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27671发布日期:2021-05-11 16:55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除渣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浆料除渣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除渣器。



背景技术:

在包装纸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料废纸质量变差及市场对包装用纸质量的提高。促使造纸企业越来越重视浆料净化及除渣效果,文化纸、生活用纸也同样对除渣相当重视。

目前由于市场上包装纸竟争激烈。如高强瓦楞原纸,挂面箱纸板,牛皮纸等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国内市场回收的废纸中夹带的广告塑料,铁钉,砂粒,包带等杂物越来越多,要有效处理好废纸制浆越来越难。迫使造纸企业在制浆过程中釆用多段中浓除渣和除杂。

在纸机流送系统中还釆用四至五段低浓除渣来加强对浆料净化处理。抄操后再经软压光机处理来提高纸的物理强度和外观质量。倘若净化处理后的浆料中还含有细砂颗粒,小颗粒塑料,石蜡,胶料等,在生产高档包装纸时,这些杂物中砂粒在经过压榨,烘缸,压光机时就会对辊面,缸面造成磨损。严重的会在辊面,缸面上磨出沟槽,导致无法正常生产。

泡沫,塑料,石蜡,胶料在造纸生产过程中,影响浆料脱水,通过烘缸时,高温溶解这些物质,产生粘缸,造成纸页缸内断头。塑胶物溶解后形成微小粒颗和砂粒,从纸面上脱落,纸面上形成孔洞。或成品经压光后纸面上有黑斑,湿斑,油斑等,影响了纸张表面清洁度,耐破度,耐折度,平滑度,适印刷性等指标。

在用商品桨,自制化学桨,化机桨生产文化用纸,生活用纸,特种纸时,一般在纸机流送冲桨系统中大量使用了606低浓除渣器,来对浆料进行除渣,净化。以提高纸机抄操率,减少断头损失及满足产品质量要求。

606除渣器是浆料在一定压力下沿进浆管切线进锥型除渣器上直筒段,浆料在除渣器内产生涡旋扩散分离运动,涡旋产生强离心力,把粗纤维,砂粒等比重较大的重杂质由于受离心力较大,因而被抛向四壁,然后继续向下运动。到下锥体筒后,由于下锥体直径越来越小,因此杂物运行速度会越来越快,最后通过排渣咀随浆和水一起排出。而除渣器中心处,由于离心作用形成了“低压带"。洁净的浆料及轻杂质所受离心力较小,在运行过程中,逐步移向"低压带"向上运行,由良桨管出口流出进入二次冲桨后上网抄造,或进入上段606除渣器,进一步除渣。为了保证除渣效果,一般上规模纸机都有四段,五段除渣。且逐步加大除渣器除渣咀口孔,最后段一般为10mm孔径。所以在最后排渣过程中,造成了浆料流失,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渣器,其能够对浆料进行除渣,而且能降低浆料的流失。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除渣器,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上述第一筒体的内部设有圆柱形的第一腔体,上述第二筒体的内部设有锥形的第二腔体,上述第三筒体的内部设有第三腔体;上述第二筒体内径较大的一端与上述第一筒体连通,上述第二筒体内径较小的一端与上述第三筒体连通;上述第一筒体的侧壁设有与上述第一腔体连通的进浆管,上述第一筒体的顶部设有与上述第一腔体连通的排桨管;上述第三筒体的侧壁设有与上述第三腔体连通的反冲水管。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三腔体的中部为圆柱形,上述第三腔体的两端为锥形;上述第三腔体的一个锥形端与上述第二筒体内径较小的一端连通,上述第三腔体的另一个锥形端设有排渣口。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筒体与上述第三筒体之间设有用于控制上述第二腔体与上述第三腔体导通和断开的第一阀门,上述第三筒体设有用于控制上述排渣口导通和断开的第二阀门。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筒体内径较小的一端与上述第三筒体的一端均设有第一法兰盘,上述第一阀门的一端固定于上述第二筒体的上述第一法兰盘,上述第一阀门的另一端固定于上述第三筒体的上述第一法兰盘;上述第三筒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法兰盘,上述第二阀门固定于上述第二法兰盘。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反冲水管设有用于控制上述反冲水管导通和断开的第三阀门。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还包括顶部开口的沉渣箱,上述沉渣箱设有沉渣槽,上述沉渣槽设于上述排渣口下方。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沉渣槽的数量为多个,任意相邻两个上述沉渣槽之间设有挡板;上述沉渣箱内设有储存槽。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还包括稀释水管,上述稀释水管的开口端设于远离上述储存槽的上述沉渣槽上方。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任一上述沉渣槽设有与上述沉渣槽连通的排渣管,任一上述排渣管设有用于控制上述排渣管导通和断开的第四阀门。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沉渣箱设有与上述储存槽连通的排水管。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除渣器,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上述第一筒体的内部设有圆柱形的第一腔体,上述第二筒体的内部设有锥形的第二腔体,上述第三筒体的内部设有第三腔体;上述第二筒体内径较大的一端与上述第一筒体连通,上述第二筒体内径较小的一端与上述第三筒体连通;上述第一筒体的侧壁设有与上述第一腔体连通的进浆管,上述第一筒体的顶部设有与上述第一腔体连通的排桨管;上述第三筒体的侧壁设有与上述第三腔体连通的反冲水管。

实际使用时,浆料通过一定压力从进浆管进入第一筒体中的圆柱形的第一腔体,浆料中的重杂质由于比重大,受到的离心力较大,而被抛向四壁,然后高速向下做旋转运动;同时第一筒体中密度较低的浆料移向到中心"低压带",低压带浆料向上运动由排桨管排出。

重杂质移动到锥形的第二腔体,由于第二腔体直径越来越小,重杂质向下旋转速度越来越快,重杂质进入第三筒体,由于第三腔体空间大,重杂质在第三筒体内突然扩容,重杂质失去动能,转入自然沉降;同时反冲水管中的水高速切向进入,对重杂质进行反冲洗,将重杂质上的浆料冲洗下来,同时降低第三筒体内浆料浓度;在第三筒体内,密度较低的浆料又移向到中心"低压带",低压带浆料又向上运动到第一腔体,由排桨管排出即可。如此对重杂质进行反冲洗,将重杂质上的浆料冲洗下来,再回流入第一腔体中,降低浆料的流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除渣器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位置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筒体位置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沉渣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第一筒体;2-第二筒体;3-第三筒体;4-第一腔体;5-第二腔体;6-第三腔体;7-进浆管;8-排桨管;9-反冲水管;10-第一阀门;11-第二阀门;12-第三阀门;13-第一法兰盘;14-第二法兰盘;15-沉渣箱;16-沉渣槽;17-稀释水管;18-挡板;19-储存槽;20-排渣管;21-第四阀门;22-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者竖直,而是可以稍微的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于“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除渣器,包括第一筒体1、第二筒体2和第三筒体3,上述第一筒体1的内部设有圆柱形的第一腔体4,上述第二筒体2的内部设有锥形的第二腔体5,上述第三筒体3的内部设有第三腔体6;上述第二筒体2内径较大的一端与上述第一筒体1连通,上述第二筒体2内径较小的一端与上述第三筒体3连通;上述第一筒体1的侧壁设有与上述第一腔体4连通的进浆管7,上述第一筒体1的顶部设有与上述第一腔体4连通的排桨管8;上述第三筒体3的侧壁设有与上述第三腔体6连通的反冲水管9。

实际使用时,浆料通过一定压力从进浆管7进入第一筒体1中的圆柱形的第一腔体4,浆料中的重杂质由于比重大,受到的离心力较大,而被抛向四壁,然后高速向下做旋转运动;同时第一筒体1中密度较低的浆料移向到中心"低压带",低压带浆料向上运动由排桨管8排出。

重杂质移动到锥形的第二腔体5,由于第二腔体5直径越来越小,重杂质向下旋转速度越来越快,重杂质进入第三筒体3,由于第三腔体6空间大,重杂质在第三筒体3内突然扩容,重杂质失去动能,转入自然沉降;同时反冲水管9中的水高速切向进入,对重杂质进行反冲洗,将重杂质上的浆料冲洗下来,同时降低第三筒体3内浆料浓度;在第三筒体3内,密度较低的浆料又移向到中心"低压带",低压带浆料又向上运动到第一腔体4,由排桨管8排出即可。如此对重杂质进行反冲洗,将重杂质上的浆料冲洗下来,再回流入第一腔体4中,降低浆料的流失。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一筒体1、第二筒体2和第三筒体3分别竖直设置,第一筒体1位于第二筒体2上方,第三筒体3位于第二筒体2下方,进浆管7的开口端轴向与第一筒体1的内侧壁水平相切,反冲水管9的开口端轴向与第三筒体3的内侧壁水平相切。

如图1-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三腔体6的中部为圆柱形,上述第三腔体6的两端为锥形;上述第三腔体6的一个锥形端与上述第二筒体2内径较小的一端连通,上述第三腔体6的另一个锥形端设有排渣口。

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三腔体6的中部为圆柱形,上述第三腔体6的两端为锥形如此便于反冲水管9里的水高速切入圆柱形位置的第三腔体6,使水流能在第三腔体6中高度旋转。

如图1-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筒体2与上述第三筒体3之间设有用于控制上述第二腔体5与上述第三腔体6导通和断开的第一阀门10,上述第三筒体3设有用于控制上述排渣口导通和断开的第二阀门11。

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阀门10和第二阀门11,如此便于通过第一阀门10控制上述第二腔体5与上述第三腔体6导通和断开,通过第二阀门11控制上述排渣口导通和断开。当需要排渣时,第一阀门10关闭,第二阀门11打开,从第二阀门11排除第三筒体3内部的残渣,反冲水管9排出的反冲白水也对第三筒体3进行清理。一段时间后,第二阀门11关闭,第一阀门10打开,进行除渣操作,依此往复循环。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一阀门10和第二阀门11采用气动排渣阀,比如dn80/1.0mpa薄型气动快速排渣阀。本实施例可设置处理器用于自动控制第一阀门10和第二阀门11的打开和关闭。比如用废纸做包装纸时,由于桨料中杂质多,设定自动排渣周期短,一般3-4min一次。用商品桨、自制化学桨生产文化纸、生活用纸时,本身浆料洁净度高,含杂少,自动排渣周期可以长点,一般4-6min一次。

如图1-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筒体2内径较小的一端与上述第三筒体3的一端均设有第一法兰盘13,上述第一阀门10的一端固定于上述第二筒体2的上述第一法兰盘13,上述第一阀门10的另一端固定于上述第三筒体3的上述第一法兰盘13;上述第三筒体3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法兰盘14,上述第二阀门11固定于上述第二法兰盘14。

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法兰盘13和第二法兰盘14,便于对第一阀门10与第二阀门11进行安装。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一法兰盘13和第二法兰盘14可采用dn80/1.0mpa阀兰片,阀兰片可通过螺母与第二筒体2、第三筒体3、第一阀门10和第二阀门11连接。

如图1-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反冲水管9设有用于控制上述反冲水管9导通和断开的第三阀门12。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三阀门12,便于通过第三阀门12控制反冲水管9导通和断开

如图1-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还包括顶部开口的沉渣箱15,上述沉渣箱15设有沉渣槽16,上述沉渣槽16设于上述排渣口下方。

本发明通过设置沉渣箱15,上述沉渣箱15设有沉渣槽16,上述沉渣槽16设于上述排渣口下方,如此残渣从排渣口排出便于直接掉入沉渣槽16中;由于残渣中也会夹带浆料,便于对沉渣槽16中的浆料进行再一次回收。

如图1-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沉渣槽16的数量为多个,任意相邻两个上述沉渣槽16之间设有挡板18;上述沉渣箱15内设有储存槽19。

本发明通过设置沉渣槽16的数量为多个,任意相邻两个上述沉渣槽16之间设有挡板18,如此当位于排渣口下方的沉渣槽16中装满残渣和浆料后,浆料从该沉渣槽16溢过挡板18进入第二个沉渣槽16中,第二个沉渣槽16中装满残渣和浆料后,第二个沉渣槽16中装满残渣和浆料后,浆料从第二个沉渣槽16溢过挡板18进入第三个沉渣槽16中,如此经过多级溢流后,浆料流入储存槽19中,便于对储存槽19中的浆料进行再一次回收。

如图1-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还包括稀释水管17,上述稀释水管17的开口端设于远离上述储存槽19的上述沉渣槽16上方。

本发明通过设置稀释水管17,如此可通过稀释水管17往沉渣槽16通入澄清白水,在沉渣槽16内澄清白水对残渣和浆料进行稀释,进行低浓重力自然沉降除渣。重渣自于重力作用沉淀于沉渣槽16底部。稀释白水带着少量浆料多次越过挡板18,最后进入储存槽19。

如图1-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任一上述沉渣槽16设有与上述沉渣槽16连通的排渣管20,任一上述排渣管20设有用于控制上述排渣管20导通和断开的第四阀门21。

本发明通过设置排渣管20,任一上述排渣管20设有用于控制上述排渣管20导通和断开的第四阀门21,如此可通过打开第四阀门21使沉淀于沉渣槽16底部的残渣通过排渣管20排出。

如图1-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沉渣箱15设有与上述储存槽19连通的排水管22。

本发明通过设置排水管22,如此便于将储存槽19中稀释的浆料通过排水管22排出。比如可将稀释的浆料通过排水管22排入二段压力筛渣浆跳筛,白水,浆料由跳筛孔进入良浆系统,粗轻渣在筛板上随二段筛粗渣一起排出。

综上,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除渣器,包括第一筒体1、第二筒体2和第三筒体3,上述第一筒体1的内部设有圆柱形的第一腔体4,上述第二筒体2的内部设有锥形的第二腔体5,上述第三筒体3的内部设有第三腔体6;上述第二筒体2内径较大的一端与上述第一筒体1连通,上述第二筒体2内径较小的一端与上述第三筒体3连通;上述第一筒体1的侧壁设有与上述第一腔体4连通的进浆管7,上述第一筒体1的顶部设有与上述第一腔体4连通的排桨管8;上述第三筒体3的侧壁设有与上述第三腔体6连通的反冲水管9。

实际使用时,浆料通过一定压力从进浆管7进入第一筒体1中的圆柱形的第一腔体4,浆料中的重杂质由于比重大,受到的离心力较大,而被抛向四壁,然后高速向下做旋转运动;同时第一筒体1中密度较低的浆料移向到中心"低压带",低压带浆料向上运动由排桨管8排出。

重杂质移动到锥形的第二腔体5,由于第二腔体5直径越来越小,重杂质向下旋转速度越来越快,重杂质进入第三筒体3,由于第三腔体6空间大,重杂质在第三筒体3内突然扩容,重杂质失去动能,转入自然沉降;同时反冲水管9中的水高速切向进入,对重杂质进行反冲洗,将重杂质上的浆料冲洗下来,同时降低第三筒体3内浆料浓度;在第三筒体3内,密度较低的浆料又移向到中心"低压带",低压带浆料又向上运动到第一腔体4,由排桨管8排出即可。如此对重杂质进行反冲洗,将重杂质上的浆料冲洗下来,再回流入第一腔体4中,降低浆料的流失。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