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沉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11913发布日期:2021-04-02 09:30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沉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沉淀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水资源的污染已经成为社会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大量的污水排放,导致水环境的破坏,特别是一些化工企业,污水在不经过处理的情况下直接排放到河道中,严重破坏了环境,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因此,对污水的处理工程迫在眉睫。

现有的污水处理工艺中的污水沉淀装置必不可少,但是现有的污水沉淀装置的清淤工作一般是人工清理或者是利用挖掘机清理,这样的清理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清淤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清淤工作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清淤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污水沉淀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污水沉淀装置,包括:

底座;

与底座滑动配合并用于接收淤泥的淤泥槽,淤泥槽的内部为接收淤泥的集淤空间;

沉淀池,沉淀池的外部通过固定板与底座固定连接,沉淀池的底部与淤泥槽上表面贴合、并设有密封条;

替代板,替代板的厚度与淤泥槽的厚度相同,替代板的一端与淤泥槽的一端铰接;

推拉装置,推拉装置与替代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推拉装置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方;

当收集淤泥时,淤泥槽处于沉淀池下方,替代板处于沉淀池外侧;

当需要清理淤泥时,推拉装置将淤泥槽推至沉淀池外侧,通过自重淤泥槽向外翻折、并将集淤空间内的淤泥排出,此时,替代板处于沉淀池下方。

进一步的,底座的上方两侧设有滑槽,淤泥槽和替代板的下方两侧均安装有若干个在滑槽内滑动的滑轮。

进一步的,淤泥槽靠近替代板的一侧上方设有引入板,引入板与替代板配合。

进一步的,底座远离推拉装置的一端为第一圆弧,淤泥槽靠近替代板的一端底面为第二圆弧。

进一步的,推拉装置为油缸,油缸本体固定安装在底座的一端上方,油缸活塞与替代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底座的一端到沉淀池的外壁的距离a大于引入板的宽度为b,替代板c的长度大于淤泥槽d长度的1.5倍。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污水沉淀装置,通过设置淤泥槽、替代板和推拉装置,通过推拉装置可以将淤泥槽推至沉淀池的外侧,然后淤泥槽由于自身重力会自动将淤泥卸到淤泥收集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清淤工作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清淤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收集淤泥时,推拉装置再次将淤泥槽拉入沉淀池下方,继续收集淤泥,在淤泥槽与沉淀池脱离或者错开的时候,替代板会代替淤泥槽进入到沉淀池下方,防止沉淀池内的污水外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污水沉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污水沉淀装置的处理淤泥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污水沉淀装置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表示为:

1、推拉装置;2、底座;3、替代板;4、引入板;5、第二圆弧;6、淤泥槽;7、集淤空间;8、沉淀池;9、第一圆弧;10、滑轮;11、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污水沉淀装置,包括:

底座2;

与底座2滑动配合并用于接收淤泥的淤泥槽6,淤泥槽6的内部为接收淤泥的集淤空间7;

沉淀池8,沉淀池8的外部通过固定板11与底座2固定连接,沉淀池8的底部与淤泥槽6上表面贴合、并设有密封条;

替代板3,替代板3的厚度与淤泥槽6的厚度相同,替代板3的一端与淤泥槽6的一端铰接;

推拉装置1,推拉装置1与替代板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推拉装置1固定安装在底座2上方;

当收集淤泥时,淤泥槽6处于沉淀池8下方,替代板3处于沉淀池8外侧;

当需要清理淤泥时,推拉装置1将淤泥槽6推至沉淀池8外侧,通过自重淤泥槽6向外翻折、并将集淤空间7内的淤泥排出,此时,替代板3处于沉淀池8下方。

工作原理:正常情况下,淤泥槽6处于沉淀池8下方,污水杂质沉淀在集淤空间7内,当淤泥达到一定程度时,需要清理淤泥,推拉装置1将淤泥槽6推至沉淀池8外侧,通过自重淤泥槽6向外翻折、并将集淤空间7内的淤泥排出至淤泥收集处集中处理,具有清理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清淤成本低,全程一个操作人员即可的效果,此时,替代板3处于沉淀池8下方,由于,替代板3的厚度与淤泥槽6的厚度相同,沉淀池8的底部设有密封条,所以,即使淤泥槽6与沉淀池8错开或者脱离,因为替代板3的作用,替代板3随着淤泥槽6的脱离而进入到沉淀池8的底部,沉淀池8内的淤泥或者其他杂质也不会外泄,保证现场环境安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清淤工作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清淤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底座2的上方两侧设有滑槽,淤泥槽6和替代板3的下方两侧均安装有若干个在滑槽内滑动的滑轮10。

工作原理:为了防止因摩擦导致底座2的上表面、淤泥槽6和替代板3的下表面磨损,进而影响到沉淀池8的密封,设置了滑轮10,通过设置滑轮10,可以使淤泥槽6和替代板3在底座2上滑动,摩擦力小,保证了底座2、淤泥槽6和替代板3的使用寿命。

淤泥槽6靠近替代板3的一侧上方设有引入板4,引入板4与替代板3配合。

工作原理:因为是替代板3的一端与淤泥槽6的一端铰接,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替代板3在进入沉淀池8底部时,很可能会与沉淀池8的底部发生磕碰,进而影响了沉淀池8底部的密封、影响了其他相关部件的使用寿命,为了保证替代板3能够顺利进入到沉淀池8底部,设置了引入板4,即当淤泥槽6与沉淀池8脱离时,替代板3会随之进入到沉淀池8的底部,保证了整个动作的顺畅,也保证了相关部件的使用寿命。

底座2远离推拉装置1的一端为第一圆弧9,淤泥槽6靠近替代板3的一端底面为第二圆弧5。

工作原理:当淤泥的排出工作完毕后,淤泥槽6处于向外的翻折状态,需要通过推拉装置1将其拉回至沉淀池8的底部,为了保证淤泥槽6回撤的顺利,淤泥槽6不会与底座2发生卡死的现象,设置了第一圆弧9和第二圆弧5,使淤泥槽6和底座2平滑接触,进而保证了淤泥槽6回撤的顺利。

推拉装置1为油缸,油缸本体固定安装在底座2的一端上方,油缸活塞与替代板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工作原理,油缸的出力大,易于控制,适合重载场合。

底座2的一端到沉淀池8的外壁的距离a大于引入板4的宽度为b,替代板3的长度c大于淤泥槽6长度d的1.5倍。

工作原理:这个距离的组合设定可以保证淤泥槽6在进入沉淀池8的底部时,淤泥槽6与替代板3处于同一平面,防止因淤泥槽6与替代板3的不平行而使引入板4与沉淀池8发生磕碰,导致淤泥槽6回归失败,或者损坏相关部件。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