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垃圾破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77378发布日期:2021-01-08 12:40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垃圾破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垃圾破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垃圾破碎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淤泥及其他废弃物,主要有混凝土块、砖块两大类。

为了使建筑垃圾变废为宝,一般需要用建筑垃圾破碎装置将建筑垃圾破碎成粉料,考虑到建筑垃圾质地坚硬,一次破碎难以粉碎完全,因此常规的建筑垃圾破碎装置一般都设置有多级破碎辊,如申请号为201911246635.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破碎装置,在该建筑垃圾破碎装置中设置了第一破碎轴、第二破碎轴和第三破碎轴,建筑垃圾经过第一破碎轴、第二破碎轴和第三破碎轴三级破碎后基本上破碎完全,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3-4级破碎辊也不能将所有建筑垃圾破碎完全,总会有少量未破碎完全的垃圾需要返回破碎装置再次进行破碎,受生产成本所限,破碎装置中破碎辊不可能设置的过多,因此生产时需要人工将未破碎完全的垃圾倒入破碎装置进行二次破碎,十分麻烦且费时费力。

基于此,申请号为201920574481.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破碎装置,该建筑垃圾破碎装置加装有将未破碎完全的垃圾自动倒入破碎装置进行二次破碎的升降装置,从而代替人工操作,十分方便,省时省力,但是,建筑垃圾在破碎时灰尘较大,升降装置上不可避免的会沾染大量灰尘,这样灰尘的存在会影响升降装置中螺纹杆和导向杆的表面光滑程度,致使滑块不能正常上下滑动,而且在箱体上升的过程中需要将破碎箱上端的进料斗移走,否则进料斗会阻挡箱体上升,这都使得该建筑垃圾破碎装置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建筑垃圾破碎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建筑垃圾破碎装置在将未破碎完全的垃圾自动倒入破碎装置进行二次破碎这一功能方面的结构设计上还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仍需对相应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提升该功能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垃圾破碎装置不仅能够实现自动将未破碎完全的垃圾倒入破碎装置进行二次破碎,还不受灰尘影响,能够在粉尘较大的恶劣环境下长期工作,同时也不用拆卸进料斗,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好,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垃圾破碎装置,包括小车和安装在小车上的破碎机以及提升装置,提升装置将破碎机排出的未破碎完全的物料送回破碎机内再次破碎,所述提升装置包括提升机和检测提升机自重的压力传感器,以及根据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信号控制提升机启停的控制器。

作为本案的重要设计,提升装置还包括安装筒,安装筒竖直固定安装在小车上,提升机上下滑动安装在安装筒内,安装筒的侧壁上设置有豁口。

作为本案的优化设计,所述提升机上套装有安装圈,安装筒的上端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安装圈压紧在压力传感器上。

作为本案的优化设计,所述提升机的下端活动贯穿小车。

作为本案的优化设计,所述破碎机包括机箱、安装在机箱内的破碎辊、筛选装置和位于机箱上端的进料斗,筛选装置位于破碎辊下方,筛选装置下方设置有将筛选出来的破碎合格的物料带走的带式输送机。

作为本案的优化设计,所述破碎辊有多对。

作为本案的优化设计,每对破碎辊的上方均设置有引导物料落到该对破碎辊中间的引料板。

作为本案的优化设计,所述筛选装置包括筛板和安装在筛板下方的集料斗,集料斗上安装有振动电机和减震弹簧,减震弹簧通过安装座安装在机箱内壁上。

作为本案的优化设计,所述筛板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边缘的侧挡板,所述底板包括底板一和底板二,底板一为网孔板,底板一位于集料斗上方。

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垃圾破碎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工作过程中不用拆卸进料斗,不仅能够自动将未破碎完全的垃圾倒入破碎装置进行二次破碎,还不受灰尘影响,能够在粉尘较大的恶劣环境中长期工作,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

图3是筛选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筛选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小车;2、机箱;3、进料斗;4、破碎辊;5、引料板;6、筛选装置;61、侧挡板;62、底板一;63、底板二;64、排料口;65、集料斗;66、振动电机;67、减震弹簧;68、安装座;7、带式输送机;8、安装筒;9、提升机;10、进料管;11、出料管;12、安装圈;13、压力传感器;14、电机;15、控制器;16、豁口;17、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垃圾破碎装置,包括小车1和安装在小车1上的破碎机以及提升装置,设置小车1方便建筑垃圾破碎装置移动,破碎机用于破碎建筑垃圾,提升装置自动将破碎机排出的未破碎完全的物料送回破碎机内再次破碎,省去了人工倾倒未破碎完全的物料的麻烦,有效节省人力物力,实用性好。

具体的,如图1所示,提升装置包括提升机9和检测提升机9自重的压力传感器13,以及根据压力传感器13检测的压力信号控制提升机9启停的控制器15,控制器15包括控制单元和处理器,压力传感器13通过数据传输线路与处理器连接,处理器型号为s7-300,压力传感器13型号为ise80-02-r,当未破碎完全的物料进入提升机9内时,压力传感器13检测到的提升机9的重力增大,处理器内预设一压力阈值,当压力传感器13检测到的的压力值大于该阈值时,处理器通过控制单元控制提升机9启动将积存在提升机9内的未破碎完全的物料送入破碎机内重复破碎,随着物料源源不断的被送走,提升机9的重力逐渐下降,待提升机9内的物料全部被送走后,压力传感器13检测到的压力值也恢复至原始恒定值(即提升机9内没有物料时自身的重力),不再下降,此时,处理器通过控制单元控制提升机9停止工作,等待提升机9再积存一定量的物料后再启动。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提升装置还包括安装筒8,安装筒8竖直固定安装在小车1上,提升机9上下滑动安装在安装筒8内,安装筒8的侧壁上设置有豁口16,提升机9为螺旋提升机9,其进料管10从豁口16伸出,其出料管11位于破碎机的进料斗3的上方,且不与破碎机接触,提升机9上紧套一安装圈12,安装筒8的上端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3,安装圈12压紧在压力传感器13上,控制器15安装在安装筒8上,具体的,处理器通过控制单元控制提升机9的电机14启停。

为了使提升机9再安装筒8内上下平稳滑动,提升机9的下端可活动贯穿小车1,如图2所示。

为了便于安装筒8稳固安装,安装筒8的下端固定连接或一体设置一安装板17,安装板17拆卸安装在小车1上。

如图1和图2所示,破碎机包括机箱2、安装在机箱2内的破碎辊4、筛选装置6和位于机箱2上端的进料斗3,机箱2外部安装有驱动破碎辊4转动的电机14,电机14和破碎辊4的旋转方向如图1中的箭头所示,筛选装置6位于破碎辊4下方,筛选装置6下方设置有将筛选出来的破碎合格的物料带走的带式输送机7,筛选装置6筛选出来的破碎不合格的物料落入进料管10内,最终积存在提升机9中。

破碎辊4有多对,每对破碎辊4的上方均设置有引导物料落到该对破碎辊4中间的引料板5,这样设计,有助于物料快速粉碎、快速经过破碎辊4,从而提升破碎机的破碎效率。

如图3和图4所示,筛选装置6包括筛板和安装在筛板下方的集料斗65,集料斗65上安装有振动电机66和减震弹簧67,减震弹簧67通过安装座68安装在机箱2内壁上,筛板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边缘的侧挡板61,侧挡板61可阻挡底板上的物料掉落,底板包括底板一62和底板二63,底板一62为网孔板,底板一62位于集料斗65上方,经破碎辊4破碎后的物料先落到底板一62上,振动电机66启动后带动筛板抖动筛选物料,破碎合格的物料经网孔板落入集料斗65中,然后从集料斗65下端排出落到带式输送机7被送走,未破碎完全的不合格的物料则沿着底板一62向底板二63滚动,最终从排料口64排出落入进料管10内,进料管10位于排料口64的下方,且不与破碎机接触。

工作原理:电机14启动后带动破碎辊4旋转破碎建筑垃圾,破碎后的垃圾物料落到筛选装置6上,大部分破碎完全的物料透过筛板落到带式输送机7上被送走,少部分未破碎完全的物料经筛板右端的排料口64落入进料管10中,随着物料源源不断的经进料管10进入提升机9内,压力传感器13检测到的压力值越来越大,当压力值超过控制器15内预设的阈值时,控制器15控制提升机9启动将积存在提升机9内的物料排入进料斗3中,物料的移动方向如图2中的箭头所示,与此同时,压力传感器13检测到的压力值逐渐下降,待提升机9内物料基本上全部排入进料斗3中后,压力传感器13检测到的压力值也恢复至原始恒定值(即提升机9内没有物料时自身的重力),不再下降,此时,控制器15控制提升机9停止工作,等待提升机9再积存一定量的物料后再启动,由于提升机9是每隔一段时间工作一会儿,不是24小时连续工作,因此本实用新型加装的提升机9耗电量不高,生产成本没有增加太多,同时外界灰尘也不影响提升机9工作,提升机9能够在粉尘较大的恶劣环境中长期工作,实用性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