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收苯加氢工序废气中烷烃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48885发布日期:2020-09-01 16:39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回收苯加氢工序废气中烷烃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回收苯加氢工序废气中烷烃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焦化生产的粗苯加氢精制工艺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解析气和放散气等废气,这些废气中含有甲烷(ch4)、氢气(h2)、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氮气(n2)、硫化氢(h2s)、苯类(cnhm)物质等等。现有技术的处理方法是:把这些解析气和放散气集中送至放散总管,然后通过放散总管引至离生产区域有一定安全距离的火炬系统进行燃烧处理,或者是经过简单的脱硫处理后再进行燃烧。由于这些废气中含有大量有用成分,比如以处理能力为5万吨/年的粗苯加氢精制装置(含以焦炉煤气为原料的变压吸附制氢单元)为例,每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解析气和放散气的总量为633.6万m3,其中解析气约500m3/h,放散气约300m3/h,解析气和放散气中的甲烷含量约占45%、氢气含量约占36%,一氧化碳含量(co)约占5%、氨(nh3)含量约占1%,苯类物质的含量约占3%,二氧化碳(co2)、氮(n2)含量约占8%,硫化氢的含量约2%。因此简单的燃放存在下列不足:一方面,燃烧产生的大量的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会给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另一方面会使废气中的有用成分如甲烷、氢气、一氧化碳(co)等较好的燃料资源,以及氨、硫、苯类物质等宝贵的化工原料白白浪费掉。因此,必须寻求一种能全面回收和处理粗苯加氢精制生产中的解析气和放散气的方法,使企业实现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提高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

申请号为cn201110026906.7记载的一种粗苯加氢精制生产中的废气回收、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粗苯加氢精制生产中的解析气送解析气缓冲器中,之后以300~600m3/h的量与焦炉煤气混合;将粗苯加氢精制生产中的放散气送放散收集槽中,控制放散气温度至35℃,并收集回收冷凝下来的苯类物质,之后以70~100m3/h的量与焦炉煤气混合;将粗苯加氢精制生产中的硫化氢送缓冲器中,收集回收硫化氢中的液滴,之后以10~30m3/h的量与焦炉煤气混合,一同进行净化处理,不再燃放粗苯加氢精制生产中的废气,既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减少了废气燃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改善了工厂环境,又回收了废气中的氨、硫、苯类物质等宝贵的化工原料,是企业实现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和减污增效的有利途径,该方案虽然能够对尾气进行处理,但是在最后脱硫处理过程中脱硫不充分,为此需要一种回收苯加氢工序废气中烷烃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回收苯加氢工序废气中烷烃的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回收苯加氢工序废气中烷烃的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固接有排气管,所述箱体的底部安装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排气管之间安装有沿箱体竖直方向等距设置的脱硫组件,相邻所述脱硫组件之间安装有连接管道;

所述脱硫组件包括与箱体内侧壁活动套接的引流套环,所述引流套环底部内圈固定套接有隔离套管,所述隔离套管的内圈规定套接有集气罩壳,所述集气罩壳顶部外圈固接有与隔离套管固接的u型结构的引流管,所述集气罩壳的正下方安装有与隔离套管内圈固定套接的液体分流盒,所述液体分流盒的正下方安装有与隔离套管内圈固定套接的气体分流盒,所述隔离套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托盘,所述托盘的外圈固接有环形结构的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外圈固接有环形结构的刮离板,且刮离板的外圈与箱体内侧壁活动套接,刮离板顶部抵触有与箱体内侧壁固接的挡板,挡板的一侧安装有与箱体固定套接的排料管。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道的顶部与相邻上方脱硫组件的气体分流盒底部固定套接,连接管道的底部与相邻下方脱硫组件的集气罩壳顶部固定套接。

优选的,所述排气管的底部与相邻下方脱硫组件的集气罩壳顶部活动套接,进气管的顶部与相邻上方脱硫组件的气体分流盒底部活动套接。

优选的,所述引流管底部与相邻液体分流盒连通,箱体的顶部安装有进液管,进液管伸入箱体的一端安装有与箱体顶部内侧壁固接的喷管,喷管的底部安装有喷头,隔离套管的底部开设有连通通道。

优选的,所述引流套环和过滤板均向上倾斜设置,刮离板向下倾斜设置,最顶部引流套环的底部外圈固定套接有齿轮圈,齿轮圈啮合有齿轮,齿轮的底部固接有转轴,转轴底部活动套接有与箱体固接的壳体,转轴伸入壳体的一端安装有电机。

优选的,所述液体分流盒贯穿有第一透气管,且第一透气管与液体分流盒固定套接,液体分流盒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喷孔,气体分流盒贯穿有第二透气管,且第二透气管与气体分流盒固定套接,气体分流盒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喷孔。

本实用新型中,

通过设置的箱体、进气管、排气管、脱硫组件、连接管道、进液管、引流套环、隔离套管、集气罩壳、引流管、液体分流盒、气体分流盒、托盘、过滤板、刮离板、挡板、排料管、第一透气管、第一喷孔、第二透气管和第二喷孔,使得该设计将尾气进行多次混合脱硫操作,使尾气当中的硫化氢气体充分与脱硫溶液混合,提高脱硫效率,同时将脱硫产生的硫膏进行过滤、离心分离,方便对硫膏进行收集,提高了尾气的纯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回收苯加氢工序废气中烷烃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回收苯加氢工序废气中烷烃的装置脱硫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回收苯加氢工序废气中烷烃的装置液体分流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回收苯加氢工序废气中烷烃的装置气体分流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进气管、3排气管、4脱硫组件、5连接管道、6进液管、7引流套环、8隔离套管、9集气罩壳、10引流管、11液体分流盒、12气体分流盒、13托盘、14过滤板、15刮离板、16挡板、17排料管、18第一透气管、19第一喷孔、20第二透气管、21第二喷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回收苯加氢工序废气中烷烃的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顶部固接有排气管3,箱体1的底部安装有进气管2,进气管2与排气管3之间安装有沿箱体1竖直方向等距设置的脱硫组件4,相邻脱硫组件4之间安装有连接管道5;

脱硫组件4包括与箱体1内侧壁活动套接的引流套环7,引流套环7底部内圈固定套接有隔离套管8,隔离套管8的内圈规定套接有集气罩壳9,集气罩壳9顶部外圈固接有与隔离套管8固接的u型结构的引流管10,集气罩壳9的正下方安装有与隔离套管8内圈固定套接的液体分流盒11,液体分流盒11的正下方安装有与隔离套管8内圈固定套接的气体分流盒12,隔离套管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托盘13,托盘13的外圈固接有环形结构的过滤板14,过滤板14的外圈固接有环形结构的刮离板15,且刮离板15的外圈与箱体1内侧壁活动套接,刮离板15顶部抵触有与箱体1内侧壁固接的挡板16,挡板16的一侧安装有与箱体1固定套接的排料管17。

进一步的,连接管道5的顶部与相邻上方脱硫组件4的气体分流盒12底部固定套接,连接管道5的底部与相邻下方脱硫组件4的集气罩壳9顶部固定套接。

尤其是,排气管3的底部与相邻下方脱硫组件4的集气罩壳9顶部活动套接,进气管2的顶部与相邻上方脱硫组件4的气体分流盒12底部活动套接。

值得说明的,引流管10底部与相邻液体分流盒11连通,箱体1的顶部安装有进液管6,进液管6伸入箱体1的一端安装有与箱体1顶部内侧壁固接的喷管,喷管的底部安装有喷头,隔离套管8的底部开设有连通通道。

此外,引流套环7和过滤板14均向上倾斜设置,刮离板15向下倾斜设置,最顶部引流套环7的底部外圈固定套接有齿轮圈,齿轮圈啮合有齿轮,齿轮的底部固接有转轴,转轴底部活动套接有与箱体1固接的壳体,转轴伸入壳体的一端安装有电机。

除此之外,液体分流盒11贯穿有第一透气管18,且第一透气管18与液体分流盒11固定套接,液体分流盒1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喷孔19,气体分流盒12贯穿有第二透气管20,且第二透气管20与气体分流盒12固定套接,气体分流盒12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喷孔21。

工作原理:使用的时候,尾气沿箱体1底部的进气管2进入箱体1的内部,脱硫液体沿进液管6流入箱体1的内部,尾气沿进气管2进入气体分流盒12的内部,然后从气体分流盒12顶部的第二喷孔21喷出,同时脱硫液向下流入至引流套管7的内部,然后从机器罩壳9的顶部上方沿引流管10进入液体分流盒11的内部,然后从第一喷孔19喷出与第二喷孔21喷出的尾气混合,混合之后,气体沿液体分流盒11上的第一透气管18向上运动至集气罩壳9的底部,然后沿连接管道5向上输送进行再次脱硫,混合后的液体向下沿气体分流盒12上的第二透气管20流动至托盘13的顶部,然后沿连通通道流动至隔离套管8的外圈;同时由于脱硫组件4之间均固定连接,且脱硫组件4与箱体1活动套接,在电机的作用下,齿轮带动齿轮圈转动,然后使引流套环7转动,使整个脱硫组件4转动,在转动的时候,位于托盘13上的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过滤板14运动,过滤板14将液体当中的硫膏进行过滤,同时硫膏部分在离心作用下运动至刮离板15,然后在挡板16的阻挡下向下移动至倾斜向下设置的排料管17当中排出,该设计将尾气进行多次混合脱硫操作,使尾气当中的硫化氢气体充分与脱硫溶液混合,提高脱硫效率,同时将脱硫产生的硫膏进行过滤、离心分离,方便对硫膏进行收集,提高了尾气的纯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