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54605发布日期:2020-04-10 23:15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热能与动力以及电化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装置。



背景技术:

如果能够发明一种装置使气体分离出电子和非电子带电粒子,利用电能使非电子带电粒子穿越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且使电子与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反应还原为所述气体,这样就可以实现对所述气体的压缩,再对被压缩的气体加热且使其再次分离成电子和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且再次使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穿越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与电子反应还原成所述气体,这样就可以将热能转换为电能。不仅如此,如果能够发明一种装置使高压气体分离出电子和非电子带电粒子,使非电子带电粒子穿越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且使电子与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反应还原为所述气体,这样就可以将压力能转换为电能。为此,需要发明一种新型动力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方案1:一种动力装置,包括电化学区域a、区域b和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所述电化学区域a经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与所述区域b具有非电子导通电学关系,所述电化学区域a包括电学连接区a,所述区域b包括电学连接区b,所述电化学区域a与高压气体导入通道连通设置,所述区域b与低压气体导出通道连通设置。

方案2:一种动力装置,包括电化学区域a、电化学区域b和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所述电化学区域a经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与所述电化学区域b具有非电子导通电学关系,所述电化学区域a包括电学连接区a,所述电化学区域b包括电学连接区b,所述电化学区域a与高压气体导入通道连通设置,所述电化学区域b与低压气体导出通道连通设置。

方案3:一种动力装置,包括电化学区域a、电化学区域b和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所述电化学区域a经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与所述电化学区域b具有非电子导通电学关系,所述电化学区域a包括电学连接区a,所述电化学区域b包括电学连接区b,所述电化学区域a与热交换通道a连通设置,所述电化学区域b与热交换通道b连通设置。

方案4:在方案3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所述热交换通道a和所述热交换通道b中充入气体,对所述热交换通道a和所述热交换通道b交替加热且交替冷却,所述电学连接区a和所述电学连接区b与交流和/或交变电流相对应设置。

方案5:一种动力装置,包括电化学区域a、电化学区域b和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所述电化学区域a经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与所述电化学区域b具有非电子导通电学关系,所述电化学区域a包括电学连接区a,所述电化学区域b包括电学连接区b,所述电化学区域a与热交换通道连通设置,所述电化学区域b与气体导入导出通道连通设置。

方案6:在方案5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对所述热交换通道交替加热,所述电学连接区a和所述电学连接区b与交流和/或交变电流相对应设置。

方案7:一种动力装置,包括区域a1、电化学区域b1、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1、电化学区域a2、电化学区域b2和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2,所述区域a1经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1与所述电化学区域b1具有非电子导通电学关系,所述区域a1包括电学连接区a1,所述电化学区域b1包括电学连接区b1,所述电化学区域a2经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2与所述电化学区域b2具有非电子导通电学关系,所述电化学区域a2包括电学连接区a2,所述电化学区域b2包括电学连接区b2,所述区域a1和所述电化学区域a2经工质通道连通设置,在所述工质通道上设置加热器和/或燃烧室,所述电学连接区a1和所述电学连接区b1与所述电学连接区a2和所述电学连接区b2电学连通设置。

方案8:一种动力装置,包括区域a1、电化学区域b1、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1、电化学区域a2、区域b2和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2,所述区域a1经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1与所述电化学区域b1具有非电子导通电学关系,所述区域a1包括电学连接区a1,所述电化学区域b1包括电学连接区b1,所述电化学区域a2经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2与所述区域b2具有非电子导通电学关系,所述电化学区域a2包括电学连接区a2,所述区域b2包括电学连接区b2,所述区域a1和所述电化学区域a2经工质通道连通设置,在所述工质通道上设置加热器和/或燃烧室,所述电学连接区a1和所述电学连接区b1与所述电学连接区a2和所述电学连接区b2电学连通设置。

方案9:一种动力装置,包括电化学区域a1、电化学区域b1、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1、电化学区域a2、电化学区域b2和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2,所述电化学区域a1经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1与所述电化学区域b1具有非电子导通电学关系,所述电化学区域a1包括电学连接区a1,所述电化学区域b1包括电学连接区b1,所述电化学区域a2经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2与所述电化学区域b2具有非电子导通电学关系,所述电化学区域a2包括电学连接区a2,所述电化学区域b2包括电学连接区b2,所述电化学区域a1和所述电化学区域a2经工质通道连通设置,在所述工质通道上设置加热器和/或燃烧室,所述电学连接区a1和所述电学连接区b1与所述电学连接区a2和所述电学连接区b2电学连通设置。

方案10:一种动力装置,包括电化学区域a1、电化学区域b1、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1、电化学区域a2、区域b2和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2,所述电化学区域a1经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1与所述电化学区域b1具有非电子导通电学关系,所述电化学区域a1包括电学连接区a1,所述电化学区域b1包括电学连接区b1,所述电化学区域a2经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2与所述区域b2具有非电子导通电学关系,所述电化学区域a2包括电学连接区a2,所述区域b2包括电学连接区b2,所述电化学区域a1和所述电化学区域a2经工质通道连通设置,在所述工质通道上设置加热器和/或燃烧室,所述电学连接区a1和所述电学连接区b1与所述电学连接区a2和所述电学连接区b2电学连通设置。

方案11:一种动力装置,包括区域a1、电化学区域b1、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1、电化学区域a2、电化学区域b2和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2,所述区域a1经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1与所述电化学区域b1具有非电子导通电学关系,所述区域a1包括电学连接区a1,所述电化学区域b1包括电学连接区b1,所述电化学区域a2经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2与所述电化学区域b2具有非电子导通电学关系,所述电化学区域a2包括电学连接区a2,所述电化学区域b2包括电学连接区b2,所述区域a1和所述电化学区域a2经工质通道连通设置,在所述工质通道上设置加热器和/或燃烧室,所述电化学区域b1和所述电化学区域b2经冷工质通道连通设置,在所述冷工质通道上设置排热器,所述电学连接区a1和所述电学连接区b1与所述电学连接区a2和所述电学连接区b2电学连通设置。

方案12:一种动力装置,包括区域a1、电化学区域b1、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1、电化学区域a2、区域b2和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2,所述区域a1经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1与所述电化学区域b1具有非电子导通电学关系,所述区域a1包括电学连接区a1,所述电化学区域b1包括电学连接区b1,所述电化学区域a2经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2与所述区域b2具有非电子导通电学关系,所述电化学区域a2包括电学连接区a2,所述区域b2包括电学连接区b2,所述区域a1和所述电化学区域a2经工质通道连通设置,在所述工质通道上设置加热器和/或燃烧室,所述电化学区域b1和所述区域b2经冷工质通道连通设置,在所述冷工质通道上设置排热器,所述电学连接区a1和所述电学连接区b1与所述电学连接区a2和所述电学连接区b2电学连通设置。

方案13:一种动力装置,包括电化学区域a1、电化学区域b1、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1、电化学区域a2、电化学区域b2和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2,所述电化学区域a1经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1与所述电化学区域b1具有非电子导通电学关系,所述电化学区域a1包括电学连接区a1,所述电化学区域b1包括电学连接区b1,所述电化学区域a2经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2与所述电化学区域b2具有非电子导通电学关系,所述电化学区域a2包括电学连接区a2,所述电化学区域b2包括电学连接区b2,所述电化学区域a1和所述电化学区域a2经工质通道连通设置,在所述工质通道上设置加热器和/或燃烧室,所述电化学区域b1和所述电化学区域b2经冷工质通道连通设置,在所述冷工质通道上设置排热器,所述电学连接区a1和所述电学连接区b1与所述电学连接区a2和所述电学连接区b2电学连通设置。

方案14:一种动力装置,包括电化学区域a1、电化学区域b1、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1、电化学区域a2、区域b2和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2,所述电化学区域a1经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1与所述电化学区域b1具有非电子导通电学关系,所述电化学区域a1包括电学连接区a1,所述电化学区域b1包括电学连接区b1,所述电化学区域a2经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2与所述区域b2具有非电子导通电学关系,所述电化学区域a2包括电学连接区a2,所述区域b2包括电学连接区b2,所述电化学区域a1和所述电化学区域a2经工质通道连通设置,在所述工质通道上设置加热器和/或燃烧室,所述电化学区域b1和所述区域b2经冷工质通道连通设置,在所述冷工质通道上设置排热器,所述电学连接区a1和所述电学连接区b1与所述电学连接区a2和所述电学连接区b2电学连通设置。

方案15:在方案1至14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动力装置使用的工质为单质气体;并可再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单质气体设为氢气、氦气、氧气或设为氮气。

本发明前述所有方案及其可变换的方案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设为质子交换膜、固体氧化物电解质膜或设为液体电解质。

本发明中,所谓的“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是指不传导电子但传导质子或特定离子的物质,可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设为质子交换膜、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所使用的电解质膜等。

本发明中,所谓的“具有非电子导通电学关系”是指经非电子带电粒子形成的电学导通关系,例如电容形成的导通关系,非电子带电粒子往复振荡形成的导通关系等。

本发明中,所谓的“电化学区域”是指一切可以发生电化学反应的区域,例如包括催化剂、超微结构和/或在设定温度下的区域(例如燃料电池中的电极等),再例如在设定温度下的金属区域。

本发明中,所谓的“包括催化剂、超微结构和/或在设定温度下的电化学区域”是指所述电化学区域要么包括催化剂,要么包括超微结构,要么处于设定温度下,要么所述电化学区域包括这三种条件中的两种或三种。

本发明中,所谓的“超微结构”是指在设定条件下能够引发电化学反应的微观结构。

本发明中,所谓的“区域”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设为电化学区域。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性设置。

本发明中,在某一部件名称后加所谓的“a”、“b”等字母仅是为了区分两个或几个名称相同的部件。

本发明中,应根据热能与动力以及电化学领域的公知技术,在必要的地方设置必要的部件、单元或系统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所公开的所述动力装置能够利用电化学反应实现能量的转换,且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动力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电化学区域a1、区域b3和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4,所述电化学区域a1经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4与所述区域b3具有非电子导通电学关系,所述电化学区域a1包括电学连接区a5,所述区域b3包括电学连接区b6,所述电化学区域a1与高压气体导入通道7连通设置,所述区域b3与低压气体导出通道8连通设置。

实施例2

一种动力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电化学区域a1、电化学区域b2和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4,所述电化学区域a1经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4与所述电化学区域b2具有非电子导通电学关系,所述电化学区域a1包括电学连接区a5,所述电化学区域b2包括电学连接区b6,所述电化学区域a1与高压气体导入通道7连通设置,所述电化学区域b2与低压气体导出通道8连通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1和实施例2在具体实施时,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4将容腔隔绝为两部分,所述电化学区域a1设置在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4一侧的腔体内,所述区域b3(所述电化学区域b2)设置在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4另一侧的腔体内,所述高压气体导入通道7与所述电化学区域a1所在的腔体连通设置,所述低压气体导出通道8与所述区域b3(所述电化学区域b2)所在的腔体连通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1和实施例2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可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高压气体导入通道7导入的气体设为氢气,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4设为质子交换膜,从所述高压气体导入通道7导入的氢气在所述电化学区域a1分离出电子和质子,所述质子穿越所述质子交换膜到另一侧,电子在导流到所述质子交换膜的另一侧的过程对外供电,导流到所述质子交换膜的另一侧的电子与该侧质子结合生成氢气并从所述低压气体导出通道8导出。

本发明实施例1和实施例2在具体实施时,还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对所述高压气体导入通道7内的氢气进行加热设置,并可更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对所述低压气体导出通道8所在的区域进行降温设置。

实施例3

一种动力装置,如图3所示,包括电化学区域a1、电化学区域b2和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4,所述电化学区域a1经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4与所述电化学区域b2具有非电子导通电学关系,所述电化学区域a1包括电学连接区a5,所述电化学区域b2包括电学连接区b6,所述电化学区域a1与热交换通道a9连通设置,所述电化学区域b2与热交换通道b10连通设置,在所述热交换通道a9和所述热交换通道b10中充入气体。

本发明实施例3在具体实施时,可选择性地使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4将容腔隔绝为两部分,所述电化学区域a1设置在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4一侧的腔体内,所述电化学区域b2设置在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4另一侧的腔体内,所述热交换通道a9与所述电化学区域a1所在的腔体连通设置,所述热交换通道b10与所述电化学区域b2所在的腔体连通设置。其在具体工作时,对充入所述电化学区域a1所在腔体内部的气体进行加热,对充入所述电化学区域b2所在腔体内部的气体进行冷却,所述电化学区域a1内的工质产生非电子带电粒子和电子,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经过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4到达所述电化学区域b2所在一侧,电子经过外电路也到达所述电化学区域b2所在一侧的腔体并与非电子带电粒子相结合生成所述气体;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对所述电化学区域b2所在腔体内部的气体进行加热,对所述电化学区域a1所在腔体内部的气体进行冷却,气体在所述电化学区域2一侧分解为电子和非电子带电粒子,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经过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4从所述电化学区域b2一侧到达所述电化学区域a1所在一侧,电子经过外电路也到达所述电化学区域a1所在一侧的腔体并与非电子带电粒子相结合生成所述气体;如此循环,实现能量转化过程。在电子经过外电路从一侧导出到另一侧的过程中对外供电。

本发明实施例3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电学连接区a5和所述电学连接区b6与交流和/或交变电流相对应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3在具体实施时,优选地使充入所述热交换通道a9和所述热交换通道b10内的气体相同,并可进一步优选地使充入所述热交换通道a9和所述热交换通道b10内的气体设为氢气,使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4设为质子交换膜。

实施例4

一种动力装置,如图4所示,包括电化学区域a1、电化学区域b2和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4,所述电化学区域a1经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4与所述电化学区域b2具有非电子导通电学关系,所述电化学区域a1包括电学连接区a5,所述电化学区域b2包括电学连接区b6,所述电化学区域a1与热交换通道12连通设置,所述电化学区域b2与气体导入导出通道11连通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4在具体实施时,可选择性地使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4将容腔隔绝为两部分,所述电化学区域a1设置在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4一侧的腔体内,所述电化学区域b2设置在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4另一侧的腔体内,所述热交换通道12与所述电化学区域a1所在的腔体连通设置,所述气体导入导出通道11与所述电化学区域b2所在的腔体连通设置。其在具体工作时,可选择性地经过所述热交换通道12对所述电化学区域a1所在腔体一侧的气体进行加热,所述气体在所述电化学区域a1侧的腔体内生成电子和非电子带电粒子,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经过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到达所述电化学区域b2一侧,所生成的电子经过外电路也到达所述电化学区域b2的一侧并与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结合生成气体,所生成的气体经过所述气体导入导出通道11导出;在上述工作过程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可通过所述气体导入导出通道11对所述电化学区域b2一侧导入气体,对所述电化学区域a1一侧进行降温,从所述气体导入导出通道11导入的气体在所述电化学区域b2一侧生成电子和非电子带电粒子,所生成的非电子带电粒子经过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4到达所述电化学区域a1所在一侧,所生成的电子也经过外电路到达所述电化学区域a1所在一侧;在电子经过外电路从一侧导流到另一侧的过程对外供电,如此往复循环实现能量转化的过程。

在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4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电学连接区a5和所述电学连接区b6与交流和/或交变电流相对应设置。

实施例5

一种动力装置,如图5所示,包括区域a113、电化学区域b121、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141、电化学区域a214、电化学区域b222和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242,所述区域a113经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141与所述电化学区域b121具有非电子导通电学关系,所述区域a113包括电学连接区a151,所述电化学区域b121包括电学连接区b161,所述电化学区域a214经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242与所述电化学区域b222具有非电子导通电学关系,所述电化学区域a214包括电学连接区a252,所述电化学区域b222包括电学连接区b262,所述区域a113和所述电化学区域a214经工质通道15连通设置,在所述工质通道15上设置加热器16,所述电学连接区a151和所述电学连接区b161与所述电学连接区a252和所述电学连接区b262电学连通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5还可选择性地在所述工质通道15上设置燃烧室17,或在所述工质通道15上设置加热器16和燃烧室17。

本发明实施例5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可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141设置在腔体a内并将所述腔体a隔绝为两个部分,所述区域a113设置在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141一侧的容腔内,所述电化学区域b121设置在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141另一侧的容腔内,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242设置在腔体b内并将所述腔体b隔绝为两个部分,电化学区域a214设置在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242一侧的容腔内,所述电化学区域b222设置在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242另一侧的容腔内,所述区域a113所在的容腔与所述电化学区域a214所在的容腔经工质通道15连通设置,在所述工质通道15上设置加热器16和/或燃烧室17。

本发明实施例5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的工作过程可选择性地使气体进入所述电化学区域b121所在的容腔内并产生非电子带电粒子和电子,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经过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141进入到所述区域a113所在的容腔内并与电子相结合形成气体,所形成的气体经过所述工质通道15并经过所述加热器16和/或燃烧室17的加热过程后进入所述电化学区域a214所在的空腔内,高温高压的气体在所述电化学区域a214所在的容腔生成非电子带电粒子和电子,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经过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242进入到所述电化学区域b222所在的容腔内,所生成的电子经过外电路导流到所述电化学区域b222的一侧并与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相结合形成气体,在电子经过外电路导流的过程可对外输出电力。在具体实施时,在所述电化学区域b222所产生的气体可被导入到所述电化学区域b121所在的容腔内,进而实现气体的循环利用。在具体实施时,优选地使所述气体工质设为氢气,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141和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242均设为质子交换膜。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5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电化学区域b222设为区域b223。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5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还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区域a113设为电化学区域a118。

实施例6

一种动力装置,如图6所示,包括区域a113、电化学区域b121、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141、电化学区域a214、电化学区域b222和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242,所述区域a113经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141与所述电化学区域b121具有非电子导通电学关系,所述区域a113包括电学连接区a151,所述电化学区域b121包括电学连接区b161,所述电化学区域a214经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242与所述电化学区域b222具有非电子导通电学关系,所述电化学区域a214包括电学连接区a252,所述电化学区域b222包括电学连接区b262,所述区域a113和所述电化学区域a214经工质通道15连通设置,在所述工质通道15上设置加热器16,所述电化学区域b121和所述电化学区域b222经冷工质通道151连通设置,在所述冷工质通道151上设置排热器20,所述电学连接区a151和所述电学连接区b161与所述电学连接区a252和所述电学连接区b262电学连通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6还可选择性地选择在所述工质通道15上设置燃烧室17,或在所述工质通道15上设置加热器16和燃烧室17。

本发明实施例6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可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141设置在腔体a内并将所述腔体a隔绝为两个部分,所述区域a113设置在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141一侧的容腔内,所述电化学区域b121设置在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141另一侧的容腔内,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242设置在腔体b内并将所述腔体b隔绝为两个部分,电化学区域a214设置在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242一侧的容腔内,所述电化学区域b222设置在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242另一侧的容腔内,所述区域a113所在的容腔与所述电化学区域a214所在的容腔经工质通道15连通设置,所述电化学区域b121所在的容腔与所述电化学区域b222所在的容腔经过所述冷工质通道151连通设置,在所述工质通道15上设置加热器16和/或燃烧室17,在所述冷工质通道11上设置排热器20。

本发明实施例6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的工作过程可选择性地使所述电化学区域b121所在的容腔内的气体生成非电子带电粒子和电子,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经过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141进入到所述区域a113所在的容腔内并与电子相结合形成气体,所形成的气体经过所述工质通道15并经过所述加热器16和/或燃烧室17的加热过程后进入所述电化学区域a214所在的空腔内,高温高压的气体在所述电化学区域a214所在的容腔形成非电子带电粒子和电子,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经过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242进入到所述电化学区域b222所在的容腔内,所形成的电子经过外电路导流到所述电化学区域b222的一侧并与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相结合形成气体,在电子经过外电路导流的过程可对外输出电力。在具体实施时,在所述电化学区域b222所产生的气体经过所述冷工质通道151上设置的所述排热器20的冷却后导入到所述电化学区域b121所在的容腔内,以进行下一循环过程。在具体实施时,优选地使所述气体工质设为氢气,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141和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242均设为质子交换膜。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6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电化学区域b222设为区域b223。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6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还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区域a113设为电化学区域a118。

本发明实施例1至实施例6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动力装置使用的工质为单质气体,优选地使所述单质气体设为氢气、氦气、氧气或设为氮气。当所述工质设为氢气时,可选择性地使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4设为质子交换膜;当所述工质设为氧气时,可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4设为固体氧化物电解质膜。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前述实施方案还可根据气体工质的种类,使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4设为液体电解质。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5和实施例6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包括所述电化学区域a214、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242和所述电化学区域b222的电化学单元对包括所述区域a113、所述电化学区域b121和所述非电子带电粒子传导物c141的电化学单元和负载供电。

本发明附图仅为一种示意,任何满足本申请文字记载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根据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和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推导出或联想出许多变型方案,所有这些变型方案,也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