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酸雾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5626发布日期:2018-12-11 20:30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酸雾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酸雾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领域的产品加工过程中,经常会产生一些带酸性的废气,现有的处理酸性废气的方法就是把废气通入反应塔里,但酸性的废气很容易对反应塔内部造成腐蚀,大大降低了反应塔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酸雾废气处理装置,其能降低酸雾废气对处理装置的腐蚀影响,提高处理装置的使用寿命。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酸雾废气处理装置,包括有反应塔,反应塔沿上下方向依次设有多个吸附箱体,位于最下方的吸附箱体连通有进气管,位于最上方的吸附箱体连通有排气管,各吸附箱体均由聚丙烯材料制成,相邻吸附箱体之间均通过管道连通,各吸附箱体、用于连通相邻吸附箱的各管道、进气管、排气管之间形成废气处理通道。

进一步地,各吸附箱体之中,包含有至少一个用于盛放中性吸附液的中性液体箱、至少一个用于盛放碱性吸附液的碱性液体箱、至少一个用于放置活性炭纤维层的填料箱。

进一步地,中性液体箱位于碱性液体箱下方,填料箱位于碱性液体箱上方,进气管连通中性液体箱,排气管连通填料箱;管道包括有第一管、第二管,中性液体箱与碱性液体箱之间通过第一管连通,碱性液体箱与填料箱之间通过第二管连通。

进一步地,排气管内设有抽风扇。

进一步地,进气管的端部延伸至中性液体箱内,进气管位于中性液体箱内的端部弯曲成倒“U”形,并且该端的端口垂直朝向中性液体箱的内底部侧壁;第一管的端部延伸至碱性液体箱内,第一管位于碱性液体箱内的端部弯曲成倒“U”形,并且该端部的端口垂直朝向碱性液体箱的内底部侧壁。

进一步地,填料箱内设有导流板,活性炭纤维层位于导流板上方;导流板上设有多个气孔,各气孔分布排列在导流板的边缘;第二管的管口位于导流板的下方,第二管的管口正对导流板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地,导流板由泡棉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中性液体箱、碱性液体箱均设有排水管,排水管的一端贯穿反应塔的侧壁、延伸至反应塔外面。

进一步地,各吸附箱体均通过连杆与反应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连杆外面包裹有由聚氯乙烯材质制成的防护层;反应塔的内侧壁设有多个横向设置挡板,各吸附箱体的底部侧壁均抵合在挡板的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各吸附箱体、用于连通相邻吸附箱的各管道、进气管、排气管之间形成废气处理通道,废气在废气处理通道内被净化,废气在净化过程中与反应塔内部的连接部件没有接触,避免了对反应塔内部产生腐蚀,提高了反应塔以及其内部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反应塔100,挡板101,抽风扇102,排气管103,第一管104,进气管105,第二管106,填料箱200,活性炭纤维层201,导流板202,碱性液体箱300,中性液体箱400,连杆500,排水管6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阅附图。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酸雾废气处理装置,包括有不锈钢材质的圆柱状的反应塔100,反应塔100沿上下方向依次设有多个圆柱状的吸附箱体,吸附箱体与反应塔100的内壁固定连接,位于最下方的吸附箱体连通有用于引进废气的进气管105,位于最上方的吸附箱体连通有用于排出被净化气体的排气管103,各吸附箱体均由聚丙烯材料制成,相邻吸附箱体之间均通过管道连通,各吸附箱体、用于连通相邻吸附箱的各管道、进气管105、排气管103之间形成废气处理通道。

进一步地,优选地,在各吸附箱体之中,包含有一个用于盛放中性吸附液的中性液体箱400、一个用于盛放碱性吸附液的碱性液体箱300、一个用于放置活性炭纤维层201的填料箱200,中性液体箱400内的液体可以去除部分的气体中的酸性物质以及大量粉尘颗粒,碱性液体箱300内的溶液中和掉大量的酸性物质,填料箱200内的活性炭纤维层201则能吸附部分酸性物质以及其他一些有毒物质。

进一步地,中性液体箱400位于碱性液体箱300下方,填料箱200位于碱性液体箱300上方,进气管105连通中性液体箱400的底端面,排气管103连通填料箱200顶端面。中性液体箱400内的液体优选纯净水,废气经过中性液体箱400处理后,可以吸收部分的酸性物质以及粉尘颗粒、大部分溶于水物质,这样可以避免碱性液体箱300内的溶液吸收过多的粉尘颗粒及其他杂质,降低碱性液体箱300内的溶液的更换频率,碱性液体箱300内的溶液吸收掉废气里面大部分的酸性物质,然后废气进入填料箱200内,填料箱200内的活性炭纤维层201对废气中残留的酸性物质、有毒物质、碱性液体箱300内的溶液的挥发性物质等进行吸附,使废气达到排放标准。管道包括有第一管104、第二管106,中性液体箱400与碱性液体箱300之间通过第一管104连通,碱性液体箱300与填料箱200之间通过第二管106连通,第一管104、第二管106均由聚丙烯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排气管103内设有抽风扇102,这可以协助排气的过程以及废气在各吸附箱体之间的移动过程。

进一步地,进气管105的端部延伸至中性液体箱400内,进气管105位于中性液体箱400内的端部弯曲成倒“U”形,并且该端的端口垂直朝向中性液体箱400的内底部侧壁,这样方便把气体导进溶液内,中性液体箱400内的液面低于进气管105倒“U”形的端部的横向管段的最下侧,防止溶液倒灌进进气管105内;第一管104的端部延伸至碱性液体箱300内,第一管104位于碱性液体箱300内的端部弯曲成倒“U”形,并且该端部的端口垂直朝向碱性液体箱300的内底部侧壁,这样方便把气体导进溶液内,碱性液体箱300内的液面低于第一管104倒“U”形的端部的横向管段的最下侧,防止溶液倒灌进第一管104内。

进一步地,填料箱200内设有导流板202,导流板202的侧壁与填料箱200的内侧壁固接,活性炭纤维层201位于导流板202上方;导流板202上设有多个供废气通过的气孔,各气孔分布排列在导流板202的边缘;第二管106的管口位于导流板202的下方,第二管106的管口朝上正对导流板202的中间位置,气体往上冲击在导流板202的中间位置,然后往四周蔓延,最后从各个气孔穿过,与活性炭纤维层201接触,导流板202可以分散气体,增加气体与活性炭纤维层201的接触面积,提高活性炭纤维板的利用率以及提高吸附效果。

进一步地,导流板202由泡棉材质制成,使用成本低,耐腐蚀性能好。

进一步地,中性液体箱400、碱性液体箱300均设有排水管600,排水管600的一端贯穿反应塔100的侧壁、延伸至反应塔100外面。通过排水管600可以对中性液体箱400、碱性液体箱300内的溶液进行更换,并简化其更换过程。

进一步地,各吸附箱体均通过多根连杆500与反应塔100的内侧壁固定连接,连杆500由不锈钢材质制成,连杆500两端均设有法兰座,通过法兰座分别与吸附箱体的侧壁、反应塔100的内侧壁连接,连杆500外面包裹有由聚氯乙烯材质制成的防护层。反应塔100的内侧壁设有多个横向设置挡板101,各吸附箱体的底部侧壁均抵合在挡板101的上表面,提高吸附箱体的安装稳定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