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脱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8361发布日期:2019-08-21 00:29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泥脱水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脱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植毛滤带和污泥脱水机。



背景技术:

经济发展过程,众多的河流湖泊吸纳了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甚至垃圾,而且多年没有进行有效的清淤整治,水质污染严重成为黑臭水体,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存环境和阻碍了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因此综合的水体环境治理已经成为这些地区政府重要任务,刻不容缓。

水体环境治理最基本的工作是清淤。而清淤处理最主要的是污泥脱水,使得处理后的污泥含水率低,降低污泥对环境的污染。

污泥脱水机是污泥脱水工艺的核心设备。现有的污泥脱水机通常为带式压滤机,通过辊轮压迫污泥滤出污泥的水分,但是采用普通的滤带进行压滤时,存在污泥内部的结合水、孔隙水难以挤出的问题,造成污泥的脱水率低,在压榨水分过程中,容易出现从滤带两侧跑泥现象和污泥倒流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脱水机,其具有提高污泥脱水率的优点。

一种污泥脱水机,其包括机架总成、驱动装置、若干压榨辊、上压滤机构、下压滤机构和弧形滤带导轮组;

所述上压滤机构包括上滤带,所述下压滤机构包括下滤带;所述上滤带和下滤带为植毛滤带;所述植毛滤带包括植毛和滤带层;所述滤带层包括上下层叠的第一滤带层和第二滤带层,所述第一滤带层和第二滤带层粘合在一起,都设置有通孔;第一滤带层的通孔与第二滤带层的通孔部分或全部交错层叠;所述植毛均匀固定在第一滤带层表面;

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上压滤机构和下压滤机构,带动所述上滤带和下滤带通过所述弧形滤带导轮组和依次缠绕过每个压榨辊。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污泥脱水机配备植毛滤带,纤细的植毛在脱水机对污泥逐渐加压的过程中可以挂住絮团污泥,减少两侧跑泥和污泥倒流现象,在压榨辊辊压榨污泥时,更可以刺入污泥,促使更多的污泥内部结合水、孔隙水被挤出,提高污泥脱水率。

进一步地,所述植毛是直立的。

进一步地,所述植毛是倾斜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滤带层和第二滤带层由尼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压榨辊上下错落呈波浪式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压榨辊之后的至少一组挤压对辊,所述上滤带和下滤带从所述挤压对辊的辊轮间隙中穿过。

进一步地,所述上压滤机构和下压滤机构还包括滤带跑偏传感器和调偏辊组;两滤带经过滤带跑偏传感器和调偏辊组,所述调偏辊组根据所述滤带跑偏传感器调整滤带位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接水盘;所述接水盘包括前接水盘、上接水盘、中接水盘和底部接水盘;所述前接水盘设置所述下压滤机构下方;所述上接水盘设置在所述上压滤机构内;所述中接水盘设置在所述弧形滤带导轮组下方;所述底部接水盘设置在机架总成的底部中央。

进一步地,所述上压滤机构和下压滤机构还包括滤带毛刷组,所述滤带毛刷组用于清洗两滤带。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污泥脱水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污泥脱水机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植毛滤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轴向”“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保护一种污泥脱水机,所述污泥脱水机包括机架总成10、驱动装置、上压滤机构、下压滤机构、弧形滤带导轮组50、若干压榨辊、至少一组挤压对辊 70、接水盘和出泥板组90。

所述机架总成10采用钢材制成,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拼接而成。所述驱动装置、上压滤机构、下压滤机构、弧形滤带导轮组50、若干压榨辊、至少一组挤压对辊70、接水盘和出泥板组90都固定和安装在所述机架总成10上。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传动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总成 10的左侧中间位置。

所述上压滤机构包括上滤带31、上滤带张紧总成32、滤带导向轴组33,34,上滤带驱动辊组35,调偏辊组36、滤带跑偏传感器37和滤带毛刷组38。下滤带张紧总成42所述上滤带张紧总成32安装在机架总成10的上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滤带张紧总成32安装在机架总成10的上部左侧,在所述上滤带张紧总成32的右侧相同高度布置有一滤带导向轴组 23,从而所述上滤带张紧总成32与滤带导向轴组33之间的一段上滤带31是平直的,用于作为污泥的入口,承载从上方添加进来的污泥。进一步地,该段平直的上滤带上方还设置有间隔设置的若干匀泥拔杆A;所述匀泥拔杆A包括跨设在脱水机两侧壁的杆体和安装在杆体上垂直向下的匀泥棒。匀泥拔杆A的作用是将污泥均匀摊在该段平直的上滤带,方便后续处理。

所述上滤带31从所述上滤带张紧总成32穿出后,依次经过弧形滤带导轮组50、压榨辊、挤压对辊70、上滤带驱动辊组35,调偏辊组36、滤带跑偏传感器37、滤带导向轴组34和滤带毛刷组38再回到滤带导向轴组33,形成循环输送回路。其中,所述上滤带驱动辊组35 设置在所述驱动装置下方,与所述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调偏辊组36、滤带跑偏传感器 37和滤带导向轴组34依次固定设置在机架总成10的底部。所述调偏辊组36根据所述滤带跑偏传感器37检测的结果调整上滤带31的位置,保证上滤带31的输送没有偏差。所述滤带导向轴组33,34之间设置有滤带毛刷组38,所述滤带毛刷组38附近设置有滤带喷水管组 39,两者配合用于清洗上滤带31。

所述下压滤机构的结构与所述上压滤机构50相似,相似地包括下滤带41、下滤带张紧总成42、第一下滤带滤带导向轴组43、第二下滤带滤带导向轴组、下滤带驱动辊组和下滤带调偏辊组。所述下滤带41依次地经过所述下滤带驱动辊组45、下滤带调偏辊组、第二下滤带滤带导向轴组43、第一下滤带滤带导向轴组、下滤带张紧总成42、弧形滤带导轮组50、压榨辊和挤压对辊70再回到下滤带驱动辊组45,形成循环输送回路。所述下滤带张紧总成 42位于所述上滤带张紧总成32的下方,与所述上压滤机构所不同的是,所述上压滤机构的部件分别位于机架总成10的上部和底部,半包围着压榨辊和挤压对辊70,所述下压滤机构整体位于所述压榨辊和挤压对辊70的上方。

所述上滤带驱动辊组35和下滤带驱动辊组45在所述机架总成10左侧与所述驱动装置 10传动连接,所述上滤带驱动辊组35位于所述下滤带驱动辊组45下方,从而所述上滤带 31绕所述上滤带驱动辊组35向下运行和下滤带41绕所述上滤带驱动辊组45向上运行,两滤带分离开各自进行调偏和清洗。

所述弧形滤带导轮组50位于所述下滤带张紧总成的右侧,并向右下呈弧形排列,一方面将上滤带和下滤带贴合在一起后导向所述压榨辊,另一方面使得上滤带张紧总成和下滤带张紧总成之间形成一个楔形挤压脱水区域A。在这个楔形挤压脱水区域A,上滤带31和下滤带41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两滤带对污泥缓慢地加压,污泥逐渐被挤出水分,污泥的流动性几乎完全丧失,以保证污泥在进入压榨辊后不会出现逆流情况,并且由于两滤带都采用植毛滤带,纤细的植毛在对污泥加压时,可以挂住絮团污泥,减少两侧跑泥现象,为顺利进行压榨脱水做基础。

两条滤带经过弧形滤带导轮组50后,进入压榨辊进一步压榨污泥中的水分。所述压榨辊位于机架总成10的中部,包括开孔脱水辊61、大齿形脱水辊62、小齿形脱水辊63和若干脱水光辊64。所述开孔脱水辊61、大齿形脱水辊62、小齿形脱水辊63和若干脱水光辊 64从右向左,上下错落呈波浪式设置。所述大齿形脱水辊62和小齿形脱水辊63的辊轮上间隔设置有L形的把。所述上滤带31和下滤带41夹持着污泥依次缠绕每一压榨辊。由于压榨辊的布置形式,两条滤带夹持着污泥作波浪式起伏前进,两条滤带对污泥的压力逐渐增大,同时上滤带和下滤带交替上下(也即每绕过一个压榨辊,紧贴压榨辊的滤带就会交换,在本实施例图2中,下滤带41紧贴开孔脱水辊61,上滤带31紧贴大齿形脱水辊62,下滤带41 紧贴小齿形脱水辊63,如此交替前进)对污泥产生剪切作用,使大部分污泥中的游离水被挤出。

所述挤压对辊70位于所述压榨辊左侧,在本实施例中为上下错落设置的两组。所述挤压对辊70对两滤带加压,形成污泥的高压区,进一步提高污泥脱水率。

所述接水盘包括上接水盘81、中接水盘82、底部接水盘83和前接水盘84。所述上接水盘81设置在所述上压滤机构内,具体地在上部平直的那段上滤带31下方,用于收集由于重力作用下滤出的水分。所述中接水盘82设置在所述弧形滤带导轮组下方,用于收集楔形挤压脱水区域滤出的水分。所述底部接水盘83设置在机架总成10的底部中央,用于收集压榨辊和挤压对辊70挤出污泥内部的水分以及清洗滤带的污水。所述前接水盘84设置所述下压滤机构下方,用于收集所述下压滤机构滤出的水分。

所述出泥板组90位于所述机架总成10的左侧,向机架总成10外倾斜,且位于与下滤带41分离的上滤带31下方,所述出泥板组90用于收集经过脱水的污泥。

请参阅图3,所述上滤带31和下滤带41都是植毛滤带,所述植毛滤带包括植毛1和滤带层;所述滤带层为第一滤带层2a和第二滤带层2b两层,第一滤带层2a和第二滤带层2b 粘合在一起,且都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为椭圆形,第一滤带层2a的通孔与第二滤带层2b 的通孔部分或全部交错层叠;所述植毛1均匀固定在第一滤带层2a表面。

所述植毛1可以是直立的,也可以是倾斜的。当用于污泥脱水时,直立或倾斜的植毛1 可以刺入污泥之中,释放污泥内部的结合水和孔隙水。尤其是倾斜的植毛,倾斜的方向与污泥的流动方向相同,可以防止污泥倒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滤带层由尼龙制成。采用尼龙制成的滤带层2更为耐用,不易断裂。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污泥脱水机配备特殊的植毛滤带、上下错落设置的压榨辊和挤压对辊,是一种高脱水率的带式压滤机。污泥进入脱水机后,首先进入位于脱水机上部的上压滤机构,由于重力作用将过滤掉大部分自由水;然后污泥被输送进入上下滤带之间的楔形挤压脱水区域,两条滤带之间的缝隙逐渐减小,两条滤带对污泥实施缓慢的加压,污泥逐渐被挤出水分失去流动性,过渡进入压榨辊。由于压榨辊的布置形式,两条滤带夹持着污泥作波浪式起伏前进,两条滤带对污泥的压力逐渐增大,同时两滤带交替上下对污泥产生相应的剪切作用,使大部分污泥中的游离水被挤出;由于采用植毛滤带,纤细的植毛在对污泥逐渐加压的过渡段可以挂住絮团污泥,减少其两侧跑泥现象,在压榨污泥时,更可以刺入污泥,促使更多的污泥内部结合水、孔隙水被挤出;最后,在出泥端增加两套挤压对辊加压,形成污泥的高压区可以进一步提高污泥脱水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