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生产调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4449发布日期:2019-04-05 20:52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润滑油生产调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油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润滑油生产调和设备。



背景技术:

润滑油是一种不挥发的油状润滑剂,按其来源分动、植物油,石油润滑油和合成润滑油三大类,石油润滑油的用量占总用量百分之九十七以上,因此润滑油常指石油润滑油,主要用于减少运动部件表面间的摩擦,同时对机器设备具有冷却、密封、防腐、防锈、绝缘、功率传送、清洗杂质等作用,全世界年产石油润滑油中内燃机油占百分之四十以上,齿轮油、液压油、汽轮机油、电器绝缘油、各种压缩机油共约占百分之四十,其余为防锈油、金属加工工艺用油如切削油等各种专用。

润滑油在生产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过程是润滑油的调和,润滑油的调和有机械搅拌等方式,但现如今润滑油在调和时搅拌往往不够迅速,不够充分,这样不仅浪费了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搅拌的不够充分会使润滑油调和不够均匀,对生产出来的润滑油质量造成不好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润滑油生产调和设备,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混合机构、第二混合机构的作用,可形成两个不同转向的流体,能够加剧流体间的冲击碰撞,有效提高混合质量和混合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润滑油生产调和设备,包括釜体、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釜体分别设有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第三进料口、出料口,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于所述釜体的上方,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于所述釜体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对称连接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连接有第一混合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连接有第二混合机构;所述第二混合机构包括转盘部、第一混合部,所述转盘部与第二传动杆连接,所述第一混合部设于转盘部上方,所述第一混合部表面对称设有切削部,所述切削部上对称设有搅拌块。

进一步的,所述切削部是由对称设置的搅拌条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条的呈“S”型排布于所述第一混合部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力小于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力,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可为任一现有技术的电机等结构,通过第二混合机构的设置,通过转盘部带动第一混合部运动,形成向上的高速急流,再通过“S”型排布的搅拌条及其对称设置的搅拌块作用,能够在向上的急流内部再形成很多股涡流,使得其与向下的流体的接触更加充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混合机构包括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两侧对称设有搅拌叶,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下方连接有第二混合部,所述第二混合部是由依次设置的第一环形部、第二环形部、第三环形部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环形部的体积大于第二环形部的体积,所述第二环形部的体积大于第三环形部的体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环形部内部设有弧形突起部。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对称设于反应釜内部的多个第一混合机构的作用,通过搅拌叶提供向下的流体流向,再通过第二混合部的第一环形部、第二环形部、第三环形部的作用,在第二混合部周边现成具有层状的混合流体,提高润滑油的混合效率,再通过弧形突起部的作用,避免第二混合部内部真空,影响混合效果;再通过第二混合机构的作用,提供向上的混合流体,同时第二混合部可的切削部的搅拌块能够在混合流体的内部形成很多股涡流;此时,向上的流体在反应釜内为主流,当其遇到多股向下的层状混合流体时,若干股高速涡流和急速旋流相遇,最终通过两流体之间高速的冲击、剧烈的摩擦、强力的挤压、撕裂、破碎,从而使两流体达到充分的混合。特别的,所述第一混合机构与第二混合机构的旋转方向相反,形成两个不同转向的流体,能够加剧流体间的冲击碰撞,有效提高混合质量和混合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润滑油生产调和设备,包括釜体1、第一驱动机构2、第二驱动机构3,所述釜体分别设有第一进料口11、第二进料口12、第三进料口13、出料口14,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于所述釜体的上方,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于所述釜体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对称连接有第一传动杆21,所述第一传动杆连接有第一混合机构4,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有第二传动杆31,所述第二传动杆连接有第二混合机构5;所述第二混合机构包括转盘部51、第一混合部52,所述转盘部与第二传动杆连接,所述第一混合部设于转盘部上方,所述第一混合部表面对称设有切削部53,所述切削部上对称设有搅拌块532。

进一步的,所述切削部是由对称设置的搅拌条531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条531的呈“S”型排布于所述第一混合部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力小于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力,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可为任一现有技术的电机等结构,通过第二混合机构的设置,通过转盘部带动第一混合部运动,形成向上的高速急流,再通过“S”型排布的搅拌条及其对称设置的搅拌块作用,能够在向上的急流内部再形成很多股涡流,使得其与向下的流体的接触更加充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混合机构4包括第一固定部41,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两侧对称设有搅拌叶42,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下方连接有第二混合部43,所述第二混合部是由依次设置的第一环形部431、第二环形部432、第三环形部组成433。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环形部的体积大于第二环形部的体积,所述第二环形部的体积大于第三环形部的体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环形部内部设有弧形突起部44。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对称设于反应釜内部的多个第一混合机构的作用,通过搅拌叶提供向下的流体流向,再通过第二混合部的第一环形部、第二环形部、第三环形部的作用,在第二混合部周边现成具有层状的混合流体,提高润滑油的混合效率,再通过弧形突起部的作用,避免第二混合部内部真空,影响混合效果;再通过第二混合机构的作用,提供向上的混合流体,同时第二混合部可的切削部的搅拌块能够在混合流体的内部形成很多股涡流;此时,向上的流体在反应釜内为主流,当其遇到多股向下的层状混合流体时,若干股高速涡流和急速旋流相遇,最终通过两流体之间高速的冲击、剧烈的摩擦、强力的挤压、撕裂、破碎,从而使两流体达到充分的混合。特别的,所述第一混合机构与第二混合机构的旋转方向相反,形成两个不同转向的流体,能够加剧流体间的冲击碰撞,有效提高混合质量和混合效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需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未详细描述的技术特征,均可以通过任一现有技术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