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窑炉废气用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45902发布日期:2020-11-25 15:03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窑炉废气用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窑炉废气用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窑炉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烟废气,这些烟废气中含有大量的粉尘和含硫杂质,排放前必须经过净化处理,现有的废气净化装置无法对废气的温度进行有效的降温,且不能对废气余热进行利用,而且不能对废气中的有害气体进行消毒处理,使得高温有害的废气排放到空气中,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窑炉废气用净化装置,此装置可有效对废气进行降温,同时能对余热进行有效利用,可去除废气中含硫杂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窑炉废气用净化装置,包括余热利用箱和废气处理箱,所述余热利用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有阀门,所述余热利用箱内贯穿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进气口与窑炉的出烟口连接,所述进气管的出气口与废气处理箱连通,所述废气处理箱的外侧壁上设有净化箱,所述净化箱的顶部设有投药口,所述净化箱的上端设有位于投药口一侧设置的泵机一,所述泵机一的抽水口通过水管与净化箱连通,所述泵机一的出水口连接有伸入废气处理箱内的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上设有位于废气处理箱内的喷头,所述进气管的出气口位于喷头底部设置,所述废气处理箱的顶部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内安装有排气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窑炉废气用净化装置通过向余热利用箱内灌入冷水,可对进气管内的高温废水进行降温,同时冷水又能被加热利用,达到废气余热再利用的目的,通过向净化箱内投入脱硫剂和水混合,再经过水泵一的作用进入喷淋管内,对进入废气处理箱内的废气进行脱硫除尘,废气在排气扇的作用下通过排气管排出。

作为改进,所述废气处理箱内相对设有位于进气管出气端底部的导液板,所述废气处理箱的侧壁上设有位于净化箱底部的泵机二,所述泵机二的抽水口通过水管与废气处理箱底部连通,所述泵机二的出水口连接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远离泵机二的一端与净化箱连通且循环管上安装有单向阀,导液板的设置可使喷头喷出的净化水落入废气处理箱底部,在经过水泵二的作用下回流入净化箱内,达到水的循环利用,循环管上安装有单向阀的设置防止净化箱内的水回流。

作为改进,所述净化箱的侧壁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设有位于净化箱内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安装有搅拌桨,从而便于脱硫剂与水的充分混合。

作为改进,所述废气处理箱内设有位于喷淋管上方的活性炭格栅,活性炭格栅的设置便于去除废气中的有害物质。

作为改进,所述进气管为蛇形弯管且进气管与余热利用箱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垫,气管为蛇形弯管的设置减缓了烟气的流动速度同时延长了吸气管的长度,便于余热利用箱内的低温水得到废气余热的充分加热,密封垫的设置防止余热利用箱内的水从进气管与余热利用箱的连接处溢出。

作为改进,所述余热利用箱和废气处理箱均设有支腿,支腿的设置便于稳固整个装置。

作为改进,所述净化箱底部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排水阀,排水管的设置便于排放净化箱内的净化液,便于净化液的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窑炉废气用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如图所示:1、余热利用箱,2、废气处理箱,3、进水管,4、出水管,5、进气管,6、净化箱,7、投药口,8、泵机一,9、喷淋管,10、喷头,11、排气管,12、排气扇,13、导液板,14、泵机二,15、循环管,16、电机,17、搅拌轴,18、搅拌桨,19、活性炭格栅,20、支腿,21、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1-2,一种窑炉废气用净化装置,包括余热利用箱1和废气处理箱2,所述余热利用箱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水管3和出水管4,所述出水管4上设有阀门,所述余热利用箱1内贯穿设有进气管5,所述进气管5的进气口与窑炉的出烟口连接,所述进气管5的出气口与废气处理箱2连通,所述废气处理箱2的外侧壁上设有净化箱6,所述净化箱6的顶部设有投药口7,所述净化箱6的上端设有位于投药口7一侧设置的泵机一8,所述泵机一8的抽水口通过水管与净化箱6连通,所述泵机一8的出水口连接有伸入废气处理箱2内的喷淋管9,所述喷淋管9上设有位于废气处理箱2内的喷头10,所述进气管3的出气口位于喷头10底部设置,所述废气处理箱2的顶部设有排气管11,所述排气管11内安装有排气扇12。

所述废气处理箱2内相对设有位于进气管5出气端底部的导液板13,所述废气处理箱2的侧壁上设有位于净化箱6底部的泵机二14,所述泵机二14的抽水口通过水管与废气处理箱2底部连通,所述泵机二14的出水口连接有循环管15,所述循环管15远离泵机二14的一端与净化箱6连通且循环管15上安装有单向阀。

所述净化箱6的侧壁上安装有电机16,所述电机16的输出轴设有位于净化箱6内的搅拌轴17,所述搅拌轴17上安装有搅拌桨18。

所述废气处理箱2内设有位于喷淋管9上方的活性炭格栅19。

所述进气管5为蛇形弯管且进气管5与余热利用箱1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垫。

所述余热利用箱1和废气处理箱2均设有支腿20。

所述净化箱6底部设有排水管21,所述排水管21上设有排水阀。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将进气管的进气口与窑炉的出烟口连接,向余热利用箱灌入冷水,可对进气管内的高温废水进行降温,同时冷水又能被加热利用,达到废气余热再利用的目的,可通过打开出水管上的阀门对加热后的水进行收集利用,通过向净化箱内投入脱硫剂和水,电机带动搅拌桨转动,从而对脱硫剂和水充分混合成净化液,净化液经过水泵一的作用进入喷淋管内,对进入废气处理箱内的废气进行脱硫除尘,废气在排气扇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在活性炭格栅的作用下,有害物质被吸附处理,导液板的设置可使喷头喷出的净化水落入废气处理箱底部,在经过水泵二的作用下回流入净化箱内,达到水的循环利用,循环管上安装有单向阀的设置防止净化箱内的水回流,废气经过处理后通过排气管排出。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窑炉废气用净化装置,包括余热利用箱(1)和废气处理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利用箱(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水管(3)和出水管(4),所述出水管(4)上设有阀门,所述余热利用箱(1)内贯穿设有进气管(5),所述进气管(5)的进气口与窑炉的出烟口连接,所述进气管(5)的出气口与废气处理箱(2)连通,所述废气处理箱(2)的外侧壁上设有净化箱(6),所述净化箱(6)的顶部设有投药口(7),所述净化箱(6)的上端设有位于投药口(7)一侧设置的泵机一(8),所述泵机一(8)的抽水口通过水管与净化箱(6)连通,所述泵机一(8)的出水口连接有伸入废气处理箱(2)内的喷淋管(9),所述喷淋管(9)上设有位于废气处理箱(2)内的喷头(10),所述进气管(5)的出气口位于喷头(10)底部设置,所述废气处理箱(2)的顶部设有排气管(11),所述排气管(11)内安装有排气扇(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窑炉废气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处理箱(2)内相对设有位于进气管(5)出气端底部的导液板(13),所述废气处理箱(2)的侧壁上设有位于净化箱(6)底部的泵机二(14),所述泵机二(14)的抽水口通过水管与废气处理箱(2)底部连通,所述泵机二(14)的出水口连接有循环管(15),所述循环管(15)远离泵机二(14)的一端与净化箱(6)连通且循环管(15)上安装有单向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窑炉废气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箱(6)的侧壁上安装有电机(16),所述电机(16)的输出轴设有位于净化箱(6)内的搅拌轴(17),所述搅拌轴(17)上安装有搅拌桨(1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窑炉废气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处理箱(2)内设有位于喷淋管(9)上方的活性炭格栅(19)。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窑炉废气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5)为蛇形弯管且进气管(5)与余热利用箱(1)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窑炉废气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利用箱(1)和废气处理箱(2)均设有支腿(2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窑炉废气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箱(6)底部设有排水管(21),所述排水管(21)上设有排水阀。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窑炉废气用净化装置,包括余热利用箱和废气处理箱,所述余热利用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余热利用箱内贯穿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进气口与窑炉的出烟口连接,所述进气管的出气口与废气处理箱连通,所述废气处理箱的外侧壁上设有净化箱,所述净化箱的顶部设有投药口,所述净化箱的上端设有位于投药口一侧设置的泵机一,所述泵机一的抽水口通过水管与净化箱连通,所述泵机一的出水口连接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上设有喷头,所述废气处理箱的顶部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内安装有排气扇,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可有效对废气进行降温,同时能对余热进行有效利用,可去除废气中含硫杂质。

技术研发人员:焦晓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富莱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03
技术公布日:2020.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