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瓷加工用原料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2631发布日期:2019-09-20 22:13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青瓷加工用原料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青瓷加工设施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青瓷加工用原料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青瓷是在坯体上施以青釉,在还原焰中烧制而成,是中国著名传统瓷器的一种,青瓷色调的形成,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铁,在还原焰气氛中焙烧所致,但有些青瓷因含铁不纯,还原气氛不充足,色调便呈现黄色或黄褐色,青瓷的制作工艺生产流程主要包括采土、练泥、成型、修坯、晒坯、装饰、素烧、施釉、烧窑,其中在练泥过程中,采来的瓷土需要经过水碓舂细、淘洗等过程将杂质清除,在以前上述过程多采用人工或传统工具进行,效率低,费时费力,并且有可能杂质清除不彻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青瓷加工用原料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青瓷加工用原料过滤装置,包括外壳、筛子、搅拌过滤箱,所述外壳一侧设置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包括按键、接电插座,所述外壳远离所述操作面板一侧设置有取料门,所述外壳上方设置有进料管,所述外壳内部上方设置有所述筛子,所述筛子顶部设置有吊绳,所述筛子靠近所述操作面板一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方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下方设置有偏心轮,所述偏心轮下方靠近所述操作面板一侧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下方设置有震荡电机,所述震荡电机下方设置有固定板,所述筛子底部设置有筛网,所述筛网下方设置有集料斗,所述集料斗靠近所述取料门一侧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下方设置有所述搅拌过滤箱,所述搅拌过滤箱内部上方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下方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下方设置有砂芯滤网,所述筛子下方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电动阀,所述排水管远离所述取料门一侧设置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远离所述排水管一端设置有真空泵,所述搅拌过滤箱靠近所述操作面板一侧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内部下方设置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上方设置有抽水管,所述传动轴与所述震荡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偏心轮与所述传动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偏心轮焊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连接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筛子通过转动连接,所述筛子与所述吊绳通过挂钩连接,所述筛网与所述筛子焊接,所述吊绳与所述外壳通过挂钩连接,所述搅拌杆与所述搅拌过滤箱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取料门与所述外壳通过合页连接,所述排水管与所述搅拌过滤箱插接,所述电动阀与所述排水管插接,所述抽气管与所述排水管插接,所述排水管与所述外壳插接,所述抽气管与所述真空泵插接,所述真空泵与所述外壳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抽水管与所述水箱插接,所述抽水管与所述搅拌过滤箱插接,所述接电插座与所述按键通过导线连接,所述震荡电机、所述搅拌电机、所述电动阀、所述真空泵、所述抽水泵分别与所述按键通过导线连接。

上述结构中,通过所述接电插座接通外部电源,将原料瓷土通过所述进料管进行投料,原料瓷土落进所述筛子内,通过所述按键启动所述震荡电机,带动所述传动轴转动,所述传动轴带动所述偏心轮,所述偏心轮带动所述连接轴,进而带动所述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带动所述筛子震荡,所述筛子里面的原料瓷土在震荡作用下经所述筛网进行第一次过滤,将较大的原料瓷土块筛掉,较细的原料瓷土经所述集料斗落入所述搅拌过滤箱,所述抽水泵启动将所述水箱内的水抽进所述搅拌过滤箱内,所述搅拌电机启动搅拌,比较细的原料瓷土会随着水通过所述过滤网流下去,经水中搅拌后颗粒大小依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较大颗粒原料瓷土被留下,然后所述真空泵启动,所述电动阀打开,在负压下,水通过所述砂芯滤网流下去,经所述排水管排走,打开所述取料门,取出经过过滤后的较细的原料瓷土进行下一步处理。

为了进一步提高过滤效率及效果,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外壳焊接,所述震荡电机与所述固定板通过螺钉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过滤效率及效果,所述搅拌过滤箱与所述外壳焊接,所述集料斗与所述搅拌过滤箱焊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过滤效率及效果,所述进料管与所述外壳焊接,所述搅拌电机与所述搅拌过滤箱通过螺钉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过滤效率及效果,所述水箱与所述外壳焊接,所述抽水泵与所述水箱通过螺钉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过滤效率及效果,所述过滤网、所述砂芯滤网分别与所述搅拌过滤箱通过卡扣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过滤效率及效果,所述操作面板与所述外壳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按键、所述接电插座分别镶嵌在所述操作面板上。

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筛子、过滤网可以将较大颗粒及在水中经搅拌后颗粒也无明显变小的原料瓷土筛除,保证经过过滤后的原料瓷土颗粒细致均匀,设置偏心轮、连接轴、连接杆进行配合,可以使得筛子能够稳定的进行震荡往复运动,提高筛子的过滤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青瓷加工用原料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青瓷加工用原料过滤装置的局部零件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青瓷加工用原料过滤装置的操作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外壳;2、固定板;3、震荡电机;4、传动轴;5、偏心轮;6、连接轴;7、连接杆;8、吊绳;9、进料管;10、筛子;11、筛网;12、集料斗;13、搅拌电机;14、搅拌过滤箱;15、搅拌杆;16、过滤网;17、取料门;18、砂芯滤网;19、电动阀;20、排水管;21、抽气管;22、真空泵;23、操作面板;24、抽水泵;25、抽水管;26、水箱;27、按键;28、接电插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青瓷加工用原料过滤装置,包括外壳1、筛子10、搅拌过滤箱14,外壳1一侧设置有操作面板23,操作面板23包括按键27、接电插座28,接电插座28起连接外部电源的作用,外壳1远离操作面板23一侧设置有取料门17,外壳1上方设置有进料管9,进料管9起进料的作用,外壳1内部上方设置有筛子10,筛子10起筛分原料瓷土的作用,筛子10顶部设置有吊绳8,筛子10靠近操作面板23一侧设置有连接杆7,连接杆7起连接的作用,连接杆7下方设置有连接轴6,连接轴6起连接及传动的作用,连接轴6下方设置有偏心轮5,偏心轮5起传动让筛子10震荡的作用,偏心轮5下方靠近操作面板23一侧设置有传动轴4,传动轴4起传动的作用,传动轴4下方设置有震荡电机3,震荡电机3下方设置有固定板2,固定板2起固定支撑的作用,筛子10底部设置有筛网11,筛网11下方设置有集料斗12,集料斗12起收集从筛子10掉落的原料瓷土的作用,集料斗12靠近取料门17一侧设置有搅拌电机13,搅拌电机13起为搅拌提供动力的作用,搅拌电机13下方设置有搅拌过滤箱14,搅拌过滤箱14内部上方设置有搅拌杆15,搅拌杆15起搅拌的作用,搅拌杆15下方设置有过滤网16,过滤网16起过滤在水中经搅拌颗粒未能变小的原料瓷土的作用,过滤网16下方设置有砂芯滤网18,砂芯滤网18起滤除水的作用,筛子10下方设置有排水管20,排水管20起排水的作用,排水管20上设置有电动阀19,电动阀19起打开和关闭的作用,排水管20远离取料门17一侧设置有抽气管21,抽气管21远离排水管20一端设置有真空泵22,真空泵22起抽气产生负压的作用,搅拌过滤箱14靠近操作面板23一侧设置有水箱26,水箱26起储水的作用,水箱26内部下方设置有抽水泵24,抽水泵24起抽水的作用,抽水泵24上方设置有抽水管25,传动轴4与震荡电机3通过联轴器连接,偏心轮5与传动轴4通过轴承连接,连接轴6与偏心轮5焊接,连接杆7与连接轴6通过轴承连接,连接杆7与筛子10通过转动连接,筛子10与吊绳8通过挂钩连接,筛网11与筛子10焊接,吊绳8与外壳1通过挂钩连接,搅拌杆15与搅拌过滤箱14通过联轴器连接,取料门17与外壳1通过合页连接,排水管20与搅拌过滤箱14插接,电动阀19与排水管20插接,抽气管21与排水管20插接,排水管20与外壳1插接,抽气管21与真空泵22插接,真空泵22与外壳1通过螺钉连接,抽水管25与水箱26插接,抽水管25与搅拌过滤箱14插接,接电插座28与按键27通过导线连接,震荡电机3、搅拌电机13、电动阀19、真空泵22、抽水泵24分别与按键27通过导线连接。

上述结构中,通过接电插座28接通外部电源,将原料瓷土通过进料管9进行投料,原料瓷土落进筛子10内,通过按键27启动震荡电机3,带动传动轴4转动,传动轴4带动偏心轮5,偏心轮5带动连接轴6,进而带动连接杆7,连接杆7带动筛子10震荡,筛子10里面的原料瓷土在震荡作用下经筛网11进行第一次过滤,将较大的原料瓷土块筛掉,较细的原料瓷土经集料斗12落入搅拌过滤箱14,抽水泵24启动将水箱26内的水抽进搅拌过滤箱14内,搅拌电机13启动搅拌,比较细的原料瓷土会随着水通过过滤网16流下去,经水中搅拌后颗粒大小依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较大颗粒原料瓷土被留下,然后真空泵22启动,电动阀19打开,在负压下,水通过砂芯滤网18流下去,经排水管20排走,打开取料门17,取出经过过滤后的较细的原料瓷土进行下一步处理。

为了进一步提高过滤效率及效果,固定板2与外壳1焊接,震荡电机3与固定板2通过螺钉连接,搅拌过滤箱14与外壳1焊接,集料斗12与搅拌过滤箱14焊接,进料管9与外壳1焊接,搅拌电机13与搅拌过滤箱14通过螺钉连接,水箱26与外壳1焊接,抽水泵24与水箱26通过螺钉连接,过滤网16、砂芯滤网18分别与搅拌过滤箱14通过卡扣连接,操作面板23与外壳1通过螺钉连接,按键27、接电插座28分别镶嵌在操作面板23上。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