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73274发布日期:2021-03-23 11:07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沥青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沥青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沥青搅拌装置主要采用搅拌桶和搅拌轴配合的方式对沥青进行搅拌,沥青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其在正常温度下易凝固,对搅拌过程有影响,而传统的沥青搅拌搅拌装置在对沥青进行搅拌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沥青粘附在搅拌桶上的状况,则粘附在搅拌桶桶壁上的沥青不仅会影响搅拌效果,同时又会给搅拌桶的清洁工作带来一定的麻烦,影响后续的使用,突出了传统沥青搅拌装置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沥青搅拌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沥青搅拌装置,包括支撑座、安装耳、刹车电机、上轴承、绞筒、大配重块、铰接孔、搅拌部分,所述支撑座采用耐磨钢板焊接而成,所述支撑座底端固定有多个水平的安装耳,所述支撑座内壁前端固定有一水平的刹车电机,所述支撑座内壁后端固定插接有一水平的上轴承,所述刹车电机的转轴上固定有一水平的绞筒,所述刹车电机转轴的末端与上轴承插接,所述支撑座左部固定有一水平的大配重块,所述支撑座右部贯穿有两水平的铰接孔,所述支撑座右部安装有一竖直的搅拌部分。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搅拌部分包括安装座、连接柱、搅拌电机、小带轮、上水座、上水嘴、下旋转密封圈、下轴承、穿引孔、泵机、加热部分,两所述铰接孔内铰接有一竖直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采用不锈钢板焊接而成,所述安装座底端中心固定有一水平的连接柱,所述安装座内部底端固定有一竖直的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转轴上固定有一水平的小带轮,所述安装座底端中心固定有一竖直的上水座,所述上水座呈圆筒状,所述上水座右部固定有一水平的上水嘴,所述上水嘴与上水座内腔相连通,所述上水座内部插接有两水平的下旋转密封圈和一竖直的下轴承,两所述下旋转密封圈分别与下轴承的上下两端贴合,所述安装座底端右部贯穿有一竖直的穿引孔,所述安装座内部底端固定有一水平的泵机,所述安装座内部安装有一竖直的加热部分。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加热部分包括加热筒、保温棉、储液腔、加热水嘴、震动电机、小配重块、中轴承、中旋转密封圈、搅拌桨、大带轮,所述安装座内部通过螺钉固定有一竖直的加热筒,所述加热筒外壁和安装座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有保温棉,所述加热筒采用不锈钢板焊接而成,所述加热筒内部开有一竖直的储液腔,所述加热筒底端固定有一加热水嘴,所述加热水嘴与储液腔相连通,所述加热筒底端左右两部各固定有一震动电机,两所述震动电机的转轴上分别固定有一水平的小配重块,所述加热筒底部插接有一竖直的中轴承和中旋转密封圈,所述中旋转密封圈底端与中轴承顶端接触贴合,所述中旋转密封圈和中轴承内部插接有一竖直的搅拌桨,所述搅拌桨采用不锈钢板焊接而成,所述搅拌桨内部中空,所述搅拌桨底部固定有一水平的大带轮,所述搅拌桨底部与两下旋转密封圈和下轴承插接,所述搅拌桨能够与加热筒内壁接触贴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支撑座通过各安装耳能够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绞筒和连接柱之间通过麻绳连接,所述刹车电机通电后能够带动绞筒上下旋转,所述绞筒旋转时通过连接柱能够带动安装座上下摆动,所述大带轮和小带轮之间通过v型带连接,所述搅拌电机通电后能够带动搅拌桨左右旋转,所述泵机的低压口通过穿引孔外接热水,所述泵机的高压口通过橡胶软管与上水嘴和加热水嘴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在原有的沥青搅拌装置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使得其能够在保证良好的搅拌效果的同时,又能够解决沥青易粘附的问题,使其能够快速的从加热筒内排出,从而能够减少清洁带来的麻烦,提高工作效率,而采用水作为加热的中间介质,以及保温棉的使用,能够减缓热量的散失,继而较少一定的能源使用,使其更加的环保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绞筒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轴承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震动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大带轮的安装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座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支撑座,2、安装耳,3、刹车电机,4、上轴承,5、绞筒,6、大配重块,7、铰接孔,8、搅拌部分,9、安装座,10、连接柱,11、搅拌电机,12、小带轮,13、上水座,14、上水嘴,15、下旋转密封圈,16、下轴承,17、穿引孔,18、泵机,19、加热部分,20、加热筒,21、保温棉,22、储液腔,23、加热水嘴,24、震动电机,25、小配重块,26、中轴承,27、中旋转密封圈,28、搅拌桨,29、大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7所示,一种沥青搅拌装置,包括支撑座1、安装耳2、刹车电机3、上轴承4、绞筒5、大配重块6、铰接孔7、搅拌部分8,所述支撑座1采用耐磨钢板焊接而成,所述支撑座1底端固定有多个水平的安装耳2,所述支撑座1内壁前端固定有一水平的刹车电机3,所述支撑座1内壁后端固定插接有一水平的上轴承4,所述刹车电机3的转轴上固定有一水平的绞筒5,所述刹车电机3转轴的末端与上轴承4插接,所述支撑座1左部固定有一水平的大配重块6,所述支撑座1右部贯穿有两水平的铰接孔7,所述支撑座1右部安装有一竖直的搅拌部分8。

所述搅拌部分8包括安装座9、连接柱10、搅拌电机11、小带轮12、上水座13、上水嘴14、下旋转密封圈15、下轴承16、穿引孔17、泵机18、加热部分19,两所述铰接孔7内铰接有一竖直的安装座9,所述安装座9采用不锈钢板焊接而成,所述安装座9底端中心固定有一水平的连接柱10,所述安装座9内部底端固定有一竖直的搅拌电机11,所述搅拌电机11的转轴上固定有一水平的小带轮12,所述安装座9底端中心固定有一竖直的上水座13,所述上水座13呈圆筒状,所述上水座13右部固定有一水平的上水嘴14,所述上水嘴14与上水座13内腔相连通,所述上水座13内部插接有两水平的下旋转密封圈15和一竖直的下轴承16,两所述下旋转密封圈15分别与下轴承16的上下两端贴合,所述安装座9底端右部贯穿有一竖直的穿引孔17,所述安装座9内部底端固定有一水平的泵机18,所述安装座9内部安装有一竖直的加热部分19。

所述加热部分19包括加热筒20、保温棉21、储液腔22、加热水嘴23、震动电机24、小配重块25、中轴承26、中旋转密封圈27、搅拌桨28、大带轮29,所述安装座9内部通过螺钉固定有一竖直的加热筒20,所述加热筒20外壁和安装座9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有保温棉21,所述加热筒20采用不锈钢板焊接而成,所述加热筒20内部开有一竖直的储液腔22,所述加热筒20底端固定有一加热水嘴23,所述加热水嘴23与储液腔22相连通,所述加热筒20底端左右两部各固定有一震动电机24,两所述震动电机24的转轴上分别固定有一水平的小配重块25,所述加热筒20底部插接有一竖直的中轴承26和中旋转密封圈27,所述中旋转密封圈27底端与中轴承26顶端接触贴合,所述中旋转密封圈27和中轴承26内部插接有一竖直的搅拌桨28,所述搅拌桨28采用不锈钢板焊接而成,所述搅拌桨28内部中空,所述搅拌桨28底部固定有一水平的大带轮29,所述搅拌桨28底部与两下旋转密封圈15和下轴承16插接,所述搅拌桨28能够与加热筒20内壁接触贴合。

所述支撑座1通过各安装耳2能够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绞筒5和连接柱10之间通过麻绳连接,所述刹车电机3通电后能够带动绞筒5上下旋转,所述绞筒5旋转时通过连接柱10能够带动安装座9上下摆动,所述大带轮29和小带轮12之间通过v型带连接,所述搅拌电机11通电后能够带动搅拌桨28左右旋转,所述泵机18的低压口通过穿引孔17外接热水,所述泵机18的高压口通过橡胶软管与上水嘴14和加热水嘴23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所述大带轮29和小带轮12之间通过v型带连接,所述搅拌电机11通电后能够带动搅拌桨28左右旋转,从而能够对加热筒20内部的沥青进行一定程度的搅拌,所述泵机18的低压口通过穿引孔17外接热水,所述泵机18的高压口通过橡胶软管与上水嘴14和加热水嘴23连接,通过接通水泵的电路,从而能够向储液腔22和搅拌桨28内部注入热水,所述绞筒5和连接柱10之间通过麻绳连接,所述刹车电机3通电后能够带动绞筒5上下旋转,所述绞筒5旋转时通过连接柱10能够带动安装座9上下摆动,而通过接通两震动电机24的电路能够使得安装座9产生一定幅度的震动,则加热筒20内部的沥青和搅拌桨28上的沥青在加热、震动和倾倒的综合作用下能够快速的排出加热筒20,从而减少对加热筒20搅拌桨28的粘附。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