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环保型水性涂料专用全密封调漆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71087发布日期:2019-11-19 21:16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绿色环保型水性涂料专用全密封调漆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色环保型水性涂料专用全密封调漆反应釜。



背景技术:

水性涂料是指用水作溶剂或者作分散介质的涂料,都可称为水性涂料。水性涂料被分为两大类:天然物质或矿物质(如硅酸钾)的天然水性涂料和人工合成树脂(如丙烯酸树脂)的石油化工水性涂料。在水性涂料制备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搅拌装置对涂料原料进行合理配比,再经过搅拌工艺调和成所需的成品。其搅拌工艺所需的搅拌设备通常为反应釜。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

因反应釜能满足多个行业对原料进行搅拌的需求,所以各类行业均可使用反应釜,因此市场上现有多种形式的反应釜。水性涂料调漆过程中具有其特殊性,在反应釜进行一次调和搅拌之后,若不能对反应釜内部进行及时清洗,所前一次搅拌涂料会吸附、沉积于反应釜内壁及搅拌装置上。当下次使用反应釜搅拌时,未清除的沉积涂料会影响新的搅拌涂料的色度及纯度。现有反应釜存在如下技术缺陷:反应釜内大多没有反应釜内清洗装置;设有清洗装置类型的反应釜,未能适用水性涂料特性专用的清洗装置,清洁效率低,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绿色环保型水性涂料专用全密封调漆反应釜。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绿色环保型水性涂料专用全密封调漆反应釜,包括反应釜壳体、搅拌工装、清洁装置;所述反应釜壳体包括釜身、传动电机支架、传动电机、人孔、进料口、出料口、支座、连接块、调节器、柱脚、柱脚螺杆、水平气泡仪,所述釜身呈圆筒状形状,为中空结构,所述传动电机支架设置于釜身顶端,与釜身垂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电机通过传动电机支架固定设置于釜身顶端;所述人孔设置于釜身顶端一侧;所述进料口设置于釜身顶端一侧,所述出料口设置于釜身底端;所述支座包括支座底板和支座侧板,所述支座侧板垂直固定设置于支座底板两侧,所述支座周向垂直设置于釜身外侧壁,所述支座底板四角设有支座底板孔;所述连接块呈长方体结构,所述连接块设置于每个所述支座底端,所述连接块顶面四角设有连接块孔,每个所述连接块孔内设有连接块内螺纹,所述支座通过紧固件贯穿支座底板孔、连接块孔实现与连接块螺纹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底面中心呈圆形凹槽状,形成调节器槽;所述调节器包括旋转盘、调节杆和调节桶,所述旋转盘垂直固定设置于调节杆顶端,所述旋转盘形状、大小与调节器槽相适应,所述调节桶垂直固定设置于调节杆底端,所述调节桶内设有调节桶内螺纹,所述调节器通过旋转盘卡入调节器槽实现与连接块活动连接;所述柱脚螺杆设置于柱脚顶端,所述柱脚螺杆和柱脚垂直固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柱脚螺杆顶端设有柱脚螺杆外螺纹,所述柱脚螺杆通过柱脚螺杆外螺纹配合调节桶内螺纹实现与调节器螺纹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气泡仪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水平气泡仪通过紧固件固定设置于釜身外侧壁;

所述搅拌工装包括搅拌轴、上搅拌板、下搅拌块,所述搅拌轴呈圆杆状结构,所述上搅拌板数量为四块,每块所述上搅拌板呈直角梯形板状结构,每块所述上搅拌板周向设置于搅拌轴上段,每块所述上搅拌板垂直设置于搅拌轴侧壁,呈一体式结构,所述上搅拌板外侧贯穿设有上搅拌板孔;所述下脚拌块数量为四块,每块所述下脚拌块侧面呈凹圆弧状,每块所述下搅拌块周向设置于搅拌轴下端,每块所述下搅拌块一侧壁垂直设置于搅拌轴侧壁;

所述清洁装置包括进水管、进水干管、喷头、清洁支架、清洁杆、清洁毛刷、清洁杆活动铰链、复位弹簧、电动绞盘、绞绳,所述进水管贯穿设置于釜身顶端,所述进水干管呈圆环状结构,所述进水干管设置于釜身内部顶端,所述进水管底端连通进水干管,所述喷头周向设置于进水干管底侧,每个所述喷头与进水干管垂直贯通连接,所述清洁支架设置于搅拌轴中端,所述清洁支架一端与搅拌轴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清洁毛刷胶粘设置于清洁杆一侧壁,所述清洁杆一端与清洁支架一端通过清洁杆活动铰链实现活动连接,所述清洁杆一侧与清洁支架一侧通过复位弹簧连接;所述电动绞盘设置于所述搅拌轴顶端一侧,所述电动绞盘与所述搅拌轴固定连接,所述绞绳一端缠绕于电动绞盘上,所述绞绳另一侧竖直穿过清洁支架与清洁杆底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座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支座周向设置于釜身外侧壁。

进一步的,每块所述支座侧板形状呈三角形结构。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调节桶外形呈正六边形柱状结构。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柱脚底端设有垫脚,所述每块垫脚呈长方形板状结构,每个所述柱脚与每个所述垫脚垂直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柱脚通过紧固件穿过垫脚与地面实现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气泡仪分别设置于釜身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釜身顶面设有吊环,所述吊环数量两个,每个所述吊环分别垂直固定设置于釜身顶面两侧。

进一步的,每块所述上搅拌板侧边呈圆弧状结构。

进一步的,每块所述上搅拌板底边斜向设置角度α=120°。

进一步的,每块所述上搅拌板上的上搅拌板孔数量为八个,所述上搅拌板孔分三列均匀间隔设置于每块上搅拌板上。

进一步的,每块所述下搅拌块的顶边斜向设置角度β=120°

进一步的,所述上搅拌板与下搅拌块沿搅拌轴交错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喷头的数量为十个。

进一步的,所述贯通连接为通过水管配件进行螺纹连接、热熔焊接或电焊焊接形式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为膨胀螺丝、螺栓、螺母、螺钉、自攻螺钉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安装时,吊车通过吊环将釜身吊入目标安装区域,将连接块置于支座底面,使用螺栓贯穿支座底板孔、连接块孔将支座与连接块固定连接,将柱脚置于每个调节器下方,柱脚通过柱脚螺栓外螺纹配合调节桶内螺纹实现与调节器固定连接,安装好釜身周围的四个柱脚,观察釜身两侧水平气泡仪,安装工人使用管子钳扳动调节桶,使调节桶旋转,带动调节杆、旋转盘在调节器槽内转动,调节柱脚螺栓在调节桶的伸入量,使一侧的支座上升或下降。观察每一侧的水平气泡仪,反复多次扳动每个调节桶,调节每个柱脚高度,使每个水平气泡仪内的气泡均处于中心位置,完成釜身安装找平工作,传动电机处于竖直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原料通过进料口输送到釜身内,启动传动电机,本搅拌装置沿搅拌轴轴线方向逆时针旋转;上层涂料经上搅拌板旋转搅拌,部分涂料经上搅拌板孔析出,下层涂料经搅拌块斜面搅拌作用与上层搅拌板的涂料混合、交换,达到反应釜内上下层涂料完全混合的效果,当搅拌结束后,打开出料口排出混合料。

当需要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清洗时,将进水管接通二甲苯或其他油漆稀释剂溶液,溶液通过进水管进入进水干管,通过各喷头的喷洒作用,低转速启动传动电机,溶液喷撒布满釜身内壁及搅拌轴上,接着启动电动绞盘,电动绞盘将绞绳伸长,清洁杆通过自身重力作用及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向釜身侧壁贴紧,清洁杆毛刷贴合于釜身侧壁,搅拌轴带动清洁支架与清洁杆转动,清洁杆毛刷刷除釜身侧壁残余的涂料;喷洒至搅拌轴及上搅拌板、下搅拌块上的溶液,经传动电机的旋转离心作用,吸附残存涂料并向下析出,最终溶液经出料口排出;当清洗结束时,启动电动绞盘,绞绳向上收紧,清洁杆向上收起直至贴合于清洁支架下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釜身内加设清洁装置,避免多次使用反应釜时造成原料混染,通过油漆稀释溶液均匀喷洒与釜身内壁、搅拌装置上,可同时清洗釜身及搅拌装置,清洁效率高,清洁程度高。

(2)本实用新型清洁装置采用可折叠形式,满足清洁功能的同时,避免清洁装置对搅拌功能的影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釜身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柱脚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块、调节器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搅拌工装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上搅拌板处局部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下搅拌块处局部正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釜身1、传动电机支架2、传动电机3、人孔4、进料口5、出料口6、支座7、支座底板7-1、支座底板孔7-11、支座侧板7-2、连接块8、连接块孔8-1、连接块内螺纹8-11、调节器槽8-2、调节器9、旋转盘9-1、调节杆9-2、调节桶9-3、调节桶内螺纹9-31、柱脚10、柱脚螺杆11、柱脚螺杆外螺纹11-1、水平气泡仪12、垫脚13、吊环14、搅拌轴15、上搅拌板16、上搅拌板孔16-1、下搅拌块17、进水管18、进水干管19、喷头20、清洁支架21、清洁杆22、清洁毛刷23、清洁杆活动铰链24、复位弹簧25、电动绞盘26、绞绳27、反应釜壳体28、搅拌工装29、清洁装置3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所提及的固定连接,固定设置、固定结构均为焊接、胶粘、绑扎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公知技术。

结合附图可见,一种绿色环保型水性涂料专用全密封调漆反应釜,包括反应釜壳体28、搅拌工装29、清洁装置30;所述反应釜壳体28包括釜身1、传动电机支架2、传动电机3、人孔4、进料口5、出料口6、支座7、连接块8、调节器9、柱脚10、柱脚螺杆11、水平气泡仪12,所述釜身1呈圆筒状形状,为中空结构,所述传动电机支架2设置于釜身1顶端,与釜身1垂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电机3通过传动电机支架2固定设置于釜身1顶端;所述人孔4设置于釜身1顶端一侧;所述进料口5设置于釜身1顶端一侧,所述出料口6设置于釜身1底端;所述支座7包括支座底板7-1和支座侧板7-2,所述支座侧板7-2垂直固定设置于支座底板7-1两侧,所述支座7周向垂直设置于釜身1外侧壁,所述支座底板7-1四角设有支座底板孔7-11;所述连接块8呈长方体结构,所述连接块8设置于每个所述支座7底端,所述连接块8顶面四角设有连接块孔8-1,每个所述连接块孔8-1内设有连接块内螺纹8-11,所述支座7通过紧固件贯穿支座底板孔7-11、连接块孔8-1实现与连接块螺纹8-1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8底面中心呈圆形凹槽状,形成调节器槽8-2;所述调节器9包括旋转盘9-1、调节杆9-2和调节桶9-3,所述旋转盘9-1垂直固定设置于调节杆9-2顶端,所述旋转盘9-1形状、大小与调节器槽8-2相适应,所述调节桶9-3垂直固定设置于调节杆9-2底端,所述调节桶9-3内设有调节桶内螺纹9-31,所述调节器9通过旋转盘8-2卡入调节器槽8-2实现与连接块8活动连接;所述柱脚螺杆11设置于柱脚10顶端,所述柱脚螺杆11和柱脚10垂直固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柱脚螺杆11顶端设有柱脚螺杆外螺纹11-1,所述柱脚螺杆11通过柱脚螺杆外螺纹11-1配合调节桶内螺纹9-31实现与调节器9螺纹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气泡仪12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水平气泡仪12通过紧固件固定设置于釜身1外侧壁;

所述搅拌工装29包括搅拌轴15、上搅拌板16、下搅拌块17,所述搅拌轴15呈圆杆状结构,所述上搅拌板16数量为四块,每块所述上搅拌板16呈直角梯形板状结构,每块所述上搅拌板16周向设置于搅拌轴15上段,每块所述上搅拌板16垂直设置于搅拌轴15侧壁,呈一体式结构,所述上搅拌板16外侧贯穿设有上搅拌板孔16-1;所述下脚拌块3数量为四块,每块所述下脚拌块3侧面呈凹圆弧状,每块所述下搅拌块17周向设置于搅拌轴15下端,每块所述下搅拌块17一侧壁垂直设置于搅拌轴15侧壁;

所述清洁装置30包括进水管18、进水干管19、喷头20、清洁支架21、清洁杆22、清洁毛刷23、清洁杆活动铰链24、复位弹簧25、电动绞盘26、绞绳27,所述进水管18贯穿设置于釜身1顶端,所述进水干管19呈圆环状结构,所述进水干管19设置于釜身1内部顶端,所述进水管18底端连通进水干管19,所述喷头20周向设置于进水干管19底侧,每个所述喷头20与进水干管19垂直贯通连接,所述清洁支架设21置于搅拌轴15中端,所述清洁支架21一端与搅拌轴15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清洁毛刷23胶粘设置于清洁杆22一侧壁,所述清洁杆22一端与清洁支架21一端通过清洁杆活动铰链24实现活动连接,所述清洁杆22一侧与清洁支架21一侧通过复位弹簧25连接;所述电动绞盘26设置于所述搅拌轴15顶端一侧,所述电动绞盘26与所述搅拌轴15固定连接,所述绞绳27一端缠绕于电动绞盘26上,所述绞绳27另一侧竖直穿过清洁支架21与清洁杆22底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座7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支座7周向设置于釜身1外侧壁。

进一步的,每块所述支座侧板7-2形状呈三角形结构。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调节桶9-3外形呈正六边形柱状结构。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柱脚10底端设有垫脚13,所述每块垫脚13呈长方形板状结构,每个所述柱脚10与每个所述垫脚13垂直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柱脚10通过紧固件穿过垫脚13与地面实现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气泡仪12分别设置于釜身1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釜身1顶面设有吊环14,所述吊环14数量两个,每个所述吊环14分别垂直固定设置于釜身1顶面两侧。

进一步的,每块所述上搅拌板16侧边呈圆弧状结构。

进一步的,每块所述上搅拌板16底边斜向设置角度α=120°。

进一步的,每块所述上搅拌板16上的上搅拌板孔16-1数量为八个,所述上搅拌板孔16-1分三列均匀间隔设置于每块上搅拌板16上。

进一步的,每块所述下搅拌块17的顶边斜向设置角度β=120°

进一步的,所述上搅拌板16与下搅拌块17沿搅拌轴15交错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喷头20的数量为十个。

进一步的,所述贯通连接为通过水管配件进行螺纹连接、热熔焊接或电焊焊接形式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为膨胀螺丝、螺栓、螺母、螺钉、自攻螺钉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安装时,吊车通过吊环14将釜身1吊入目标安装区域,将连接块8置于支座7底面,使用螺栓贯穿支座底板孔7-11、连接块孔8-1将支座7与连接块8固定连接,将柱脚10置于每个调节器9下方,柱脚10通过柱脚螺栓外螺纹11-1配合调节桶内螺纹9-31实现与调节器9固定连接,安装好釜身1周围的四个柱脚10,观察釜身1两侧水平气泡仪12,安装工人使用管子钳扳动调节桶9-3,使调节桶9-3旋转,带动调节杆9-2、旋转盘9-1在调节器槽8-2内转动,调节柱脚螺栓11在调节桶9-3的伸入量,使一侧的支座7上升或下降。观察每一侧的水平气泡仪12,反复多次扳动每个调节桶9-3,调节每个柱脚10高度,使每个水平气泡仪12内的气泡均处于中心位置,完成釜身1安装找平工作,传动电机3处于竖直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原料通过进料口5输送到釜身内,启动传动电机3,本搅拌装置沿搅拌轴15轴线方向逆时针旋转;上层涂料经上搅拌板16旋转搅拌,部分涂料经上搅拌板孔16-1析出,下层涂料经搅拌块3斜面搅拌作用与上层搅拌板2的涂料混合、交换,达到反应釜内上下层涂料完全混合的效果,当搅拌结束后,打开出料口6排出混合料。

当需要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清洗时,将进水管18接通二甲苯或其他油漆稀释剂溶液,溶液通过进水管18进入进水干管19,通过各喷头20的喷洒作用,低转速启动传动电机3,溶液喷撒布满釜身1内壁及搅拌轴15上,接着启动电动绞盘26,电动绞盘26将绞绳27伸长,清洁杆22通过自身重力作用及复位弹簧25的弹力作用向釜身1侧壁贴紧,清洁杆毛刷23贴合于釜身1侧壁,搅拌轴15带动清洁支架21与清洁杆22转动,清洁杆毛刷23刷除釜身1侧壁残余的涂料;喷洒至搅拌轴15及上搅拌板16、下搅拌块17上的溶液,经传动电机3的旋转离心作用,吸附残存涂料并向下析出,最终溶液经出料口6排出;当清洗结束时,启动电动绞盘26,绞绳27向上收紧,清洁杆22向上收起直至贴合于清洁支架21下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釜身内加设清洁装置,避免多次使用反应釜时造成原料混染,通过油漆稀释溶液均匀喷洒与釜身内壁、搅拌装置上,可同时清洗釜身及搅拌装置,清洁效率高,清洁程度高。

(2)本实用新型清洁装置采用可折叠形式,满足清洁功能的同时,避免清洁装置对搅拌功能的影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