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液分离式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8752发布日期:2019-03-05 18:34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液分离式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反应仪器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固液分离式反应釜。



背景技术:

3-异丁基戊二酸是合成普瑞巴林的关键中间体,其一般的制备方法是:以氰乙酰胺和异戊醛为原料,在水中,在三乙胺的作用和20-30℃下反应,得到的中间体再经盐酸酸化得到3-异丁基戊二酸。由于3-异丁基戊二酸的熔点较低(40-42℃),在反应温度下会凝固。随着产物的生成,3-异丁基戊二酸固体会附着在反应釜内壁及搅拌桨上,不利于搅拌的顺利进行,从而影响产物的收率及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普瑞巴林合成,且在搅拌过程中有效分离固体产物及反应液的一种固液分离式反应釜。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固液分离式反应釜,包括外壳体、搅拌电机、搅拌轴和搅拌叶片,所述外壳体设有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外壳体内腔设有对应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下方的滤网,所述搅拌轴连接有相对于轴线呈中心对称分布的若干下料端板,所述若干下料端板与滤网形成半开放的且收容有搅拌叶片的搅拌空间;所述外壳体设有位于底端的第一出料口、以及设于底端侧面的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出口端连接有增压泵并与第一进料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下料端板包括与外壳体侧壁平行的竖直部、以及连接于竖直部和搅拌轴之间的连接部。

优选地,所述下料端板的竖直部与外壳体内壁的间距为0.5-2cm。

更优选地,所述若干下料端板的连接部连接于搅拌轴的底端,下料端板的数量为2~6个。

所述滤网设于下料端板上方,并与下料端板上端形成一定间距。滤网直径不小于所述搅拌空间的最大直径。从而保证物料都能经滤网过滤后滤液落入搅拌空间内。

进一步地,所述滤网为圆形的,且为平面或含有部分曲面的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出料口与增压泵之间设有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叶片为1~6片,当所述搅拌叶片为1片时,其为与搅拌轴连接的螺旋叶片,当所述搅拌叶片为2~6片时,其为相对于搅拌轴呈螺旋分布或中心对称分布的直板或包含有弧面的不规则板。

利用该反应釜工作时,打开阀门,将含有反应产物和反应液的混合物通过增压泵打回到反应釜中,经滤网过滤,固体产品会留在滤网上,反应液继续经搅拌反应产生固体,依此循环,直到反应完全进行。关闭阀门,将反应液放出,产物用溶剂溶解后。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反应釜可有效分离固体产品和反应液,促使反应向产物方向进行,保持搅拌的效率。下料端板可有效分散反应液体,且在离心作用下可防止3-异丁基戊二酸固体的附着,利于维持搅拌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固液分离式反应釜,包括外壳体1、搅拌电机2、搅拌轴3、搅拌叶片4和若干下料端板5。下料端板5的数量根据反应需求和容量而异,优选为2~6个。搅拌叶片4为五根直板形叶片,相对于搅拌轴3呈螺旋上升式排列分布。

外壳体1设有第一进料口9和第二进料口10,外壳体1内腔设有对应第一进料口9和第二进料口10下方的滤网13,搅拌轴3连接有相对于轴线呈中心对称分布的下料端板5,下料端板5与滤网13形成半开放的且收容有搅拌叶片4的搅拌空间6;外壳体1设有位于底端的第一出料口7、以及设于底端侧面的第二出料口8,第二出料口8出口端连接有增压泵11并与第二进料口10连通。第二出料口8与增压泵11之间设有阀门12。

滤网13为圆形,设于下料端板5上方,并与下料端板5上端形成一定间距。滤网13直径不小于搅拌空间6的最大直径。从而保证物料都能经滤网13过滤后滤液落入搅拌空间6内。

实施例2

请进一步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相对于实施例1,在下料端板5上进行了进一步优化:下料端板5包括与外壳体1侧壁平行的竖直部、以及连接于竖直部和搅拌轴3之间的连接部。连接部可以是与竖直部之间呈一定夹角的斜面,也可以是弧面。从而使搅拌空间6的下端形成向中间聚拢的锥形或弧形。下料端板5的竖直部与外壳体1内壁的间距为0.5-2cm。且滤网13设于下料端板5上方,并与下料端板5上端形成一定间距。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