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阶段式膜材烘干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91390发布日期:2021-03-30 21:17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阶段式膜材烘干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膜材烘干工艺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阶段式膜材烘干工艺。



背景技术:

在薄膜类材料的生产加工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其表面进行涂覆,为了加快涂覆后的材料的干燥速度,一般还需要将其置于烘干通道中进行烘干。

在薄膜的烘干过程中,由于其本身材质问题,导致其容易出现收缩,一旦温度过高则会导致烘干后的薄膜质量的下降。然而,在实际烘干过程中,虽然对温度能够进行一定的调控,但是,往往在某一区域中的温度相对一定,因此,就很容易导致整个烘干过程的可调控性差,并进而导致整个烘干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烘干条件相对一定,而薄膜由于其本身材质等容易造成烘干后的质量存在一定局限性和缺陷等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整体烘干阶段可调,且能够交替调控,有效提高薄膜的烘干质量的阶段式膜材烘干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阶段式膜材烘干工艺,所述阶段式膜材烘干工艺包括:

a、在膜材经过第一烘干区域的过程中,向第一烘干区域中交替喷射不同温度的热风,对膜材进行预烘干;

b、对预烘干过程中收集的热蒸汽经换热后收集热气,并将收集的热气通入第二烘干区域中,对通过第二烘干区域的膜材进行二次烘干;

c、在往复挤压状态下,对经过二次烘干后的膜材在第三烘干区域中烘干;其中,

第一烘干区域、第二烘干区域和第三烘干区域的烘干温度顺次升高。

优选地,步骤a中,交替喷射的热风的时间间隔为30-45min,且相邻的两次热风之间的温差不大于10℃。

优选地,膜材在所述第一烘干区域中的行进过程包括顺次设置的移动段、静止段和移动段,当所述膜材处于静止段时,向第一烘干区域中交替喷射热风。

优选地,在向膜材喷射热风的过程中,热风的喷射口绕膜材的周向方向转动。

优选地,步骤a中,交替喷射的热风包括第一热风和第二热风,且所述第一热风的温度为40-45℃,所述第二热风的温度为50-55℃。

优选地,所述第一热风的吹风时间为40-45min,所述第二热风的吹风时间为30-35min。

优选地,步骤c中,往复挤压过程的频率为40-50次/min。

优选地,交替喷射过程中喷嘴自内向外斜向下喷射热风。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对应设置第一烘干区域、第二烘干区域和第三烘干区域,对整个烘干过程的烘干过程进行针对性调节;在此基础上,通过在第一烘干区域中交替喷射不同温度的热风,能够通过交替喷射的方式实现降温和回温的交替进行,避免出现局部收缩等问题。进一步地,在第三烘干区域中进行往复挤压,能够更好地提高整体的平整度,提高烘干质量。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阶段式膜材烘干工艺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阶段式膜材烘干工艺,所述阶段式膜材烘干工艺包括:

a、在膜材经过第一烘干区域的过程中,向第一烘干区域中交替喷射不同温度的热风,对膜材进行预烘干;

b、对预烘干过程中收集的热蒸汽经换热后收集热气,并将收集的热气通入第二烘干区域中,对通过第二烘干区域的膜材进行二次烘干;

c、在往复挤压状态下,对经过二次烘干后的膜材在第三烘干区域中烘干;其中,

第一烘干区域、第二烘干区域和第三烘干区域的烘干温度顺次升高。

本发明通过对应设置第一烘干区域、第二烘干区域和第三烘干区域,对整个烘干过程的烘干过程进行针对性调节;在此基础上,通过在第一烘干区域中交替喷射不同温度的热风,能够通过交替喷射的方式实现降温和回温的交替进行,避免出现局部收缩等问题。进一步地,在第三烘干区域中进行往复挤压,能够更好地提高整体的平整度,提高烘干质量。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更好地提高交替降温和回温的效果,避免收缩过为严重等问题的发生,步骤a中,交替喷射的热风的时间间隔为30-45min,且相邻的两次热风之间的温差不大于10℃。

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膜材在所述第一烘干区域中的行进过程包括顺次设置的移动段、静止段和移动段,当所述膜材处于静止段时,向第一烘干区域中交替喷射热风。

这里的移动段指的是正常传输的过程,而静止段则是传输停止。

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膜材各个方位均能得到有效的热风喷射烘干,在向膜材喷射热风的过程中,热风的喷射口绕膜材的周向方向转动。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a中,交替喷射的热风包括第一热风和第二热风,且所述第一热风的温度为40-45℃,所述第二热风的温度为50-55℃。

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热风的吹风时间为40-45min,所述第二热风的吹风时间为30-35min。

当然,为了更好地提高往复挤压效果,步骤c中,往复挤压过程的频率为40-50次/min。

同时,为了有效提高交替喷射过程的喷射效率,交替喷射过程中喷嘴自内向外斜向下喷射热风。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技术特征:

1.一种阶段式膜材烘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段式膜材烘干工艺包括:

a、在膜材经过第一烘干区域的过程中,向第一烘干区域中交替喷射不同温度的热风,对膜材进行预烘干;

b、对预烘干过程中收集的热蒸汽经换热后收集热气,并将收集的热气通入第二烘干区域中,对通过第二烘干区域的膜材进行二次烘干;

c、在往复挤压状态下,对经过二次烘干后的膜材在第三烘干区域中烘干;其中,

第一烘干区域、第二烘干区域和第三烘干区域的烘干温度顺次升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阶段式膜材烘干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交替喷射的热风的时间间隔为30-45min,且相邻的两次热风之间的温差不大于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阶段式膜材烘干工艺,其特征在于,膜材在所述第一烘干区域中的行进过程包括顺次设置的移动段、静止段和移动段,当所述膜材处于静止段时,向第一烘干区域中交替喷射热风。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阶段式膜材烘干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向膜材喷射热风的过程中,热风的喷射口绕膜材的周向方向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阶段式膜材烘干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交替喷射的热风包括第一热风和第二热风,且所述第一热风的温度为40-45℃,所述第二热风的温度为50-5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阶段式膜材烘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风的吹风时间为40-45min,所述第二热风的吹风时间为30-35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阶段式膜材烘干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往复挤压过程的频率为40-50次/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阶段式膜材烘干工艺,其特征在于,交替喷射过程中喷嘴自内向外斜向下喷射热风。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阶段式膜材烘干工艺,所述阶段式膜材烘干工艺包括:A、在膜材经过第一烘干区域的过程中,向第一烘干区域中交替喷射不同温度的热风,对膜材进行预烘干;B、对预烘干过程中收集的热蒸汽经换热后收集热气,并将收集的热气通入第二烘干区域中,对通过第二烘干区域的膜材进行二次烘干;C、在往复挤压状态下,对经过二次烘干后的膜材在第三烘干区域中烘干;其中,第一烘干区域、第二烘干区域和第三烘干区域的烘干温度顺次升高。实现了整体烘干阶段可调,且能够交替调控,有效提高薄膜的烘干质量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周有文;周小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新辰光学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2
技术公布日:2021.03.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