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丝机用的排污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11040发布日期:2020-09-23 01:32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丝机用的排污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丝机用的排污设备。



背景技术:

在漆包线生产中,需要使用拉丝机配合拉丝油对铜线进行拉丝,并通过清洗剂辅助清洗,以去除钢丝上的毛刺;但是清洗后的清洗剂含有大量的铜屑以及拉丝油,直接排放会造成浪费以及污染环境,所以可以在排污设备中先经过处理,再对清洗剂回收或排放。

现有的专利号为cn107050938a公开的一种拉丝油除杂池,包括:沉淀池和清液池,该沉淀池与清液池相邻,并且中间通过隔板隔开,隔板高度低于沉淀池与清液池侧壁高度,清液池的出水口内侧设置滤网;先通过沉淀池除去重质杂质,在通过清液池出口处设置的滤网,去除轻质的杂质。

现有的排污除杂设备存在以下缺陷:沉淀池内的水流会带动沉淀池底部的铜屑,使得沉淀效率不高;沉淀池缺少一种自动清理沉淀物的装置,导致清理过程中浪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因此,可对现有的排污除杂设备做进一步的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丝机用的排污设备,能够同时供多台拉丝机使用,并且能自动清理沉淀物,节省清理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拉丝机用的排污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沉淀池、清洁池以及排污装置,其中,每个所述沉淀池顶部均与清洁池相连通,每个所述沉淀池底部均设有一容纳腔,还包括设置于沉淀池下方的排污管道,所述排污管道与每个容纳腔底端预设有的排污口相连通,并且排污管道内设有所述排污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设置多个沉淀池供多台拉丝机同时使用,每个沉淀池底部设置的容纳腔可防止沉淀物因水流紊流而重新混合到清洗剂中,从而使沉淀池的沉淀效率提高;通过在排污管道内设置一排污装置,使得排污装置运转时,可将排污管道内的沉淀物快速输送至排污管道外,无需人工进行清理沉淀物,有效防止排污口出现堵塞的现象。

进一步,所述排污装置包括:螺旋杆、支撑座以及固定座,其中,所述支撑座固定设置于排污管道尾端,所述固定座固定设置于排污管道前端,所述螺旋杆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安装于支撑座和固定座上,所述排污管道尾端处设有用于驱动螺旋杆转动的驱动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件带动螺旋杆旋转,使得螺旋杆上的叶片将排污管道内的沉淀物快速输送至排污管道外,实现了机械自动清理沉淀物,使得清理过程中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并且提高了清理效率。

进一步,所述清洁池通过预设有的挡油板分隔形成挡油池以及排水池,其中,所述挡油池上设有与沉淀池顶部相连通的进水口,所述排水池上设有一出水口,所述挡油池通过挡油板底部设有的通孔与排水池相连通,并且所述通孔高度低于出水口的高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清洁池分为左右两部分,并且在挡油板底部设置通孔,由于拉丝油漂浮于清洁剂上面,使得漂浮在清洁剂上的拉丝油被挡油板阻挡在挡油池中,从而使得清洗剂与拉丝油分离,再而对拉丝油集中进行清理,并且在清理过程中不影响设备运行。

进一步,所述挡油板采用不锈钢防腐材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油板采用不锈钢防腐材质,以延长挡油板的寿命,从而延长排污设备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出水口上设有一过滤网。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水口上设有一过滤网,并且该过滤网采用不锈钢过滤网,可对清洁剂进行过滤并且拥有较长的寿命。

进一步,所述容纳腔底部设置成漏斗状,并且所述排污口设置于容纳腔最底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容纳腔底部设置成漏斗状,并且排污口设置于容纳腔的最底端,使得沉淀物自动由排污口滑落至排污管道内,并由排污装置进行清理;能及时清理沉淀物,有效避免沉淀物堆积在容纳腔中。

进一步,所述清洁池上设有一盖板,所述盖板尾端铰接于清洁池顶部尾端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清洁池上设有一盖板,盖板盖压在清洁池顶端,使得清洁池与外部相隔绝,防止外界污染物进入到清洁池中。

进一步,所述盖板侧端与清洁池顶部侧端之间设有可随意停的上翻折叠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侧端与清洁池顶部侧端之间设有可随意停的上翻折叠杆,当工作人员需要清理挡油池中的拉丝油时,盖板可以打开并稳定在任一角度,便于工作人员清理拉丝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可设置多个沉淀池供多台拉丝机同时使用;

(2)每个沉淀池底部设置的容纳腔可防止沉淀物因水流紊流而重新混合到清洗剂中,从而使沉淀池的沉淀效率提高;

(3)通过在排污管道内设置一排污装置,使得排污装置运转时,可将排污管道内的沉淀物快速输送至排污管道外,无需人工进行清理沉淀物,节省大量人力资源,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沉淀池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清洁池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沉淀池;11、容纳腔;2、清洁池;21、挡油池;22、排水池;3、排污装置;31、螺旋杆;32、固定座;33、支撑座;34、驱动装置;4、挡油板;5、分隔板;6、进水口;7、出水口;71、过滤网;8、排污口;9、盖板;91、上翻折叠杆;10、排污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附图1以及附图2所示,一种拉丝机用的排污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沉淀池1、清洁池2以及排污装置3,其中,每个沉淀池1顶部均通过预设有的管道与清洁池2相连通,沉淀池1内的清洗剂经过沉淀后,重质杂质沉淀至沉淀池1底部,清洗剂以及漂浮在清洗剂上的拉丝油由预设有的管道排送至清洁池2中进行下一步的除杂操作;在本实施例中,沉淀池1设有三个,并且三个沉淀池1呈并列关系设置,每个沉淀池1底端均设有用于排放沉淀物(在本实施例中,大部分的沉淀物为铜屑)的排污口8,沉淀池1的下方设有一水平布置的排污管道10,并且每个排污口8均与排污管道10相连通,并且在每个排污口8与排污管道10之间设有一开关,即,打开开关可使沉淀物由排污口8进入到排污管道10中;排污管道10内设有一排污装置3,该排污装置3运转时,可将排污管道10内的沉淀物快速输送至排污管道10外,无需人工进行清理沉淀物,并有效防止排污口8出现堵塞的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沉淀池1底部均设有一容纳腔11,具体地,沉淀池1内设有呈漏斗状的分隔板5,该分隔板5的全部边缘均焊接在沉淀池1的内壁上,使得该分隔板5与沉淀池1底部共同形成本实施例中的容纳腔11;当拉丝机持续性为沉淀池1内排放清洗剂时,清洗剂中的沉淀物沉淀至分隔板5上方,由于分隔板5呈漏斗状,所以沉淀物均滑落至分隔板5最底端,并由分隔板5最底端处开设有的通孔进入到容纳腔11内;此时,容纳腔11内的清洗剂基本不会受到分隔板5上方的水流所影响,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所以沉淀物不会因水流紊流而重新混合到清洗剂中,从而使沉淀池1的沉淀效率提高。

上述排污口8设置于沉淀池1底端(即,排污口8设置于容纳腔11底端),具体地,容纳腔11底部设置成漏斗状,并且排污口8设置于容纳腔11的最底端,使得沉淀物自动由排污口8滑落至排污管道10内,并由排污装置3进行清理。

在本实施例中,排污装置3包括:螺旋杆31、驱动装置34、支撑座33以及固定座32,其中,排污管道10尾端处设有一安装板,该安装板前端固定设置于排污管道10尾端外侧壁上,该安装板尾端延伸外露出排污管道10尾端面,固定座3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与安装板尾端,支撑座33固定设置于排污管道10前端;螺旋杆31尾端可转动地安装于支撑座33上,螺旋杆31前端可转动地安装于固定座32上,并且螺旋杆31前端完全贯穿固定座32(即,螺旋杆31与固定座32相配合一端外露于固定座32外侧面上);进一步,排污管道10前端处设有一电机,并且该电动机通过联轴器与螺旋杆31前端相连接),通过电机转动以带动螺旋杆31旋转,从而使得螺旋杆31上的叶片将排污管道10内的沉淀物快速输送至排污管道10外,实现了机械自动清理沉淀物;并且单个螺旋杆31同时清理多个沉淀池1的沉淀物。

参照附图1以及附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沉淀处理后的清洗剂以及漂浮在清洗剂上的拉丝油由预设有的管道排送至清洁池2中,该清洁池2内设置有一挡油板4,该挡油板4呈竖直布置于清洁池2中部,将清洁池2分隔形成挡油池21以及排水池22两部分,其中,挡油池21顶部设有一进水口6,排水池22顶部设有一出水口7,分隔板5底部设有若干通孔以将挡油池21和排水池22相连通,并且通孔的高度低于出水口7的高度;当沉淀池1中的清洗剂由进水口6进入到挡油池21中时,位于挡油池21底部的清洁剂由通孔流转到排水池22中,再由排水池22顶部的出水口7排出或回收,漂浮在清洁剂上的拉丝油被挡油板4阻挡在挡油池21中,使得清洗剂与拉丝油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出水口7上设有一过滤网71,并且该过滤网71采用不锈钢过滤网71,可对清洁剂进行过滤并且拥有较长的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清洁池2上设有一盖板9,具体地,盖板9尾端通过合页与清洁池2顶部尾端相铰接,盖板9盖压在清洁池2顶端,使得清洁池2与外部相隔绝,防止外界污染物进入到清洁池2中。

在本实施例中,盖板9侧端与清洁池2顶部侧端之间设有可随意停的上翻折叠杆91,当工作人员需要清理挡油池21中的拉丝油时,盖板9可以打开并稳定在任一角度,便于工作人员清理拉丝油;此类上翻折叠杆91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属于常规技术手段,可参照专利cn206673391u一种上翻下拉式配电箱中或者cn203697835u面框自动开合随意停装饰画,其结构原理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挡油板4采用304不锈钢,其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有利于延长挡油板4的寿命,从而延长排污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具体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