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式试剂管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0936发布日期:2019-04-30 19:02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转动式试剂管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实验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动式试剂管夹。



背景技术:

在细胞遗传实验中,经常需要进行染色体制片。进行染色体制片一般包括以下步骤:接种培养、细胞收获、滴片和显带。在滴片过程中,需要将装有培养液的离心管进行离心两次并去除上清。

目前,实际操作中都是由实验操作员逐个倾倒离心管中的上清液。当标本量大时,需要多次重复操作,这将会导致实验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细胞遗传实验中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能提高实验效率的转动式试剂管夹。

一种转动式试剂管夹,包括:

第一转动杆,呈长条形,所述第一转动杆一端设置有第一转动位点,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位点;

呈长条形的第二转动杆,一端设置有第二转动位点,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位点,所述第二转动位点与所述第一转动位点可转动地连接,以使所述第一转动杆相对于所述第二转动杆可转动;及

弹性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位点及所述第二安装位点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用于对所述第一转动杆及所述第二转动杆提供一夹紧力;

其中,所述第一转动杆与所述第二转动杆之间形成长条形的夹持部,所述第一转动杆及所述第二转动杆转动可调节所述夹持部的大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位点与所述第二转动位点通过铆钉铆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杆靠近所述第一转动位点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二转动杆弯折以形成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转动位点位于所述第一弯折部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动杆靠近所述第二转动位点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转动杆弯折以形成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转动位点位于所述第二弯折部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杆及所述第二转动杆的横截面呈三角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拉伸弹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杆及所述第二转动杆杆位于所述夹持部内的表面覆设有弹性垫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垫层为橡胶防滑垫层。

上述转动式试剂管夹,在进行实验前可先使第一转动杆及第二转动杆背向转动,从而将多个试剂管装入夹持部内。进一步的,在弹性件的夹紧力的作用下,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具有相向转动的趋势,从而将多个试剂管夹紧于夹持部内。在进行清液倾倒等操作时,操作员可通过操作上述转动式试剂管夹而对夹持部内的多个试剂管实现批量处理。即使标本量较大,也可通过一次操作完成。可见,上述转动式试剂管夹能有效地提升实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转动式试剂管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的转动式试剂管夹100包括第一转动杆110、第二转动杆120及弹性件130。

第一转动杆110一般由金属成型,具有较高的强度。第一转动杆110呈长条形。第一转动杆110一端设置有第一转动位点(图未标),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位点(图未标)。具体的,第一转动位点可开设通孔、螺孔等结构,第一安装位点也可开设通孔、螺孔,还可设置凸柱、挂扣等结构。

第二转动杆120呈长条形。其中,第二转动杆120与第一转动杆110的结构及材质可相同。第二转动杆120一端设置有第二转动位点(图未标),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位点(图未标)。

进一步的,第二转动位点与第一转动位点可转动地连接,以使第一转动杆110相对于第二转动杆120可转动。因此,第一转动杆110与第二转动杆120之间形成长条形的夹持部140。试管、离心管等试剂管可夹持于第一转动杆110及第二转动杆120之间,即夹持部140内。而且,第一转动杆110及第二转动杆120相对于彼此转动,可调节夹持部140的大小。

具体的,当第一转动杆110及第二转动杆120背向转动时,可增大夹持部140的开口,而滑第一转动杆110及第二转动杆120相向转动时,则可减小夹持部140的开口大小。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位点与所述第二转动位点通过铆钉160铆接。铆钉160连接方便且可靠性高。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转动杆110与第二转动杆120之间还可通过铰链、销轴等结构实现可转动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杆110及第二转动杆120的横截面呈三角形。也就是说,第一转动杆110及第二转动杆120由三角形的管材成型。而三角形的管材具有强度高、不易变形的优势。因此,第一转动杆110及第二转动杆120的强度可得到有效地提升,进而提升转动式试剂管夹100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弹性件130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位点及第二安装位点固定连接。弹性件130用于对第一转动杆110及第二转动杆120提供一夹紧力。因此,弹性件130可使得第一转动杆110及第二转动杆120具有相向转动的趋势,从而使得夹持部140夹紧。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30为拉伸弹簧。拉伸弹簧可提供均匀且弹性适中的弹性力。而且,通过调节预拉伸量便可对弹性件130的预紧力进行调节,故方便操作。

需要指出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130还可为其他元件。例如,弹片、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位点及第二安装位点固定连接的弹性绳等。

在进行实验前,可先使第一转动杆110及第二转动杆120背向转动,从而扩大夹持部140的开口,以便于将多个试剂管装入夹持部140内。进一步的,在弹性件130的夹紧力的作用下,第一转动杆110与第二转动杆120具有相向转动的趋势,从而将多个试剂管夹紧于夹持部140内。在进行清液倾倒等操作时,操作员可通过操作上述转动式试剂管夹100而对夹持部140内的多个试剂管实现批量处理。即使标本量较大,也可通过一次操作完成。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杆110靠近第一转动位点的一端朝向第二转动杆120弯折以形成第一弯折部111,第一转动位点位于第一弯折部111上。

由于第一弯折部111朝向第二转动杆120弯折。因此,当第一转动杆110与第二转动杆120实现转动连接时,两者的主体部分可转动至大致平行的状态。也就是说,当试剂管夹持于夹持部140内时,有利于保持夹持部140宽度的均匀性,从而能夹持更多数量的试剂管。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转动杆120靠近第二转动位点的一端朝向第一转动杆110弯折以形成第二弯折部121,第二转动位点位于第二弯折部121上。

同理,夹持部140宽度的均匀性可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杆110及第二转动杆120杆位于夹持部140内的表面覆设有弹性垫层150。

具体的,弹性垫层150分别覆设于第一转动杆110及第二转动杆120彼此相向的表面。弹性垫层150可由橡胶、硅胶、泡沫等材料制成,可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于第一转动杆110及第二转动杆120的表面。

其中,弹性垫层150可起到增加试剂管与夹持部140内壁之间摩擦力的作用。而且,弹性垫层150在与试剂管接触时可产生弹性形变。因此,弹性垫层150一方面可增加对试剂管的限位,从而防止试剂管在夹持部140内滑动;另一方面,弹性垫层150还能对夹持于夹持部140内的试剂管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其被夹碎。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垫层150为橡胶防滑垫层。即,弹性垫层150由橡胶材料成型。橡胶具有耐磨性能优的特点,故弹性垫层150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此外,弹性垫层150的表面形成有弧形凹槽(图未标)。弧形凹槽可与试剂管侧壁的形状很好的匹配,从而使得试剂管在夹持部140内夹持更紧,防止其在操作过程中发生移位。

上述转动式试剂管夹100,在进行实验前可先使第一转动杆110及第二转动杆120背向转动,从而将多个试剂管装入夹持部140内。进一步的,在弹性件130的夹紧力的作用下,第一转动杆110与第二转动杆120具有相向转动的趋势,从而将多个试剂管夹紧于夹持部140内。在进行清液倾倒等操作时,操作员可通过操作上述转动式试剂管夹100而对夹持部140内的多个试剂管实现批量处理。即使标本量较大,也可通过一次操作完成。可见,上述转动式试剂管夹100能有效地提升实验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