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液体活检的微通孔过滤芯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5435发布日期:2019-11-12 22:37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液体活检的微通孔过滤芯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及医学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液体活检的微通孔过滤芯片。



背景技术:

肿瘤原发灶或继发灶上的肿瘤细胞,自发或受外界因素的作用,脱离肿瘤组织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或淋巴系统,经过血液循环到达人体别的组织或器官,形成新的肿瘤灶,这些存在于血液中的肿瘤细胞即为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对癌症的早期检测、复发监测、预后评估及个性化治疗等有着重要意义。

以循环肿瘤细胞为代表的液体活检技术已经在肿瘤筛查、预后检测和疗效评价等多方面开展应用。循环肿瘤细胞日益成为临床上液体活检标志物的研究热点,并在临床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循环肿瘤细胞在外周血中的含量极少,每10ml血液中可能只含有1个或者几个,但是同时有1亿个白细胞和500亿个红细胞。目前常用的循环肿瘤细胞富集方法主要有两大类,物理方法和免疫化学方法。由于循环肿瘤细胞在血液中含量很少,与白细胞、红细胞相差悬殊,这又给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带来极大的困难与挑战,因此循环肿瘤细胞的富集就非常重要。

现有的富集方法主要包括免疫磁分离法、梯度离心法、微流控技术以及膜滤过分离法等。但是,前两种富集方法假阳性假阴性高、敏感性差;微流控技术灵敏度较高,但成本高;而基于细胞大小的膜滤过分离技术与微流控原理类似,具有操作简单、检测成本低、敏感性高等特点,在临床应用中极具优势。

根据血液中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体积较大且不易形变的特点,可以用滤膜来过滤血液,较小的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可以通过,而较大的肿瘤细胞则被阻滞在滤膜上。目前的滤膜基本都使用8μm左右尺寸孔径的圆孔,过滤时细胞容易阻塞,通过量不高。固定滤膜的定型圈有灰尘或选择材质不合适,会产生荧光干扰。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液体活检的微通孔过滤芯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液体活检的微通孔过滤芯片,包括过滤薄膜以及用于固定所述过滤薄膜的定型框;所述过滤薄膜表面设有多个微通孔,所述微通孔的形状由第一圆弧、第一线段、第二圆弧和第二线段首尾依次相连构成。

进一步,所述第一圆弧和第二圆弧分别构成第一圆和第二圆,所述第一线段与第二线段分别为所述第一圆与第二圆的两条公切线。

进一步,所述第一圆的直径为3~6μm,所述第二圆的直径为7~10μm,所述第一圆与所述第二圆的圆心距为10~15μm。

进一步,所述过滤薄膜的厚度为10~50μm。

进一步,所述过滤薄膜粘连于所述定型框上。

进一步,所述定型框为圆形或矩形。

进一步,所述定型框采用黑色塑料材质制成。

进一步,所述过滤薄膜采用PET、PC或PI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液体活检的微通孔过滤芯片,其过滤薄膜微通孔的形状由两段圆弧与其两条公切线相连组成,由于两段圆弧的半径不相同,该微通孔的孔型能够通过多种直径的细胞,避免了细胞通过微通孔时由于孔型尺寸单一,而造成阻塞,提高了细胞的通过率,并且可以选择性滤过体积较小的血细胞而截留体积相对较大的肿瘤细胞,分离效果好,提高后续细胞检测的灵敏度和成功率;同时,该过滤芯片的定型框采用黑色的塑料材质,并且用黑色双面胶将其与过滤薄膜固定,黑色塑料和黑色双面胶有吸光性,消除了在后续的荧光染色检测工序中产生自发荧光干扰,提高了细胞检测时的准确性,并且该过滤芯片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液体活检的微通孔过滤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液体活检的微通孔过滤芯片的微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液体活检的微通孔过滤芯片的定型框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过滤薄膜;11为微通孔;111为第一圆弧;112为第一线段;113为第二圆弧;114为第二线段;2为定型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液体活检的微通孔过滤芯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液体活检的微通孔过滤芯片,包括过滤薄膜1以及用于固定过滤薄膜1的定型框2;过滤薄膜1表面设有多个微通孔11,微通孔11的形状由第一圆弧111、第一线段112、第二圆弧113和第二线段114首尾依次相连构成。该第一线段112和第二线段114可设置为弧形、直线或者曲线等线型是可以理解的。

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第一圆弧111和第二圆弧113分别构成第一圆和第二圆,第一线段112与第二线段114分别为第一圆与第二圆的两条公切线。过滤薄膜1的微通孔11的形状由两段圆弧与其两条公切线相连组成,由于两段圆弧的半径不相同,当使用该过滤芯片过滤血液样品时,该微通孔11的孔型能够通过多种直径的血细胞,避免了血细胞通过微通孔11时由于孔型尺寸单一,而造成阻塞,提高了血细胞的通过率,并且可以选择性滤过体积较小的血细胞而截留体积相对较大的肿瘤细胞,分离效果好,提高了后续细胞检测的灵敏度和成功率。

本实施例中,第一圆的直径为3~6μm,第二圆的直径为7~10μm,第一圆与第二圆的圆心距为10~15μm。根据实验需要筛选得到的细胞的直径,从而选出一种合适孔径的过滤薄膜1,以过滤多种直径且较小的血细胞,截留直径较大的肿瘤细胞。

本实施例中,过滤薄膜1的厚度为10~50μm。

本实施例中,定型框2为圆形或矩形。定性框2的形状可以根据过滤装置或过滤容器内部形状而设置,该定性框2设置为圆形、矩形等形状是可以理解的。同时,根据微通孔11的排列形状,也可以选择圆形或矩形定型框2:微通孔11呈六边形排列时,可选择矩形的定型框2;微通孔11呈矩形排列时,可选择圆形的定型框2。

本实施例中,过滤薄膜1粘连于定型框2上,定型框2采用黑色塑料材质制成。该过滤芯片的定型框2采用黑色塑料材质,并且用黑色双面胶将其与过滤薄膜1固定,黑色塑料和黑色双面胶有吸光性,消除了在后续的荧光染色检测工序中产生自发荧光干扰,提高了细胞检测时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中,过滤薄膜1采用PET、PC或PI材质制成。该过滤薄膜1由聚合物材料制成,如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或PI(Polyimide,聚酰亚胺),其成本低廉,便于批量生产。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