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65926发布日期:2020-10-28 12:14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除尘器。



背景技术:

激光设备在作业时,会产生粉尘,粉尘弥漫在工厂车间内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影响作业人员的健康。向除尘器内喷洒水,用以沉淀输送至除尘器内的粉尘。

现有的除尘器,未沉淀的粉尘会伴随水蒸气在除尘器内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会粘附在除尘器的内壁上以及除尘器上方的防护盖上,降低了除尘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尘器,能够对未沉淀的粉尘进行多次沉淀,减少因未沉淀而上升的粉尘量,同时即使有粉尘仍然上升至除尘器的外部达到防护盖内,也能够分散至周围,进而防止粉尘积聚在防护盖内,也能够防止粉尘再次返回至除尘器内而粘附在除尘器的内壁上,实现延长除尘器使用寿命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除尘器,包括风机、除尘水箱、设置在除尘水箱上部的除尘器主体,所述除尘器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喷淋机构,所述除尘器主体内部于喷淋机构的外部交错设置有粉尘挡板组,所述除尘器主体的蒸气排放口的上方设置有防护盖,用于防止外界的异物进入到除尘器主体内,所述防护盖的内部设置有粉尘路径变向件,用于使未沉淀在除尘水箱内的粉尘上升至防护盖时分散至防护盖的外部和除尘器主体的外部;

所述风机将粉尘输送至喷淋机构内,喷淋机构的喷淋水沉淀粉尘,沉淀有粉尘的喷淋水进入到除尘水箱内,未沉淀的粉尘在上升的过程中被粉尘挡板组阻挡以进行二次沉淀。

进一步,所述除尘器主体包括设置在除尘水箱上部的粉尘沉淀区和设置在粉尘沉淀区上端的蒸气上升通道,所述防护盖设置在蒸气上升通道的蒸气排放口的上方,所述喷淋机构设置在粉尘沉淀区的内部;

粉尘挡板组包括设置在粉尘沉淀区内壁上的第一粉尘挡板和喷淋机构外部的第二粉尘挡板,所述第一粉尘挡板和第二粉尘挡板交错设置。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粉尘路径变向件为倒三棱锥型,倒三棱锥型的所述粉尘路径变向件的上端面的边缘贴附在防护盖的内壁上。

进一步,所述喷淋机构包括喷淋室、伸入喷淋室内部的水管、设置在水管上的喷头;

所述风机与喷淋室之间连接有粉尘输送管道。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除尘水箱的底部设置有支腿,用于支撑起除尘水箱及其上部设置的除尘器主体,所述支腿包括支撑板、螺栓板、调平螺栓,所述支撑板为角状,所述螺栓板固定在支撑板上,所述调平螺栓沿垂直方向贯穿螺栓板。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除尘水箱上沿高度方向设置有第一透明玻璃,用于查看除尘水箱内的水位;

所述除尘水箱上还设置有检修窗口,所述除尘水箱于检修窗口处覆盖有可拆卸式盖板。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喷淋室和粉尘沉淀区相对应的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二透明玻璃。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透明玻璃镶嵌在两块板之间,所述两块板与第一透明玻璃处开设有查看窗口,所述第一透明玻璃通过两块板安装在除尘水箱上;

所述可拆卸式盖板与除尘水箱的间隙内填充有橡胶。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除尘水箱的一侧设置有预设水箱,所述除尘水箱和预设水箱连通,所述预设水箱内设置有浮球开关,所述浮球开关用于控制水泵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水管的上端通过连接件安装于喷淋室内部的顶端,所述连接件为棱锥型,所述喷头的投影位于棱锥型的连接件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风机将粉尘输送至除尘器内,粉尘溶于除尘器内的喷淋水中,沉淀至除尘水箱中,完成除尘。

没有沉淀的粉尘在上升的过程中被第一粉尘挡板和第二粉尘挡板阻挡,再次回到除尘水箱内,进行多次沉淀,减少因未沉淀而上升的粉尘量,同时即使仍有一定量的有粉尘上升至除尘器的外部,到达防护盖内,也能够被分散至周围,进而防止粉尘积聚在防护盖内,也能够防止粉尘再次返回至除尘器内而粘附在除尘器的内壁上,实现延长除尘器使用寿命的目的。

(2)防护盖设置在蒸气上升通道的上方,能够防止外部的异物掉进除尘器内,实现保护除尘器的目的。

(3)第一透明玻璃通过镶嵌在两块板的内部安装在除尘水箱上,在方便查看除尘水箱内的水位的同时也降低了安装难度。

(4)当除尘器所在的地面不平时,通过上下调节调平螺栓可以调整除尘器,防止其倾倒。

(5)棱锥型的连接件可以防止输送至喷淋室的粉尘掉落至喷头处而堵塞喷头。

(6)浮球开关和水泵相互配合,可以实现自动加水,无需工作人员操作,降低工作强度。浮球开关设置在预设水箱内,而不是设置在除尘水箱内,防止因向除尘水箱输送带有粉尘的空气而造成浮球开关的浮动,能够提高浮球开关对水泵工作状态控制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水管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支腿的方法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预设水箱和除尘水箱的连接图。

图中标注符号的含义如下:

10-风机11-粉尘输送管道20-除尘水箱21-第一透明玻璃22-支架

23-水泵24-支腿240-支撑板241-螺栓板242-调平螺栓

25-检修窗口30-粉尘沉淀区31-第一粉尘挡板

32-蒸气上升通道40-喷淋室41-第二透明玻璃42-水管43-连接件

44-喷头45-第二粉尘挡板50-防护盖51-粉尘路径变向件

60-预设水箱61-浮球开关62-连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除尘器,如图1所示,该除尘器包括风机10、除尘水箱20、设置在除尘水箱20上部的粉尘沉淀区30、设置在粉尘沉淀区30上端的蒸气上升通道32、设置在粉尘沉淀区30内部的喷淋机构。

除尘水箱20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支腿24,如图5所示,支腿24包括支撑板240、螺栓板241、调平螺栓242,支撑板240为角状,螺栓板241固定在支撑板240上,调平螺栓242沿垂直方向贯穿螺栓板241,通过上下调节调平螺栓242,可以使除尘水箱20保持水平。除尘水箱20的外部设置有支架22,水泵23放置在支架22上。

如图1所示,除尘水箱20的前端镶嵌有第一透明玻璃21,用于查看除尘水箱20内的水位。如图2和图3所示,除尘水箱20的左右侧均设置有检修窗口25,除尘水箱20于检修窗口25处覆盖有可拆卸式盖板,可拆卸式盖板通过螺栓安装在除尘水箱20上。

喷淋机构包括设置在粉尘沉淀区30内部的喷淋室40、伸入喷淋室40内部的水管42、设置在水管42上的喷头44、除尘水箱20内部的内置水泵,除尘水箱20内的水进入到水管42内,并从喷头44喷射出来,形成水蒸气。如图4所示,喷头44沿水管42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水管42的顶部为棱锥型的连接件43,喷头44的投影位于棱锥型的连接件43内。棱锥型的连接件43可以防止输送至喷淋室40的粉尘掉落至喷头44处而堵塞喷头44。

粉尘沉淀区30内壁上的设置有第一粉尘挡板31、喷淋室40的外部设置有第二粉尘挡板45,第一粉尘挡板31和第二粉尘挡板45交错设置。

蒸气上升通道32的蒸气排放口的上方设置有防护盖50,防护盖50的内部设置有倒三棱锥型的粉尘路径变向件51,其上端面的边缘贴附在防护盖50的内壁上。

风机10将粉尘通过粉尘输送管道11输送至喷淋室40内,水泵23将喷淋水通过水管42输送至喷淋室40内,从喷头44喷洒出来的水能够沉淀粉尘,这部分粉尘落入到除尘水箱20内。还有一部分粉尘没有被沉淀,直接漂浮在粉尘沉淀区30内,此时第一粉尘挡板31和第二粉尘挡板45会阻碍粉尘的上浮,使粉尘落入到除尘水箱20内。由于第一粉尘挡板31和第二粉尘挡板45交错设置,在阻碍粉尘上浮的过程中能够允许水蒸气的上升。依然有一部分粉尘穿过第一粉尘挡板31和第二粉尘挡板45上升至防护盖50内时,倒三棱锥型的粉尘路径变向件51也能够将粉尘分散至周围,进而防止粉尘积聚在防护盖50内,也能够防止粉尘再次返回至除尘器内而粘附在除尘器的内壁上,实现延长除尘器使用寿命的目的。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6所示,在除尘水箱20的一侧设置有预设水箱60。预设水箱60和除尘水箱20通过连通管62连通,当除尘水箱20的水位低于连通管62时,预设水箱60内的浮球开关61由悬浮状态变为竖直方向的悬置状态,浮球开关61促使水泵23向预设水箱60补充水,直至水位高于连通管62的位置,此时,浮球开关61为悬浮状态,水泵23停止工作。

浮球开关61和水泵23相互配合,可以实现自动加水,无需工作人员操作,降低工作强度。浮球开关61设置在预设水箱60内,而不是设置在除尘水箱20内,防止因向除尘水箱20输送带有粉尘的空气而造成浮球开关61的浮动,能够提高浮球开关61对水泵23工作状态控制的准确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