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凝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96838发布日期:2020-02-11 13:22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物料凝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硫磺凝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回收气中硫磺蒸汽与氮气或空气接触后产生硫磺固体的物料凝华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基于日益严格的环保需要,从天然气和炼厂气中回收硫磺,减少so2排放量的硫回收及尾气处理工艺得到了长足发展。简单来说,有以cba、mcrc、clinsulf-sdp、sulfreen和clauspol等为代表的亚露点工艺,以clinsulf-do、ensulf、selectox、superclaus和modop等为代表的直接氧化工艺,以oxyclaus、sure和cope等为代表的富氧工艺以及以scot、bsrp、ltgt、resulf和rar等为代表的还原吸收工艺。另外还有以wellman-lord工艺和cansolv工艺为代表的氧化吸收工艺,由于工艺流程较为复杂,设备腐蚀较为严重,应用不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回收气中的硫磺蒸汽与氮气或空气接触后产生硫磺固体的物料凝华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物料凝华装置,用于回收气中的硫磺蒸汽与氮气或空气接触后产生硫磺固体,它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筒体以及设置在筒体上端的上封头、设置在筒体下端的下接头,筒体为多孔石墨原材料,上封头、下接头均为浸渍不透性石墨材质,筒体、上封头、下接头相互之间粘连;所述装置主体外周套装有外筒,外筒上下两端分别与装置主体之间密封连接,构成一夹层空间,所述夹层空间覆盖筒体外周;所述上封头顶部设置有硫磺蒸汽入口,外筒上设置有氮气或空气入口、氮气或空气出口;所述下接头下方连接有管道。

使用时,氮气或空气由氮气或空气入口进入充满夹层空间,并由氮气或空气出口流出,循环流动;因筒体为多孔石墨原材料,夹层空间内的氮气或空气在压力作用下,渗透过筒体进入装置主体内腔;硫磺蒸汽由硫磺蒸汽入口进入装置主体内腔,与氮气或空气接触,在常温、常压实现凝华成硫磺固体,并在其自重下下落并最终落入管道内;采用在此过程成,夹层空间内的氮气或空气起到了两个作用,一方面,其透过筒体渗透入装置主体内,均匀分布氮气或空气,使其与硫磺蒸汽充分接触,同时避免其对硫磺蒸汽进行冲击,影响其凝华;另一方面,因为,硫磺蒸汽凝华必然放热,温度过高则必然影响硫磺蒸汽的凝华过程,通过筒体与夹层空间内的氮气或空气热交换,从而达到控制装置主体内腔温度的目的。优选,筒体在加工制作前需做渗漏试验,上端面及下端面采用钢法兰压紧,利用洁净的自来水,不加压,水自流即可使用;且整体采用石墨材质,耐腐蚀,且换热能力腔。

所述上封头与筒体、筒体与下接头之间分别通过台阶面接触配合,且设置有密封圈;避免硫磺蒸汽渗漏。

所述密封圈为三元乙丙橡胶o型圈密封;密封效果好,耐腐蚀。

所述外筒为钢筒。

所述管道为玻璃管道;供试验者便于观察内部情况。

本发明优点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用于固体硫磺加热后产生的硫磺蒸汽与氮气或空气接触后产生硫磺固体,且便于观察。

附图说明

图1是物料凝华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装置主体1筒体1-1上封头1-2下接头1-3外筒2夹层空间3硫磺蒸汽入口4氮气或空气入口5氮气或空气出口6管道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物料凝华装置,用于回收气中的硫磺蒸汽与氮气或空气接触后产生硫磺固体,它包括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包括筒体1-1以及设置在筒体1-1上端的上封头1-2、设置在筒体1-1下端的下接头1-3,筒体1-1为多孔石墨原材料,上封头1-2、下接头1-3均为浸渍不透性石墨材质,筒体1-1、上封头1-2、下接头1-3相互之间粘连;所述装置主体1外周套装有外筒2,外筒2上下两端分别与装置主体1之间密封连接,构成一夹层空间3,所述夹层空间3覆盖筒体1-1外周;所述上封头1-2顶部设置有硫磺蒸汽入口4,外筒2上设置有氮气或空气入口5、氮气或空气出口6;所述下接头1-3下方连接有管道7;所述上封头1-2与筒体1-1、筒体1-1与下接头1-3之间分别通过台阶面接触配合,且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为三元乙丙橡胶o型圈密封;所述外筒2为钢筒;所述管道7为玻璃管道。

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