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与热量回收的烟气脱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45901发布日期:2020-11-25 15:03阅读:61来源:国知局
冷凝与热量回收的烟气脱白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是冷凝与热量回收的烟气脱白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绿色环保不断在我国范围内被广泛关注并推进落实。随着《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提出及其他环保相关政策的出台,国家对于大气污染防治的力度持续加强,各地市也开始陆续推进重大专项行动,在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绿色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积极响应和有效措施。

众所周知,各工业行业的烟气中均含有腐蚀性硫成分,这种情况极易对金属材质换热器造成强烈腐蚀从而危及全厂安全运行。通过研究得出影响白色烟羽长度的要素是环境温度越低,白色烟羽长度呈指数关系增加,环境温度越低,湿烟羽治理难度越大。烟气冷凝后温度越低,烟气含湿率越低,白色烟羽长度越小。环境风速越高,白色烟羽飘散的距离越远,环境湿度相对较高,白色烟羽的长度呈指数关系增大。

传统脱白采用直接加热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消除湿烟羽,但随着环境温度降低,大气相对湿度提高,彻底消除湿烟羽变得越来越不经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冷凝与热量回收的烟气脱白系统,其可实现低成本烟气脱白,降低系统能耗,完成烟气中污染物消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冷凝与热量回收的烟气脱白系统,用于对原烟气通道排出的烟气脱白,所述烟气脱白系统包括脱硫塔、烟囱、冷凝系统和再加热系统,所述脱硫塔底部通过输入管道与所述原烟气通道排连通,所述脱硫塔顶部通过除湿管道与烟囱连通,待脱白烟气通过管道经过脱硫塔后由烟囱排向周围环境中;所述脱硫塔包括有脱硫塔底层到脱硫塔顶层依次布置的积水除雾收集装置、填料缓流层、水幕覆盖系统、烟气二次整流装置和汇集管束除雾系统,所述冷凝系统的冷凝段和再加热系统的再热段分别设置在除湿管道上,且冷凝段和再热段通过沿烟气输送方向依次设置,以实现烟气先冷凝再加热。

作为优选的,所述再加热系统包括第一水循环管道和第一循环泵组,所述第一循环泵组置于第一水循环管道上,所述第一水循环管道的部分管道置于输入管道中,第一水循环管道的部分管道置于除湿管道中,所述第一水循环管道置于除湿管道的部分为再热段。

作为优选的,所述冷凝系统包括第二水循环管道、第二循环泵组和凉水塔,所述凉水塔连接第二水循环管道,其中第二循环泵组设置在第二水循环管道上,所述第二水循环管道的部分管道置于除湿管道中,第二水循环管道置于除湿管道中的部分为冷凝段。

作为优选的,所述再热段底部设有用于回收除湿管道中冷却水的去冷凝水箱。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系统可通过脱硫塔内部的积水除雾收集装置、填料缓流层、水幕覆盖系统、烟气二次整流装置和汇集管束除雾系统,实现对烟气脱硫和除尘处理,脱硫除尘后的烟气进入到除湿管道后,由冷凝系统和再加热系统在冷凝段和再热段实现对烟气脱白处理。这样在烟气脱白的同时,可以协同实现降尘40%~60%。降低so3和可溶性硫酸盐的排放量,节省脱硫水耗,回收烟气中的水分和余热利用等功能。

整体系统管路系统简单,压降小,系统能耗低。冷凝同时,烟气中液态和气态水析出,脱硫塔喷淋水量会减少。烟气中液态水,冷凝时可直接将溶于水的硫酸盐、磷酸盐、硝酸盐等污染物消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冷凝与热量回收的烟气脱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0-原烟气通道,20-脱硫塔,21-积水除雾收集装置,22-填料缓流层,23-水幕覆盖系统,24-烟气二次整流装置,25-汇集管束除雾系统,30-烟囱,41-再热段,42-第一循环泵组,43-去冷凝水箱,44-第一水循环管道,51-冷凝段,52-第二循环泵组,53-凉水塔,54-第二水循环管道,61-输入管道,62-除湿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不是要限制本技术方案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冷凝与热量回收的烟气脱白系统,用于对原烟气通道10排出的烟气脱白,所述烟气脱白系统包括脱硫塔20、烟囱30、冷凝系统和再加热系统,所述脱硫塔20底部通过输入管道61与所述原烟气通道10排连通,所述脱硫塔20顶部通过除湿管道62与烟囱30连通,待脱白烟气通过管道经过脱硫塔20后由烟囱30排向周围环境中;所述脱硫塔20包括有脱硫塔20底层到脱硫塔20顶层依次布置的积水除雾收集装置21、填料缓流层22、水幕覆盖系统23、烟气二次整流装置24和汇集管束除雾系统25,所述冷凝系统的冷凝段51和再加热系统的再热段41分别设置在除湿管道62上,且冷凝段51和再热段41通过沿烟气输送方向依次设置,以实现烟气先冷凝再加热。

作为优选的,所述再加热系统包括第一水循环管道44和第一循环泵组42,所述第一循环泵组42置于第一水循环管道44上,所述第一水循环管道44的部分管道置于输入管道61中,第一水循环管道44的部分管道置于除湿管道62中,所述第一水循环管道置于除湿管道62的部分为再热段41。

作为优选的,所述冷凝系统包括第二水循环管道54、第二循环泵组52和凉水塔53,所述凉水塔53连接第二水循环管道54,其中第二循环泵组52设置在第二水循环管道54上,所述第二水循环管道54的部分管道置于除湿管道62中,第二水循环管道54置于除湿管道62中的部分为冷凝段51。

作为优选的,所述再热段41底部设有用于回收除湿管道62中冷却水的去冷凝水箱43。

针对金属材质换热器造成强烈腐蚀的情况,而本烟气脱白系统主要材料采用聚四氟乙烯塑料,所有与烟气接触,尤其是低温烟气直接接触的设备都具有优异的抗腐蚀特性,换热器管束表面光滑不沾灰,不会发生堵塞。同时采用先冷凝再加热适应范围最广,一定条件下技术经济性能最好。首先对净烟气进行冷凝除湿,降低烟气中含有的水分比例。然后再对烟气适当加热小幅度的温度,再送入烟囱30排放。加热的方式,可以选用水媒式或ggh方式。

本烟气脱白系统耐一切酸碱腐蚀,可长期稳定运行在烟气酸露点和水露点下。适用于所有工业烟气环境,无需壁温控制系统。

塑料换热器表面具有自清洁特性,防沾黏,不易沾灰、易清洗。换热管材不可燃,施工和运行安全性高,使用寿命远大于金属换热器的使用寿命。

本烟气脱白系统可通过脱硫塔20内部的积水除雾收集装置21、填料缓流层22、水幕覆盖系统23、烟气二次整流装置24和汇集管束除雾系统25,实现对烟气脱硫和除尘处理,脱硫除尘后的烟气进入到除湿管道62后,由冷凝系统和再加热系统在冷凝段51和再热段41实现对烟气脱白处理。这样在烟气脱白的同时,可以协同实现降尘40%~60%。降低s03和可溶性硫酸盐的排放量,节省脱硫水耗,回收烟气中的水分和余热利用等功能。

整体系统管路系统简单,压降小,系统能耗低。冷凝同时,烟气中液态和气态水析出,脱硫塔20喷淋水量会减少。烟气中液态水,冷凝时可直接将溶于水的硫酸盐、磷酸盐、硝酸盐等污染物消除。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内容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可以作出许多变化,只要这些变化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