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淀池排表面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71864发布日期:2020-06-12 14:55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沉淀池排表面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排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沉淀池排表面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环保工程领域中,其沉淀池是水体处理中常见的水体固液分离装置,如泥浆调节池、絮凝沉淀池等等,在待处理水进行固液分离后,往往通过在沉淀池设置溢流口进行溢流排出或者用泵进行抽排,两种排水方法均耗时较长,影响沉淀物的收纳,使用抽排还需提供外动力增加成本,因此提供简易、快速且处理成本低的排水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沉淀池排水耗费时间长且需提供外动力而增加成本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沉淀池排表面水装置。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沉淀池排表面水装置,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沉淀池排表面水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并排拼接在一起的排水机构(a);

其中,所述排水机构(a)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浮力板(1)及与各个所述浮力板(1)可拆卸连接的排水管道(2);

所述沉淀池排表面水装置可悬浮在沉淀池水中,沉淀池表面水通过所述排水管道(2)排出。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排水管道(2)包括密封部(201)及溢流进水部(202);

所述密封部(201)设置在所述排水管道其中一端的端口;

所述溢流进水部(202)以底面直径为轴对称分为开孔面(202a)与非开孔面,所述开孔面(202a)上均匀分布溢流孔(2021)。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沉淀池表面排水装置包括配重块(3),所述配重块(3)与所述浮力板(1)或所述排水管道(2)可拆卸连接,用以调节所述沉淀池排表面水装置的重量。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沉淀池排表面水装置包括与所述排水管道(2)连接的流量控制件(4)。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排水管道(2)设有连接于所述溢流进水部(202)与所述流量控制件(4)连接的水流引接管(203),所述水流引接管由软性材料制备。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溢流进水部(202)与所述水流引接管(203)通过第一连接件(204)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204)开设有液面限制孔(204a)。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浮力板(1)连接有绳索(5)。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浮力板(1)包括固定支架(101)及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101)上的若干个浮体(102)。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水流引接管(203)为钢丝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排水快速且不需提供外动力,节约成本;拼装简易方便,可根据需要选择使用一个或多个排水机构,可进一步节约排水时间;适用范围水体范围广,通过整个装置材质的选择、浮力板连接的绳索及配重块灵活调节装置浸入水体的深度,使沉淀池表面水顺利排出;流量可控,便于监控水体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沉淀池排表面水装置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二沉淀池排表面水装置结构图;

图3为实施例二溢流进水部结构图;

图4为实施例二第一连接件侧视图;

图5为实施例三沉淀池排表面水装置结构图;

图6为泥浆调节池排表面水流程图;

其中,a-排水机构,1-浮力板,2-排水管道,3-配重块,4-流量控制件,5-绳索,101-固定支架,102-浮体,201-密封部,202-溢流进水部,203-水流引接管,204-第一连接件,204a-液面限制孔,202a-开孔面,2021-溢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沉淀池排表面水装置,沉淀池排表面水装置包括一个排水机构a;

其中,排水机构a包括两个浮力板1及与各个所述浮力板1可拆卸连接的排水管道2,排水管道2的两端打开。

每个浮力板1包括固定支架101及对称安装的四个浮体102,排水管道2通过钢丝绳固定在固定支架101上,浮体102两个为一组,对称安装在固定支架101上,用铁丝进行固定,浮力板1同一边的两角安装有两根绳索5,可通过绳索5将整个装置进行上下调节或方向牵引,然后在将绳索5系于池边的固定桩即可。

排水管道2排水端口由阀门4可控制水排出流量,阀门4由钢丝管制备的水流引接管203进行连接,钢丝管可灵活调节至排水口的位置,表面又具有一定的硬度,可承受住水流冲击。

可采用在水中浮力较小的浮体102或重量较重的材质制成排水管道2,使用时,将整个装置置于池中,通过绳索5的牵引控制装置进入池水中的深度,表面水进入到排水管道2中,通过阀门4调节流量后进行排出。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一种沉淀池排表面水装置,所述沉淀池排表面水装置包括一个排水机构a;

其中,所述排水机构a两个浮力板1及与各个所述浮力板1可拆卸连接的排水管道2,排水管道2包括溢流进水部202及钢丝管制备而成的水流引接管203依次连接而成,一端用盲板201进行密封,另一端设有阀门4;

如图4所示,溢流进水部202与水流引接管203开有液面限制孔204a的盲板204连接,液面限制孔204a设置在盲板中线以下,水进入到排水管道2后,因为重力沉入在排水管道2的一边,液面限制孔204a设置在盲板204中线以下正好对准水积沉的部分,确保水及时快速的排出;

如图3所示,溢流进水部202以底面直径为轴对称分为开孔面202a与非开孔面(图中未示出),开孔面沿所述溢流进水部202均匀分布溢流孔2021,封闭排水管道的两端,水从溢流孔2021进入,可将水中杂质进行过滤,有效避免沉淀池中的沉淀物进入。

沉淀池表面排水装置包括配重块3,配重块3包括连接线及用所述连接线连接的重物,配重块悬挂在排水管道上,重物重量根据沉淀池表面排水装置需要调节。

实施例三

一种沉淀池排表面水装置,沉淀池排表面水装置包括三个并排拼接在一起的实施例二排水机构a,并联使用可进一步加大排水量,加快排水速度。

实施例四

泥浆调节池表面水的方法,如图6所示,将泥浆进行静置沉淀后,将实施例二排表面水装置防止与泥浆调节池的表面水中,通过绳索牵引及悬挂配重块使装置置于池水所要排放的深度,水进入溢流孔后,打开阀门排出。

本实用新型通过多种方式可实现整个装置在沉淀池中表面水中的悬浮,满足不同水体,不同沉入深度;一是材质的选择,如要实现浅排,可增加浮体102数量或采用pe管等较轻的材质作为排水管道2,则整个装置沉入池中的深度较浅,反之,减少浮体102或采用钢制等较重的材质作为排水管道2,则整个装置沉入池中较深;二是利用绳索5牵引可使整个装置在水中实现可升降及方向调节,也无需因为池中排水口的设置而限制使用;再加之配重块3可灵活调节整个装置的重量,三种方法灵活使用,确保整个悬浮在表面水中。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