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62926发布日期:2018-10-26 19:33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味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丙烯酸酯类单体原料的除味装置,属于除味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丙烯酸酯乳液的生产,需要多种原料,每种原料都放在一个原料罐内,当从原料运输车往每个原料罐内装原料时,由于原料具有挥发性,原料罐内压力增加,气味散发,造成大气污染;在丙烯酸酯乳液的生产过程中,原料总体也会挥发,不仅影响环境,还影响了产品的固含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除味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除味装置,包括多个原料罐,多个所述原料罐上均设有出气口和循环口,每个所述原料罐上的出气口分别通过出气分管连接至出气总管,所述出气总管的出气端连接至活性炭罐的入口处,所述活性炭罐的出口经风机连接至烟囱;相邻两个所述原料罐的循环口通过循环连接管连接,每个所述循环连接管通过管路连接至压力管,所述压力管的出口端连接至密封件。

进一步,所述密封件为原料运输车。

进一步,所述密封件为储水装置。

进一步,所述压力管为钢丝管。

进一步,每个所述原料罐的所述出气口处安装有呼吸阀。

进一步,所述出气口的直径在60-150mm之间,所述循环口的直径在20-80mm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有效的解决了单体贮存过程中气味挥发的现象,有效避免了单体的浪费现象;由于循环口的封闭内循环,解决了卸料过程中单体的挥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各标号所表示的部件名称列表如下:1、原料罐,2、出气口,3、循环口,4、出气总管,5、出气分管,6、循环连接管,7、循环汇总管,8、压力管,9、活性炭罐,10、风机,11、烟囱,12、储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除味装置,包括多个原料罐1,多个所述原料罐1上均设有出气口2和循环口3,每个所述原料罐1上的出气口2分别通过出气分管5连接至出气总管4,所述出气总管4的出气端连接至活性炭罐9的入口处,所述活性炭罐9的出口经风机10连接至烟囱11;相邻两个所述原料罐1的循环口3通过循环连接管6连接,每个所述循环连接管6通过管路连接至压力管8,所述压力管8的出口端连接至密封件;所述压力管8为钢丝管;每个所述原料罐1的所述出气口2处安装有呼吸阀(图中未画出),即每个所述出气分管5上设有呼吸阀(图中未画出)。所述出气口2的直径在60-150mm之间,所述循环口3的直径在20-80mm之间。

当原料运输车给原料罐装料时,所述压力管8的出口端插入原料运输车内,原料罐1内产生的气体一方面经出气口2排出,另一方面经循环连接管6和循环汇总管7输送至压力管8,然后经压力管8进入原料输入车,此时的密封件相当于原料运输车;此时的密封件不能是储水装置12,是因为原料罐1内压力较大,气体不能从出气口2全部排出,必然经压力管8排出,如果是储水装置,会产生气泡,气体排出,达不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原料运输车的密封性较好气体不会散出,能够保护环境。

在丙烯酸酯乳液加工的过程中,原料罐1内缓慢产生气体,原料罐内压力较小,压力管8的出口端插入水桶内,此时密封件相当于储水装置12,储水装置12可以是水桶,此时压力管8的出口端压力较大,产生的气体从出气口排出后,经活性炭罐9吸附后,由风机10送至烟囱11排出。所述烟囱11应为外排烟囱,直接排放至大气中,而不是在加工车间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