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液燃烧炉燃烧烟气SDS脱硫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24982发布日期:2020-10-30 21:44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液燃烧炉燃烧烟气SDS脱硫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除尘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废液燃烧炉燃烧烟气sds脱硫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废液燃烧炉燃烧的烟气中含有大量有害气体,对大气环境污染较大,其中废液燃烧炉燃烧的烟气中有害气体主要为硫化物,这些烟气在排放前通常需要经过脱硫、除尘处理。通常在窑炉出口烟道反应器内设置sds小苏打脱硫装置,该种脱硫装置采用小苏打nahco3为高效脱硫原料,是将研磨合格的碳酸氢超细粉通过喷射系统送至反应器内,碳酸氢钠超细颗粒在高温烟气的作用下分解出高活性碳酸钠,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高活性的碳酸钠与窑炉烟气中so2、so3等酸性成份充分接触并发生化学反应,实现so2的固化及脱除。

nahco3超细粉在高温烟气的作用下,迅速分解,生成高活性的na2co3颗粒,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由于颗粒粒径很小,颗粒内部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会撑破颗粒外表面,将na2co3颗粒塑造成一个具备大量微孔和比表面积的高活性物质,能够迅速与烟气中的酸性物质(so2、so3等)反应,实现高效脱硫。

现有的脱硫除尘系统在小苏打细粉与气体的混合过程中混合不够充分,导致脱硫效果较差。而经脱硫装置排出的烟气温度较高,高温气体易降低除尘袋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一种脱硫效果好、具有除尘预冷却功能的废液燃烧炉燃烧烟气sds脱硫除尘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脱硫效果好、具有除尘预冷却功能的废液燃烧炉燃烧烟气sds脱硫除尘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废液燃烧炉燃烧烟气sds脱硫除尘系统,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安装有脱硫罐、小苏打储存罐,所述脱硫罐与所述小苏打储存罐之间连接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内部嵌入有绞龙,所述脱硫罐的内部顶部安装有粉末喷洒装置,所述粉末喷洒装置包括多个喷嘴,所述脱硫罐的顶部连接有输气管,所述第二支架上固定有净气室,所述净气室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并排的椭圆形除尘滤袋,所述净气室的左侧设置有除尘进气管,所述输气管与所述除尘进气管连接,所述输气管的管径小于所述除尘进气管的管径,所述除尘进气管的内部嵌入有螺旋冷却管,所述净气室的顶部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抽气泵。

优选地,上述的废液燃烧炉燃烧烟气sds脱硫除尘系统,其中所述粉末喷洒装置还包括喷气室,所述喷气室与所述下料管相通,所述喷嘴安装在所述喷气室的下侧。

优选地,上述的废液燃烧炉燃烧烟气sds脱硫除尘系统,其中所述脱硫罐的底部连接有脱硫进气管。

优选地,上述的废液燃烧炉燃烧烟气sds脱硫除尘系统,其中所述螺旋冷却管的两端均穿过所述除尘进气管的管壁,所述螺旋冷却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冷却水箱、水泵。

优选地,上述的废液燃烧炉燃烧烟气sds脱硫除尘系统,其中所述脱硫罐的内部底部设置有小苏打收集装置,所述小苏打收集装置包括第一斜板、第二斜板,所述第一斜板、第二斜板的下侧均设置有回收箱。

优选地,上述的废液燃烧炉燃烧烟气sds脱硫除尘系统,其中所述净气室的底部连接有集尘斗,所述集尘斗的下侧安装有收尘箱。

优选地,上述的废液燃烧炉燃烧烟气sds脱硫除尘系统,其中所述收尘箱与所述集尘斗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收尘箱的底部安装有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该废液燃烧炉燃烧烟气sds脱硫除尘系统脱硫除尘时,废液燃烧炉燃烧的烟气经脱硫进气管进入脱硫罐内,逆向而上。电机转动带动绞龙转动,绞龙转动时将小苏打储存罐内的小苏打粉末输送到喷气室内。同时也带动两个第二皮带轮转动,通过皮带带动两个第一皮带轮转动,第一皮带轮转动时带动底部的喷嘴转动,吹气泵向喷气室内喷气,将喷气室内暂存的小苏打粉末吹向喷嘴内,并通过各喷嘴喷出,由于喷嘴转动,可将小苏打粉末均匀喷向脱硫罐内部。废液燃烧炉燃烧的烟气经脱硫进气管进入脱硫罐内,逆向而上,与小苏打粉末颗粒充分接触,发生反应,完成脱硫反应后气体经输气管排出,进入除尘装置内。从上方喷下的未反应的小苏打颗粒落在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上,随时间推移堆积越来越多,最终滑落掉入下方的回收箱内,可再次回收利用。脱硫后的气体经输气管排出,进入除尘进气管内,在流经螺旋冷却管时,由于除尘进气管的管径较大,可使气体与螺旋冷却管充分接触,促进冷却,使高温气体预冷却,从而保护除尘滤袋。水泵使冷却水箱内的水不断通过螺旋冷却管流动循环,可降低气体温度,防止除尘滤袋因高温受损。气体进入净气室后粉尘被阻留在滤袋外表面。随着过滤时间的延长,除尘滤袋上的粉尘层不断积厚,除尘设备的阻力不断上升,当设备阻力上升到设定值时,脉冲阀开启,压缩空气经过喷气管喷出,涌入除尘滤袋内,使其膨胀变形产生振动,并在逆向气流冲刷的作用下,附着在滤袋外表面上的粉尘被剥离落入集尘斗中,最终落入收尘箱内。净化后的气体被抽气泵吸入排气管,并通过排气口排出。该废液燃烧炉燃烧烟气sds脱硫除尘系统脱硫效果好、具有除尘预冷却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螺旋冷却管的循环管路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第一支架,2、脱硫罐,3、小苏打储存罐,4、第二支架,5、净气室,6、下料管,7、绞龙,8、输气管,9、喷气管支架,10、喷气管,11、除尘滤袋,12、排气管,13、抽气泵,14、集尘斗,15、收尘箱,16、第一斜板,17、第二斜板,18、螺旋冷却管,19、除尘进气管,20、电机,21、喷气室,22、喷嘴,23、回收箱,24、吹气泵,25、第二皮带轮,26、第一皮带轮,27、皮带,28、脱硫进气管,29、水泵,30、冷却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废液燃烧炉燃烧烟气sds脱硫除尘系统,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4,第一支架1上安装有脱硫罐2、小苏打储存罐3,小苏打储存罐3位于脱硫罐2的上侧。脱硫罐2与小苏打储存罐3之间连接有下料管6,下料管6的内部嵌入有绞龙7。脱硫罐2的内部顶部安装有粉末喷洒装置,粉末喷洒装置包括多个喷嘴22,粉末喷洒装置还包括喷气室21,喷气室21与下料管6相通,喷气室21用于暂存小苏打粉末。喷嘴22安装在喷气室21的下侧。具体地,喷气室21的下侧安装有至少两个喷嘴安装管,优选地为两个,喷嘴安装管与喷气室21底部活动连接。每个喷嘴安装管的底部均安装有多个喷嘴22,优选地,为三个。喷嘴安装管内部为中空结构,可使喷气室21与喷嘴22相通。喷嘴22以喷嘴安装管的轴线为中心呈圆周阵列。喷气室21的下侧安装有电机20,绞龙7的下端穿过喷气室21的底部,电机20的输出轴端与绞龙7的下端连接。电机20的外部设置有电机罩,可防止粉末进入电机20内部。电机罩固定在喷气室21的下侧,电机20安装在电机罩的内部。电机20转动时带动绞龙7转动,绞龙7转动时将小苏打储存罐3内的小苏打粉末输送到喷气室21内。每个喷嘴安装管的外部均嵌入有第一皮带轮26,绞龙7的下端安装有第二皮带轮25,第一皮带轮26与第二皮带轮25之间连接有皮带27。支架1上固定有气泵支架,气泵支架上安装有吹气泵24,吹气泵24的输气端与喷气室21连通。电机20转动时也带动两个第二皮带轮25转动,通过皮带27带动两个第一皮带轮26转动,第一皮带轮26转动时带动底部的喷嘴22转动,吹气泵24向喷气室21内喷气,将喷气室21内暂存的小苏打粉末吹向喷嘴22内,并通过各喷嘴22喷出,由于喷嘴22转动,可将小苏打粉末均匀喷向脱硫罐2内部。由于喷气室21与下料管6的连接处安装有单向阀,在吹气泵24向喷气室21内喷气时气流不会进入下料管6内,可保证喷气室21内有足够气压。

如图1所示,脱硫罐2的内部底部设置有小苏打收集装置,小苏打收集装置包括第一斜板16、第二斜板17,第一斜板16、第二斜板17的下侧均设置有回收箱23。第一斜板16与第二斜板17的顶部高度不同,第一斜板16与第二斜板17之间设置有空隙。第一斜板16与第二斜板17在脱硫罐2底部的投影有重合部分。在废液燃烧炉燃烧的烟气进入脱硫罐2内时,气体从第一斜板16与第二斜板17之间的空隙处进入。从上方喷下的未反应的小苏打颗粒落在第一斜板16和第二斜板17上,随时间推移堆积越来越多,最终滑落掉入下方的回收箱23内。回收箱23上安装有箱门,当回收箱23内收集满时可打开箱门将其取出,可再次回收利用。

脱硫罐2的底部连接有脱硫进气管28,脱硫罐2的顶部连接有输气管8。废液燃烧炉燃烧的烟气经脱硫进气管28进入脱硫罐2内,逆向而上,与小苏打粉末颗粒充分接触,发生物化反应,完成的主要化学反应为:

2nahco3=na2co3+h2o+co2↑

na2co3+2so2+h2o=co2↑+2nahso3

na2co3+so2+h2o=h2o+co2↑+na2so3

nahco3超细粉在高温烟气的作用下,迅速分解,生成高活性的na2co3颗粒,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由于颗粒粒径很小,颗粒内部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会撑破颗粒外表面,将na2co3颗粒塑造成一个具备大量微孔和比表面积的高活性物质,能够迅速与烟气中的酸性物质(so2、so3等)反应,实现高效脱硫。最终气体经输气管8排出,进入除尘进气管19内。

如图1、图3所示,第二支架4上固定有净气室5,净气室5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并排的椭圆形除尘滤袋11,净气室5的左侧设置有除尘进气管19。输气管8与除尘进气管19连接,输气管8的管径小于除尘进气管19的管径,除尘进气管19的内部嵌入有螺旋冷却管18。脱硫后的气体进入除尘进气管19后由于除尘进气管19的管径较大,可使气体与螺旋冷却管18充分接触,促进冷却,使气体温度降低,从而保护除尘滤袋11。螺旋冷却管18呈螺旋状。螺旋冷却管18的两端均穿过除尘进气管19的管壁,螺旋冷却管18与除尘进气管19的管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水泵29安装在冷却水箱30的上侧。螺旋冷却管18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冷却水箱30、水泵29,水泵29上连接有水管,水管的另一端与冷却水箱30连接,水泵29使冷却水箱30内的水不断通过螺旋冷却管18流动循环,可降低气体温度,防止除尘滤袋11因高温受损。

如图1所示,净气室5的内部固定有喷气管支架9,喷气管支架9的下侧固定有喷气管10,喷气管10的左侧安装有脉冲阀,喷气管10的下侧安装有多个除尘滤袋11。当除尘滤袋11将颗粒拦截滞留于滤袋外表面及深层后,在滤料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粉尘层,粉尘层将进一步加强除尘的效果,在喷吹气流脉冲作用下粉尘层一次又一次的反复形成又反复剥落而达到烟气除尘的效果的。净气室5的顶部连接有排气管12,排气管12的另一端连接有抽气泵13,抽气泵13上连接有排气口。净气室5的顶部连接有排气管12,排气管12的另一端连接有抽气泵13。净气室5的底部连接有集尘斗14,集尘斗14的下侧安装有收尘箱15。收尘箱15与集尘斗14可拆卸式连接,收尘箱15的底部安装有滚轮,便于排出内部灰尘。

在使用该废液燃烧炉燃烧烟气sds脱硫除尘系统脱硫除尘时,废液燃烧炉燃烧的烟气经脱硫进气管28进入脱硫罐2内,逆向而上。电机20转动带动绞龙7转动,绞龙7转动时将小苏打储存罐3内的小苏打粉末输送到喷气室21内。同时也带动两个第二皮带轮25转动,通过皮带27带动两个第一皮带轮26转动,第一皮带轮26转动时带动底部的喷嘴22转动,吹气泵24向喷气室21内喷气,将喷气室21内暂存的小苏打粉末吹向喷嘴22内,并通过各喷嘴22喷出,由于喷嘴22转动,可将小苏打粉末均匀喷向脱硫罐2内部。废液燃烧炉燃烧的烟气经脱硫进气管28进入脱硫罐2内,逆向而上,与小苏打粉末颗粒充分接触,发生反应,完成脱硫反应后气体经输气管8排出,进入除尘装置内。从上方喷下的未反应的小苏打颗粒落在第一斜板16和第二斜板17上,随时间推移堆积越来越多,最终滑落掉入下方的回收箱23内,可再次回收利用。脱硫后的气体经输气管8排出,进入除尘进气管19内,在流经螺旋冷却管18时,由于除尘进气管19的管径较大,可使气体与螺旋冷却管18充分接触,促进冷却,使高温气体预冷却,从而保护除尘滤袋11。水泵29使冷却水箱30内的水不断通过螺旋冷却管18流动循环,可降低气体温度,防止除尘滤袋11因高温受损。气体进入净气室5后粉尘被阻留在滤袋外表面。随着过滤时间的延长,除尘滤袋11上的粉尘层不断积厚,除尘设备的阻力不断上升,当设备阻力上升到设定值时,脉冲阀开启,压缩空气经过喷气管10喷出,涌入除尘滤袋11内,使其膨胀变形产生振动,并在逆向气流冲刷的作用下,附着在滤袋外表面上的粉尘被剥离落入集尘斗14中,最终落入收尘箱15内。净化后的气体被抽气泵13吸入排气管12,并通过排气口排出。该废液燃烧炉燃烧烟气sds脱硫除尘系统脱硫效果好、具有除尘预冷却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