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运动混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3456发布日期:2019-03-02 05:08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维运动混合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药、食品、化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维运动混合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的三维运动混合机,混合桶与两个叉形摇臂铰接,此种结构的混合机受到两个叉形摇臂的限制,存在以下缺陷:混合桶的空间运动轨迹范围较小,混合效率有限;混合前后,物料需要在料桶与混合机上的混合桶之间进行转移,混合桶的上料、下料及清洗不方便;混合桶规格型号固定,只能对物料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物料进行混合,当物料量存在较大范围变化时,一台混合机则无法完成生产,此时需要更换其它适宜型号的设备满足生产需要,增大了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现有的三维运动混合机存在混合效率有限、混合桶上下料及清洗不方便和无法适应物料的物料量存在较大范围变化时的生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三维运动混合机存在混合效率有限、混合桶上下料及清洗不方便和无法适应物料的物料量存在较大范围变化时的生产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三维运动混合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三维运动混合机,它包括机架、电机、料桶和防护罩,电机安装在机架上,电机输出轴水平设置,防护罩扣装在机架上,电机位于防护罩的内部,所述三维运动混合机还包括圆盘、摇杆、大齿轮、小齿轮、空间连杆机构和料桶安装架,圆盘同轴安装在电机输出轴的前端,大齿轮和小齿轮均安装在防护罩内部的前壁上,大齿轮与小齿轮啮合,摇杆的一端铰接在圆盘的盘面上,摇杆的另一端铰接在大齿轮的轮面上,圆盘、摇杆和大齿轮构成曲柄摇杆机构,空间连杆机构安装在机架上,空间连杆机构位于防护罩的外侧,空间连杆机构的动力输入端与小齿轮的齿轮轴同轴固定连接,空间连杆机构的动力输出端可拆卸地连接料桶安装架,料桶可拆卸地安装在料桶安装架内。

优选地,空间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五连杆和第六连杆;第六连杆竖直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第六连杆的后端连接机架;第一连杆与第六连杆垂直连接,第一连杆的前端连接第六连杆的上部,第一连杆与第六连杆构成以第一连杆的轴线为转动轴的转动副;第二连杆与第一连杆垂直连接,第二连杆的前端连接第一连杆的中部,第二连杆与第一连杆构成以第二连杆的轴线为转动轴的转动副;第三连杆与第二连杆垂直连接,第三连杆的前端连接第二连杆的中部,第三连杆与第二连杆构成以第三连杆的轴线为转动轴的转动副;第四连杆与第三连杆垂直连接,第四连杆的前端连接第三连杆的中部,第四连杆与第三连杆构成以第四连杆的轴线为转动轴的转动副;第五连杆与第四连杆垂直连接,第五连杆的前端连接第四连杆的中部,第五连杆与第四连杆构成以第五连杆的轴线为转动轴的转动副;第六连杆与第五连杆垂直连接,第六连杆的前端连接第五连杆的中部,第六连杆与第五连杆构成以第六连杆的轴线为转动轴的转动副;第一连杆的后端作为空间连杆机构的动力输入端,第一连杆的后端与小齿轮的齿轮轴同轴固定连接,第四连杆的后端作为空间连杆机构的动力输出端,第四连杆的后端可拆卸地连接料桶安装架。

进一步地,第一连杆的前端与第二连杆的前端之间的间距、第二连杆的前端与第三连杆的前端之间的间距、第三连杆的前端与第四连杆的前端之间的间距、第四连杆的前端与第五连杆的前端之间的间距、第五连杆的前端与第六连杆的前端之间的间距均相同。

通常,所述三维运动混合机还包括配重块,第二连杆的后端安装配重块,第三连杆的后端安装配重块。

更进一步地,第一连杆包括第一轴、第一轴套和第一轴承,第二连杆包括第二轴、第二轴套和第二轴承,第三连杆包括第三轴、第三轴套和第三轴承,第四连杆包括第四轴、第四轴套和第四轴承,第五连杆包括第五轴、第五轴套和第五轴承,第六连杆包括第六轴、第六轴套和第六轴承,第六轴套通过第六轴承套装在第六轴上,第六轴套的后端固定连接机架,第一轴垂直固定连接第六轴套,第一轴套通过第一轴承套装在第一轴上,第一轴套的后端与小齿轮的齿轮轴固定连接,第二轴垂直固定连接第一轴套,第二轴套通过第二轴承套装在第二轴上,第三轴垂直固定连接第二轴套,第三轴套通过第三轴承套装在第三轴上,第四轴垂直固定连接第三轴套,第四轴套通过第四轴承套装在第四轴上,第五轴垂直固定连接第四轴套,第五轴套通过第五轴承套装在第五轴上,第六轴垂直固定连接第五轴套。

通常,第二轴承、第三轴承、第四轴承、第五轴承和第六轴承的数量均为两个。

优选地,料桶安装架包括上支架、下支架、右支架、拉紧杆、螺母和旋钮,上支架、下支架和右支架均呈长条状,下支架与右支架垂直安装,下支架的右端与右支架的底端固定连接,上支架的右端与右支架的顶端铰接,拉紧杆的底端与下支架的左端铰接,拉紧杆的上部设有螺纹,螺母旋接在拉紧杆的螺纹上,旋钮旋接在拉紧杆的顶部,上支架的左端设有可供旋钮与螺母之间的拉紧杆插入的豁口,上支架与下支架处于同一平面内,右支架与拉紧杆处于同一平面内,右支架可拆卸地连接空间连杆机构的动力输出端。

进一步地,料桶安装架还包括上定位盘和下定位盘,上定位盘和下定位盘均呈圆盘状,上定位盘固定安装在上支架的下表面上,下定位盘固定安装在下支架的上表面上,上支架与上定位盘的直径上下重合,下支架与下定位盘的直径上下重合,上定位盘的下表面与下定位盘的上表面均为平面,上定位盘与下定位盘同轴设置。

通常,所述三维运动混合机还包括四个车轮,机架的底端四角各安装一个车轮。

进一步地,防护罩上开设有检修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曲柄摇杆机构和空间连杆机构实现对料桶安装架及其内安装的料桶进行传动,相比于现有的三维运动混合机,传动机构与料桶之间仅采用一个传动点,料桶的三维空间运动轨迹幅度大,运动速率高,使物料的混合速度更快、混合时间更短、混合效率更高;

2、本实用新型的料桶安装架的设计,可以将料桶直接安装在料桶安装架内完成对物料的混合,无需进行物料在料桶与混合机的混合桶之间的转移,有效解决了现有的三维运动混合机的混合桶上下料及清洗不方便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的料桶安装架与空间连杆机构之间可拆卸的结构设计,针对不同规格型号的料桶,可以更换适宜结构及大小的料桶安装架,使本实用新型可以携带不同规格型号的料桶完成对物料的混合,从而使本实用新型适应物料的物料量存在较大范围变化时的生产,使任意物料量的物料均能通过本实用新型进行混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打开防护罩侧壁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空间连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7是图6的B-B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料桶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6和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三维运动混合机,它包括机架1、电机2、料桶3和防护罩4,电机2安装在机架1上,电机输出轴水平设置,防护罩4扣装在机架1上,电机2位于防护罩4的内部,所述三维运动混合机还包括圆盘5、摇杆6、大齿轮7、小齿轮8、空间连杆机构9和料桶安装架10,圆盘5同轴安装在电机输出轴的前端,大齿轮7和小齿轮8均安装在防护罩4内部的前壁上,大齿轮7与小齿轮8啮合,大齿轮7位于小齿轮8的下方,摇杆6的一端铰接在圆盘5的盘面上,摇杆6的另一端铰接在大齿轮7的轮面上,圆盘5、摇杆6和大齿轮7构成曲柄摇杆机构,空间连杆机构9安装在机架1上,空间连杆机构9位于防护罩4的外侧,空间连杆机构9的动力输入端与小齿轮8的齿轮轴同轴固定连接,可以采用小齿轮8的齿轮轴穿过防护罩4的前壁与空间连杆机构9的动力输入端同轴连接的连接方式,也可以采用空间连杆机构9的动力输入端穿过防护罩4的前壁与小齿轮8的齿轮轴同轴连接的连接方式,还可以采用辅助连接件同轴连接空间连杆机构9的动力输入端与小齿轮8的齿轮轴的连接方式或其它适宜的连接方式,空间连杆机构9的动力输出端可拆卸地连接料桶安装架10,料桶3可拆卸地安装在料桶安装架10内。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电机输出轴转动,在曲柄摇杆6传动机构的作用下,大齿轮7往复转动,带动小齿轮8往复转动,从而带动空间连杆机构9的动力输入端往复转动,在空间连杆机构9的传动作用下,空间连杆机构9的动力输出端带动料桶安装架10及其内安装的料桶3做复杂的三维空间运动,实现料桶3内物料的快速、均匀混合。

本实用新型采用曲柄摇杆机构和空间连杆机构9实现对料桶安装架10及其内安装的料桶3进行传动,相比于现有的三维运动混合机,传动机构与料桶3之间仅采用一个传动点,料桶3的三维空间运动轨迹幅度大,运动速率快,使物料的混合速度更快、混合时间更短、混合效率更高。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图2、图3、图5和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空间连杆机构9包括第一连杆11、第二连杆12、第三连杆13、第四连杆14、第五连杆15和第六连杆16;第六连杆16竖直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第六连杆16的后端连接机架1;第一连杆11与第六连杆16垂直连接,第一连杆11的前端连接第六连杆16的上部,第一连杆11与第六连杆16构成以第一连杆11的轴线为转动轴的转动副;第二连杆12与第一连杆11垂直连接,第二连杆12的前端连接第一连杆11的中部,第二连杆12与第一连杆11构成以第二连杆12的轴线为转动轴的转动副;第三连杆13与第二连杆12垂直连接,第三连杆13的前端连接第二连杆12的中部,第三连杆13与第二连杆12构成以第三连杆13的轴线为转动轴的转动副;第四连杆14与第三连杆13垂直连接,第四连杆14的前端连接第三连杆13的中部,第四连杆14与第三连杆13构成以第四连杆14的轴线为转动轴的转动副;第五连杆15与第四连杆14垂直连接,第五连杆15的前端连接第四连杆14的中部,第五连杆15与第四连杆14构成以第五连杆15的轴线为转动轴的转动副;第六连杆16与第五连杆15垂直连接,第六连杆16的前端连接第五连杆15的中部,第六连杆16与第五连杆15构成以第六连杆16的轴线为转动轴的转动副;第一连杆11的后端作为空间连杆机构9的动力输入端,第一连杆11的后端与小齿轮8的齿轮轴同轴固定连接,第四连杆14的后端作为空间连杆机构9的动力输出端,第四连杆14的后端可拆卸地连接料桶安装架10。如此设置,在小齿轮8的齿轮轴带动第一连杆11做往复转动时,同时在第六连杆16的限位作用下,第二连杆12与第五连杆15做平面运动,第三连杆13和第四连杆14做复杂的三维空间运动,从而带动连接在第四连杆14后端的料桶安装架10及其内安装的料桶3做复杂的三维空间运动。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5和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杆11的前端与第二连杆12的前端之间的间距、第二连杆12的前端与第三连杆13的前端之间的间距、第三连杆13的前端与第四连杆14的前端之间的间距、第四连杆14的前端与第五连杆15的前端之间的间距、第五连杆15的前端与第六连杆16的前端之间的间距均相同。如此设置,可有效保证空间连杆机构9的各连杆之间的相对动作的顺利进行,避免空间连杆机构9在运动过程中,各连杆之间出现卡阻,致使无法动作的情况发生。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图2、图3和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三维运动混合机还包括配重块17,第二连杆12的后端安装配重块17,第三连杆13的后端安装配重块17。配重块17的重量可根据料桶3及其内装载的待混合物料量而定。如此设置,可有效保证空间连杆机构9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平衡,避免空间连杆机构9的动力输出端过重,长时间工作易造成设备损坏的情况发生。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杆11包括第一轴18、第一轴套19和第一轴承20,第二连杆12包括第二轴21、第二轴套22和第二轴承23,第三连杆13包括第三轴、第三轴套和第三轴承,第四连杆14包括第四轴、第四轴套和第四轴承,第五连杆15包括第五轴24、第五轴套25和第五轴承,第六连杆16包括第六轴26、第六轴套27和第六轴承28,第六轴套27通过第六轴承28套装在第六轴26上,第六轴套27的后端固定连接机架1,第一轴18垂直固定连接第六轴套27,第一轴套19通过第一轴承20套装在第一轴18上,第一轴套19的后端与小齿轮8的齿轮轴固定连接,第二轴21垂直固定连接第一轴套19,第二轴套22通过第二轴承23套装在第二轴21上,第三轴垂直固定连接第二轴套22,第三轴套通过第三轴承套装在第三轴上,第四轴垂直固定连接第三轴套,第四轴套通过第四轴承套装在第四轴上,第五轴24垂直固定连接第四轴套,第五轴套25通过第五轴承套装在第五轴24上,第六轴26垂直固定连接第五轴套25。如此设置,各连杆的结构既简单、稳定,又可有效保证相邻连杆之间的相对转动关系。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或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第二轴承23、第三轴承、第四轴承、第五轴承和第六轴承28的数量均为两个。如此设置,可有效保证各连杆的轴与轴套之间的同轴定位,保证空间连杆机构9运动的稳定。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或五相同。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轴18较短,第一轴承20的数量为一个,第二轴21、第三轴、第四轴、第五轴24和第六轴26的长度较长,第二轴承23、第三轴承、第四轴承、第五轴承和第六轴承28的数量均为两个,分别安装在与各自相配合的轴的两端。

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料桶安装架10包括上支架29、下支架30、右支架31、拉紧杆32、螺母33和旋钮34,上支架29、下支架30和右支架31均呈长条状,下支架30与右支架31垂直安装,下支架30的右端与右支架31的底端固定连接,上支架29的右端与右支架31的顶端铰接,拉紧杆32的底端与下支架30的左端铰接,拉紧杆32的上部设有螺纹,螺母33旋接在拉紧杆32的螺纹上,旋钮34旋接在拉紧杆32的顶部,上支架29的左端设有可供旋钮34与螺母33之间的拉紧杆32插入的豁口,上支架29与下支架30处于同一平面内,右支架31与拉紧杆32处于同一平面内,右支架31可拆卸地连接空间连杆机构的动力输出端。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或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结合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料桶安装架10还包括上定位盘35和下定位盘36,上定位盘35和下定位盘36均呈圆盘状,上定位盘35固定安装在上支架29的下表面上,下定位盘36固定安装在下支架30的上表面上,上支架29与上定位盘35的直径上下重合,下支架30与下定位盘36的直径上下重合,上定位盘35的下表面与下定位盘36的上表面均为平面,上定位盘35与下定位盘36同轴设置。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或七相同。

本实用新型在向料桶安装架10中安装料桶3时,先旋松旋钮34,以拉紧杆32与下支架30的铰接点为轴转动拉紧杆32,使其从上支架29的豁口中脱出,再以上支架29与右支架31的铰接点为轴向上转动上支架29,然后将料桶3置于下定位盘36上并使料桶3与下定位盘36同轴,转动上支架29使其复位,使上定位盘35压在料桶3的上端,再以拉紧杆32与下支架30的铰接点为轴转动拉紧杆32,使拉紧杆32的旋钮34与螺母33之间的部分插入上支架29的豁口,旋紧旋钮34,通过上定位盘35和下定位盘36定位、夹紧料桶3。反之,实现料桶3从料桶安装架10中的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料桶安装架10的设计,可以将料桶3直接安装在料桶安装架10内完成对物料的混合,无需进行物料在料桶3与混合机的混合桶之间的转移,有效解决了现有的三维运动混合机的混合桶上下料不方便的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料桶3需要清洗时,不必在料桶安装架10中进行清洗,可以将料桶3从料桶安装架10中拆卸后转移至清洗区域进行清洗,可有效解决现有的三维运动混合机的混合桶清洗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料桶安装架10与空间连杆机构9的动力输出端之间可拆卸的结构设计,针对不同规格型号的料桶3,可以更换适宜结构及大小的料桶安装架10,使本实用新型可以携带不同规格型号的料桶3完成对物料的混合,从而使本实用新型适应物料的物料量存在较大范围变化时的生产,使任意物料量的物料均能通过本实用新型进行混合。

具体实施方式九: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6和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所述三维运动混合机还包括四个车轮37,机架1的底端四角各安装一个车轮37。如此设置,方便三维运动混合机的移动。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七或八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结合图1和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防护罩4上开设有检修门38。如此设置,方便对防护罩4内的电机2及传动机构进行检修。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或九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