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圈涂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03855发布日期:2021-05-28 11:09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封圈涂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圈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封圈涂胶系统。



背景技术:

密封圈主要作用就是密封,有一些密封圈要使用在比较具有腐蚀性的行业,不具备防腐性的密封圈容易损坏,因此需要对密封圈进行涂胶,以加强密封圈防腐蚀的效果。而在目前的密封圈生产制造中,涂胶的作业均由人工操作完成,效率低,对人力和物力浪费较大,而且操作员长期接触胶漆溶液等物质有可能会造成一些安全事故。

要完成整套的密封圈涂胶加工,根据加工工艺需求,需要多个工序协同完成,在传统作业中,在各个工序之间还需要人工进行搬运或转运,效率低。而且在密封圈涂胶加工时,通常会涉及烘干作业,烘干完成后密封圈温度较高,人工操作容易发生安全问题。此外,在传统人工作业中,各个工序之间的位置不够紧凑,车间的空间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圈涂胶系统,通过将密封圈涂胶作业中各个工序连成一个整体的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密封圈涂胶的自动化操作,减少人力成本的投入,效率高,还能够有效提高涂胶作业的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密封圈涂胶系统,包括沿密封圈的涂胶生产线加工工艺顺次通过传送带连接设置的:

将所述密封圈装入输送框的装框装置;

对所述密封圈进行表面活化处理的表面活化装置;

对所述密封圈进行涂胶的自动涂胶装置;

用于放置涂胶完成后的所述密封圈的静置架。

进一步地,所述装框装置包括进料口、出料口以及计重机构,所述计重机构设置在进料口与出料口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表面活化装置为等离子表面活化处理机。

进一步地,所述涂胶装置包括涂胶环线主体和若干涂胶笼,所述涂胶环线主体上滑动设置有若干转向机构,所述涂胶笼可摆动连接在所述转向机构上;以及沿密封圈的涂胶加工工艺顺次设置的:

将待处理的密封圈输送至所述涂胶笼内的进料机构;

供所述涂胶笼与胶液交互的涂胶机构;

用于盛装所述密封圈的下料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静置架上设置有若干层置物板,所述置物板上设置有传动结构。

进一步地,还包括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烘干架,烘干架上部设置为两端开口的烘干方架,所述传送带从所述烘干方架两端穿过,所述烘干方框架的上顶面上设置有若干加热烘头。

进一步地,还包括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为视觉检测装置,所述视觉检测装置沿所述密封圈的加工工艺设置在所述装框装置之前。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振动器、检测台,所述振动器通过滑行凹槽与所述检测台连接;

所述检测台上设置有检测摄像头、吹风机构以及检测处理系统,所述检测摄像头与所述吹风机构均电连接所述检测处理系统,所述检测摄像头设置在所述检测台的正上方,所述检测台上正对所述检测摄像头位置上的所述滑行凹槽省设置有开口,所述吹风机构的吹气嘴设置在所述开口的一端。

进一步地,还包括三轴搬运装置,所述三轴搬运装置包括底座、纵轴和用于夹持所述输送框的搬运臂,所述纵轴滑动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搬运臂滑动连接在所述纵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三轴搬运装置设置在所述涂胶装置与所述静置架之间的传送带旁侧,且所述传送带与所述静置架位于所述搬运臂的运动范围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密封圈涂胶系统,通过将密封圈涂胶作业中各个工序连成一个整体的系统,将用于将所述密封圈装入输送框的装框装置、对所述密封圈进行表面活化处理的表面活化装置、对所述密封圈进行涂胶的自动涂胶装置、用于放置涂胶完成后的所述密封圈的静置架等装置根据密封圈涂胶加工工艺顺次用传送带连接在一起,使得该系统能够实现对密封圈涂胶作业的自动化作业。利用该系统进行密封圈涂胶作业,相对于传统的人工作业,自动化更高,能够有效提高作业的效率,减少人力成本的投入,还能够有效提高涂胶作业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密封圈涂胶系统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涂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涂胶装置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三轴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三轴搬运装置和静置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检测台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暂存箱;200-检测装置;210-振动器;220-检测台;230-检测摄像头;240-滑行凹槽;241-开口;250-吹风机构;251-吹气嘴;300-装框装置;310-输送框;400-烘干装置;410-烘干架;411-烘干方架;412-支撑架;420-加热烘头;500-表面活化装置;600-涂胶装置;610-基座;620-涂胶环线主体;630-涂胶笼;631-笼盖;640-转向机构;650-进料机构;651-进料口;660-胶液托盘;670-下料机构;671-下料托盘;681-冷吹喷头;682-热吹喷头;690-清洗托盘;700-静置架;710-置物板;800-三轴搬运装置;810-滑轨;820-纵轴;821-底座;830-搬运臂;900-传送带;1000-分拣打包工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实用新型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如图1-8所示,一种密封圈涂胶系统,包括沿密封圈的涂胶加工工艺顺次设置的:将所述密封圈装框的装框装置300、用于烘干所述密封圈的烘干装置400、对所述密封圈进行表面活化处理的表面活化装置500、对所述密封圈进行涂胶的自动涂胶装置600、用于放置涂胶完成后的所述密封圈的静置架700,上述各个装置之间通过传送带90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暂存箱100,密封圈成型加工完成后,在成型车间中通过管道或输送带输入放置在暂存箱100中,等待进行涂胶作业。

在进行密封圈进行涂胶作业时,成型生产完成后的密封圈从暂存箱100中输送到装框装置300中,可以采用人工操作将密封圈放入装框装置300中,也可以在暂存箱100和装框装置300之间设置传送带900,从而密封圈在传送带900的输送下进入到装框装置300内。然后装框装置300将密封圈装进输送框310内,完成装框作业,装好密封圈的输送框310再随传送带900进入烘干装置400中,通过烘干装置400对密封圈进行烘干处理,烘干后的密封圈输继续通过传送带900输送至表面活化装置500中进行表面活化处理,待密封圈表面活化处理完成后,再通过自动涂胶装置600对密封圈表面进行涂胶,涂胶完成后的密封圈最终随着输送框310输送至静置架700中静止放置,随后进行分拣打包成产品。

装框装置300内设置有计重机构,计重机构设置在装框装置300的进料口651和出料口之间,密封圈从进料口651处进入装框装置300内,到达计重机构处。根据生产需求,提前对计重机构设置一个固定的重量值,当输入的密封圈重量达到该固定值后,计重机构将这部分的密封圈从出料口处推出,并装入输送框310内,从而使得每个输送框310内装有的密封圈数量基本一致,方便后续其他加工作业的进行。密封圈经过装框装置300的分拣和装框,通过传送带900有序地输送到烘干装置400中进行烘干作业。

如图2所示,烘干装置400包括烘干架410,烘干架410的上部设置为两端开口241的烘干方架411,烘干架410下部设置有若干用于支撑烘干方架411的支撑架412。传送带900从烘干方架411的两端穿过,烘干方框架的上顶面上设置有若干加热烘头420,加热烘头420位于所述传送带900上方。密封圈经装框装置300完成装框后,输送到烘干方架411的传送带900中,在传送带900的驱动下输送到烘干方架411内,传送带900上方的加热烘头420对传送带900中的密封圈进行烘干。烘干完成后装有密封圈的输送框310随传送带900输送到表面活化装置500中,

在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表面活化装置500为等离子表面活化处理机。通过等离子表面活化处理机对密封圈的表面进行活化处理,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密封圈表面的附着力,提高密封圈与胶液的粘接强度。

如图3-4所示,涂胶装置600包括基座610,基座610上设置有涂胶环线主体620,涂胶环线主体620上设置有若干用于盛装密封圈的涂胶,涂胶环线主体620上滑动设置有若干转向机构640,涂胶笼630可摆动地连接在转向机构640上。涂胶装置600还包括沿密封圈涂胶工艺加工顺次环绕涂胶环线主体620设置的将待处理的密封圈输送至涂胶笼630内的进料机构650、供涂胶笼630与胶液交互的涂胶机构、用于将密封圈上的胶液吹干的喷吹机构、用于盛装密封圈的下料机构670,以及用于清洗涂胶笼630的清洗机构。

密封圈完成表面活化处理之后,随输送框310输送到进料机构650处,密封圈从输送框310内倒入进料机构650的进料口651,并从进料口651处进入到涂胶笼630内,随着涂胶笼630在转向机构640的驱动下,以进料机构650为起点围绕涂胶环线主体620移动到涂胶机构处,进行涂胶作业。最后涂胶笼630随转向机构640移动到下料机构670处,并在下料机构670处将密封圈倒回到输送框310内,倒回到输送框310内的密封圈继续随着输送框310在传送带900上输送到下一个工序。

具体的,进料机构650包括进料口651以及第一机械手,当输送框310随传送带900输送到进料机构650处时,第一机械手夹持输送框310并将输送框310内的密封圈倒入进料口651内,随后将输送框310放回到传送带900上。此时,涂胶笼630在转向机构640的驱动下,沿涂胶环线主体620移动到进料机构650处,并在转向机构640的驱动下向上摆动,使得涂胶笼630的笼口朝上,以使得密封圈能够从进料口651中输出并落入涂胶笼630内。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机械手还包括第一辅助机械手,第一辅助机械手用于夹持涂胶笼630的笼盖631,从而控制涂胶笼630笼盖631的开闭。在进料作业时,先通过第一辅助机械手夹持笼盖631,使其与涂胶笼630分开,从而密封圈能够顺利落入涂胶笼630内,待密封圈完成进料口651,再通过第一辅助机械手将笼盖631盖回涂胶笼630笼口上,避免密封圈从涂胶笼630内洒出。

在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第一机械手和第一辅助机械手均为市场上常规的机械手,只要能够完成上述的作业操作即可。当然,此处也可以采用人工进行进料作业,通过人工完成将输送框310内的密封圈倒入涂胶笼630内,在现实加工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采取相对应的设计方案,这样的设计方案亦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完成进料作业后,涂胶笼630在转向机构640的驱动下沿涂胶环线主体620移动到涂胶机构处,涂胶机构包括用于盛装胶液的胶液托盘660,通过转向装置的驱动将涂胶笼630浸入到胶液托盘660中。在本实施例中,涂胶笼630的外壁镂空设计,从而胶液能够通过涂胶笼630镂空的外壁进入到涂胶笼630内与密封圈接触,实现密封圈的涂胶作业。具体地,在转向机构640带动涂胶笼630靠近胶液托盘660时,先将涂胶笼630向上摆动一定角度,待涂胶笼630移动到胶液托盘660上方时,再将涂胶笼630向下摆动,从而使得涂胶笼630浸入胶液托盘660的胶液中。或者,还可以在胶液托盘660的底部设置驱动装置,以驱动胶液托盘660实现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实现胶液托盘660内的胶液与涂胶笼630相交互。再或者,还可以在转向机构640上设置一个与涂胶笼630滑动连接的滑动机构,通过滑动机构驱动带动涂胶笼630整体在竖直方向上上下移动,同样可以实现涂胶笼630与胶液托盘660内的胶液相交互,达到浸漆涂胶的目的。

待密封圈在胶液托盘660中浸泡一定时间以保证密封圈表面涂满胶液后,将涂胶笼630与胶液托盘660分离,进行沥干作业,此时胶液托盘660保持在涂胶笼630下方,以盛接涂胶笼630中沥出的胶液,避免胶液滴落污染基座610和涂胶环线主体620。待涂胶笼630内的密封圈沥干至不再有胶液滴落后,涂胶笼630沿涂胶环线主体620移动到喷吹机构处进行喷吹作业。

密封圈完成在涂胶机构处完成涂胶和沥干后,在转向机构640的驱动下移动到喷吹装置中进行喷吹作业。具体的,喷吹机构包括若干朝向涂胶笼630设置的冷吹喷头681和热吹喷头682,密封圈在完成沥干作业后,先随涂胶笼630移动到冷风喷头处进行喷吹,将密封圈吹散开来,并将多余的胶液吹掉,使得密封圈表面附着的胶膜厚度均匀,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密封圈之间相互黏连的概率。然后再移动到热吹喷头682下进行热吹烘干,加速密封圈表面胶液凝固,提高整体加工效率,并且还能够增强胶液与密封圈的粘接强度。热吹作业完成后,涂胶笼630再移动到下料机构670中进行下料作业。

下料机构670包括下料托盘671以及用于夹持下料托盘671的第二机械手,第二机械手上还设置有用于夹持笼盖631的第二辅助机械手。涂胶笼630移动到下料机构670处时,通过转向机构640驱动涂胶笼630向下摆动,第二辅助机械手夹持笼盖631使其与涂胶笼630分离,密封圈在重力的作用下从笼口中输出并落入下料托盘671中,完成下料作业。在本实施例中,转向机构640将涂胶笼630向下摆动90°,使得涂胶笼630的笼口竖直朝下,有利于下料的完全和彻底,降低部分密封圈附着在涂胶笼630内壁上没有完全落入下料托盘671中的概率。随后,第一机械手将装有密封圈的下料托盘671夹持并倒入随传送带900由进料机构650处输送到下料机构670处的空的输送框310内,完成最终的下料作业。

清洗装置包括用于盛装清洗液的清洗托盘690,涂胶笼630完成下料作业后,在转向机构640的驱动下继续沿涂胶环线主体620移动到清洗托盘690上方时,转向机构640驱动涂胶笼630向下摆动,使涂胶笼630整个浸入清洗托盘690中进行清洗作业。清洗作业完成后,转向机构640将涂胶笼630向上摆动以使得涂胶笼630回复水平放置状态,并在转向机构640的驱动下继续沿涂胶环线主体620移动到进料机构650处继续重复进料作业,最终实现密封圈循环不断地完成自动涂胶作业。

如图5-6所示,本系统还设置有三轴搬运装置800,三轴搬运装置800包括滑轨810、纵轴820和用于夹持输送框310的搬运臂830,纵轴820通过底座821滑动连接在滑轨810上,搬运臂830滑动连接在纵轴820上。在本实施例中,三轴搬运装置800设置在涂胶装置600与静置架700之间的传送带900旁侧,且位于涂胶装置600和静置架700之间的传送带900与静置架700均位于搬运臂830的运动范围内,从而使得三轴搬运装置800的搬运臂830能够将传送带900上的装有涂胶完毕的密封圈的输送框310搬运到静置架700上。

具体的,密封圈涂胶作业完成后,密封圈通过涂胶装置600的下料机构670重新装回到输送框310内,随着输送框310在传送带900上进行传送。当输送框310传送到静置架700附近时,三轴搬运装置800的搬运臂830将输送框310夹持并放置在静置架700上。静置架700与装框装置300之间还设置有另一条传送带900,在传送带900的旁侧设置分拣打包工位1000,从而完成将放置在静置架700中的输送框310内的密封圈进行分拣打包成产品,完后将空的输送框310重新放回到该传送带900上,空输送框310通过传送带900输送到装框装置300处进行重新装框,循环利用。

此时,在静置架700进行分拣打包的一端上也可以设置三轴搬运装置800,方便将静置架700上放置的输送框310取下并放在传送带900上,有利于提高分拣打包的效率,从而也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表面活化装置500旁侧也设置有三轴搬运装置800,通过三轴搬运装置800能够更好的实现将输送框310搬运到表面活化装置500中进行表面活化处理,提高作业效率,也使得整个车间的自动化程度更高。

更优地,静置架700上设置有若干层置物板710,每层置物板710通长设置有滚动带,当然,在本实施例之外,也可以采用滑带或滚轮传送带带等能够实现传动的传动结构,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从而搬运臂830可以只需要在置物板710长度方向的一端将输送框310放置到置物板710上,通过在置物板710上设计的传动结构,后来的输送框310可以轻易地推着先来的输送框310往置物板710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移动,然后在置物板710的这一端下架,实现先进先出,避免有密封圈遗漏在静置架700上过久而导致密封圈性能下降的风险。

如图7-8所示,本系统还包括检测装置200,检测装置200沿密封圈的加工工艺设置在装框装置300之前。在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检测装置200为视觉检测装置200,包括振动器210、检测台220,振动器210通过滑行凹槽240与检测台220连接,检测台220上设置有检测摄像头230、吹风机构250以及用于分析密封圈图像信息的检测处理机构检测处理系统,检测摄像头230与吹风机构250均电连接检测处理系统。检测摄像头230设置在检测台220的正上方,检测台220上正对检测摄像头230位置上的滑行凹槽240省设置有开口241,吹风机构250设置在开口241的一端上,且吹风机构250的吹气嘴251朝向开口241设置。

具体的,进行检测时,将密封圈放置在振动器210上,通过振动器210的振动,使得放置在振动器210上的密封圈能够依次有序地进入滑行凹槽240中,并通过滑行凹槽240输送到检测台220上。当密封圈达到检测台220后,通过检测摄像头230的拍摄,并将密封圈的图像信息反馈给检测处理机构,经过检测处理机构分析,若密封圈为良品,则继续随滑行凹槽240滑动最终输送至装框装置300中进行装框。若密封圈为次品,则检测处理机构控制吹风机构250进行吹风,通过吹气嘴251将检测为次品的密封圈从开口241处吹出,从而达到密封圈质量检测和筛选的效果,有效地避免次品密封圈的输出,提高产品质量,而且还能够有效减少因对次品密封圈进行加工而浪费资源,有利于减低生产成本。更优地,在分拣打包工位1000上也可以设置检测装置200,检测密封圈完成涂胶作业后是否达到质量要求,进一步对密封圈进行检测筛选,进一步提高最终输出密封圈产品的质量。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构思在现有技术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根据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均应该在由本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