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省煤器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40248发布日期:2020-05-06 23:44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省煤器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环保装置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脱尘效率更高的省煤器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煤炭是我国主要的化石能源,其主要的利用方式是直接燃烧。煤燃烧所排放出的氮氧化物nox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目前燃煤电站通常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electivecatalyticreduction,以下简称scr)来降低锅炉氮氧化物的排放,该方法的核心技术是催化剂。但是,锅炉烟气中的飞灰尤其是爆米花灰,硬度较大,直径在6mm以上,在流动过程中不易被破碎成小颗粒,在进入催化剂通道时会对催化剂表面造成严重磨损甚至堵塞催化剂通道,造成催化剂使用寿命大大缩短以及脱硝效率降低等问题,同时烟气中细灰也会粘附在催化剂表面,造成催化剂中毒等问题。因此,在烟气进入脱硝装置前将烟气中的飞灰尽可能的除去,这将大大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提高脱硝装置运行的稳定性。

目前燃煤电站省煤器出口使用的常规除尘灰斗因设计与运行工况偏离较大,上部烟气回流较小,不利于飞灰因惯性等沉降,同时灰斗内部流场复杂无序,易造成二次扬灰,导致部分已收集的飞灰来不及排出再次被烟气携带走,大大降低灰斗对飞灰的预除去作用,增加对下游烟道设备如scr脱硝系统和空预器的危险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共除尘效果更好的省煤器除尘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省煤器除尘装置,该省煤器除尘装置包括:

竖直烟道;

水平烟道,该水平烟道设于所述竖直烟道的一侧且与所述竖直烟道流体连通;

集灰斗,该集灰斗设于所述竖直烟道的下方,用于收集从所述竖直烟道的上方进入的含尘烟气中的灰尘;

导流挡板,该导流挡板设置在所述竖直烟道和所述水平烟道之间的拐角处,用于在所述含尘烟气由所述竖直烟道进入所述水平烟道之前对该含尘烟气进行导流;

其中,所述导流挡板为曲折板,以使所述含尘烟气中的灰尘向所述集灰斗的中间汇聚。优选地,所述导流挡板为波浪形板、脊型板、圆弧形板或倒金字塔型板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导流挡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0°~60°。

优选地,所述竖直烟道与水平烟道之间的拐角处具有朝向所述竖直烟道内侧延伸的拐角尖端。

优选地,所述竖直烟道和水平烟道的横截面均为矩形。

优选地,所述导流挡板与所述拐角尖端相连并朝向所述竖直烟道的与所述拐角尖端相对的第一侧壁延伸至所述导流挡板延伸的水平间距为所述拐角尖端所在的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一侧壁之间间距的10%-30%。

优选地,所述导流挡板为钢板,该钢板的厚度为6mm-10mm。

优选地,所述导流挡板由多块钢板拼接而成。

优选地,所述导流挡板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导流挡板的支撑架。

优选地,所述集灰斗具有并排设置的两个灰斗单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省煤器除尘装置包括竖直烟道、水平烟道、集灰斗以及导流挡板,含尘烟气从竖直烟道上方进入,在经过导流挡板时向竖直烟道中间偏转,烟气中的飞灰在流经集灰斗上方时由于惯性和初始动能的影响,从烟气中分离出来落入灰斗中;导流板设置为曲折板,可优化烟气的流场分布,使得集灰斗上方组织起流速相对较低的流场,且烟气中的飞灰颗粒初动能方向与重力方向一致,使得烟气中的飞灰在重力和惯性力的作用下尽可能得向集灰斗的中间汇聚,尽可能多地被集灰斗分离捕集,其相对于平板来说,对烟气中的飞灰颗粒的收集率更高,除尘效果更好;

另外,由曲折板式的导流板所引起的阻力小于平板结构的导流板,有效减缓了烟气从竖直烟道拐向水平烟道时产生的涡流,由此引起的压力损失较小,风机电耗增加不多,节省了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省煤器除尘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省煤器除尘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未设置导流挡板的省煤器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倒金字塔型导流挡板的省煤器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脊型导流挡板的省煤器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波浪形导流挡板的省煤器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省煤器除尘装置在scr系统中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竖直烟道2-第二侧壁

3-导流挡板4-集灰斗

5-水平烟道6-前侧板

7-后侧板8-第一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指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部件本身轮廓的内外。

参阅图1-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省煤器除尘装置,该省煤器除尘装置包括竖直烟道1、水平烟道5、集灰斗4以及导流挡板3;

其中,水平烟道5设置在竖直烟道1的一侧,与竖直烟道1连通;集灰斗4设置在竖直烟道1的下方,与竖直烟道1同轴设置,其上部的开口相对于下部的开口更大,上部的开口与竖直烟道1连通;导流挡板3设置在竖直烟道1与水平烟道5之间的拐角处,导流挡板3为曲折板,具有使含尘烟气中的灰尘向集灰斗4中间汇聚的效果。

水平烟道5和竖直烟道1的横截面例如可以为方形,集灰斗4为四棱锥形,水平烟道5的上侧板与竖直烟道1的右侧板相连且相互垂直,下侧板与集灰斗4的一侧板相连,前侧板6和后侧板7分别与竖直烟道1的前侧板6和后侧板7对应相连且位于同一平面上。

如图7所示,省煤器出口烟道通过省煤器除尘装置与下游烟道相连通,参阅图1和图7中的箭头方向,箭头方向为烟气流动方向。从省煤器出口排出的含尘烟气从竖直烟道1上方进入,在经过导流挡板3时向竖直烟道1中间偏转,烟气中的飞灰在流经集灰斗4上方时由于惯性和初始动能的影响,从烟气中分离出来落入灰斗中;导流板设置为曲折板,可优化烟气的流场分布,使得集灰斗4上方组织起流速相对较低的流场,且烟气中的飞灰颗粒初动能方向与重力方向一致,使得烟气中的飞灰在重力和惯性力的作用下尽可能得向集灰斗4的中间汇聚,尽可能多地被集灰斗4分离捕集,其相对于平板来说,对烟气中的飞灰颗粒的收集率更高,除尘效果更好;

另外,由曲折板式的导流板所引起的阻力小于平板结构的导流板,有效减缓了烟气从竖直烟道1拐向水平烟道5时产生的涡流,由此引起的压力损失较小,风机电耗增加不多,节省了能源。

导流挡板3的具体结构可以有多种,例如图4中所示出的倒金字塔型板、图5中所示出的脊型板、图6中所示出的波浪型板,或者圆弧形板(图中未示出)等。导流挡板3结构多样,适用范围广泛,在进行尾部烟道改造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一个省煤器除尘装置对应安装一套导流挡板3例如倒金字塔型板,可以起到汇聚流经倒金字塔型导流挡板3的飞灰颗粒的作用,飞灰颗粒更易于进入集灰斗4中被收集。

导流挡板3例如可以为热压钢板,其厚度通常可选为6mm-10mm,具有一定的耐磨性能,有助于在维持导流挡板3性能的同时,提高导流挡板3的使用寿命,导流挡板3可以为一整块板,也可以由多块板例如热压钢板拼接而成。

导流档板下方具有支撑架例如三角形支撑,三角形支撑与水平烟道5的上侧板内表面焊接,或者在导流挡板3下方的水平烟道5的前侧板6或后侧板7之间搭建横梁,通过横梁支撑导流挡板3,保证导流挡板3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牢固性。

如图1-图2所示,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竖直烟道1和水平烟道5之间的拐角处具有朝向竖直烟道1内侧延伸的拐角尖端,所述导流挡板3与所述拐角尖端相连并朝向所述竖直烟道1的与所述拐角尖端相对的第一侧壁8延伸。一方面,拐角尖端本身对烟尘烟气具有一定的导流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方便导流挡板3的安装以及位置角度的确定。

导流挡板3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以及导流挡板3的长度对省煤器除尘装置的除尘效率有着重要影响。优选地,导流挡板3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例如可以为0°~60°,导流挡板3延伸的水平距离为所述拐角尖端所在的第二侧壁2与上述第一侧壁8之间的水平间距的10%-30%。其中,第二侧壁2即为图1中竖直烟道1的右侧板的内壁,第一侧壁8即为图1中竖直烟道1的左侧板的内壁。

通过设置导流挡板3具有上述角度和长度,可以提高省煤器除尘装置的除尘效果,更具体的设置长度和角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参阅图3-图6,集灰斗4用于收集含尘烟气中的飞灰颗粒,为了提高集灰斗4对飞灰颗粒的捕集能力,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集灰斗4具有并排设置的两个灰斗单元。相较于设置一个大的集灰斗4而言,集灰斗4的这种布置方式可有效提高其对颗粒的捕集能力,并且可以降低省煤器出口段的系统压力,有利于提高变风速工况下的集灰斗4的颗粒捕集能力的稳定性。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