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压机辊轴端面挡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4810发布日期:2019-04-05 20:55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辊压机辊轴端面挡板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辊压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辊压机辊轴端面挡板机构。



背景技术:

辊压机是新型水泥生产线的节能粉磨设备,能够完全替代能耗高、效率低的球磨机,其技术可靠性和节电优势已为广大用户所认知和接受。但国产辊压机发展一直受到其辊面寿命的制约,辊面作为辊压机运转的关键部位,在长期挤压粉碎的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磨损,因此其性能和寿命的提高一直是从业人员追求的目标。

针对辊压机辊面耐磨技术的研究,国内外均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其中整体铸造式、整体堆焊式、堆焊镶套式、硬质合金柱钉式、分块式以及硬质合金烧结式等方法就是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当辊压机辊面的寿命逐渐提高的过程中,辊压机端面挡板的磨损情况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由于辊面端部漏料较为严重,因此磨损较快,且不均匀。在多数工况下,业内普遍采用耐磨焊丝补焊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堆焊需要做的准备工作较多,检修的时间成本增加,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效率,也是设备的稳定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辊压机辊轴端面挡板机构。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辊压机辊轴端面挡板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的辊轴顶端外周的挡板;所述的挡板由多块挡板块在圆周面上拼接组成;所述的挡板块与所述的辊轴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的挡板块的顶端低于辊轴的柱钉表面高度2-5mm,且所述的挡板块的顶端与辊轴的表面的夹角<15°。

所述的挡板块的数量大于等于8。

所述的挡板块的截面为倒置的L型,其上部与所述的辊轴紧密贴合,下部与所述的辊轴间留有间隙。

下部的侧面与所述的辊轴的接触处的间隙中设置有橡胶垫。

所述的挡板块采用高铬铸铁或贝氏体刚球磨铸铁为材料制得。

所述的螺钉为六角螺钉结构,螺钉的头部高度不超过所述的挡板块的沉头孔深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端面挡板为多块挡板块在圆周面上拼接组成;通过螺钉与辊轴固定,当局部磨损,可以进行局部更换,而使用螺钉固定,装拆简单,维护成本低。

2.采用具有一定韧性和硬度的铸铁材料,可以承受辊压机的磨损工况。

3.倒置的L型的设置以及密封垫的设计,可以确保其与辊轴的贴合紧密,防止物料进入对端面侧挡板挤压产生变形。其下部与辊轴的接触处保有间隙可以保障其上部与辊轴的充分接触。

附图说明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端面挡板与辊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端面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3示出一种辊压机辊轴端面挡板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的辊轴1顶端外周的挡板2;所述的挡板由多块挡板块在圆周面上拼接组成;所述的挡板块与所述的辊轴通过螺钉4固定;所述的螺钉为双排螺钉。所述的螺钉为六角螺钉结构,螺钉的头部高度不超过所述的挡板块的沉头孔深度。挡板块用螺钉4紧固后,应将螺钉进行放松处理,如使用防松胶或点焊。所述的挡板块的顶端低于辊轴的柱钉5表面高度2-5mm,且所述的挡板块的顶端与辊轴的表面的夹角<15 °。所述的挡板块的数量大于等于8。所述的挡板块的截面为倒置的L型,其上部与所述的辊轴紧密贴合,下部与所述的辊轴间留有间隙。下部的侧面与所述的辊轴的接触出的间隙中设置有橡胶垫3。所述的挡板块采用高铬铸铁或贝氏体刚球磨铸铁为材料制得。其硬度要求在HRC56-60区间,,并具有一定的韧性,对各配合面的加工精度要求、粗糙度要求,有一定要保证。

总之,本实用新型的端面挡板为多块挡板块在圆周面上拼接组成;通过螺钉与辊轴固定,当局部磨损,可以进行局部更换,而使用螺钉固定,装拆简单,维护成本低。采用具有一定韧性和硬度的铸铁材料,可以承受辊压机的磨损工况。而倒置的L型的设置以及密封垫的设计,可以确保其与辊轴的贴合紧密,防止物料进入对端面侧挡板挤压产生变形。其下部与辊轴的接触处保有间隙可以保障其上部与辊轴的充分接触。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