝化、污泥上浮等影响出水水质的问题。

2.由于排泥通畅,出故障的概率低,因而无需设置常规的备用管路等设备,从而降低了设备的控制点的数量、能耗、检修难度和成本。

3.排泥斗顶盖可以阻挡排泥斗底部的污泥被液流卷起后进入上方沉淀池,可以在沉淀及排泥过程中进一步减少污泥上浮的现象。

4.由于排泥斗顶盖的上表面向边缘的下方倾斜,沉淀下来的污泥会从边缘滑落并落入排泥斗,这种方式避免了污泥在排泥斗的中心部位堆积,使得污泥堆积松散,从而能够有效地减轻污泥内部的压力,进一步避免出现污泥板结在池底、污泥硝化和污泥上浮等问题。

5.振动装置在需要时开启,用于抖落排泥斗顶盖上表面堆积的无法滑落的污泥。

6.盘线器用于收回绳索,拉升排泥斗顶盖,方便设备的维护和检修。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侧视图。

其中,1-排泥斗,2-平衡管道,3-排泥管,4-阀门,5-排泥斗顶盖,6-安装架,7-盘线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多斗排泥装置,包括四个排泥斗1和一个排泥管3,四个排泥斗1位于沉淀池底部并排列成正方形。相邻两个排泥斗1的底部通过平衡管道2连接。排泥管3设置在一个其中一个排泥斗1的底部,排泥管3上设置有阀门4,阀门4采用电动球阀。

沉淀过程中由于排泥斗1互相连通,污泥相对均匀地分散在各个排泥斗1的底部,污泥内部的压力较小。阀门4定时开启,通过重力将各个排泥斗1中的污泥压至污泥储存池中。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排泥斗1上方设置有安装架6,安装架6下方通过绳索悬挂有多个排泥斗顶盖5,排泥斗顶盖5的形状为底部开口并且顶点朝向上方的锥形,每一个排泥斗1的内部均设置有一个排泥斗顶盖5,排泥斗顶盖5的边缘与排泥斗1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隙。安装架6上设置有振动装置。安装架6上设置有盘线器7,用于悬挂排泥斗顶盖5的绳索连接在盘线器7上。

排泥斗顶盖5可以阻挡排泥斗1底部的污泥被液流卷起后进入上方沉淀池。此外,由于排泥斗顶盖5的上表面向边缘的下方倾斜,沉淀下来的污泥会从边缘滑落并落入排泥斗1。振动装置在需要时开启,用于抖落排泥斗顶盖5上表面堆积的无法滑落的污泥。盘线器7用于收回绳索,拉升排泥斗顶盖5,方便设备的维护和检修。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