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袋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6535发布日期:2019-04-29 12:58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布袋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装置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布袋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布袋除尘器是一种干式滤尘装置,它适用于捕集细小、干燥、非纤维性粉尘,包括箱体、滤袋、排风管、喷吹风管、灰斗、进风管。灰斗设置在箱体的下方。滤袋设置在箱体内上部的花板上,喷吹风管位于滤袋的上方,排风管设置在箱体的上部,进风管设置在箱体的下方且与灰斗相连通。工作时,含尘气体通过进风管进入箱体内,气体穿过滤袋,粉尘被阻留在滤袋的内表面上,经滤袋过滤后的气体从排风管排出。由于布袋除尘器需要经常检查各位置的运行状态,以避免由于状态异常而造成设备的损害,传统的检测方式为人工检测或通过PLC在线控制,人工检测的方式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而PLC在线控制需要人员到现场观察控制面板的数值,对工作人员极不便利。技术实现要素: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布袋除尘装置,利用传感器检测布袋除尘装置内各位置的状态,传感器内可设置SIM卡或无线网卡,传感器将信息传递到SIM卡或无线网卡,由SIM卡或无线网卡通过网络上传到云服务器中,用户可通过移动端微信小程序或电脑客户端访问云服务器实时观察布袋除尘装置的运行状况并控制异常,操作简单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一种布袋除尘装置,包括:进料组件,所述进料组件包括进料管,所述进料管内设有多个喷淋头,多个所述喷淋头共同连接有输水管,所述进料管上还设有防爆阀;除尘组件,所述除尘组件包括多个下侧面相互贯通并与所述进料管相连的布袋室,所述布袋室底部均设有集尘斗,所述布袋室内均设有除尘布袋组,所述除尘布袋组分别位于相应的所述集尘斗上方,所述布袋室上端均设有除尘通道,多个所述除尘通道之间相互贯通;出料组件,所述出料组件包括与所述除尘通道贯通连接的抽气管,所述抽气管下端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出气口连接有出料管;监控组件,所述监控组件包括传感器组件和控制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料管内的传感器a、设置在所述除尘通道内的传感器b、传感器c、设置在所述布袋室内的传感器d、以及设置在所述出料管出口端的传感器e,所述控制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防爆阀下侧的控制器J、以及设置在所述风机一侧的控制器K,所述传感器a靠向所述喷淋头一侧设置,所述控制器J、控制器K内均设有SIM卡或无线网卡。具体的,所述传感器a、传感器b、传感器c、传感器d均与所述控制器J电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J还与所述喷淋头、防爆阀电信号连接;所述传感器e与所述控制器K电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J还与所述风机电信号连接。具体的,所述除尘布袋组上均设有震动电机。具体的,所述集尘斗底部均设有阀门。具体的,所述出料管下端设有消音器,所述消音器靠向所述风机一侧设置,所述出料管上端还设有遮雨帽。具体的,所述传感器a为火花探测器,所述传感器a用于检测所述进料管中输送的粉尘的火花浓度。具体的,所述传感器b为粉尘浓度传感器,所述传感器b用于检测除尘通道内的粉尘浓度。具体的,所述传感器e为粉尘浓度-风速传感器,所述传感器e用于检测出料管出口端的粉尘浓度与风速。具体的,所述传感器c、传感器d为压力传感器,所述传感器c用于检测除尘通道内的压力,所述传感器d用于检测布袋室内的压力。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布袋除尘装置,在布袋除尘装置内各检测点的位置都设置有相应的传感器,利用传感器检测布袋除尘装置内各位置的运行状态,传感器内设置有SIM卡或无线网卡,然后传感器将信息传递到SIM卡或无线网卡,SIM卡或无线网卡可配合云服务器、移动端微信小程序或电脑客户端进行远程操作,由SIM卡或无线网卡通过网络上传到云服务器中,用户可通过移动端微信小程序或电脑客户端访问云服务器实时观察布袋除尘装置的运行状况,如果显示到某一位置数值显示异常,可直接在移动端微信小程序或电脑客户端做出相应的指令,指令经过云服务器反馈到控制器中,控制器做出相应的指令,即可完成控制异常,操作简单方便,避免了人工检测或人工现场操控,节约了大量工人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的布袋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的布袋除尘装置的远程监控方法的原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布袋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布袋除尘装置的远程监控方法的原理图。附图标记为:进料管11、喷淋头12、输水管13、防爆阀14、布袋室21、集尘斗22、除尘布袋组23、震动电机231、除尘通道24、阀门25、抽气管31、风机32、出料管33、消音器34、遮雨帽35、传感器a41、传感器b42、传感器c43、传感器d44、传感器e45、控制器J46、控制器K47、控制器A51、控制器B52、控制器C53、控制器D54、控制器E5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器可根据布袋除尘装置的需要在各检测点进行放置,目的在于检测各位置的火花浓度、压力、粉尘浓度等,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中的数量、摆放位置;同样,控制器可根据传感器的位置进行放置,以下实施例均按就近原则设置控制器的位置和数量,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中的数量、摆放位置、以及与传感器的连接方式;另外,SIM卡或无线网卡可根据传感器之间的位置设置,若两个传感器距离较远,可在每个传感器内分别设置SIM卡或无线网卡,若两个或多个传感器距离较近,可将其电连接后共用同一个SIM卡或无线网卡,亦可实现网络传输功能,以下实施例均为一个传感器上设有一个SIM卡或无线网卡,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所示的连接方法。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布袋除尘装置,包括:进料组件,进料组件包括进料管11,进料管11内设有多个喷淋头12,多个喷淋头12共同连接有输水管13,进料管11上还设有防爆阀14;除尘组件,除尘组件包括多个下侧面相互贯通并与进料管11相连的布袋室21,布袋室21底部均设有集尘斗22,布袋室21内均设有除尘布袋组23,除尘布袋组23分别位于相应的集尘斗22上方,布袋室21上端均设有除尘通道24,多个除尘通道24之间相互贯通;出料组件,出料组件包括与除尘通道24贯通连接的抽气管31,抽气管31下端连接有风机32,风机32的出气口连接有出料管33;监控组件,监控组件包括传感器组件和控制器组件,传感器组件包括设置在进料管11内的传感器a41、设置在除尘通道24内的传感器b42、传感器c43、设置在布袋室21内的传感器d44、以及设置在出料管33出口端的传感器e45,控制器组件包括设置在防爆阀14下侧的控制器J46、以及设置在风机32一侧的控制器K47,传感器a41靠向喷淋头12一侧设置,控制器J46、控制器K47内均设有SIM卡或无线网卡。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传感器a41、传感器b42、传感器c43、传感器d44均与控制器J46电信号连接,控制器J46还与喷淋头12、防爆阀14电信号连接,控制器J46可控制喷淋头12、防爆阀14的开关;传感器e45与控制器K47电信号连接,控制器J46还与风机32电信号连接,控制器J46可控制风机32的开关以及转速。作为优选方案,除尘布袋组23上均设有震动电机231,震动电机231用于震动除尘布袋组23,使得吸附在除尘布袋组23上粉尘掉落集尘斗22中。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集尘斗22底部均设有阀门25,阀门25为手动蝶阀、电动蝶阀、气动蝶阀等,打开阀门25,可将集尘斗22内的粉尘放出,从而清理集尘斗22。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为了降低风机32出风口处的噪音,出料管33下端设有消音器34,消音器34靠向风机32一侧设置,为了避免雨水等进入出料管33中,出料管33上端还设有遮雨帽35。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传感器a41为火花探测器,传感器a41用于检测进料管11中输送的粉尘的火花浓度。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传感器b42为粉尘浓度传感器,传感器b42用于检测除尘通道24内的粉尘浓度。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传感器e45为粉尘浓度-风速传感器,传感器e45用于检测出料管33出口端的粉尘浓度与风速。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传感器c43、传感器d44为压力传感器,传感器c43用于检测除尘通道24内的压力,传感器d44用于检测布袋室21内的压力。布袋除尘装置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远程监控:如图1-2所示,S1将传感器a41安装在进料管11内,传感器b42、传感器c43安装在除尘通道24内,传感器d44安装在在布袋室21内,传感器e45安装在出料管33的出口端,控制器J46安装在在防爆阀14下侧,控制器K47安装在风机32一侧,传感器a41、传感器b42、传感器c43、传感器d44、传感器e45实时检测相应位置的各项数据,传感器a41将检测到的火花浓度反馈到控制器J46中,传感器b42将检测到的粉尘浓度反馈到控制器J46中、传感器c43、传感器d44将检测到的压力大小反馈到控制器J46中,传感器e45将检测到的粉尘浓度、风速反馈到控制器K47中;S2控制器J46、控制器K47内的SIM卡或无线网卡通过网络将获取的各项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S3利用移动端微信小程序或电脑客户端访问云服务器获取各项数据,通过与系统预定的参数对比,移动端微信小程序或电脑客户端将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检测结果,并对异常运行的状态发出警示信号;S4对于异常运行的状态,用户通过移动端微信小程序或电脑客户端做出相应的指令并上传至云服务器;S5云服务器将指令反馈到控制器组件中,由控制器J46控制喷淋头12、防爆阀14的开关,由控制器K47控制风机32的开关、风速大小。实施例2如图3所示,一种布袋除尘装置,包括:进料组件,进料组件包括进料管11,进料管11内设有多个喷淋头12,多个喷淋头12共同连接有输水管13,进料管11上还设有防爆阀14;除尘组件,除尘组件包括多个下侧面相互贯通并与进料管11相连的布袋室21,布袋室21底部均设有集尘斗22,布袋室21内均设有除尘布袋组23,除尘布袋组23分别位于相应的集尘斗22上方,布袋室21上端均设有除尘通道24,多个除尘通道24之间相互贯通;出料组件,出料组件包括与除尘通道24贯通连接的抽气管31,抽气管31下端连接有风机32,风机32的出气口连接有出料管33;监控组件,监控组件包括传感器组件和控制器组件,传感器组件包括设置在进料管11内的传感器a41、设置在除尘通道24内的传感器b42、传感器c43、设置在布袋室21内的传感器d44、以及设置在出料管33出口端的传感器e45,控制器组件包括设置在防爆阀14下侧的控制器A51、设置在传感器b42一侧的控制器B52、设置在传感器c43上侧的控制器C53、设置在传感器d44上侧的控制器D54、以及设置在风机32一侧的控制器E55,传感器a41靠向喷淋头12一侧设置,控制器J46、控制器K47内均设有SIM卡或无线网卡。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传感器a41、传感器b42、传感器c43、传感器d44、传感器e45分别与控制器A51、控制器B52、控制器C53、控制器D54、控制器E55电信号连接,控制器A51还与喷淋头12、防爆阀14电信号连接,控制器A51可控制喷淋头12、防爆阀14的开关;控制器E55还与风机32电信号连接,控制器E55可控制风机32的开关以及转速。作为优选方案,除尘布袋组23上均设有震动电机231,震动电机231用于震动除尘布袋组23,使得吸附在除尘布袋组23上粉尘掉落集尘斗22中。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集尘斗22底部均设有阀门25,阀门25为手动蝶阀、电动蝶阀、气动蝶阀等,打开阀门25,可将集尘斗22内的粉尘放出,从而清理集尘斗22。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为了降低风机32出风口处的噪音,出料管33下端设有消音器34,消音器34靠向风机32一侧设置,为了避免雨水等进入出料管33中,出料管33上端还设有遮雨帽35。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传感器a41为火花探测器,传感器a41用于检测进料管11中输送的粉尘的火花浓度。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传感器b42为粉尘浓度传感器,传感器b42用于检测除尘通道24内的粉尘浓度。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传感器e45为粉尘浓度-风速传感器,传感器e45用于检测出料管33出口端的粉尘浓度与风速。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传感器c43、传感器d44为压力传感器,传感器c43用于检测除尘通道24内的压力,传感器d44用于检测布袋室21内的压力。布袋除尘装置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远程监控:如图3-4所示,S1将传感器a41安装在进料管11内,传感器b42、传感器c43安装在除尘通道24内,传感器d44安装在在布袋室21内,传感器e45安装在出料管33的出口端,控制器A51安装在防爆阀14下侧,控制器B52安装在传感器b42一侧,控制器C53安装在传感器c43上侧,控制器D54安装在传感器d44上侧,控制器E55安装在风机32一侧,传感器a41、传感器b42、传感器c43、传感器d44、传感器e45实时检测相应位置的各项数据,传感器a41将检测到的火花浓度反馈到控制器A51中,传感器b42将检测到的粉尘浓度反馈到控制器B52中、传感器c43、传感器d44将检测到的压力大小分别反馈到控制器C53、控制器D54中,传感器e45将检测到的粉尘浓度、风速反馈到控制器E55中;S2控制器A51、控制器B52、控制器C53、控制器D54、控制器E55内的SIM卡或无线网卡通过网络将获取的各项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S3利用移动端微信小程序或电脑客户端访问云服务器获取各项数据,通过与系统预定的参数对比,移动端微信小程序或电脑客户端将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检测结果,并对异常运行的状态发出警示信号;S4对于异常运行的状态,用户通过移动端微信小程序或电脑客户端做出相应的指令并上传至云服务器;S5云服务器将指令反馈到控制器组件中,由控制器A51控制喷淋头12、防爆阀14的开关,由控制器E55控制风机32的开关、风速大小。远程监控结果:往实施例1中的布袋除尘装置通入某一公司提供的待测样品,按实施例1中的远程监控方法进行监控,将得到的数据记录如下表1中。表1实施例1的检测数据序号检测位置检测项目参考值操控前结果操控后结果1进料管内火花浓度2545↑252除尘通道内粉尘浓度2547↑253除尘通道内压力2523234布袋室内压力2523235出料管内粉尘浓度2535↑256出料管内风速252424以上表1中,火花浓度、粉尘浓度、压力、风速均由移动端微信小程序或电脑客户端进行数据优化后以数值的形式显示,目的是更直观地分析数据。以上表1中的↑符号表示数据异常,很显然,操控后的数据与参考值较接近,表明数据正常。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两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