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料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4855发布日期:2019-02-15 21:02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体料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生产的油性物料回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体料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磷酸二异辛酯,又名磷酸二磷酸酯,无色透明粘稠液体,用作稀土金属的萃取剂、塑料增塑剂、润湿剂和表面活性剂的原料等。

生产企业采用三氯氧磷和异辛醇反应,生产磷酸二异辛酯,反应结束,加入适量的水洗涤,含目标产物的油层在上层,酸水层在下层,从罐底分走酸水,由于物料亲水特性和静置时间较短,在分水过程,悬浮在水相中的油滴分到酸水池,造成酸水夹带有机物而难于处理,同时会造成产品收率偏低。

鉴于上述原因,现研发出一种液体料回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液体料回收装置,适用于密度小于水的油性物料的回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结构设计布局合理,使用效果显著,制造成本低,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收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酸水处理的难度,大大增加了生产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体料回收装置,是由:沉降罐、保温层、加强板、支腿、进水管、出油管、排水口、液位计、阀门、储水罐、连接管、出水管构成;沉降罐外表面设置保温层,保温层的外表面均匀分布凹槽,凹槽内设置加强板,沉降罐上表面两侧分别设置进水管和出油管,出油管的下端位于沉降罐内,沉降罐一侧外表面设置液位计,沉降罐的底端设置至少三个支腿,沉降罐下端中部设置排水口,沉降罐一侧设置储水罐,储水罐一侧上端设置进水口,储水罐另一侧下端设置放水口,储水罐的放水口处设置出水管,沉降罐的排水口与储水罐的进水口之间设置连接管,沉降罐的排水口、连接管和出水管上均设置阀门。

所述的沉降罐的最大液位高度比储水罐的最大液位高度高30~70cm。

所述的沉降罐和储水罐的形状为圆柱体、圆台、圆锥、长方体、正方体,其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的沉降罐的体积至少为3立方米,储水罐的体积至少为30立方米。

所述的液位计由显示管一侧均匀分布至少三根进液管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密度小于水的油性物料的回收,含有机物的废水进入沉降罐,由于有机物的密度小于水,因此有机物与水进行分层,水位于下层,有机物位于上层,当沉降时间大于4小时,打开沉降罐排水口处的阀门,将废水放入水池,该废水几乎不含有机物;当下批废水转入时,重复该操作,当上层的有机物积累到一定量,通过出油管将有机物抽入反应釜,重新处理;沉降罐一侧的液位计采用多根进液管能够准确的显示沉降罐内有机物的含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结构设计布局合理,使用效果显著,制造成本低,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收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酸水处理的难度,大大增加了生产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1中:沉降罐1、保温层2、加强板2.1、支腿2.2、进水管3、出油管4、排水口5、液位计6、阀门7、储水罐8、连接管9、出水管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沉降罐1外表面设置保温层2,保温层2的外表面均匀分布凹槽,凹槽内设置加强板2.1,沉降罐1上表面两侧分别设置进水管3和出油管4,出油管4的下端位于沉降罐1内,沉降罐1一侧外表面设置液位计6,沉降罐1的底端设置至少三个支腿2.2,沉降罐1下端中部设置排水口5,沉降罐1一侧设置储水罐8,储水罐8一侧上端设置进水口,储水罐8另一侧下端设置放水口,储水罐8的放水口处设置出水管10,沉降罐1的排水口5与储水罐8的进水口之间设置连接管9,沉降罐1的排水口5、连接管8和出水管10上均设置阀门7。

所述的沉降罐1的最大液位高度比储水罐8的最大液位高度高30~70cm。

所述的沉降罐1和储水罐8的形状为圆柱体、圆台、圆锥、长方体、正方体,其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的沉降罐1的体积至少为3立方米,储水罐8的体积至少为30立方米。

所述的液位计6由显示管一侧均匀分布至少三根进液管构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