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点胶机上的换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4256发布日期:2019-02-11 00:17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点胶机上的换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镜片粘合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应用于点胶机上的换料机构。



背景技术:

镜片粘合加工是镜片组装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序,其先在第一镜片上添加粘合剂,再通过将第二镜片放置到第一镜片上进行粘合。一般第一镜片放置在第一料盘上,第二镜片放置在第二料盘上,粘合完后,需要等待人工更换新的料盘再进行加工,这样每次都需要等待更换才能继续进行加工,极大影响了加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镜片粘合需要人工更换料盘导致效率低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结构简单的应用于点胶机上的换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应用于点胶机上的换料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安放和定位镜片的料盘组,所述机架上还设有转动换料机构,所述转动换料机构包括转动底板、驱动所述转动底板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以及转动后可移动至所述转动底板处以调节转动底板位置的定位机构,所述料盘组设于所述转动底板上,且所述转动底板上还设有备用料盘组,当点胶机对料盘组上镜片加工完后,通过转动驱动机构带动转动底板转动,使备用料盘组转动至加工位。

如上所述的应用于点胶机上的换料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于机架上的滑轨、设于滑轨上的滑座、设于滑座上的定位块以及驱动所述滑座在滑轨上运动的驱动元件,所述转动底板上设有供所述定位块插入配合的缺口,所述驱动元件驱动所述滑座向转动底板方向运动使定位块插入到转动底板对应的缺口上使转动底板定位。

如上所述的应用于点胶机上的换料机构,所述定位块的插入端为从中部向两侧倾斜的斜导面,所述转动底板的缺口为与定位块的斜导面配合的三角形缺口。

如上所述的应用于点胶机上的换料机构,所述定位机构位于所述转动底板的一侧且与转动底板的中心相对。

如上所述的应用于点胶机上的换料机构,所述转动底板上还设有用于定位安装料盘组的第一底盘和用于定位安装备用料盘组的第二底盘,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带动转动底板转动,使所述第一底盘和第二底盘交换位置,且所述料盘组包括相邻设于第一底盘上的第一料盘和第二料盘。

如上所述的应用于点胶机上的换料机构,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点胶粘合移动机构,所述点胶粘合移动机构包括:

点胶机构,其上装有粘合剂且用于将粘合剂添加至料盘组的镜片上;

吸笔,位于所述点胶机构一侧用于吸取并搬运料盘组上的镜片;

移动机构,可带动所述点胶机构以及吸笔在机架上相对所述料盘移动,所述点胶机构以及吸笔设于所述移动机构上;

所述移动机构带动点胶机构向第二料盘移动并向第二料盘上的镜片添加粘合剂后,再带动所述吸笔将第一料盘上的镜片吸取并搬运至与第二料盘上的镜片粘合。

如上所述的应用于点胶机上的换料机构,所述机架上还设有与所述点胶粘合移动机构和料盘结构相同的第二点胶粘合移动机构以及第二料盘组。

如上所述的应用于点胶机上的换料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一移动机构,可带动所述点胶机构以及吸笔在机架上上下移动,所述点胶机构以及吸笔设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上;

第二移动机构,可带动所述点胶机构以及吸笔在机架上左右移动,所述第一移动机构设于所述二移动机构上;

第三移动机构,可带动所述点胶机构以及吸笔在机架上前后移动,所述第二移动机构设于所述第三移动机构上。

如上所述的应用于点胶机上的换料机构,所述点胶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存放粘合剂的空腔,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添加口,且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用于封盖所述添加口且可拆卸的端盖,所述壳体下端还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出胶头,且所述出胶头上还设有防囤胶针头。

如上所述的应用于点胶机上的换料机构,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用于将所述端盖压紧密封的快拆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应用于点胶机上的换料机构,在料盘组上的镜片进行点胶以及粘合加工后,通过转动驱动机构带动转动底板转动,使备用料盘组转动至原料盘组的位置即加工位置,使点胶机可对备用料盘上的镜片进行加工,而此时通过人工将以加工好的料盘取下下并放上未加工的料盘且不影响正常的点胶加工,从而实现连续供料加工,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

2、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点胶机上的换料机构在转动底板转动后通过定位机构,使转动底板定位,防止了因转动电机带来的转动误差导致后续的点胶以及吸取会出现位置偏差,从而减低了不良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点胶机上的换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点胶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为点胶粘合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点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点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吸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如图1至图7所示,应用于点胶机上的换料机构,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有用于安放和定位镜片的料盘组,所述机架1上还设有转动换料机构8,所述转动换料机构8包括转动底板81、驱动所述转动底板81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82以及转动后可移动至所述转动底板81处以调节转动底板81位置的定位机构83,所述料盘组设于所述转动底板81上,且所述转动底板81上还设有备用料盘组,当点胶机对料盘组上镜片加工完后,通过转动驱动机构82带动转动底板81转动,使备用料盘组转动至加工位。在转动底板转动后通过定位机构,使转动底板定位,防止了因转动电机带来的转动误差导致后续的点胶以及吸取会出现位置偏差,从而减低了不良率。

所述定位机构83包括设于机架1上的滑轨、设于滑轨上的滑座831、设于滑座831上的定位块832以及驱动所述滑座831在滑轨上运动的驱动元件,所述转动底板81上设有供所述定位块832插入配合的缺口,所述驱动元件驱动所述滑座831向转动底板81方向运动使定位块832插入到转动底板81对应的缺口上使转动底板81定位。具体地,所述定位块832的插入端为从中部向两侧倾斜的斜导面,所述转动底板81的缺口为与定位块832的斜导面配合的三角形缺口。在其插入转动底板的过程中,通过斜导面与缺口配合起到一定的位置微调作用,从而保证转动后的转动底板能够摆正,减少位置偏差所造成的加工不良。

而且,所述定位机构83位于所述转动底板81的一侧且与转动底板81的中心相对。

所述转动底板81上还设有用于定位安装料盘组的第一底盘和用于定位安装备用料盘组的第二底盘,所述转动驱动机构82带动转动底板81转动,使所述第一底盘和第二底盘交换位置,且所述料盘组包括相邻设于第一底盘上的第一料盘71和第二料盘。

本申请所提到的点胶机,如图2至图7所示,包括设于所述机架1上的点胶粘合移动机构以及用于安放镜片的料盘组;所述点胶粘合移动机构包括:点胶机构2,其上装有粘合剂且用于将粘合剂添加至料盘组的镜片上;吸笔3,位于所述点胶机构2一侧用于吸取并搬运料盘组上的镜片;移动机构4,可带动所述点胶机构2以及吸笔3在机架1上相对所述料盘移动,所述点胶机构2以及吸笔3设于所述移动机构4上;所述料盘组包括相邻设于机架1上的第一料盘71和第二料盘72,所述移动机构4带动点胶机构2向第二料盘72移动并向第二料盘72上的镜片添加粘合剂后,再带动所述吸笔3将第一料盘71上的镜片吸取并搬运至与第二料盘72上的镜片粘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自动点胶粘合装置,其将吸笔以及点胶机构和移动机构集成在一起形成点胶粘合移动机构,通过在第二料盘上放置第二镜片由点胶机构下胶后,通过吸笔将第一料盘上的第一镜片吸取并搬运到第二料盘对应位置上与上胶后的第二镜片进行粘合,其整个过程自动化,不需人工操作,提高了自动化以及提高了粘合的效率,而且减少粘合偏差,提高良品率。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1上还设有与所述点胶粘合移动机构和料盘组结构相同的第二点胶粘合移动机构以及第二料盘组。其机架上相当于设置两套点胶粘合移动机构和料盘组,可同时对两个料盘组上的镜片进行粘合处理,相当于提高了一倍的效率。

具体地,移动机构4具体结构为:所述移动机构4包括第一移动机构41,可带动所述点胶机构2以及吸笔3在机架1上上下移动,所述点胶机构2以及吸笔3设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41上;第二移动机构42,可带动所述点胶机构2以及吸笔3在机架1上左右移动,所述第一移动机构41设于所述第二移动机构42上;第三移动机构43,可带动所述点胶机构2以及吸笔3在机架1上前后移动,所述第二移动机构42设于所述第三移动机构43上。通过三个移动机构实现点胶机构以及吸笔在机架上的上下左右前后各个方向移动。且第一移动机构可采用电机驱动滑动座的方式在竖直的导轨上移动实现,第二移动机构采用横向设置的滑轨带动第一移动机构横向移动,而第三移动机构采用设于机架上的且沿前后方向设置的滑轨使第二移动机构实现前后运动。且均可采用电机或气缸驱动。简单的结构实现各个方向的移动。

如图5、图6所示,点胶机构2具体结构为:包括壳体21,所述壳体21内设有用于存放粘合剂的空腔201,所述壳体21的上端设有与所述空腔201连通的添加口,且所述壳体21上还设有用于封盖所述添加口且可拆卸的端盖22,所述壳体21下端还设有与所述空腔201连通的出胶头23,且所述出胶头23上还设有防囤胶针头24。通过设置防囤胶针头,有效防止了在点胶过程中,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部分粘合剂会回流在针头的外侧的情况,从而防止了胶水囤积在针口附近造成出胶封堵的现象,使点胶机构在能够长期正常使用,提高设备的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防囤胶针头24包括沿所述出胶头23竖直向下延伸的第一针头241、位于所述第一针头241下端且与所述第一针头成角度设置的第二针头242,且所述第一针头241和第二针头242内设有与出胶头23以及空腔201连通的出胶通道。而且,所述第二针头242与所述第一针头241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30°至140°。其通过简单的角度设置使得在出胶的过程中胶水不会回流至针头表面,从而防止囤积胶水。简单的结构改进,有效解决囤胶问题的同时不增加成本。

又进一步地,所述壳体21上还设有用于将所述端盖22压紧密封的快拆结构。对于点胶机构的粘合剂用完后,通常需要人工添加。本申请通过增加快拆结构,添加时不需像传统操作一样需要拧开端盖,通过松开快拆结构即可使端盖从添加口拿出,而且添加完后通过快拆结构将端盖压紧即可完成密封。防止了因拧动的方式导致端盖密封失效的情况,而且提高了添胶的效率,较少了操作。

所述快拆结构包括一端铰接在所述壳体21上的铰接块25、设于所述铰接块25上的顶压件26,所述铰接块25转动带动顶压件26转动至端盖22上方后,顶压件26将端盖22压紧密封添加口,所述铰接块25转动带动顶压件26离开端盖22上方后,端盖22即可拆出。本申请相当于端盖仅盖在添加口处,通过转动铰接块25即可将端盖压紧密封,减少了繁琐的拧盖操作,也较少了由于操作失误导致密封失效的发生。所述铰接块25为框架状使其沿铰接处转动时可供所述端盖22从其内部穿过,所述铰接块25包括铰接在所述壳体21左侧的左铰接板251、铰接在壳体21右侧的右铰接板252以及连接在左铰接板251以及右铰接板252上端的横板253,所述顶压件26设于所述横板253上端且延伸至所述横板253的下端。其结构简单,方便使用。

如图7所示,吸笔3具体结构为:所述吸笔3包括吸笔头31、驱动所述吸笔头31运动的驱动机构32,所述吸笔头31连接在移动座33上,所述驱动机构32的一端与所述移动座33连接,且所述吸笔3还包括导向所述移动座33使移动座33带动吸笔头31直线移动的直线导轨34。本申请通过增加直线导轨来定位吸笔头移动时的直线度,从而提高其移动的定位精准度。使得吸笔头能够更加准确的吸取镜片以及将镜片搬运至指定位置进行粘合,提高粘合组装的良品率。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座33上还设有用于防止所述吸笔头31在搬运镜片过程中相对移动座33转动的固定结构。具体地,所述移动座33上设有供所述吸笔头31穿过的通孔,且所述移动座33上设有从其一端面贯穿至通孔处的定位孔,所述固定结构为设于所述定位孔处的定位销331。通过固定结构有效防止吸笔头在工作过程中起自身旋转导致镜片的粘合组装位置出现偏差的问题,而且通过简单的定位销结构有效防止了旋转对加工产生的不良影响,提高良品率。

所述吸笔头31上设有与所述移动座33上通孔盘配合的圆柱形配合部,且配合部表面处设有沿配合部轴向方向开设的凹槽,所述定位销331的一端通过定位孔伸入到配合部的凹槽内限制吸笔头31相对移动座33转动。

所述驱动机构32为气缸。采用气缸其传动稳定,有利于增加吸笔移动过程的稳定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应用于点胶机上的换料机构,在料盘组上的镜片进行点胶以及粘合加工后,通过转动驱动机构带动转动底板转动,使备用料盘组转动至原料盘组的位置即加工位置,使点胶机可对备用料盘上的镜片进行加工,而此时通过人工将以加工好的料盘取下下并放上未加工的料盘且不影响正常的点胶加工,从而实现连续供料加工,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

如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内容提供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并不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与本实用新型的方法、结构等近似、雷同,或是对于本实用新型构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术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