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焚烧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7274发布日期:2019-08-16 22:33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焚烧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及排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其主要成分为三类:①含硫化合物,如H2S、硫醇、硫醚类;②含氮化合物,如氨、胺类、酰胺、吲哚等;③含氧有机物,如醇、酚、醛、酮、有机酸等。其中H2S、NH3, SO2是主要组成成分,同时还有大量的粉尘颗粒,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现有技术的垃圾焚烧过程中,存在余热锅炉受热面易受高温腐蚀、飞灰和烟气净化反应产物毒性高、处理费用贵等问题后,尤其是垃圾在干燥不充分或氧气供气不足时,垃圾焚烧产生大量的浓烟,其中氮硫氧化物、有机物以及粉尘的含量极高,为后续烟气净化和灰渣处理带来了重大的困难,如采用生物过滤法,填料容易被粉尘颗粒堵塞,有机物含量过高容易导致烟气处理不完全而达不到排行标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垃圾焚烧烟气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垃圾焚烧烟气处理装置,包括垃圾焚烧炉和生物滴滤池,垃圾焚烧炉的中上部分架设有水平设置的运料转轴,运料转轴的一端伸出垃圾焚烧炉壁外并连接有运料皮带轮,运料转轴的轴壁垂直连接有运料板,运料板为几块环形分布的实心板,运料板远离转轴方向的一边设有斜边沿;

垃圾焚烧炉顶壁的下表面垂直连接有挡板,挡板将垃圾焚烧炉的顶壁等分为两部分,垃圾焚烧炉顶壁的一部分嵌入有进料斗,垃圾焚烧炉顶壁的另一部分嵌入有风扇框,进料斗的顶部设有活页连接的密封盖;

风扇框的中部架设有风扇转轴,风扇转轴伸出风扇框外并连接有风扇皮带轮,风扇皮带轮与运料皮带轮位于同一平面,风扇皮带轮与运料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相互连接,风扇转轴的轴壁垂直连接有扇叶板,风扇框的周壁为密封,风扇框的底面与垃圾焚烧炉相连通,风扇框的顶面连通有排烟管;

排烟管远离风扇框的一端连接在生物滴滤池的下半部分,生物滴滤池的中部设有生物填料层,生物填料层的上方设有喷淋管,喷淋管为水平设置,喷淋管的管壁设有多个开口朝下的喷头,喷淋管的一端为封端,喷淋管的另一端伸出生物滴滤池外并连接在抽水机的出水端,抽水机的进水端通过水管连接在生物滴滤池的底部;

生物填料层的下方设过滤网,过滤网上铺设有滤布,排烟管伸入生物填料层内的一端位于生物滴滤池与过滤网之间,生物滴滤池的顶部通过气管连接有三通阀,三通阀的另一端连接在空气压缩机的进气端,三通阀的第三端连接有排气烟囱,空气压缩机的出气端连接有空气入管,空气入管远离空气压缩机的一端连接在进料斗的顶部,且空气入管的开口朝下。

优选地,运料板斜边沿与垃圾焚烧炉之间的最小间隙不超过10mm,运料板斜边沿与挡板之间的最小间隙不超过3mm。

优选地,垃圾焚烧炉的底部为点火区,点火区与运料板斜边沿的最短距离至少为2m,点火区与运料板之间设有换热管,换热管内装有循环水以输出热源。

优选地,运料板具体为耐高温陶瓷板或合金钢板,运料板的表面可选择喷涂防火耐磨漆。

优选地,抽水机进水端的水管还设有补液转接头,补液转接头的第三端连接有碱液水槽,碱液水槽中碱液的pH范围为8-10,碱液为溶质成分为Na2CO3、NaHCO3、NaOH及KOH中任意几种。

优选地,生物填料层中的菌种具体为污水处理的剩余污泥,经过喷淋及挂膜后而形成的生物菌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改进了现有的垃圾焚烧装置的进料方式,在垃圾焚烧炉设置绕运料转轴旋转的运料板,进料斗进料的过程中垃圾物料下降带动运料板低速旋转,并通过运料皮带轮带动风扇皮带轮及风扇转轴旋转,从而带动扇叶板低速转动,起到阻挡烟气的作用,促进烟气与空气入管进来的空气进行充分混合,起到稀释浓烟气的作用,为后续的生物滴滤池的废气生物处理减轻了压力,从而提高了烟气处理效率及排出烟气的纯净度。

2.本实用新型在运料板缓慢旋转过程中,垃圾物料优先在运料板上被高温的烟气进行预热,并降低水分,同时通过空气入管引入了空气,从而提高垃圾的燃烧效率,进而从源头上解决焚烧烟气的有害成分。

3.本实用新型采用带排气烟囱的三通阀,生物滴滤池,垃圾焚烧炉及排烟管形成半封闭的气体回路,形成了气体的有效循环,充分利用高温烟气对焚烧前的垃圾进行预热及除水,同时也避免烟气温度过高对生物过滤池的损害。

4. 本实用新型采用弱碱性的碱液消耗菌种消耗烟气产生的酸性物质以及烟气自带的酸性气体成分,从而提高烟气的生物过滤效率以及酸性消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垃圾焚烧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垃圾焚烧烟气处理装置的出风扇的局部放大图I(倍数5:1);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垃圾焚烧烟气处理装置的皮带连接示意图。

图中:1垃圾焚烧炉、2运料转轴、3运料皮带轮、4运料板、5挡板、6进料斗、7风扇框、8密封盖、9风扇转轴、10风扇皮带轮、11皮带、12排烟管、13生物填料层、14喷淋管、15喷头、16抽水机、17过滤网、18三通阀、19空气压缩机、20排气烟囱、21空气入管、22补液转接头、23碱液水槽、24扇叶板、25生物滴滤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垃圾焚烧烟气处理装置,包括垃圾焚烧炉1和生物滴滤池25,垃圾焚烧炉1的中上部分架设有水平设置的运料转轴2,运料转轴2的一端伸出垃圾焚烧炉1壁外并连接有运料皮带轮3,运料转轴2的轴壁垂直连接有运料板4,运料板4为几块环形分布的实心板,运料板4远离运料转轴2方向的一边设有斜边沿;垃圾焚烧炉1顶壁的下表面垂直连接有挡板5,挡板5将垃圾焚烧炉1的顶壁等分为两部分,垃圾焚烧炉1顶壁的一部分嵌入有进料斗6,垃圾焚烧炉1顶壁的另一部分嵌入有风扇框7,进料斗6的顶部设有活页连接的密封盖8;风扇框7的中部架设有风扇转轴9,风扇转轴9伸出风扇框7外并连接有风扇皮带轮10,风扇皮带轮10与运料皮带轮3位于同一平面,风扇皮带轮10与运料皮带轮3之间通过皮带11相互连接,风扇转轴9的轴壁垂直连接有扇叶板24,风扇框7的周壁为密封,风扇框7的底面与垃圾焚烧炉1相连通,风扇框7的顶面连通有排烟管12;空气压缩机19的出气端连接有空气入管21,空气入管21远离空气压缩机19的一端连接在进料斗6的顶部,且空气入管21的开口朝下;本实用新型对现有的垃圾焚烧装置的进料方式进行修改,在垃圾焚烧炉1设置绕运料转轴2旋转的运料板4,进料斗6进料的过程中垃圾物料下降带动运料板4低速旋转,并通过运料皮带轮3带动风扇皮带轮10及风扇转轴9旋转,从而带动扇叶板24低速转动,起到阻挡烟气的作用,促进烟气与空气入管21进来的空气进行充分混合,起到稀释浓烟气的作用,为后续的生物滴滤池25的废气生物处理减轻了压力,从而提高了烟气处理效率及排出烟气的纯净度。

参考图1,垃圾焚烧炉1的底部为点火区,点火区与运料板4斜边沿的最短距离至少为2m,点火区与运料板4之间设有换热管,运料板4具体为耐高温陶瓷板或合金钢板,在运料板4缓慢旋转过程中,物料优先在运料板4上被高温的烟气进行预热,并降低水分,同时通过空气入管21引入了空气,从而提高垃圾的燃烧效率,进而从源头上解决焚烧烟气的有害成分。

参考图1,排烟管12远离风扇框7的一端连接在生物滴滤池25的下半部分,生物滴滤池25的中部设有生物填料层13,生物填料层13的上方设有喷淋管14,喷淋管为水平设置,喷淋管14的管壁设有多个开口朝下的喷头15,喷淋管14的一端为封端,喷淋管14的另一端伸出生物滴滤池25外并连接在抽水机16的出水端,抽水机16的进水端通过水管连接在生物滴滤池25的底部;生物填料层13的下方设过滤网17,排烟管12伸入生物填料层13内的一端位于生物滴滤池25与过滤网17之间,生物滴滤池25的顶部通过气管连接有三通阀18,三通阀18的另一端连接在空气压缩机19的进气端,三通阀18的第三端连接有排气烟囱20,运料板4斜边沿与垃圾焚烧炉1之间的最小间隙不超过10mm,运料板4斜边沿与挡板5之间的最小间隙不超过3mm;本实用新型采用带排气烟囱20的三通阀18,生物滴滤池25,垃圾焚烧炉1及排烟管12形成半封闭的气体回路,形成了气体的有效循环,充分利用高温烟气对焚烧前的垃圾进行预热及除水,同时也避免烟气温度过高对生物过滤池25的损害。

参考图1,抽水机16进水端的水管还设有补液转接头22,补液转接头2的第三端连接有碱液水槽23,碱液水槽23中碱液的pH范围为8-10,生物填料层13中的菌种具体为污水处理剩余污泥挂膜后的菌类,采用弱碱性的碱液消耗菌种消耗烟气产生的酸性物质以及烟气自带的酸性气体成分,从而提高烟气的生物过滤效率以及酸性消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