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面体混料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3457发布日期:2019-03-02 05:08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面体混料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料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面体混料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混料器大部分采用搅拌叶桨进行混料,而很多软团聚颗粒容易被搅拌叶桨打碎,导致颗粒的流动性变差,影响后续包装、成型等过程;另外也有部分混料器采用V型混料器和多维混料器,但体积偏小,混合效果差,难以应用到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面体混料器,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面体混料器,包括呈U形的机架、动力装置和混料壳体,所述混料壳体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混料壳体为多面混料壳体,它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半壳体,所述半壳体呈横向设置的棱台形状;所述半壳体包括若干呈等腰梯形形状的壳体斜板和一个呈正多边形形状的壳体侧板,所述壳体侧板的边数与所述壳体斜板的个数相同,相邻两个壳体斜板的侧边相连接,各个壳体斜板的短边与所述壳体侧板的边一一对应连接,两个半壳体的壳体斜板的长边一一对应相接;所述两壳体侧板的中心分别固设有壳体轴头,两个壳体轴头的中心线以及两个半壳体的中心线都在同一条直线上;两个壳体轴头分别采用转动连接的方式装配在机架的两个支臂顶端上,其中一个壳体轴头贯穿机架的支臂并与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料口位于左、右对称的两个壳体斜板的长边相对接形成的棱边上。

优选的:所述出料口位于两个半壳体相对接形成的其中一个顶角部位。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面体混料器,通过多面混料壳体的转动改变物料的位置使物料进行混合,物料在运动的时候,受壳体斜板的阻挡而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从而使前后物料混合均匀,采用中间凸式的多面混料壳体,会使两侧的物料向中间汇聚,使物料混合的更均匀;本实用新型混合的物料,混合效果好,颗粒的流动性不变,不会影响后续的包装、成型等过程;混料器的体积可大可小,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本实施例所述的多面体混料器,包括呈U形的机架1、动力装置2和混料壳体3,所述混料壳体3上设有进料口31和出料口32。其中:

所述混料壳体3为多面混料壳体,它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半壳体,所述半壳体呈横向设置的棱台形状。

所述半壳体包括4个呈等腰梯形形状的壳体斜板33和一个呈正方形的壳体侧板35,相邻两个壳体斜板33的侧边相连接,各个壳体斜板33的短边与所述壳体侧板35的4条边一一对应连接,两个半壳体的壳体斜板33的长边一一对应相接。

所述两壳体侧板35的中心分别固设有壳体轴头34,两个壳体轴头34的中心线以及两个半壳体的中心线都在同一条直线上。两个壳体轴头34分别采用转动连接的方式装配在机架1的两个支臂顶端上,其中一个壳体轴头34贯穿机架1的支臂并与动力装置2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

所述进料口31位于左、右对称的两个壳体斜板的长边相对接形成的棱边上。所述出料口32位于两个半壳体相对接形成的其中一个顶角部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所述半壳体还可以包括3个、5个、6个等若干个呈等腰梯形形状的壳体斜板33,相对应的,所述壳体侧板35可以是等边三角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等正多边形,只要壳体侧板35的边数与所述壳体斜板33的个数相等即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面体混料器的工作原理简述如下:

物料由进料口31进入混料壳体3内,动力装置2为与其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的壳体轴头34提供动力,壳体轴头34沿轴线转动,带动混料壳体3转动,随着混料壳体3的转动,物料在混料壳体3内运动,运动过程中,受壳体斜板33的阻挡而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从而使前后物料混合均匀;因为不采用搅拌叶桨进行混料,不会对物料颗粒的流动性造成影响,因而不会影响后续的包装、成型等过程。两个横向且对称设置的棱台形的半壳体使整个混料壳体3呈中间凸两边凹型,会使两侧的物料向中间汇聚,增加物料的均匀度,混合效果更好。而且混料器体积可大可小,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