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53465发布日期:2020-09-25 18:30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滤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水机的过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滤芯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软水机通常安装有滤罐,滤罐内设置有滤芯,用于对经过的水进行过滤,过滤之后的水再供给至饮水机的出水口,供用户使用。

滤罐通过连接座与水源及饮水机中的水路连接,使得水源可经连接座上的进水口进入滤罐的滤芯内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经连接座上的出水口进入饮水机内以供用户使用。

滤芯或滤罐属消耗品,需定时更换。在更换滤芯或滤罐的时候需要关闭饮水机和/或水源上的进水阀,否则在管路中的水会从连接座的进水口和/或出水口流出,导致漏水,不便更换滤芯及滤罐。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方便更换滤芯及滤罐的滤芯装置成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滤芯装置,包括具有滤芯的滤罐和与所述滤罐连接的连接座;

所述滤罐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连接座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端;

所述连接座包括有与所述滤芯的进水通道连通的连接座进水口和与所述滤罐的出水通道连通的连接座出水口;

在所述连接座进水口上连接有进水控制阀,在所述连接座出水口上连接有出水控制阀;

在所述连接端上还设置有用于开启所述进水控制阀的凸起部;

所述连接座与所述连接端之间具有连接状态和拆分状态;

在所述连接端与所述连接座处于所述连接状态时,所述凸起部顶在所述进水控制阀上,所述进水控制阀和所述出水控制阀都处于开启状态;

在所述连接端与所述连接座处于所述拆分状态时,所述凸起部离开所述进水控制阀,所述进水控制阀和所述出水控制阀都处于关闭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控制阀包括安装在所述连接座进水口上的第一阀壳、用于控制所述连接座进水口通断的第一阀芯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阀芯在所述第一阀壳内朝向所述连接座进水口移动的第一驱动件;

所述第一阀芯可滑动地配置在所述第一阀壳内;

所述第一驱动件安装在所述第一阀壳内,并与所述第一阀芯连接;

在所述连接端与所述连接座处于所述连接状态时,所述凸起部顶在所述第一阀芯上,所述第一阀芯离开所述连接座进水口;

在所述连接端与所述连接座处于所述拆分状态时,所述凸起部离开所述第一阀芯,所述第一阀芯密封所述连接座进水口。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阀壳内设置有朝向所述连接座进水口延伸的第一导向套,在所述第一阀芯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杆;

所述第一导向杆与所述第一导向套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阀壳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连接座进水口连通的第一阀壳进水口;

所述第一阀芯可滑动地配置在所述第一阀壳进水口与所述连接座进水口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控制阀包括安装在所述连接座出水口上的第二阀壳、用于控制所述连接座出水口通断的第二阀芯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阀芯在所述第二阀壳内朝向所述连接座出水口移动的第二驱动件;

所述第二阀芯可滑动地配置在所述第二阀壳内;

所述第二驱动件安装在所述第二阀壳内,并与所述第二阀芯连接;

在所述连接端与所述连接座处于所述连接状态时,所述第二阀芯离开所述连接座出水口;

在所述连接端与所述连接座处于所述拆分状态时,所述第二阀芯密封所述连接座出水口。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阀壳内设置有朝向所述连接座出水口延伸的第二导向套,在所述第二阀芯上设置有第二导向杆;

所述第二导向杆与所述第二导向套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阀壳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连接座出水口连通的第二阀壳出水口;

所述第二阀芯可滑动地配置在所述第二阀壳出水口与所述连接座出水口之间。

进一步地,在所述连接端设置有卡头,在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卡槽;

所述卡头卡接在所述卡槽内。

进一步地,在所述连接座上位于所述卡槽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用于引导所述卡头卡入所述卡槽内的引导斜面。

进一步地,在所述滤罐远离所述连接座的一端上设置有扁平的握持操纵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滤芯装置,通过在连接座中设置进水控制阀和出水控制阀,以控制连接座进水口及连接座出水口的开关。

在滤罐的连接端与连接座连接时,其凸起部顶在进水控制阀上,使得进水控制阀开启,水会经连接座进水口、进水通道进入滤芯内,过滤后的水经出水通道流向连接座出水口,并在水压作用下开启出水控制阀,完成整个水路,过滤后的水可经连接座出水口及附属管道供给饮水机的供水端。

在更换滤芯或滤罐时,将连接端从连接座上拆下,其凸起部离开进水控制阀,进水控制阀关闭连接座进水口,从而关闭水路,作用在出水控制阀上的水压变小,出水控制阀自动复位关闭连接座出水口,从而通过进水控制阀和出水控制阀关闭整个水路,在更换滤芯或滤罐时,不会有水流流出,克服了漏水现象,方便更换滤芯或滤罐。

由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滤芯装置,在更换滤芯或滤罐时,避免了漏水现象的产生,方便更换滤芯或滤罐,可以实现快速更换及组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滤芯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滤芯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滤芯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在连接座上设置有卡槽和引导斜面的示意图;

图5为进水控制阀、出水控制阀安装在连接座上的剖视图;

图6为滤罐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滤芯装置,包括具有滤芯2的滤罐1和与滤罐1连接的连接座3。

滤罐1上设置有用于与连接座3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端11。

连接座3包括有与滤芯2的进水通道21连通的连接座进水口31和与滤罐1的出水通道13连通的连接座出水口32。

在连接座进水口31上连接有进水控制阀4,在连接座出水口32上连接有出水控制阀5。

在连接端11上还设置有用于开启进水控制阀4的凸起部111。

连接座3与连接端11之间具有连接状态和拆分状态。

在连接端11与连接座3处于连接状态时,凸起部111顶在进水控制阀4上,进水控制阀4和出水控制阀5都处于开启状态。

在连接端11与连接座3处于拆分状态时,凸起部111离开进水控制阀4,进水控制阀4和出水控制阀5都处于关闭状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滤芯装置用于饮水机、软水机上,起到对水过滤净化的作用。

该滤芯装置主要由滤罐1、滤芯2、连接座3、进水控制阀4和出水控制阀5组成。

滤芯2安装在滤罐1内,滤芯2内具有进水通道21,在滤芯2与滤罐1之间形成有出水通道13。进水通道21与出水通道13连通。水经进水通道21进入滤芯2内过滤,过滤后的水经出水通道13排出,形成滤罐1内的水路循环。

滤罐1面向连接座3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端11,连接端11上设置有朝向连接座3凸起的凸起部111,例如顶针。在连接端11上设置有连接端进水口112和连接端出水口113,连接端进水口112与滤芯2的进水通道21连通,连接端出水口113与滤罐1的出水通道13连通。

连接座3用于将饮水机、水源及滤罐1连接形成水路。

连接座3包括有连接座进水口31和连接座出水口32。

连接座进水口31的一端通过管道与水源或饮水机上的水源连接,其另一端与连接端进水口112连接,从而使得连接座进水口31与滤芯2的进水通道21连通,使得水源中的水可经连接座进水口31、连接端进水口112和进水通道21进入滤芯2内进行过滤。

连接座出水口32的一端通过管道与饮水机的出水口或水龙头连接,其另一端与连接端出水口113连接,从而使得连接座出水口32与滤罐1的出水通道13连通,使得经滤芯2过滤后的水经出水通道13、连接端出水口113和连接座出水口32供给至饮水机的供水端(水龙头),以供用户使用。

进水控制阀4安装在连接座进水口31上,其用于控制连接座进水口31的通断。进水控制阀4可以被凸起部111顶住开启,使得连接座进水口31可以保持进水。

出水控制阀5安装在连接座出水口32上,其用于控制连接座出水孔32的通断。出水控制阀5可以在水压作用下开启,使得连接座出水口32可以保持出水。

在将连接座3安装在滤罐1上时,连接端11与连接座3连接,其凸起部11顶在进水控制阀4上,使得进水控制阀4开启,水会经连接座进水口31、进水通道21进入滤芯2内,过滤后的水经出水通道13流向连接座出水口32,并在水压作用下开启出水控制阀5,完成整个水路,过滤后的水可经连接座出水口32及附属管道供给饮水机的供水端。

在需要更换滤芯2或滤罐1时,将连接端11从连接座3上拆下,其凸起部111离开进水控制阀4,进水控制阀4关闭连接座进水口31,从而关闭水路,作用在出水控制阀5上的水压变小,出水控制阀5自动复位关闭连接座出水口32,从而通过进水控制阀4和出水控制阀5关闭整个水路,在更换滤芯2或滤罐1时,不会有水流流出,克服了漏水现象,方便更换滤芯或滤罐。

由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滤芯装置,在更换滤芯2或滤罐1时,避免了漏水现象的产生,方便更换滤芯2或滤罐1,可以实现快速更换及组装。

较佳地,如图2-3和图5所示,进水控制阀4包括安装在连接座进水口31上的第一阀壳41、用于控制连接座进水口31通断的第一阀芯42和用于驱动第一阀芯42在第一阀壳41内朝向连接座进水口31移动的第一驱动件43。第一阀芯42可滑动地配置在第一阀壳41内。

第一驱动件43安装在第一阀壳41内,并与第一阀芯42连接。

在连接端11与连接座3处于连接状态时,凸起部111顶在第一阀芯42上,第一阀芯42离开连接座进水口31。

在连接端11与连接座3处于拆分状态时,凸起部111离开第一阀芯42,第一阀芯42密封连接座进水口31。

第一驱动件43为弹性件,例如弹簧或弹性片等。

第一阀壳41内具有腔体,第一阀芯42安装在第一阀壳41的腔体中,并能够在第一阀壳41内滑动。第一驱动件43安装在第一阀壳41的腔体中,其与第一阀芯42连接,用于驱动第一阀芯42朝向连接座进水口31移动,以密封连接座进水口31。

在将连接座3安装在滤罐1上时,连接端11与连接座3连接,其凸起部11顶在第一阀芯42上,并将第一阀芯42顶离连接座进水口31,使得连接座进水口31开启,可以进水。

在连接端11从连接座3上拆下时,其凸起部111离开第一阀芯42,在第一驱动件43的作用下驱动第一阀芯42朝向连接座进水口31,并密封连接座进水口31,使得连接座进水口31关闭,停止进水。

较佳地,如图5所示,在第一阀壳41内设置有朝向连接座进水口31延伸的第一导向套45,在第一阀芯42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杆44。第一导向杆44与第一导向套45滑动连接。

第一导向套45朝向连接座进水口31延伸,第一导向杆44连接在第一阀芯42上,第一导向杆44与第一阀芯42连接呈t型。

组装时,将第一导向杆44插入第一导向套45内,两者间隙配合,第一导向杆44可以第一导向套45中滑动,为第一阀芯42的移动提供导向。

较佳地,如图5所示,在第一阀壳41上设置有能够与连接座进水口31连通的第一阀壳进水口46。

第一阀芯42可滑动地配置在第一阀壳进水口46与连接座进水口31之间。

如此设置,可以将水源通过管道与第一阀壳进水口46连接,在第一阀芯42离开连接座进水口31时,水可经第一阀壳进水口46、连接座进水口31、进水通道21进入滤芯2内,无需在连接座进水口31上再连接管道,简化了水路管道的布置。

较佳地,如图2-3和图5所示,出水控制阀5包括安装在连接座出水口32上的第二阀壳51、用于控制连接座出水口32通断的第二阀芯52和用于驱动第二阀芯52在第二阀壳51内朝向连接座出水口32移动的第二驱动件53。

第二阀芯52可滑动地配置在第二阀壳51内。

第二驱动件53安装在第二阀壳51内,并与第二阀芯52连接。

在连接端11与连接座3处于连接状态时,第二阀芯52离开连接座出水口32。

在连接端11与连接座3处于拆分状态时,第二阀芯52密封连接座出水口32。

第二驱动件53为弹性件,例如弹簧或弹性片等。

第二阀壳51内具有腔体,第二阀芯52安装在第二阀壳51的腔体中,并能够在第二阀壳51内滑动。

第二阀壳51内具有腔体,第二阀芯52安装在第二阀壳51的腔体中,并能够在第二阀壳51内滑动。第二驱动件53安装在第二阀壳51的腔体中,其与第二阀芯52连接,用于驱动第二阀芯52朝向连接座出水口51移动,以密封连接座出水口51。

在连接端11与连接座3处于连接状态时,第一阀芯42离开连接座进水口31,第二阀芯52离开连接座出水口32,进水控制阀4和出水控制阀5都处于开启状态,整个水路导通。

在连接端11与连接座3处于拆分状态时,第一阀芯42密封连接座进水口31,第二阀芯52密封连接座出水口32,进水控制阀4和出水控制阀5都处于关闭状态,整个水路被断开,从而在更换滤芯2或滤罐1时不会漏水,方便快速更换。

较佳地,如图5所示,在第二阀壳51内设置有朝向连接座出水口32延伸的第二导向套55,在第二阀芯52上设置有第二导向杆54。第二导向杆54与第二导向套55滑动连接。

第二导向套55朝向连接座出水口32延伸,第二导向杆54连接在第二阀芯52上,第二导向杆54与第二阀芯52连接呈t型。

组装时,将第二导向杆54插入第二导向套55内,两者间隙配合,第二导向杆54可以第二导向套55中滑动,为第二阀芯52的移动提供导向。

较佳地,如图5所示,在第二阀壳51上设置有能够与连接座出水口32连通的第二阀壳出水口56。

第二阀芯52可滑动地配置在第二阀壳出水口56与连接座出水口32之间。

如此设置,可以将通过管道将第二阀壳出水口56与饮水机的供水端连接,在第二阀芯52离开连接座出水口32时,水可经第二阀壳出水口56供给饮水机的供水端(水龙头),无需在连接座出水口32上再连接管道,简化了水路管道的布置。

较佳地,如图2-6所示,在连接端11设置有卡头114,在连接座3上设置有卡槽33,卡头114卡接在卡槽33内。通过卡头114与卡槽33的可拆卸连接,可以快速组装和拆卸连接座3和滤罐1,方便快速更换滤罐。

较佳地,如图4所示,在连接座3上位于卡槽33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用于引导卡头114卡入卡槽33内的引导斜面34。引导斜面34设置在卡槽33的一侧,用于引导卡头114卡入卡槽33内,方便卡头114与卡槽33的快速连接。

较佳地,如图1-2和图6所示,在滤罐1远离连接座3的一端上设置有扁平的握持操纵部12。在更换滤罐1或滤芯2时,可以手握握持操纵部12转动滤罐1,进而带动连接端11在卡槽33中转动,使得卡头114可以从卡槽33中转出。

较佳地,如图6所示,在卡头114上面向卡槽33的底面的一侧设置有凸筋115,凸筋115的表面圆滑过渡。在将卡头114卡入卡槽33内时,凸筋115与卡槽33的底面接触,减小了卡头114与卡槽33的底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了摩擦力,方便转动卡头114与卡槽33卡接或拆分。

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