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脂合成用反应釜的输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62572发布日期:2020-09-18 17:54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树脂合成用反应釜的输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树脂合成用反应釜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树脂合成用反应釜的输料装置。



背景技术:

树脂有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之分。合成树脂是指由简单有机物经化学合成或某些天然产物经化学反应而得到的树脂产物。工业生产中树脂的合成一般采用反应釜作为反应器皿。

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反应釜100包括釜身,釜身靠近地面的一端开设有卸料口110,釜身远离地面的一端开设有投料口120,工作人员将物料从投料口120加入,将反应好的物料从卸料口110取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反应釜100作为树脂合成的反应器皿时,由于树脂合成反应的需要,工作人员一般会对反应釜100内物料进行加压加热,在反应过程中,工作人员需继续向反应釜内加入物料,但是釜内高温环境使得工作人员加入物料时会有大量热气涌出,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加料操作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树脂合成用反应釜的输料装置,实现了提高工作人员的加料操作安全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树脂合成用反应釜的输料装置,包括储料桶和多块推料板,多块所述推料板沿储料桶长度方向移动以推动物料移动,所述储料桶远离地面的一侧开设有入料口,所述储料桶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出料口,出料口位于储料桶远离入料口的一侧,且一个所述出料口通过一条管道与一个反应釜连通,所述管道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管道内粉料流量的调节阀,所述储料桶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推料板移动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物料自入料口加入,控制驱动组件,使推料板沿储料桶长度方向移动,从而带动物料在储料桶内移动,当某一个反应釜需要加料时,打开对应的调节阀,使得储料桶内物料从出料口经管道进入反应釜,从而完成反应釜的加料,储料桶与推料板的设置,延长了工作人员与反应釜投料口之间的间距,从而实现提高工作人员加料操作安全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主动轴、驱动皮带、从动轴,从动轴设置在储料桶内,且从动轴两端均转动连接在储料桶侧壁上,主动轴转动连接在储料桶内,且位于储料桶远离从动轴的一端,主动轴与从动轴通过驱动皮带连接,所述主动轴一端穿出储料桶与驱动电机主轴同轴固定连接,多块所述推料板平行设置在驱动皮带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主动轴转动,从而使得驱动皮带带动从动轴转动,且驱动皮带带动推料板在储料桶内往复移动,从而便于推料板不断为反应釜加料。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推料板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在驱动皮带上,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推料板转动角度的调节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驱动皮带转动连接的推料板的设置,便于调节件调节推料板转动角度,以减小驱动皮带远离地面一侧的储料桶高度,从而减小了储料桶的占用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调节件包括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扭簧套设在第一转轴上,且一端与推料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在复位扭簧的弹力作用下,推料板与储料桶桶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位扭簧的设置,使得推料板始终与储料桶侧壁抵接,从而减少了储料桶内物料的残留。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储料桶两端的侧面形状均设置为弧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面的设置,使得物料可以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滑入出料口,从而减少了储料桶内的物料残余。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入料口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辅助入料板,所述辅助入料板沿入料口周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辅助入料板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向储料桶内添加物料。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辅助入料板的侧面形状设置为喇叭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面形状为喇叭状的辅助入料板的设置,增大了入料口的横截面积,且辅助入料板对物料起到导向作用,更加方便物料流入储料箱。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辅助入料板远离储料桶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盖板,以使盖板封住入料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从入料口将物料加入后,盖合盖板,以减少入料口处扬起的粉尘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将物料自入料口加入,控制驱动组件,使推料板沿储料桶长度方向移动,从而带动物料在储料桶内移动,当某一个反应釜需要加料时,打开对应的调节阀,使得储料桶内物料从出料口经管道进入反应釜,从而完成反应釜的加料,储料桶与推料板的设置,延长了工作人员与反应釜投料口之间的间距,从而实现提高工作人员加料操作安全性的目的;

2.辅助入料板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从入料口向储料桶内加入物料时,物料不易散落在入料口周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附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驱动组件与推料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反应釜;110、卸料口;120、投料口;200、储料桶;210、出料口;211、管道;212、调节阀;220、入料口;221、辅助入料板;222、盖板;300、推料板;310、第一转轴;320、复位扭簧;400、驱动电机;410、主动轴;420、从动轴;430、驱动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2,一种树脂合成用反应釜的输料装置,包括储料桶200。储料桶200远离地面的一侧开设有入料口220,入料口220侧壁上焊接有辅助入料板221,且辅助入料板221沿入料口220周向设置,以使工作人员向储料桶200内加入物料时物料不易散落在入料口220周侧。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将物料加入储料桶200内,辅助入料板221的侧面形状设置喇叭状。

由于工作人员通过入料口220向储料桶200内加入物料时,入料口220位置会扬起大量粉尘,为减少入料口220位置的粉尘量,辅助入料板221远离储料桶200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盖板222,以便于工作人员将物料加入后转动盖板222以将入料口220封住。

储料桶200远离入料口220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出料口210,且多个出料口210均通过管道211与多个反应釜100连通,且管道211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管道211内粉料流量的调节阀212。

参照图2和图3,输料装置还包括多块推料板300,多块推料板300沿储料桶200长度方向在储料桶200内移动,以带动储料桶200内物料移动。储料桶200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推料板300移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分别与储料桶200内壁转动连接的主动轴410、从动轴420,连接主动轴410与从动轴420的驱动皮带430,用于驱动主动轴410转动的驱动电机400,主动轴410一端穿出储料桶200与驱动电机400的输出主轴同轴焊接。

参照图3和图4,多个推料板300平行设置,且分别通过第一转轴310转动连接在驱动皮带430上。第一转轴310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推料板300转动角度的调节件。调节件包括套设在第一转轴310上的复位扭簧320,且复位扭簧320的一端与推料板30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转轴310固定连接,在复位扭簧320的弹力作用下推料板300与储料桶200(参照图2)的桶壁抵接。

参照图2,为了减少储料桶200两端的物料堆积量,储料桶200两端的侧面形状均设置为弧形,从而使得物料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靠近出料口210的位置移动。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物料从入料口220倒入储料桶200内,启动驱动电机400,使得主动轴410转动带动驱动皮带430使从动轴420转动,使得驱动皮带430带动推料板300移动,推料板300带动物料沿储料桶200长度方向移动,打开需加入物料的储料桶200对应的调节阀212,从而实现向反应釜100内加入物料的目的。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