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管路系统的可凝气体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91826发布日期:2020-08-18 18:03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管路系统的可凝气体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管路系统的可凝气体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真空分馏装置一般设置真空冷凝装置,将分馏出来的气体进行冷凝收集,这些装置一般体积较大,但对于包含多组分物料的分馏操作,往往出现低沸点组分冷凝不彻底的情况,有时也会因为冷却液不稳定,冷凝器的冷凝效果差的问题。这些未被冷凝的物料组分会被真空泵抽走,进入真空泵内或排入大气中,造成可回收的液体浪费以及环境的污染。

如何有效收集真空管路系统中的未冷凝气体,使真空管路中的残余可凝气体不影响真空泵使用性能以及可能排入大气中,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高回收效率,提供一种真空管路系统的可凝气体收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真空管路系统的可凝气体收集装置,包括冷凝机构和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位于冷凝机构的下方,所述收集机构同冷凝机构连接;所述冷凝机构上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收集机构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液口,所述含有可凝气体的混合气体从进气口流入冷凝机构后,可凝气体被冷凝下来,进入收集机构,不可凝气体从出气口流出,冷凝出的液体从出液口流出;所述进气口同出液口位于收集机构的不同平面上。

在已经经过冷凝的气体的输送管路上再设置一个冷凝收集装置,以收集残余的液体。

进一步收集可凝气体,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体积可大可小,可以针对可凝气体的量进行灵活的设置。

优选地,所述冷凝机构包括冷凝壳体和冷凝组件,所述冷凝组件位于冷凝壳体内,所述冷凝组件包括至少一根冷凝管。冷凝组件同含有可凝气体的流体接触,降低流体温度,分离液体和气体。

优选地,所述冷凝管内存储有工作介质。冷凝管内的工作介质用于更好换热,将流体中的热量转移到工作介质和冷凝管上,实现冷凝。

优选地,所述不少于一根的冷凝管之间并联后同进液孔和出液孔连接,所述进液孔和出液孔设置冷凝机构的冷凝壳体上。冷凝管内的液体通过进液孔和出液孔实现流动,提高收集装置的工作效率。

优选地,所述冷凝机构内设置有折流板,所述折流板的长度小于冷凝管的长度,所述折流板同冷凝机构的冷凝壳体连接。折流板用于布气,将流体均匀的分布在冷凝机构的壳体内。

优选地,所述冷凝机构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废气出口。废气出口与真空泵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冷凝机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冷凝液出口,以收集冷凝回收的物料。冷凝液出口与接收罐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收集机构上设置有测温孔,所述测温孔靠近出气口。

优选地,所述收集机构包括收集壳体,所述出气口设置在收集壳体的侧壁,所述出液口设置在收集壳体的底部。出液口和出气口设置在不同的位置,可以有效的分离气体和液体。

优选地,还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同冷凝机构连接,所述支撑机构的长度大于收集机构的长度。支撑机构用于固定整个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进一步收集可凝气体,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也使真空管道中的残余可凝气体不影响真空泵使用性能以及排入大气。

本实用新型体积可大可小,可以针对可凝气体的量进行灵活的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真空管路系统的可凝气体收集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一种真空管路系统的可凝气体收集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b-b截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列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真空管路系统的可凝气体收集装置,包括冷凝机构1和收集机构2,所述收集机构2位于冷凝机构1的下方,所述收集机构2同冷凝机构1连接;所述冷凝机构1上设置有出气口11,所述收集机构2上设置有进气口22和出液口21,所述可凝气体从进气口22流入冷凝机构1后进入收集机构2,从出气口11流出,冷凝出的液体从出液口21流出;所述进气口22同出液口21位于收集机构2的不同平面上。所述冷凝机构1包括冷凝壳体12和冷凝组件13,所述冷凝组件13位于冷凝壳体12内,所述冷凝组件13包括多根冷凝管131。所述冷凝管131内存储有工作介质-水。所述多根的冷凝管131之间并联后同进液孔14和出液孔15连接,所述进液孔14和出液孔15设置冷凝机构1的冷凝壳体12上。所述冷凝机构12内设置有折流板16,所述折流板16的长度小于冷凝管131的长度,所述折流板16同冷凝机构的冷凝壳体12连接。所述冷凝机构顶部设置有2个废气出口18。所述冷凝机构底部设置有2个废液出口17。所述收集机构上设置有测温孔23,所述测温孔23靠近出气口11。所述收集机构2包括收集壳体24,所述出气口11设置在收集壳体24的侧壁,所述出液口21设置在收集壳体24的底部。还包括支撑机构3,所述支撑机构3同冷凝机构1连接,所述支撑机构3的长度大于收集机构2的长度。

在已经经过冷凝的气体的输送管路上再设置一个冷凝收集装置,以收集残余的液体。

进一步收集可凝气体,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体积可大可小,可以针对可凝气体的量进行灵活的设置。冷凝组件同含有可凝气体的流体接触,降低流体温度,分离液体和气体。冷凝管内的工作介质用于更好换热,将流体中的热量转移到工作介质和冷凝管上,实现冷凝。冷凝管内的液体通过进液孔和出液孔实现流动,提高收集装置的工作效率。折流板用于布气,将流体均匀的分布在冷凝机构的壳体内。工作介质长期使用后,性质会有所改变,废液出口可以将变性了的工作介质排出。出液口和出气口设置在不同的位置,可以有效的分离气体和液体。支撑机构用于固定整个装置。

实施例2

一种真空管路系统的可凝气体收集装置,包括冷凝机构1和收集机构2,所述收集机构2位于冷凝机构1的下方,所述收集机构2同冷凝机构1连接;所述冷凝机构1上设置有出气口11,所述收集机构2上设置有进气口22和出液口21,所述可凝气体从进气口22流入冷凝机构1后进入收集机构2,从出气口11流出,冷凝出的液体从出液口21流出;所述进气口22同出液口21位于收集机构2的不同平面上。所述冷凝机构1包括冷凝壳体12和冷凝组件13,所述冷凝组件13位于冷凝壳体12内,所述冷凝组件13包括多根冷凝管131。所述冷凝管131内存储有工作介质-水。所述多根的冷凝管131之间并联后同进液孔14和出液孔15连接,所述进液孔14和出液孔15设置冷凝机构1的冷凝壳体12上。所述冷凝壳体的体积大于冷凝组件的体积,所述冷凝壳体设置有两个腔体101和102,分别同冷凝组件13的两端连接,所述进液孔14和出液孔15同其中一个腔体102连接,所述冷凝组件13同腔体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104,所述冷凝管131穿过密封件104同腔体连接,所述腔体内设置有工作介质。所述同进液孔14或出液孔15连接的腔体内设置有隔板103。所述冷凝机构12内设置有折流板16,所述折流板16的长度小于冷凝管131的长度,所述折流板16同冷凝机构的冷凝壳体12连接。所述冷凝机构顶部设置有2个废气出口18。所述冷凝机构底部设置有2个废液出口17。所述收集机构上设置有测温孔23,所述测温孔23靠近出气口11。所述收集机构2包括收集壳体24,所述出气口11设置在收集壳体24的侧壁,所述出液口21设置在收集壳体24的底部。还包括支撑机构3,所述支撑机构3同冷凝机构1连接,所述支撑机构3的长度大于收集机构2的长度。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以上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