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基钻井液废油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6776发布日期:2019-09-12 10:10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基钻井液废油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钻井液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基钻井液废油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油基钻井液又称油基泥浆。包括以油作连续相,水(体积含量可高达50%)作分散相,乳化剂作稳定剂的油包水乳化钻井液和通过由柴油、氧化沥青、有机酸、碱以及其他化学剂配成的钻井液。与水基钻井液相比,油基钻井液具有抗高温、抗盐钙侵蚀,有利于井壁稳定、润滑性好、对油气层损害小等优点。

随着油基钻井液废油回收装置功能的增加,回收装置内侧操作箱内侧机件随之增多,从而导致操作箱内侧产生大量热量,且一般的散热机构,散热方向较为单一,且散热效果较差,不能及时将操作箱内热量外排,从而导致操作箱内机件烧损的情况,且回收装置的筛网部分多是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极其不便进行拆卸清理,从而极易导致筛网孔发生堵塞等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油基钻井液废油回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快速散热,且便于更换承重筛网的油基钻井液废油用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基钻井液废油回收装置,包括升降支架、承重底座、操作箱和承重筛网,还包括散热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承重底座的顶部一侧活动安装有升降支架,其中所述升降支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承重筛网,所述承重底座的顶部另一侧安装有操作箱,所述散热机构位于操作箱的内侧,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导风架、引风架、第一防尘纤维网、第一散热扇、金属吸热片、集水盘、第二散热扇和第二防尘纤维网,所述操作箱的顶部安装有导风架,所述导风架的内侧安装有第一散热扇,其中所述导风架的内侧对应第一散热扇的底部位置处安装有金属吸热片,所述导风架的顶部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第一防尘纤维网,且所述导风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集水盘,所述操作箱的一侧底部固定安装有引风架,所述引风架的内侧安装有第二散热扇,且所述引风架的一侧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第二防尘纤维网。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位于升降支架和承重筛网的连接位置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防水盖、承重导柱、固定卡块和扩张弹簧,所述升降支架的底部对应承重筛网的连接位置处安装有承重导柱,所述承重导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卡块,所述承重导柱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扩张弹簧,所述升降支架的外侧对应承重导柱的位置处铰接有防水盖。

优选的,所述第一散热扇和第二散热扇为相同结构,且所述第一散热扇和第二散热扇均与外接电源连接。

优选的,所述集水盘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孔,且所述排水孔与外接排水管道连接。

优选的,所述承重筛网的两侧对应固定卡块的连接位置处均开设有固定孔,其中所述防水盖和升降支架通过螺钉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计安装在引风架内侧的第二散热扇,以及设计安装在导风架内侧的第一散热扇,实现了对操作箱内侧空气与外界空气的循环置换,利用空气流动,极大的增加了操作箱的散热效果,同时在第一防尘纤维网和第二防尘纤维网的辅助固定下,实现了对导风架和引风架的防尘处理,减少了灰尘进入到操作箱内侧的情况,同时通过安装在导风架内侧的集水盘,实现了对金属吸热片上因温差产生水渍的收集。

(2)通过设计安装在升降支架上的承重导柱,以及设计安装在承重导柱一端的固定卡块,并在扩张弹簧的张力作用下,实现了对升降支架和承重筛网的固定,极大的增加了升降支架和承重筛网连接的稳固性,同时通过覆盖在承重导柱外侧的防水盖,避免了混合油基钻井液浸入固定机构内侧的情况,增加了固定机构的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导风架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引风架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支架和承重筛网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支架和承重筛网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升降支架;2、承重底座;3、操作箱;4、导风架;5、引风架;6、承重筛网;7、第一防尘纤维网;8、第一散热扇;9、金属吸热片;10、集水盘;11、第二散热扇;12、第二防尘纤维网;13、防水盖;14、承重导柱;15、固定卡块16、扩张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油基钻井液废油回收装置,散热机构位于操作箱3的内侧,散热机构包括导风架4、引风架5、第一防尘纤维网7、第一散热扇8、金属吸热片9、集水盘10、第二散热扇11和第二防尘纤维网12,操作箱3的顶部安装有导风架4,导风架4的内侧安装有第一散热扇8,其中导风架4的内侧对应第一散热扇8的底部位置处安装有金属吸热片9,导风架4的顶部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第一防尘纤维网7,且导风架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集水盘10,操作箱3的一侧底部固定安装有引风架5,引风架5的内侧安装有第二散热扇11,且引风架5的一侧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第二防尘纤维网12,通过设计安装在引风架5内侧的第二散热扇11,以及设计安装在导风架4内侧的第一散热扇8,实现了对操作箱3内侧空气与外界空气的循环置换,利用空气流动,极大的增加了操作箱3的散热效果,同时在第一防尘纤维网7和第二防尘纤维网12的辅助固定下,实现了对导风架4和引风架5的防尘处理,减少了灰尘进入到操作箱3内侧的情况,同时通过安装在导风架4内侧的集水盘10,实现了对金属吸热片9上因温差产生水渍的收集。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机构位于升降支架1和承重筛网6的连接位置处,固定机构包括防水盖13、承重导柱14、固定卡块15和扩张弹簧16,升降支架1的底部对应承重筛网6的连接位置处安装有承重导柱14,承重导柱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卡块15,承重导柱14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扩张弹簧16,升降支架1的外侧对应承重导柱14的位置处铰接有防水盖13,通过设计安装在升降支架1上的承重导柱14,以及设计安装在承重导柱14一端的固定卡块15,并在扩张弹簧16的张力作用下,实现了对升降支架1和承重筛网6的固定,增加了升降支架1和承重筛网6连接的稳固性,同时通过覆盖在承重导柱14外侧的防水盖13,避免了混合油基钻井液浸入固定机构内侧的情况,增加了固定机构的防水性能。

为了实现对操作箱3的散热处理,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散热扇8和第二散热扇11为相同结构,且第一散热扇8和第二散热扇11均与外接电源连接。

为了实现对水渍的外排,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集水盘10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孔,且排水孔与外接排水管道连接。

为了实现对升降支架1和承重筛网6的固定,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承重筛网6的两侧对应固定卡块15的连接位置处均开设有固定孔,其中防水盖13和升降支架1通过螺钉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散热扇8和第二散热扇11型号均采用8010MS。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此类油基钻井液废油回收装置在需要对操作箱3进行散热处理时,接通第二散热扇11和第一散热扇8上的电源,在第二散热扇11的带动下,实现了对外接空气的引流处理,同时在第一散热扇8的带动下,使得堆积在操作箱3内侧的热量进行外排,以此实现操作箱3内侧和外界空气的循环置换,同时热量从操作箱3外排时,将经过金属吸热片9,因此热量会吸附在金属吸热片9的表面,并进行消耗和集中,便于热量的收集和外排,当操作箱3内外温差较大时,金属吸热片9上会产生大量水渍,而水渍将滴落到集水盘10的内,并沿着排水孔和排水管道外排,完成散热处理,当需要对承重筛网6和升降支架1进行拆卸时,转动防水盖13,将承重导柱14外置,此时将承重导柱14往远离升降支架1的方向拉动,在承重导柱14的带动下使得固定卡块15与承重筛网6上的固定孔分离,并此时扩张弹簧16将处于收缩状态,再抽拉承重筛网6,即可完成对升降支架1和承重筛网6的分离,完成使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