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动力凝水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36812发布日期:2020-06-17 00:45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空气动力凝水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动力凝水泵,属于蒸汽凝水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1、车间用蒸汽系统产生很多凝水,因为温度很高,最高90℃多,不便于回收利用。

2、有些水泵,因为温度太高,电机线圈、机械密封、轴承和油封等损坏特别严重,维修频率很高,维修成本也很高;普通水泵是采用电能驱动,该水泵采用压缩空气进行驱动。还有的离心水泵一般采用电机驱动,需要有轴承、电机线圈、机械密封(石墨密封面)和橡胶骨架油封等部件,在热水系统中运行,会因为线圈散热不良、机封散热不好、油封温度太高,导致电机损坏,不能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动力凝水泵,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空气动力凝水泵,包括凝水罐(1)、进水管、出水管、进气管、出气管和气控箱(5),在所述凝水罐内部的上部安装有上水位传感器(9),下部安装有下水位传感器(10),在所述的凝水罐内的上部还安装有匀流板(2),在所述的匀流板(2)上布满通水孔,所述的进水管的一端形成进水口(6),另一端与所述的凝水罐相通;所述的进气管的一端形成压缩空气进气口,另一端与所述的凝水罐(1)连通,在所述凝水罐(1)的底部连通有排污管,在所述的排污管上安装有排污阀(7),该排污管的另一端形成排污口(3),所述出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的凝水罐连通,另一端接入所述的排污管,所述的出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的凝水罐(1)连通,另一端形成出水端口(4),在所述的进水管上安装有第一气动阀(11),所述的出气管上安装有第二气动阀(12),所述的进气管上依次安装有减压阀(15)和第三气动阀(13),在所述的出水管上依次安装有第四气动阀(14)和止水阀(8),所述的上水位传感器、下水位传感器、第一气动阀、第二气动阀、第三气动阀和第四气动阀均接入所述的气控箱(5)。

所述的匀流板(2)为两层,相互平行设置。

所述的出气管以及进气管与凝水罐的连接端口位于凝水罐(1)的上部。

所述的进水管以及出水管与凝水罐的连接端口位于凝水罐的侧部,所述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位于凝水罐的两侧。

所述的凝水罐(1)采用不锈钢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采用压缩空气进行驱动,排除了高温水带来的影响,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动力凝水泵,包括凝水罐1、进水管、出水管、进气管、出气管和气控箱5,在所述凝水罐内部的上部安装有上水位传感器9,下部安装有下水位传感器10,在所述的凝水罐内的上部还安装有匀流板2,在所述的匀流板2上布满通水孔,所述的进水管的一端形成进水口6,另一端与所述的凝水罐相通;所述的进气管的一端形成压缩空气进气口,另一端与所述的凝水罐1连通,在所述凝水罐1的底部连通有排污管,在所述的排污管上安装有排污阀7,该排污管的另一端形成排污口3,所述出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的凝水罐连通,另一端接入所述的排污管,所述的出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的凝水罐1连通,另一端形成出水端口4,在所述的进水管上安装有第一气动阀11,所述的出气管上安装有第二气动阀12,所述的进气管上依次安装有减压阀15和第三气动阀13,在所述的出水管上依次安装有第四气动阀14和止水阀8,所述的上水位传感器、下水位传感器、第一气动阀、第二气动阀、第三气动阀和第四气动阀均接入所述的气控箱5。

所述的匀流板2为两层,相互平行设置。

所述的出气管以及进气管与凝水罐的连接端口位于凝水罐1的上部。

所述的进水管以及出水管与凝水罐的连接端口位于凝水罐的侧部,所述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位于凝水罐的两侧。

所述的凝水罐1采用不锈钢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1)当气控箱接通电源后,第二气动阀门打开,泄压放气,第一气动阀门在与气控箱控制的延时继电器作用下,延时5s开启,凝水进入罐内;

(2)当水位达到上水位传感器时,气控箱控制第一气动阀门和第二气动阀门关闭,同时,第三气动阀门和第四气动阀门打开,凝水在压缩空气的压力作用下,打开止回阀,排到使用点;

(3)当水位下降到下水位时,气控箱控制第三气动阀门和第四气动阀门关闭,同时,第二气动阀门打开泄压放气,第一气动阀门延时5s后打开,开始第二次循环。

因凝水罐内凝水在加压排水过程中,前端凝水无法进入到凝水罐内,为保证凝水排放持续性,可以增加两个凝水罐,交替使用。



技术特征:

1.空气动力凝水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凝水罐(1)、进水管、出水管、进气管、出气管和气控箱(5),在所述凝水罐内部的上部安装有上水位传感器(9),下部安装有下水位传感器(10),在所述的凝水罐内的上部还安装有匀流板(2),在所述的匀流板(2)上布满通水孔,所述的进水管的一端形成进水口(6),另一端与所述的凝水罐相通;所述的进气管的一端形成压缩空气进气口,另一端与所述的凝水罐(1)连通,在所述凝水罐(1)的底部连通有排污管,在所述的排污管上安装有排污阀(7),该排污管的另一端形成排污口(3),所述出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的凝水罐连通,另一端接入所述的排污管,所述的出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的凝水罐(1)连通,另一端形成出水端口(4),在所述的进水管上安装有第一气动阀(11),所述的出气管上安装有第二气动阀(12),所述的进气管上依次安装有减压阀(15)和第三气动阀(13),在所述的出水管上依次安装有第四气动阀(14)和止水阀(8),所述的上水位传感器、下水位传感器、第一气动阀、第二气动阀、第三气动阀和第四气动阀均接入所述的气控箱(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动力凝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匀流板(2)为两层,相互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动力凝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气管以及进气管与凝水罐的连接端口位于凝水罐(1)的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动力凝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以及出水管与凝水罐的连接端口位于凝水罐的侧部,所述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位于凝水罐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动力凝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凝水罐(1)采用不锈钢制作而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动力凝水泵,包括凝水罐(1)、进水管、出水管、进气管、出气管和气控箱(5),在所述凝水罐内部的上部安装有上水位传感器(9),下部安装有下水位传感器(10),在所述的凝水罐内的上部还安装有匀流板(2),在所述的匀流板(2)上布满通水孔,所述的进水管的一端形成进水口(6),另一端与所述的凝水罐相通;所述的进气管的一端形成压缩空气进气口,另一端与所述的凝水罐(1)连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采用压缩空气进行驱动,排除了高温水带来的影响,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王向荣;何其萌;董凤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1
技术公布日:2020.06.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