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容点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74533发布日期:2020-07-24 15:49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二次电容点胶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点胶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二次电容点胶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容在点胶过程中通常使用人工点胶方式,这种点胶方式效率低下,且容易出差错,影响电容点胶质量,故而,有人发明了可以半自动点胶的装置,但是点胶方式通常将电容安装在电容安装条上,点胶完毕后,电容安装条仍需要采取用人工方式取出,这种取料方式十分低效,还是没达到高效点胶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二次电容点胶机,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自动高效地对电容点胶的技术效果。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二次电容点胶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工作平台,自所述工作平台的进料端至推料端依次设有进料机构、点胶机构和推料机构,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可移动的推块,所述推块可将电容安装条自所述进料端推至所述推料端。

所述进料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由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的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一传动带的传动平面的输出端贴紧所述工作平台并与所述工作平台相齐平。

所述点胶机构包括可活动的并可对准电容进行点胶的点胶阀、相对设置的用于夹紧电容的前压块和后压块,所述前压块和所述后压块可进行同步反向往复运动。

所述机架上设有第二电机和固定座,所述第二电机的传动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凸轮,所述固定座上穿设有第一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上设有竖向设置的第一腰型槽,所述第一凸轮置于所述第一腰型槽中,所述第一活动板上固定连接有所述前压块,所述第一活动板上转动连接有销轴,所述销轴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摆件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摆件,所述第一摆件上固定连接所述点胶阀,所述第二摆件的底侧设有圆柱销,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圆柱销上下移动的凹槽。

所述点胶阀倾斜安装在所述第一摆件上。

所述固定座上还穿设有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二活动板上设有竖向设置的第二腰型槽,所述第二电机的传动轴上还固定安装有第二凸轮,所述第二凸轮置于所述第二腰型槽中,所述第二凸轮带动所述第二活动板的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一凸轮带动所述第一活动板的运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二活动板上连接有所述后压块,所述后压块与所述前压块相对设置。

所述推料机构包括气缸和挡板,所述气缸设置在所述工作平台上,所述气缸传动连接一斜块,所述工作平台在所述斜块的上方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安装一底面为斜面的摆动块,所述摆动块上固定连接有挡板,当所述斜块向所述挡板方向移动时,所述斜块将顶动所述摆动块上移。

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两安装座,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一所述安装座上,且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气缸垂直设置。

所述挡板置于所述工作平台的边缘,所述挡板与所述摆动块垂直设置。

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主动链轮和被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与第三电机传动连接,所述主动链轮和所述被动链轮绕装有传动链条,所述推块固定连接在所述传动链条,所述推块在所述传动链条的传动下能在所述工作平台的边缘推动电容安装条移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能实现自动高效地对电容进行点胶的技术效果,且有效提高了电容的点胶质量。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b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点胶机构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部分示意图;

图6为图1的c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这种二次电容点胶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工作平台2,自工作平台2的进料端至推料端依次设有进料机构、点胶机构和推料机构,工作平台2上设有可移动的推块3,推块3可将电容安装条13自进料端推至推料端。

一般的进料机构包括第一电机4和由第一电机4驱动的第一传动带5,第一传动带5的传动平面的输出端贴紧工作平台2并与工作平台2相齐平。

在本实施例中,进料机构除了第一传动带5还设有第二传动带6,具体的,第一传动带5和第二传动带6的顶部的传动平面相互齐平,两者与第一电机4的传动关系如下:机架1上安装有第一转轴7,第一转轴7上固定安装有传动链轮8,第一电机4与传动链轮8传动连接,第一转轴7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传动轮9和第二传动轮10,机架1上安装有与第一传动轮9同组的若干第三传动轮11及与第二传动轮10同组的若干第四传动轮12,第一传动带5绕装在第一传动轮9和第三传动轮11上,第二传动带6绕装在第二传动轮10和第四传动轮12上,第一传动带5和第二传动带6的送料端贴紧工作平台2并与工作平台2相齐平。待进料的电容安装条13可以先水排列摆放在第一传动带5和第二传动带6上,随着第一传动带5和第二传动带6的传动运动至工作平台2的进料端,电容安装条13上安装有若干待点胶的电容14。

在本实施例中,点胶机构包括可活动的并可对准电容进行点胶的点胶阀15、相对设置的用于夹紧电容的前压块16和后压块17,前压块16和后压块17可进行同步反向往复运动,前压块16和后压块17的作用是用于在点胶时夹紧电容14,以起到更好的点胶效果。

具体的,点胶阀15、前压块16以如下连接方式连接在机架1上:机架1上设有第二电机18和固定座20,第二电机18的传动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凸轮19,固定座20上穿设有第一活动板21,第一活动板21上设有竖向设置的第一腰型槽211,第一凸轮19置于第一腰型槽211中,第一活动板21上固定连接有前压块16,第一活动板21上转动连接有销轴22,销轴22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摆件23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摆件24,第一摆件23上固定连接点胶阀15,具体的,点胶阀15倾斜安装在第一摆件23上。第二摆件24的底侧设有圆柱销25,固定座20上设有用于容纳圆柱销25上下移动的凹槽201。

当第二电机18转动时,第二电机的传动轴将带动第一凸轮19转动,第一凸轮19带动第一活动板21进行前后往复运动,具体的,当第一活动板21向前运动时,带动前压块16同步向前运动,由于第二摆件24的底侧的圆柱销25受到凹槽201的限制,圆柱销25只能在凹槽201中进行上下运动,故而,当第一活动板21向前运动时,第二摆件24的底端将竖直向上移动,第二摆件24顶端的销轴22随第二摆件24进行同步转动,并同步带动第一摆件23摆动,第一摆件23带动其连接的点胶阀15远离电容运动;反之,当第一活动板21向后运动时,前压块16将向后运动,第一摆件23将带动其连接的点胶阀15朝向电容运动。

后压块17与固定座20的连接关系如下:固定座20上还穿设有第二活动板26,第二活动板26上设有竖向设置的第二腰型槽261,第二电机18的传动轴上还固定安装有第二凸轮27,第二凸轮27置于第二腰型槽261中,第二凸轮27带动第二活动板26的运动方向与第一凸轮19带动第一活动板21的运动方向相反,第二活动板26上连接有后压块17,后压块17与前压块16相对设置。如此便能实现前压块16和后压块17进行同步反向运动的技术效果。当前压块16和后压块17相向运动至各自贴紧电容14时,便可实现夹紧电容14的技术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推料机构包括气缸28和挡板29,气缸28设置在工作平台2上,气缸28传动连接一斜块30,通过气缸28可实现斜块30的前后移动,工作平台2在斜块30的上方安装有第二转轴31,第二转轴31上固定安装一底面为斜面的摆动块32,摆动块32的斜面与斜块30的斜面相匹配,摆动块32上固定连接有挡板29,当斜块30向挡板29方向移动时,斜块30将顶动摆动块32上移,进而带动挡板29上移;反之,当斜块30复位时,摆动块32将下移回到初始位置,并带动挡板29回位。挡板29的作用主要是在初始状态下可以挡住在工作平台2边缘移动的电容安装条13,防止电容安装条13在移动过程中掉落,当电容安装条13上的电容14进行完点胶工作后,挡板29又可以通过向上移动至高于电容安装条13的高度,使电容安装条可在斜块30的推动下移出工作平台2,为了更好地接应移出工作平台2后的电容安装条13,在工作平台2的出料端设置有接料板31,电容安装条13可推出至接料板31上。

工作平台2上设有两安装座32,第二转轴31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一安装座32上,且第二转轴31与气缸28垂直设置。挡板29置于工作平台2的边缘,挡板29与摆动块32垂直设置。如此,挡板29可最大程度地挡住电容安装条13。

在本实施例中,推块3以以下方式实现运动:工作平台2上设置有主动链轮33和被动链轮34,主动链轮33与第三电机传动连接,主动链轮33和被动链轮34绕装有传动链条35,推块3固定连接在传动链条35,推块3在传动链条35的传动下能在工作平台2的边缘推动电容安装条13移动。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将待点胶的电容14安装在电容安装条13上,然后将多条电容安装条13置于第一传动带5和第二传动带6上,由第一传动带5和第二传动带6的共同传动作用下运送到工作平台2上用于推送电容安装条13的区域,然后通过推块3推动电容安装条13向推料机构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电容安装条13经过点胶机构,点胶机构的点胶阀15将依次对准电容安装条13上的电容进行点胶,当整条电容安装条13的电容点胶完毕后,电容安装条13被推送至推料机构处,并最终在气缸28的作用从推料机构被推至接料板31上。整个过程自动高效地实现了对电容14进行点胶的技术效果,且有效提高了电容14的点胶质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