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节油减排矿物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408347发布日期:2019-12-13 23:47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发动机节油减排矿物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机动车燃油中含有较大的分子团,使其不能彻底燃烧,致其尾气中含有大量可燃性有害气体,主要是一氧化碳co、氮氧化合物nox和碳氢化合物hc。在当前城市机动车数量持续增长的状态下,机动车尾气中的这些有害成分已经成为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减少机动车尾气中的这些有害气体的排放是提高城市空气质量的关键。目前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加入燃油添加剂,另一种是在燃油油管回路中加入催化器。

当前的燃油添加剂都是直接添加到燃油里。和燃油直接混合发生作用。或者通过对油路改造,通过对燃油进行磁化,激活燃烧物质活性,从而提高燃烧效率。这些措施对燃烧效率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是会因为车辆发动机性能的区别、油品的区别,产生较大差异,甚至还会出现油路不畅、排气管受损严重等问题。

目前市场上也存在部分外置式催化器,安装在发动机燃油油管回路中,其结构普遍采用将催化剂颗粒装入到一个空壳体内部进行使用,这种催化器虽然具备一定的促燃减排效果,但是其促燃效果偏低,一般只能提高5-10%,同时稳定性差,衰退速度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节油减排矿物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相对于传统的燃油添加剂和燃油催化器,本发明能提高燃油燃烧效率20-30%,提高发动机动力输出,尾气排放降低40-60%,持续稳定性强,运行寿命更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发动机节油减排矿物催化材料,它由如下原料按质量份数配比组成:天然橡胶60-80份;电气石20-40份;空心玻璃微珠10-20份;催化剂5-10份;远红外陶瓷粉15-30份;负离子粉10-20份;竹炭粉:10-15份;阻燃剂8-12份;环烷油:18-25份;促进剂2-5份;抗氧剂3-6份;硫磺3-5份;石蜡6-9份。

在上述催化材料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

所述阻燃剂为:氢氧化铝、三氧化二锑、十溴二苯乙烷。

所述催化剂按质量份数配比为:方解石3-5份、锗石2-4份、麦饭石4-6份、灵璧石1-3份、贵阳石2-5份。

所述空心玻璃微珠的粒径为150-180微米。

针对上述汽车发动机节油减排矿物催化材料,提供一种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原料密炼:把天然橡胶、空心玻璃微珠、阻燃剂、环烷油,抗氧剂,促进剂,硫磺,石蜡先放入密炼机搅拌20-40分钟;然后加入催化剂、远红外陶瓷粉搅拌10-30分钟,再加入负离子粉、竹炭粉搅拌10-20分钟后形成初料;

压片加工:将所述初料放入滚轮机中进行压片加工,加工完毕后形成片料,将片料通过输送带送入水池降至室温;

成型加工:将降温后的片料进入硫化成型机进行成型加工,控制温度在230-270℃,维持10-20分钟后脱模成型。

在上述制备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

出料经压片加工后,再次投入到密炼机中搅拌30-40分钟后再进行压片加工。

成型加工中温度为250℃。

成型加工后的形状为圆柱体、u型结构、v型结构、筛网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产品具在空气对流、受热、受压或者受到其它能量激发时都会产生电荷(自由电子),释放出大量的负离子产生高频振荡和辐射(3-20微米)远红外线,具有特别波段的电磁波功能。产品可以放置于油管外、进气管道、空气滤清器,末端尾气管外侧固定,通过产生远红外线穿透管壁,提高内部氧分子的活性、打碎汽柴油大分子团簇成为小分子团,更易充分燃烧,从而提高燃烧效率提升动力,减少燃油消耗,并且能够大幅度降低尾气排放。且其本身放射性对人体无害。

2、相对于传统的催化器产品,本产品将电气石;远红外陶瓷粉、负离子粉、阻燃剂、加入到天然橡胶中,同时掺入环烷油:促进剂、抗氧剂、硫磺、石蜡成功制备出了一体成型式的催化材料,相对于传统的颗粒填充入壳体的催化器,本发明的催化材料在相同温度下,激发的电荷量、负离子震荡、远红外线量均远远高于传统的催化器,因此其促燃减排效果更高。

3、本发明的催化器材料中同时加入了空心玻璃微珠和竹炭粉,二者相结合,使得蜂窝状的竹炭粉附着在空心玻璃微珠上,使得产生的电荷量能集中在空心玻璃微珠球面上进行集中辐射,在催化材料内部形成均匀的小太阳式电荷辐射,因此能极大的促进电荷产生量和负离子及远红外线的放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汽车发动机节油减排矿物催化材料,它由如下原料按质量份数配比组成:天然橡胶60;电气石20份;空心玻璃微珠10份;催化剂5份;远红外陶瓷粉15份;负离子粉10份;竹炭粉10份;阻燃剂8份;环烷油18份;促进剂2份;抗氧剂3份;硫磺3份;石蜡6份。

所述阻燃剂按质量份数配比为:氢氧化铝3份、三氧化二锑8份、十溴二苯乙烷5份。

针对上述汽车发动机节油减排矿物催化材料,提供一种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原料密炼:把天然橡胶、空心玻璃微珠、阻燃剂、环烷油,抗氧剂,促进剂,硫磺,石蜡先放入密炼机搅拌20分钟;然后加入催化剂、远红外陶瓷粉搅拌10分钟,再加入负离子粉、竹炭粉搅拌10分钟后形成初料;

压片加工:将所述初料放入滚轮机中进行压片加工,加工完毕后形成片料,将片料通过输送带送入水池降至室温;

成型加工:将降温后的片料进入硫化成型机进行成型加工,控制温度在230℃,维持20分钟后脱模成型。

本实施例加工的催化材料,更加适用于小排量的汽油发动机,促燃效率可以达到20-22%,尾气排放降低40-42%。

实施例2:

一种汽车发动机节油减排矿物催化材料,它由如下原料按质量份数配比组成:天然橡胶80份;电气石40份;空心玻璃微珠20份;催化剂10份;远红外陶瓷粉30份;负离子粉20份;竹炭粉:15份;阻燃剂12份;环烷油:25份;促进剂5份;抗氧剂6份;硫磺5份;石蜡9份。

所述阻燃剂为:氢氧化铝、三氧化二锑、十溴二苯乙烷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催化剂按质量份数配比为:方解石3-5份、锗石2-4份、麦饭石4-6份、灵璧石1-3份、贵阳石2-5份。

所述空心玻璃微珠的粒径为180微米。

针对上述汽车发动机节油减排矿物催化材料,提供一种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原料密炼:把天然橡胶、空心玻璃微珠、阻燃剂、环烷油,抗氧剂,促进剂,硫磺,石蜡先放入密炼机搅拌40分钟;然后加入催化剂、远红外陶瓷粉搅拌10分钟,再加入负离子粉、竹炭粉搅拌20分钟后形成初料;

压片加工:将所述初料放入滚轮机中进行压片加工,加工完毕后形成片料,将片料通过输送带送入水池降至室温;

成型加工:将降温后的片料进入硫化成型机进行成型加工,控制温度在270℃,维持10分钟后脱模成型。

出料经压片加工后,再次投入到密炼机中搅拌30-40分钟后再进行压片加工。

成型加工后的形状为圆柱体、u型结构、v型结构、筛网状。

本实施例加工的催化材料,适用于大排量的汽油或柴油发动机,排量一般等于大于2l,促燃效率可以达到25-30%,尾气排放降低50-60%。

实施例3:

一种汽车发动机节油减排矿物催化材料,它由如下原料按质量份数配比组成:天然橡胶70份;电气石30份;空心玻璃微珠15份;催化剂7份;远红外陶瓷粉20份;负离子粉15份;竹炭粉:12份;阻燃剂10份;环烷油:22份;促进剂3份;抗氧剂4份;硫磺4份;石蜡7份。

所述阻燃剂按质量份数配比为:氢氧化铝3份、三氧化二锑8份、十溴二苯乙烷5份。

所述催化剂按质量份数配比为:方解石3-5份、锗石2-4份、麦饭石4-6份、灵璧石1-3份、贵阳石2-5份。

所述空心玻璃微珠的粒径为160微米。

针对上述汽车发动机节油减排矿物催化材料,提供一种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原料密炼:把天然橡胶、空心玻璃微珠、阻燃剂、环烷油,抗氧剂,促进剂,硫磺,石蜡先放入密炼机搅拌30分钟;然后加入催化剂、远红外陶瓷粉搅拌20分钟,再加入负离子粉、竹炭粉搅拌15分钟后形成初料;

压片加工:将所述初料放入滚轮机中进行压片加工,加工完毕后形成片料,将片料通过输送带送入水池降至室温;

成型加工:将降温后的片料进入硫化成型机进行成型加工,控制温度在250℃,维持10-20分钟后脱模成型。

在上述制备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

出料经压片加工后,再次投入到密炼机中搅拌30-40分钟后再进行压片加工。

成型加工后的形状为圆柱体、u型结构、v型结构、筛网状。

本实施例加工的催化材料,适用于汽油或柴油发动机,促燃效率可以达到23-26%,尾气排放降低48-55%。

补充说明:

负离子粉是多种元素混合合成其中稀土就占到了60%以上,电气石粉只占到20%多一点,还有复合其他矿物。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